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约主持人:王旭教授
●主持人简历:王旭,男,历史学博士,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历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美国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社科处处长、美国史研究所所长等职。兼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暨秘书长。1993年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首批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7年受聘为“闽江学者”历史学特聘教授。曾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并多次赴欧美和大洋洲从事学术交流活动,其中包括美国全国人文学科科研基金(NEH),美国国际访问者计划(IVP)以及两度获得富布赖特(Fulbright)高级访问学者基金等(分别在UCLA、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和 University of Delaware),两度获得福特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学术专著。长期从事美国城市史和中美城市化比较研究。曾主持或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一般项目2项。著有《美国城市发展模式》等4部专著、《中美城市化及其比较》等3部编著、《全球城市史》等4部译著;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世界经济》、《史学理论研究》、《经济地理》、《美国研究》、《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主持人话语:近年来,美国城市史研究已引起中国历史学界以及相关学科的关注并取得很可观的研究成果。若欲进一步深入探索,它与区域史的结合当是必不可少的。从区域角度切入研究美国城市史有助于认识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对于美国这样地域辽阔的国家。研究区域和城市的发展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既可以集中论述某一个区域,也可以比较几个区域。其中关键问题有二:一是不要孤立地考察。如果仅限于某些区域或某些城市,则等同于地方志或城市志;二是要把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区域内的空间结构、经济结构、地理条件及其相互影响,分析区域内从核心区到边缘地带的差异与变化。当然,也可以缩小研究的范围,集中探讨某一区域内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明确它们是良性互动,还是此消彼长的博弈,探讨它们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方面变化的相应后果。一般而言,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律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突破城市原有的界限,向周边地区拓展,进而和区域整合为一体,形成新的城市化实体。从城市与区域关系入手,可以很好地解读这一现象。换句话说,城市与区域如果是互相依存的正相关关系,它们的同步发展势必冲破传统行政区划的束缚,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体系。因此,不存在没有区域腹地的孤立城市,也不存在没有城市的空泛区域,城市与区域必将实现高度整合。以区域为切入点,还可进一步旁及很多重要的问题,如城市经济的转型与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分布与规模的扩展、不同地区城市分布及区域的协调发展等等。
本专栏的三篇论文,既有宏观的理论性概括,又有微观的实证分析。王旭通过对美国城市史的多年研究发现,美国城市发展经历前后衔接但又各有特色的两大阶段。在第二个阶段即大都市区化阶段,出现了城市化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但地方政治“零碎化”的现象,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不相协调。这两个基本走向对我们认识和把握美国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律,加深对美国社会的认识都有帮助。同时,更由于美国城市发展带有一定的“原型”特征,故此类研究还可为20世纪世界范围内城市发展的比较研究提供一个难得的参照系。胡锦山的文章从地域视角切入社会学研究,探讨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创建人之一和领军人物帕克的理论。帕克所提出种族关系周期理论、人类生态学理论、“社会距离”和“边缘人”理论,开创了城市社会学之先河。帕克通过调查认为,族群社区和外文报刊对外来移民与主流社会融合起着促进作用,这是很有意义的认识。韩忠的文章表明在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地域的扩展是必要的,这可以保证圣何塞不至于被外围郊区包围而无法发展。但到一定程度后要及时转向,适当放慢发展速度,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就业能力和服务整个硅谷地区的能力上,促成圣何塞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三篇文章只是从不同层面上进一步探析美国城市史与区域史的尝试,希望它们可以为国内开展的美国史研究带来一些启迪。
●主持人简历:王旭,男,历史学博士,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世界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历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美国研究所所长,厦门大学社科处处长、美国史研究所所长等职。兼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暨秘书长。1993年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首批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7年受聘为“闽江学者”历史学特聘教授。曾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并多次赴欧美和大洋洲从事学术交流活动,其中包括美国全国人文学科科研基金(NEH),美国国际访问者计划(IVP)以及两度获得富布赖特(Fulbright)高级访问学者基金等(分别在UCLA、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和 University of Delaware),两度获得福特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学术专著。长期从事美国城市史和中美城市化比较研究。曾主持或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一般项目2项。著有《美国城市发展模式》等4部专著、《中美城市化及其比较》等3部编著、《全球城市史》等4部译著;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世界经济》、《史学理论研究》、《经济地理》、《美国研究》、《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主持人话语:近年来,美国城市史研究已引起中国历史学界以及相关学科的关注并取得很可观的研究成果。若欲进一步深入探索,它与区域史的结合当是必不可少的。从区域角度切入研究美国城市史有助于认识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对于美国这样地域辽阔的国家。研究区域和城市的发展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既可以集中论述某一个区域,也可以比较几个区域。其中关键问题有二:一是不要孤立地考察。如果仅限于某些区域或某些城市,则等同于地方志或城市志;二是要把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区域内的空间结构、经济结构、地理条件及其相互影响,分析区域内从核心区到边缘地带的差异与变化。当然,也可以缩小研究的范围,集中探讨某一区域内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明确它们是良性互动,还是此消彼长的博弈,探讨它们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方面变化的相应后果。一般而言,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律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突破城市原有的界限,向周边地区拓展,进而和区域整合为一体,形成新的城市化实体。从城市与区域关系入手,可以很好地解读这一现象。换句话说,城市与区域如果是互相依存的正相关关系,它们的同步发展势必冲破传统行政区划的束缚,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体系。因此,不存在没有区域腹地的孤立城市,也不存在没有城市的空泛区域,城市与区域必将实现高度整合。以区域为切入点,还可进一步旁及很多重要的问题,如城市经济的转型与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分布与规模的扩展、不同地区城市分布及区域的协调发展等等。
本专栏的三篇论文,既有宏观的理论性概括,又有微观的实证分析。王旭通过对美国城市史的多年研究发现,美国城市发展经历前后衔接但又各有特色的两大阶段。在第二个阶段即大都市区化阶段,出现了城市化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但地方政治“零碎化”的现象,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不相协调。这两个基本走向对我们认识和把握美国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律,加深对美国社会的认识都有帮助。同时,更由于美国城市发展带有一定的“原型”特征,故此类研究还可为20世纪世界范围内城市发展的比较研究提供一个难得的参照系。胡锦山的文章从地域视角切入社会学研究,探讨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创建人之一和领军人物帕克的理论。帕克所提出种族关系周期理论、人类生态学理论、“社会距离”和“边缘人”理论,开创了城市社会学之先河。帕克通过调查认为,族群社区和外文报刊对外来移民与主流社会融合起着促进作用,这是很有意义的认识。韩忠的文章表明在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地域的扩展是必要的,这可以保证圣何塞不至于被外围郊区包围而无法发展。但到一定程度后要及时转向,适当放慢发展速度,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就业能力和服务整个硅谷地区的能力上,促成圣何塞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三篇文章只是从不同层面上进一步探析美国城市史与区域史的尝试,希望它们可以为国内开展的美国史研究带来一些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