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合在当今一线教学中被大力提倡使用,如何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相结合,本文就实操中的教学流程亮点进行梳理,既回归诗词的语言本质属性,又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富有情境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期待对高中诗歌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诗歌 教学 融合 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049-01
所谓多媒体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就是用新理念和新方法参与诗歌教学,打破诗歌教学中呆板的讲授方式,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帮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怎样才使信息技术与诗歌融为一体,真正让技术为诗歌教学所用?以下笔者就本人福建省第一届青年教师素养比赛二等奖作品《声声慢》、国家一师一优课《今别离》其一和漳州市级公开课《蜀道难》作为课例,来谈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诗歌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运用。
一、动画设计导入个性化,吸引学生注意。
信息技术的动画效果导入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突出诗歌具体对象,帮助拓展形象思维,生动地走进文本。例如《今别离》其一的教学设计中,在首页的课件页面中呈现海空巨轮夜景图,夜色下海天一色辽阔与低沉,缓缓驶入的画面的轮船,其动态图效果引发了学生联想,学生把握课题“另辟新境抒离情”中的“新境”比单纯的文字阅读更轻松,图文并茂,耳目一新。
二、诗歌主体内容进行思维导图展示,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
如何梳理课堂教学重点呢?结合信息技术融合,笔者利用思维导图功能解决该问题。如在《今别离》其一中,授课者结合课题让学生找“今意象”的诗句,析“今”意象的特点与“另辟新境抒离情”的关联,这三个问题呈现在同一思维导图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系统地解读整首诗歌。用思维导图进行诗歌的知识建构,既侧重诗文内容的梳理,重视诗词作品的本质——解读诗句,又有效地推进了教与学,学生拥有“知识树”意识,学有所得。
三、课堂补充教学资源网络同步化,实时丰富教学内容。
当今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望成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基本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师也应借力信息技术,扩大古诗词信息的涵盖面,凸显古典诗歌的魅力。在《今别离》其一教学中,笔者结合“群文阅读”理念贯穿在信息技术运用中,教师对离别诗歌的网络资源进行搜索、评价,精选了黄遵宪《今别离》的组诗四首和同时代诗人黄闿运的《今别离》作为课堂扩展延伸的诗歌,同步信息资源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个人风格,全面深刻地体味了诗情,扩宽学生视野,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
四、配乐吟咏诗歌情境化,升华诗词艺术性。
古典诗词皆可入乐,诗词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配乐作为吟诗的强大动力,加强诵读涵咏,体验诗作。当然,配乐吟诗教学实践应根据具体课例有所创新。例如《蜀道难》教学中,课前让学生欣赏“高山流水”“将军令”“十面埋伏”等古曲和预习诗作,课上在“赏曲颂诗大擂台”环节上,学生在艺术情境中个性地走进了诗作,教师也了解到学生初步诗歌感知,达到预习检测的目的。另在《声声慢》教学中,授课时选用“甄嬛传”配乐长笛曲《长相思》,让学生进入诗歌凄清冷寂的情境中,再对《声声慢》进行符合集体分角色朗读情境的诗句整合,接着在背景音乐下一边读诗句,一边解文意,精巧的课堂设计,使本来枯燥单调的释诗环节也饶有诗情画意。当诗歌、音乐、感受实现三位一体,大大提高学生的吟诵热情。
五、课堂设计实现学生参与高度互动化。
信息传授与反馈的双向互通性是信息技术深入融合的特点之一。笔者推荐使用希沃白板5的课堂活动辅助完成教学目标。以《声声慢》为例,笔者将李清照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与各阶段的代表作、诗句做了个课堂活动设计,学生上台现场演示,师生互动完成知人论世环节,在寓教于乐中改变了教师作为单一的知识灌输者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游戏中获得了胜利的满足感,产生强大的求知欲,知识在快乐中保存记忆。再如教授《今别离》其一,作为“群文阅读”补充,教师设计黄遵宪和黄闿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进行归类游戏,进而探索古今意象之异同,得出黄遵宪意象的创新性,实践归类水到渠成,结论得出顺理成章。
六、课堂作业反馈现场高效化,推动课后课堂建设。
在三次的诗词教学中,授课者均使用了视频展台功能。课堂上灵活地展现了学生的现场作业,进行实时点评,互动高效。另外,教师有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在QQ交流群上展示课后搜查的相关资料或自主创作的诗作,学以致用,对诗词的研讨从课内走向课外,实现新课程翻转课程的理念。 通过三堂古诗词信息技术融合课的实践体验,经典的诗词在信息技术融合下更添生机活力。当然,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也应重视诗词作品的本质,务实有度,不能为了技术而炫技,最终应该是关注诗歌语言文字,探究诗人情感。总之,先进的理念应得到更好的推广,作为新时代高中语文老师要以时俱进,改变僵化固执思维,了解生情,以人为本,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古典诗词教学资源作用,把信息技术当成高中诗词教学优势,让多媒体信息技术為高中古代诗歌教学多建新功。
参考文献:
[1]刘向阳.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教师.上》2018年第02期
[2]何超.试论信息技术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作用.《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诗歌 教学 融合 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049-01
所谓多媒体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就是用新理念和新方法参与诗歌教学,打破诗歌教学中呆板的讲授方式,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帮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怎样才使信息技术与诗歌融为一体,真正让技术为诗歌教学所用?以下笔者就本人福建省第一届青年教师素养比赛二等奖作品《声声慢》、国家一师一优课《今别离》其一和漳州市级公开课《蜀道难》作为课例,来谈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诗歌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运用。
一、动画设计导入个性化,吸引学生注意。
信息技术的动画效果导入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突出诗歌具体对象,帮助拓展形象思维,生动地走进文本。例如《今别离》其一的教学设计中,在首页的课件页面中呈现海空巨轮夜景图,夜色下海天一色辽阔与低沉,缓缓驶入的画面的轮船,其动态图效果引发了学生联想,学生把握课题“另辟新境抒离情”中的“新境”比单纯的文字阅读更轻松,图文并茂,耳目一新。
二、诗歌主体内容进行思维导图展示,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
如何梳理课堂教学重点呢?结合信息技术融合,笔者利用思维导图功能解决该问题。如在《今别离》其一中,授课者结合课题让学生找“今意象”的诗句,析“今”意象的特点与“另辟新境抒离情”的关联,这三个问题呈现在同一思维导图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系统地解读整首诗歌。用思维导图进行诗歌的知识建构,既侧重诗文内容的梳理,重视诗词作品的本质——解读诗句,又有效地推进了教与学,学生拥有“知识树”意识,学有所得。
三、课堂补充教学资源网络同步化,实时丰富教学内容。
当今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望成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基本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师也应借力信息技术,扩大古诗词信息的涵盖面,凸显古典诗歌的魅力。在《今别离》其一教学中,笔者结合“群文阅读”理念贯穿在信息技术运用中,教师对离别诗歌的网络资源进行搜索、评价,精选了黄遵宪《今别离》的组诗四首和同时代诗人黄闿运的《今别离》作为课堂扩展延伸的诗歌,同步信息资源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个人风格,全面深刻地体味了诗情,扩宽学生视野,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
四、配乐吟咏诗歌情境化,升华诗词艺术性。
古典诗词皆可入乐,诗词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配乐作为吟诗的强大动力,加强诵读涵咏,体验诗作。当然,配乐吟诗教学实践应根据具体课例有所创新。例如《蜀道难》教学中,课前让学生欣赏“高山流水”“将军令”“十面埋伏”等古曲和预习诗作,课上在“赏曲颂诗大擂台”环节上,学生在艺术情境中个性地走进了诗作,教师也了解到学生初步诗歌感知,达到预习检测的目的。另在《声声慢》教学中,授课时选用“甄嬛传”配乐长笛曲《长相思》,让学生进入诗歌凄清冷寂的情境中,再对《声声慢》进行符合集体分角色朗读情境的诗句整合,接着在背景音乐下一边读诗句,一边解文意,精巧的课堂设计,使本来枯燥单调的释诗环节也饶有诗情画意。当诗歌、音乐、感受实现三位一体,大大提高学生的吟诵热情。
五、课堂设计实现学生参与高度互动化。
信息传授与反馈的双向互通性是信息技术深入融合的特点之一。笔者推荐使用希沃白板5的课堂活动辅助完成教学目标。以《声声慢》为例,笔者将李清照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与各阶段的代表作、诗句做了个课堂活动设计,学生上台现场演示,师生互动完成知人论世环节,在寓教于乐中改变了教师作为单一的知识灌输者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游戏中获得了胜利的满足感,产生强大的求知欲,知识在快乐中保存记忆。再如教授《今别离》其一,作为“群文阅读”补充,教师设计黄遵宪和黄闿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进行归类游戏,进而探索古今意象之异同,得出黄遵宪意象的创新性,实践归类水到渠成,结论得出顺理成章。
六、课堂作业反馈现场高效化,推动课后课堂建设。
在三次的诗词教学中,授课者均使用了视频展台功能。课堂上灵活地展现了学生的现场作业,进行实时点评,互动高效。另外,教师有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在QQ交流群上展示课后搜查的相关资料或自主创作的诗作,学以致用,对诗词的研讨从课内走向课外,实现新课程翻转课程的理念。 通过三堂古诗词信息技术融合课的实践体验,经典的诗词在信息技术融合下更添生机活力。当然,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也应重视诗词作品的本质,务实有度,不能为了技术而炫技,最终应该是关注诗歌语言文字,探究诗人情感。总之,先进的理念应得到更好的推广,作为新时代高中语文老师要以时俱进,改变僵化固执思维,了解生情,以人为本,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古典诗词教学资源作用,把信息技术当成高中诗词教学优势,让多媒体信息技术為高中古代诗歌教学多建新功。
参考文献:
[1]刘向阳.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教师.上》2018年第02期
[2]何超.试论信息技术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作用.《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