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针对当前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结合学生写作心理,就如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 写作能力 现状 培养
我国古代至圣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个道理于作文同样适用。目前我国很多中学生都将写作文当作苦差事,感觉难以应付,怕上作文课,而且在作文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作文词汇贫乏、错别字多、语句歧义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学生对作文教学兴趣索然,望而生畏。因此,如何能更好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激发他们写作兴趣,值得我们探究。
一、当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一)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探究
对于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很多教师在思想上就存在着严重的错误。他们过分强调阅读教学而轻视写作教学,在上阅读课的过程中,下工夫找材料,写教案详分析,可谓是想尽一切办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而到了作文课,很多教师视作文为包袱,认为见效慢、费时多,不但没有作文教案,甚至是敷衍了事,无可奈何中造成了学生写作更大的负担。到了具体的命题上,教师盲目性强、随意性大、系统计划性差,命题老化现象严重,很多时候,部分文学化的倾向更是让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再加上很多地区很多学校“试题化”现象的存在,“应试化”作文直接变成了学生写作练习的重点。在作文的指导上,常规作文练习,多写于课堂,教师的指导意见就是作文题目旁的分数;就中学生心理特征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分数的高低,有时分数反差太大,也直接影响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
(二)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探究
从学生方面来看,很多学生对写作存在着很大的畏惧心理,对于写作,似乎是不得不写、不得不做的作业,未临其战,先畏其声,写作之前已经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在写作内容上,大部分空调的多,实际的少,半僵化的多,富有灵气的少,随大流的多,畅述个人观点的少,动辄编故事,说假话。少数同学,能说真话,抒真情,但往往是苦闷,孤寂、失落、迷惘情感的宣泄,表现出一种青少年不应有的空虚消极的心态。另外,还有一些异类文章,大多数是八股调,青少年说成人的话,不自然,不活泼,缺少朝气和活力。普通中学许多学生的语言不过关,错别字多,病句较多,词汇贫乏,文气不通。
二、提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教师指导,注重作文批改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进行作文指导及批改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起到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作文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批改,既能使学生看到自己作文的优点,还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1.学生作文前的指导
中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从儿童式的思维阶段到独立、完善的思维阶段过渡的时期。中学生由于不满足于自身简单的儿童式的思维和语言,因此在作文方面一般只喜欢并注重形式上的模仿。因此,在这个时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指导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写作视野拓展、作文素材选择、语言的生动性及把握文章主题几方面。我们可以选择学过的课文为例进行讲解,或者找一些课外资料进行学生写作视野的拓展,并通过作文对比,引导学生通过利用周边事物的烘托、事件的铺垫及人物的对比来表现人物,突出作文的中心。或者也可以提供写作材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对比、归类,选取自己需要的素材,并选取范文引导学生根据材料找出事物现象与本质间的联系,启发学生构思,进而形成自己的写作思想。
2.学生作文后的批改
中学生的作文问题多出现在错别字繁多、语句歧义、主题不明及结构不合理等方面。我们在作文批改中,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小问题,如错别字、言不达意、语句缺乏生动性等可以做较浅的评议;对于其中较大的问题,如思路不明确、主题未突出等一定要及时指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对于学生的错别字及语病可以用符号标出,让学生自己修改;对于结构不合理及主题不明确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先归类,并从中找出典型,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进行评论,找出问题然后由教师进行小结;也可以找一些相应的范文,引导学生进行同类作文的对比、同学之间的对比,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使其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进而取长补短,提高写作能力。
(二)注重趣味命题,激发写作兴趣
在中学作文中,好的命题能够起到点明中心、概括全文的作用,还能够在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因此,对于作文命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像 “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我最熟悉的人”、“历史博物馆观后感”等命题千篇一律,缺乏新鲜感,难以引起喜好新奇的中学生的兴趣,而如果将命题的思路拓展就能够极好地开启学生的写作思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将“植树”改为“给地球披上绿装”就能够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再如将命题“博物馆观后感”换成“啊!眼界大开”会更能引起兴趣,也较为容易把握文章主题,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综上所述,不同学年、不同年龄的学生在作文时的心理特征是有差异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目标,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及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写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淑君. 初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初探. 学周刊:C,2011(5).
[2]孙金荣,李光宏. 初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2(9).
[3]王法祥. 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之我见. 教育教学论坛,2011(16).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 写作能力 现状 培养
我国古代至圣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个道理于作文同样适用。目前我国很多中学生都将写作文当作苦差事,感觉难以应付,怕上作文课,而且在作文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作文词汇贫乏、错别字多、语句歧义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学生对作文教学兴趣索然,望而生畏。因此,如何能更好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激发他们写作兴趣,值得我们探究。
一、当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一)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探究
对于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很多教师在思想上就存在着严重的错误。他们过分强调阅读教学而轻视写作教学,在上阅读课的过程中,下工夫找材料,写教案详分析,可谓是想尽一切办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而到了作文课,很多教师视作文为包袱,认为见效慢、费时多,不但没有作文教案,甚至是敷衍了事,无可奈何中造成了学生写作更大的负担。到了具体的命题上,教师盲目性强、随意性大、系统计划性差,命题老化现象严重,很多时候,部分文学化的倾向更是让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再加上很多地区很多学校“试题化”现象的存在,“应试化”作文直接变成了学生写作练习的重点。在作文的指导上,常规作文练习,多写于课堂,教师的指导意见就是作文题目旁的分数;就中学生心理特征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分数的高低,有时分数反差太大,也直接影响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
(二)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探究
从学生方面来看,很多学生对写作存在着很大的畏惧心理,对于写作,似乎是不得不写、不得不做的作业,未临其战,先畏其声,写作之前已经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在写作内容上,大部分空调的多,实际的少,半僵化的多,富有灵气的少,随大流的多,畅述个人观点的少,动辄编故事,说假话。少数同学,能说真话,抒真情,但往往是苦闷,孤寂、失落、迷惘情感的宣泄,表现出一种青少年不应有的空虚消极的心态。另外,还有一些异类文章,大多数是八股调,青少年说成人的话,不自然,不活泼,缺少朝气和活力。普通中学许多学生的语言不过关,错别字多,病句较多,词汇贫乏,文气不通。
二、提高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教师指导,注重作文批改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进行作文指导及批改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起到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作文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批改,既能使学生看到自己作文的优点,还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1.学生作文前的指导
中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从儿童式的思维阶段到独立、完善的思维阶段过渡的时期。中学生由于不满足于自身简单的儿童式的思维和语言,因此在作文方面一般只喜欢并注重形式上的模仿。因此,在这个时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指导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写作视野拓展、作文素材选择、语言的生动性及把握文章主题几方面。我们可以选择学过的课文为例进行讲解,或者找一些课外资料进行学生写作视野的拓展,并通过作文对比,引导学生通过利用周边事物的烘托、事件的铺垫及人物的对比来表现人物,突出作文的中心。或者也可以提供写作材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对比、归类,选取自己需要的素材,并选取范文引导学生根据材料找出事物现象与本质间的联系,启发学生构思,进而形成自己的写作思想。
2.学生作文后的批改
中学生的作文问题多出现在错别字繁多、语句歧义、主题不明及结构不合理等方面。我们在作文批改中,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小问题,如错别字、言不达意、语句缺乏生动性等可以做较浅的评议;对于其中较大的问题,如思路不明确、主题未突出等一定要及时指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对于学生的错别字及语病可以用符号标出,让学生自己修改;对于结构不合理及主题不明确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先归类,并从中找出典型,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进行评论,找出问题然后由教师进行小结;也可以找一些相应的范文,引导学生进行同类作文的对比、同学之间的对比,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使其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进而取长补短,提高写作能力。
(二)注重趣味命题,激发写作兴趣
在中学作文中,好的命题能够起到点明中心、概括全文的作用,还能够在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因此,对于作文命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像 “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我最熟悉的人”、“历史博物馆观后感”等命题千篇一律,缺乏新鲜感,难以引起喜好新奇的中学生的兴趣,而如果将命题的思路拓展就能够极好地开启学生的写作思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将“植树”改为“给地球披上绿装”就能够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再如将命题“博物馆观后感”换成“啊!眼界大开”会更能引起兴趣,也较为容易把握文章主题,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综上所述,不同学年、不同年龄的学生在作文时的心理特征是有差异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目标,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及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写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淑君. 初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初探. 学周刊:C,2011(5).
[2]孙金荣,李光宏. 初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2(9).
[3]王法祥. 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之我见. 教育教学论坛,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