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采用微课来呈现教材选文中涉及的高考知识点,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框架的整合,易出实效。
人教版必修1写景散文《荷塘月色》是优秀的写景散文,文章中写景对象的选择、景物描写的手法堪称散文中景物描写的标杆。荷塘中的荷叶、荷花、荷香甚至荷波是常见之景,如果写景只局限于此,文章便会落入窠臼而无新意,此时作者把静谧的月光和荷塘四周风姿绰约柳树、昏暗的路灯光作为搭档,选材的典型性顿时让整个画面显得立体、丰满。文中把荷叶比做亭亭的舞女的裙,把荷花比做刚出浴的美人;又把月光想像成倾泻的水、比作轻纱、清晰而又朦胧的梦,这样新鲜而又奇特的比喻,不仅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又夹杂着通感,让读者用听觉感受去品味荷香与月光的颜色,想象力更是了得!应该说景物的堆砌是很会让人感觉枯燥与做作的,但朱先生的堆砌却透露着一股才气。纵观全文,荷塘、月色和荷塘四周的眼前实景与联想中的江南采莲旧事虚写相结合,在观赏荷塘的恬静中升华了对自由、和平的渴望,情感表达合理且自然。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把景物描写作为重点抽离出来分析讲解,学生是不能高屋建瓴地去体会、掌握“景物描写”,将文中的“景物描写”、“虚实结合”这两个考点以微课的形式进行专题探讨,既让学生加深对朱先生在写景上的匠心独运的体会,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后进行仔细、反复的揣摩,有效地掌握“景物描写”、“虚实结合”的分析鉴赏能力。
同样是人教版必修1中的《故都的秋》,也是散文名篇,文章中郁达夫独有的平民化的散文语言风格是学生难以感知到、品味到的,这就需要采用微课制作一个小专题进行针对性解读。北平的秋可写的景物很多,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述,“陶然亭的芦花”,“潭柘寺的钟声”等,但在文章的第一幅秋景图的描绘中,作者却以普通院落为背景,以普通百姓的口吻小资地调侃了一番:“泡一壶茶,往院子里一坐,看碧绿的天,听驯鸽的飞声,细数一丝丝漏下的阳光,静对着牵牛花的蓝朵……”。细细品味会发现,郁先生在富有情调的叙事中有意地刻画着北平四合院中平凡的人事风物。在街边踩着极细极柔软的秋槐的落蕊,这是寻找秋的意味;层层秋雨中含着烟卷在桥头与“闲人”的闲聊,这是踏秋的姿态;在茅房边的枣子树下数着鹅黄带绿的枣儿,一颗、两颗、七八颗……这是玩赏秋的情调,不难发现郁先生的足迹都是在寻常巷陌的,京味儿十足的。
把郁达夫平民化的语言风格通过微课形成一个小的专题,学生便有了鉴赏的重点,也让学生懂得散文语言风格的感知与探究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从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来看,如果只是利用微课着眼于课堂知识点的讲解、分析,还达不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把微课拓宽到“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点理解,增加鉴赏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
“拓展延伸”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要有深度,又要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动力。杜甫的《旅夜书怀》就可以借助微课设计“拓展延伸”:既可以与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张继的《枫桥夜泊》等同类题材诗歌比较阅读;也可以按杜甫的人生历程将《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进行同一作者诗歌创作的纵向对比阅读。在分析讲解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的环境描写的时候,我们安全可以借助微课设计“拓展延伸”:将“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这一高考考点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罗汉大爷》《边城》中的”环境描写”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在微课中找到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异同,让学生在对比延伸学习中具有真实的“获得”感。
课内的知识点讲解、分析与“拓展延伸”借助灵活、针对性强的微课进行有机结合,语文学习便会呈现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尤其对于城乡结合部中学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不高的现状而言,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三、利用微课落实教材选文中渗透的高考知识点与其它类型的微课制作是有区别的,首先是要找准选文中与高考知识点关联的点,其次是需要让微课变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所以教师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必须侧重两个个方面:
1.重视微课的内容选择。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是多样和典型的,里面蕴含、渗透的高考知识点也是全方位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和新课标非常熟练,对高考知识点把握准确,立足高中语文学习的整体规划,选好微课内容,设计好微课流程,切实为学生做好知识储备。
2.微课自身所具有的流媒体的特质使得学习内容具有动态效果,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变得自由、轻松,教师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必须重视微课的艺术效果,要在熟练掌握多媒体使用的基础上,利用好朗读、音乐、图片、文字等要素,让微课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性,设计出能吸引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微课,不能让随意、枯燥的微课反过来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
微课是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应用的价值,这种新颖的方式与微课内容的吸引力、实在性等颇受学生的欢迎,有力地解决了语文学习兴趣不高、不知道怎樣学语文等诸多问题。但微课的应用必须结合本校实际,解决本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语文素养不高的突出问题,把微课巧妙地运用在高考知识点的分析上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课外迁移上,实效比较明显。
(本文为江门市江海区礼乐中学高中语文备课组开展江海区区级课题《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探索》的研究成果)
人教版必修1写景散文《荷塘月色》是优秀的写景散文,文章中写景对象的选择、景物描写的手法堪称散文中景物描写的标杆。荷塘中的荷叶、荷花、荷香甚至荷波是常见之景,如果写景只局限于此,文章便会落入窠臼而无新意,此时作者把静谧的月光和荷塘四周风姿绰约柳树、昏暗的路灯光作为搭档,选材的典型性顿时让整个画面显得立体、丰满。文中把荷叶比做亭亭的舞女的裙,把荷花比做刚出浴的美人;又把月光想像成倾泻的水、比作轻纱、清晰而又朦胧的梦,这样新鲜而又奇特的比喻,不仅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又夹杂着通感,让读者用听觉感受去品味荷香与月光的颜色,想象力更是了得!应该说景物的堆砌是很会让人感觉枯燥与做作的,但朱先生的堆砌却透露着一股才气。纵观全文,荷塘、月色和荷塘四周的眼前实景与联想中的江南采莲旧事虚写相结合,在观赏荷塘的恬静中升华了对自由、和平的渴望,情感表达合理且自然。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不把景物描写作为重点抽离出来分析讲解,学生是不能高屋建瓴地去体会、掌握“景物描写”,将文中的“景物描写”、“虚实结合”这两个考点以微课的形式进行专题探讨,既让学生加深对朱先生在写景上的匠心独运的体会,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后进行仔细、反复的揣摩,有效地掌握“景物描写”、“虚实结合”的分析鉴赏能力。
同样是人教版必修1中的《故都的秋》,也是散文名篇,文章中郁达夫独有的平民化的散文语言风格是学生难以感知到、品味到的,这就需要采用微课制作一个小专题进行针对性解读。北平的秋可写的景物很多,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述,“陶然亭的芦花”,“潭柘寺的钟声”等,但在文章的第一幅秋景图的描绘中,作者却以普通院落为背景,以普通百姓的口吻小资地调侃了一番:“泡一壶茶,往院子里一坐,看碧绿的天,听驯鸽的飞声,细数一丝丝漏下的阳光,静对着牵牛花的蓝朵……”。细细品味会发现,郁先生在富有情调的叙事中有意地刻画着北平四合院中平凡的人事风物。在街边踩着极细极柔软的秋槐的落蕊,这是寻找秋的意味;层层秋雨中含着烟卷在桥头与“闲人”的闲聊,这是踏秋的姿态;在茅房边的枣子树下数着鹅黄带绿的枣儿,一颗、两颗、七八颗……这是玩赏秋的情调,不难发现郁先生的足迹都是在寻常巷陌的,京味儿十足的。
把郁达夫平民化的语言风格通过微课形成一个小的专题,学生便有了鉴赏的重点,也让学生懂得散文语言风格的感知与探究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从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来看,如果只是利用微课着眼于课堂知识点的讲解、分析,还达不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把微课拓宽到“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点理解,增加鉴赏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
“拓展延伸”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要有深度,又要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动力。杜甫的《旅夜书怀》就可以借助微课设计“拓展延伸”:既可以与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张继的《枫桥夜泊》等同类题材诗歌比较阅读;也可以按杜甫的人生历程将《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进行同一作者诗歌创作的纵向对比阅读。在分析讲解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的环境描写的时候,我们安全可以借助微课设计“拓展延伸”:将“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这一高考考点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罗汉大爷》《边城》中的”环境描写”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在微课中找到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异同,让学生在对比延伸学习中具有真实的“获得”感。
课内的知识点讲解、分析与“拓展延伸”借助灵活、针对性强的微课进行有机结合,语文学习便会呈现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尤其对于城乡结合部中学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不高的现状而言,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三、利用微课落实教材选文中渗透的高考知识点与其它类型的微课制作是有区别的,首先是要找准选文中与高考知识点关联的点,其次是需要让微课变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所以教师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必须侧重两个个方面:
1.重视微课的内容选择。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是多样和典型的,里面蕴含、渗透的高考知识点也是全方位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和新课标非常熟练,对高考知识点把握准确,立足高中语文学习的整体规划,选好微课内容,设计好微课流程,切实为学生做好知识储备。
2.微课自身所具有的流媒体的特质使得学习内容具有动态效果,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变得自由、轻松,教师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必须重视微课的艺术效果,要在熟练掌握多媒体使用的基础上,利用好朗读、音乐、图片、文字等要素,让微课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性,设计出能吸引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微课,不能让随意、枯燥的微课反过来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
微课是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应用的价值,这种新颖的方式与微课内容的吸引力、实在性等颇受学生的欢迎,有力地解决了语文学习兴趣不高、不知道怎樣学语文等诸多问题。但微课的应用必须结合本校实际,解决本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语文素养不高的突出问题,把微课巧妙地运用在高考知识点的分析上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课外迁移上,实效比较明显。
(本文为江门市江海区礼乐中学高中语文备课组开展江海区区级课题《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探索》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