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长足发展,计算机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在设计制图、预算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信息传递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施工管理中实现与时俱进、高效率高质量地工作,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可或缺。
关键词:计算机; 施工管理; 技术应用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more and more applied to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n the design drawing, budget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progres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o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realized in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high efficiency high quality work, the using of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ndispensable.
Keywords: compute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电子化的首先是图纸,当CADR12推出后,图纸可以实现电子制图,CAD就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描图员开始转行了,出图效率提高了,复制图纸也简单化了,感觉硫酸纸也不那么刺鼻了。CADR14推出后成了一个里程碑,基本是出图准规范工具。若图纸不能实现电子制图,那本世纪初的雨后春笋般的建设就不会出现,因为手工绘图已远不能达到建设市场的要求。计算机可以把一个月的手工绘图作业量,压缩到一日完成,而且修正也方便,图纸信息传递也方便了。随着photoshop、coreldraw等软件的出现,开始有了一种新型的设计业务,就是制作效果图,软件越高级,效果就越逼真。可以展示出建筑的细节,装饰的效果,使设计与业主可以充分地理解、沟通,这种形式得到了广大业主和建筑市场的认可。也成为建设申报程序一个不可缺少的要件。
随着编程软件的发展,当可视化编程VC+推出后,预算软件有了长足的发展,因为可以大规模地输入定额库并有较好的兼容性和操作平台。这时开始,工程管理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首先是材料消耗量的计算,若人工手算做分析表,很耗时、低效率、易错。用预算软件后,很快就统计出来,分发给采购和现场管理,有了变更也可及时更改耗量。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材料成本。随着进行电算的施工项目的不断积累,施工单位可以建立清晰明确的施工消耗基本数据库,可以方便地纵向和横向比较,可以快速报价,这些都促进了建筑市场化的进程。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记录通过计算机进行编辑存盘,不断积累,对现场的质量与安全管理也有了很大影响。手工的现场记录,只能是项目班子里的少数人能看到,有时还存在字迹辨认的问题。变成电子版后,就很容易扩散到公司、协作单位或同行业单位,无意中进行了信息、经验交流。效果比集中培训、成果交流会还要好,很多人都可以看到原始记录,可以作补充修订,创新优化用于新建的同类工程。随着招投标制的推行,施工单位之间不断地互相参阅、学习、完善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的规范化、细致化、全面性都得到了提高。现场人员对施工规范、强制性条款的来龙去脉也有了更好地理解。质检与安监人员,也可以方便地查看到项目历史记录与同类工程的经验资料,可以有机会改进、可以防患于未然,可以遇到难题广泛地向同行求解。若现在看到哪个工地乱糟糟,那十之八九项目经理不会使用电脑,缺少了一个行业交流窗口,难以接收规范做法、不能提高管理水平,始终停留在作坊式的水准。
计算机在工程领域应用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建立数据库,可以把已做过的工程的经验数据、分析情况、经验教训、成绩效益、QC成果、整改措施等分门别类地输入电脑,既可以是本单位承揽过的工程,又可以是借鉴类似工程数据资料。例如砼的现场配合比,在80年代,往往是实验室人员根据理论配比和工程条件,试配并计算出实验室配合比,再测算现场砂石含水率,进行调整计算,再作为现场最终配比。这个过程人工操作很辛苦、需要的时间也长、也易出现错误。有了计算机的数据库后,各种砂石粒径、密度、含水率、空气湿度与各种标号、成分的水泥的对应关系一目了然,做新的配比只需要与数据库中相近条件的配比略做修改,节约了大量精力与时间,提高效率且质量可控性更高。再例如工程师对工程进行质量控制,可以先把各种规范、强制标准、检验标准、标准工序等组建数据库。然后再把工程进行目标分解,分部分项做成施工任务包,每个任务包都有对应的标准依据,可随时对比分析,真正做到事先控制。例如原材料、工器具的管理,人工管理总是搞不清库存到底是多少,哪些快到质保期了,先入库与后入库的批次,需要不断地盘点。对新送来的备料计划不能快速反应,不能准确判断应该先采购什么、后采购什么。结果往往就是造成资金的积压占用,不能合理地周转。大笔采购的材料,若不掌握市场价行情与波动规律,还会造成资金的浪费,提高工程成本。有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借助“进销存”库管软件,这一切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决。计算机不会疲惫、不会健忘、可以忠实准确地反映库存、进出库情况,对市场价格的波动也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
计算机在建设项目“五方责任主体“之间,起着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勘察和设计,可以把项目构思、设计意图、规范信息以图纸、说明等形式传递给业主和监理、施工单位。监理和施工单位可以把现场的问题、情况以图片、图纸、说明、照片等客观明确的方式传递给勘察设计,以便他们不需要到现场就可以了解现场情况,做出补充或变更,节约大量时间。施工单位还可以将规范化表格输入电脑,周、月会议纪要记录存档,可以随时调用、查询存档,定期发送给业主、监理。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这些信息传递工作往往要专门设置工作岗位如“计划统计员”或“办事员”,效率和准确率的差异不是同日而语的。
在工程进度管理方面,计算机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在繁忙的建设任务面前,早期的甘特图、经验工期已不能满足需要。众多的新建材、新工艺、新技术要求建设工序安排更加精准合理,不同施工队伍进出场要求更加有序,减少交叉作业。这些都得依靠网络图来解决冲突、安排协调施工。把项目分解成网络节点后,通过输入计算机最早开始时间、最早结束时间、最迟开始时间、工序持续时间、前后工序逻辑关系等参数编制网络图。网络图编制完成后,现场实施不可能没有变化,而网络图的变化,哪怕只是一个小节点,也会影响整个工期,调整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若人工计算,不是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的事,而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使用计算机就可进行快速调整,可以做到每天都出具调整过的网络图,展示完成进度及进度预测、总工期的变化。
现代化的建筑施工对建设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规范化。作为建设人员。计算机操作技术已成为必备的职业技能。要实现与时俱进,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计算机技术不可或缺,施工建设人员应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学习和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计算机; 施工管理; 技术应用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more and more applied to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n the design drawing, budget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progres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o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realized in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high efficiency high quality work, the using of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indispensable.
Keywords: computer;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电子化的首先是图纸,当CADR12推出后,图纸可以实现电子制图,CAD就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描图员开始转行了,出图效率提高了,复制图纸也简单化了,感觉硫酸纸也不那么刺鼻了。CADR14推出后成了一个里程碑,基本是出图准规范工具。若图纸不能实现电子制图,那本世纪初的雨后春笋般的建设就不会出现,因为手工绘图已远不能达到建设市场的要求。计算机可以把一个月的手工绘图作业量,压缩到一日完成,而且修正也方便,图纸信息传递也方便了。随着photoshop、coreldraw等软件的出现,开始有了一种新型的设计业务,就是制作效果图,软件越高级,效果就越逼真。可以展示出建筑的细节,装饰的效果,使设计与业主可以充分地理解、沟通,这种形式得到了广大业主和建筑市场的认可。也成为建设申报程序一个不可缺少的要件。
随着编程软件的发展,当可视化编程VC+推出后,预算软件有了长足的发展,因为可以大规模地输入定额库并有较好的兼容性和操作平台。这时开始,工程管理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首先是材料消耗量的计算,若人工手算做分析表,很耗时、低效率、易错。用预算软件后,很快就统计出来,分发给采购和现场管理,有了变更也可及时更改耗量。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材料成本。随着进行电算的施工项目的不断积累,施工单位可以建立清晰明确的施工消耗基本数据库,可以方便地纵向和横向比较,可以快速报价,这些都促进了建筑市场化的进程。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记录通过计算机进行编辑存盘,不断积累,对现场的质量与安全管理也有了很大影响。手工的现场记录,只能是项目班子里的少数人能看到,有时还存在字迹辨认的问题。变成电子版后,就很容易扩散到公司、协作单位或同行业单位,无意中进行了信息、经验交流。效果比集中培训、成果交流会还要好,很多人都可以看到原始记录,可以作补充修订,创新优化用于新建的同类工程。随着招投标制的推行,施工单位之间不断地互相参阅、学习、完善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的规范化、细致化、全面性都得到了提高。现场人员对施工规范、强制性条款的来龙去脉也有了更好地理解。质检与安监人员,也可以方便地查看到项目历史记录与同类工程的经验资料,可以有机会改进、可以防患于未然,可以遇到难题广泛地向同行求解。若现在看到哪个工地乱糟糟,那十之八九项目经理不会使用电脑,缺少了一个行业交流窗口,难以接收规范做法、不能提高管理水平,始终停留在作坊式的水准。
计算机在工程领域应用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建立数据库,可以把已做过的工程的经验数据、分析情况、经验教训、成绩效益、QC成果、整改措施等分门别类地输入电脑,既可以是本单位承揽过的工程,又可以是借鉴类似工程数据资料。例如砼的现场配合比,在80年代,往往是实验室人员根据理论配比和工程条件,试配并计算出实验室配合比,再测算现场砂石含水率,进行调整计算,再作为现场最终配比。这个过程人工操作很辛苦、需要的时间也长、也易出现错误。有了计算机的数据库后,各种砂石粒径、密度、含水率、空气湿度与各种标号、成分的水泥的对应关系一目了然,做新的配比只需要与数据库中相近条件的配比略做修改,节约了大量精力与时间,提高效率且质量可控性更高。再例如工程师对工程进行质量控制,可以先把各种规范、强制标准、检验标准、标准工序等组建数据库。然后再把工程进行目标分解,分部分项做成施工任务包,每个任务包都有对应的标准依据,可随时对比分析,真正做到事先控制。例如原材料、工器具的管理,人工管理总是搞不清库存到底是多少,哪些快到质保期了,先入库与后入库的批次,需要不断地盘点。对新送来的备料计划不能快速反应,不能准确判断应该先采购什么、后采购什么。结果往往就是造成资金的积压占用,不能合理地周转。大笔采购的材料,若不掌握市场价行情与波动规律,还会造成资金的浪费,提高工程成本。有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借助“进销存”库管软件,这一切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决。计算机不会疲惫、不会健忘、可以忠实准确地反映库存、进出库情况,对市场价格的波动也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
计算机在建设项目“五方责任主体“之间,起着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勘察和设计,可以把项目构思、设计意图、规范信息以图纸、说明等形式传递给业主和监理、施工单位。监理和施工单位可以把现场的问题、情况以图片、图纸、说明、照片等客观明确的方式传递给勘察设计,以便他们不需要到现场就可以了解现场情况,做出补充或变更,节约大量时间。施工单位还可以将规范化表格输入电脑,周、月会议纪要记录存档,可以随时调用、查询存档,定期发送给业主、监理。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这些信息传递工作往往要专门设置工作岗位如“计划统计员”或“办事员”,效率和准确率的差异不是同日而语的。
在工程进度管理方面,计算机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在繁忙的建设任务面前,早期的甘特图、经验工期已不能满足需要。众多的新建材、新工艺、新技术要求建设工序安排更加精准合理,不同施工队伍进出场要求更加有序,减少交叉作业。这些都得依靠网络图来解决冲突、安排协调施工。把项目分解成网络节点后,通过输入计算机最早开始时间、最早结束时间、最迟开始时间、工序持续时间、前后工序逻辑关系等参数编制网络图。网络图编制完成后,现场实施不可能没有变化,而网络图的变化,哪怕只是一个小节点,也会影响整个工期,调整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若人工计算,不是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的事,而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使用计算机就可进行快速调整,可以做到每天都出具调整过的网络图,展示完成进度及进度预测、总工期的变化。
现代化的建筑施工对建设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规范化。作为建设人员。计算机操作技术已成为必备的职业技能。要实现与时俱进,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计算机技术不可或缺,施工建设人员应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学习和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