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文化在民办高校建设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学术氛围不浓、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等问题。要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需要学校高度重视,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制度文化建设,塑造校园精神,优化育人环境。
[关键词]民办高校 校园文化 建设
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民办高校以自己的独有特色和实力崛起于中国的高教界,使无缘公立大学的莘莘学子圆了大学之梦,经过二十多年来的不断积累、发展和建设,民办高校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在内涵建设方面上还欠缺很多。民办高校要真正得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更新观念,采取新措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本文结合河南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对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以此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并指出校园文化建设是塑造高校形象的必要举措。而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也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并在发展中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最终发展成高质量的一流民办大学。
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校园文化建设相对薄弱。首先,由于民办高校的性质决定了学校经费来源较为单一。在规模扩张阶段,民办高校为解决生存问题,绝大多数的创办者面对激烈竞争的高校招生市场,注重显性的基础设施(教学楼、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的建设,而对隐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不够,如针对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则难免出现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的现象,很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较充足的投入,由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民办高校建校时间短,历史文化积淀少。全国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黄河科技学院于1984年建校,距今也不过24年时间。而校园文化十分讲求历史文化的积累,讲究厚积而薄发,讲究潜移默化的环境育人功能,在此方面民办高校显然远不能和北大、清华这样的百年名校相比。民办高校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校园文化理念,对校园文化建设没有明确的定位。
(二)普遍存在学术氛围不浓的现象。大学要培养的是有学问、有学养、有学品的高级人才,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学术氛围不浓的现象,这对人才目标的培育以及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利的。一是民办高校建校时间比较短,没有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学校需要花很多的钱搞基础教学、生活设施建设,有些学校专职教师不是很充足,教学任务比较重,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搞科研,还没有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二是有些学校的定位不同,学术研究还没有引起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
(三)校园文化内容建设有待健全和完善。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三方的内容,其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要素,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要素,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由于民办高校建校时间短,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上不够完善。
首先,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够健全。学校虽然已经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如党务、招生、教学、就业、师资、人事、后勤、宣传、科研及设施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与文件条例,但随着民办高校规模的扩大,发现有些规章制度不是很完善,可操作性不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缺乏检查,使校园制度文化有名无实。其次,民办高校校园环境文化(物质文化)建设没有特色。在建筑文化方面,有些民办高校的建筑布局无序、建筑风格特色不鲜明;在美化绿化以及人文化方面,有些民办高校不太注重花卉、草坪的种植,以及校园的雕塑、雕像、名言、名画等人文景观的建设,再者,民办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意识不强,一些民办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不突出,民办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没有从其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培养目标以及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很好地体现出来,学校的办学特色不鲜明,学校精神不能发挥应有的学校灵魂作用。
三、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充实校园文化的知识内涵和学术气氛。大学氛围决定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大学氛围不仅包括校园文化氛围,更包括学术文化氛围。优秀的校园文化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内涵和学术气息,让学生在一种实际而贴切的知识与学术的氛围中得到熏陶,开阔其眼界,开拓其思维,提高其境界,最终形成一种校园精神,如北大精神。如果一所大学能有一种精神做支撑,可以说将历百年而不衰。如何在校园文化中导入更多的知识内涵、更深厚的学术气息呢?一要结合本校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二要注重与其它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完善学术活动的组织,提高其层次。在这方面,黄河科技学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发展。黄河科技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与国内外有关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与文化合作,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科研工作,建立了民办教育研究所、信息工程研究所、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所、经济研究所、音乐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加大了学术科研经费的投入,在学校内倡导学术研究,培育学术气氛。
(二)加强校园文化的内容建设
1 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搞好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日常管理要求或规范中逐步形成的,是全体学校成员认同和遵循的物质与精神成果,体现着学校个体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规范师生行为,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一个学校的制度建设不能仅局限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还应更加广泛和全面。以办“名校”的目标来办民校,就要求具有严格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民主科学的管理方法。学校制度不应成为约束人的工具,应使其成为引导人、服务人、发展人的工具。因此,民办高校的制度建设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 况,并符合民办高校发展的内在规律,成为倡导自由、民主宽松气氛的导向性体系,使之“人格化”,而非“权力化”,以创造稳定、持久并富有创新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学校发展,提高社会认可度。另外,制度体系建立后,还必须强化相应的责任制及监督约束机制,运用各种激励机制、奖惩机制,努力实现“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的目标,严格执行制度,对制度执行情况要定期检查,使校园制度文化既有其名,又有其实。
2 构建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创设优良的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基础并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象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黄河科技学院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经费,效果较佳。新校区校门是富有现代气息的电动门,南北教学楼错落有致,有国内先进的图书信息大楼,藏有各类图书250多万册。理工实验大楼,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一个多亿,硬件比较过硬,很好地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最突出的是别具一格的文化广场,它包含的具体内容包括:“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一的办学宗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的办学理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提高管理水平为手段,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的办学方针,“开拓、拼搏、实干、奉献”的学校精神,“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整合能力、动手能力、抗挫折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正因如此,该校已在周边地区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3 应把精神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当前,民办高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传统,形成自己的品牌与优势。以培育“校魂”为目标,提升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内涵。虽然只有二十多年历史的民办高校无法与公办高校相媲美,但是它已经基本上改变了初期的“扩地盘、盖大楼”的状况,慢慢步出讲求规模效益、追求经济效益、实行粗放型管理的第一发展阶段,而进入了讲求教学质量、注重内涵发展、进行规范化管理的第二发展阶段。在第二阶段,民办高校基本上摆脱了“求生存”的尴尬境地,能够开始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提高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优势。而且,这时民办高校之间乃至与公办高校的竞争已不再是校舍、绿化等环境的竞争,而是教学科研、培养质量与规格的竞争,是教风、学风、作风(干部管理作风)“三位一体”的校风的竞争,是学校的社会声誉与社会贡献的竞争,归根到底乃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竞争。民办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中,首先要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并使之成为组织成员的共同信念,它标示着高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追求,是为全体师生所认同的价值取向。
黄河科技学院是全国民办高校的一面旗帜,在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以后,学校领导更新办学理念,在2006年11月,学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学校战略重点转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战略部署,并于2007年1月召开全校教职工代表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施八大工程建设”(师资建设、实践教学建设、科研与学术建设、教学质量与评价、三风建设、校内规范管理、毕业生就业、新校区建设),2008年1月,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再次强调继续推进“八大工程”建设,促进内涵发展,通过实施“八大工程”建设,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黄河科技学院“清醒敏锐的开拓精神,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坚韧不拔的实干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是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財富。在“四大精神”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塑造独特的大学文化,凝炼了黄河科技学院校训:厚德博学,砺志图强。学校精神与校训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激励全校师生为把黄河科技学院建设成为一所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办学水平高、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一流民办本科高校而不懈努力。
四、结语
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它关系着民办高校的特色、品牌、未来前途和发展方向。民办高校只要努力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借助各种新型载体,打造新时期校园文化的新平台,就能真正使校园文化成为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成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
[关键词]民办高校 校园文化 建设
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民办高校以自己的独有特色和实力崛起于中国的高教界,使无缘公立大学的莘莘学子圆了大学之梦,经过二十多年来的不断积累、发展和建设,民办高校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在内涵建设方面上还欠缺很多。民办高校要真正得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更新观念,采取新措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本文结合河南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对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以此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并指出校园文化建设是塑造高校形象的必要举措。而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也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并在发展中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最终发展成高质量的一流民办大学。
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校园文化建设相对薄弱。首先,由于民办高校的性质决定了学校经费来源较为单一。在规模扩张阶段,民办高校为解决生存问题,绝大多数的创办者面对激烈竞争的高校招生市场,注重显性的基础设施(教学楼、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的建设,而对隐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不够,如针对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则难免出现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的现象,很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较充足的投入,由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其次,民办高校建校时间短,历史文化积淀少。全国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黄河科技学院于1984年建校,距今也不过24年时间。而校园文化十分讲求历史文化的积累,讲究厚积而薄发,讲究潜移默化的环境育人功能,在此方面民办高校显然远不能和北大、清华这样的百年名校相比。民办高校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校园文化理念,对校园文化建设没有明确的定位。
(二)普遍存在学术氛围不浓的现象。大学要培养的是有学问、有学养、有学品的高级人才,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学术氛围不浓的现象,这对人才目标的培育以及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利的。一是民办高校建校时间比较短,没有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学校需要花很多的钱搞基础教学、生活设施建设,有些学校专职教师不是很充足,教学任务比较重,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搞科研,还没有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二是有些学校的定位不同,学术研究还没有引起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
(三)校园文化内容建设有待健全和完善。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三方的内容,其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要素,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要素,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由于民办高校建校时间短,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上不够完善。
首先,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够健全。学校虽然已经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如党务、招生、教学、就业、师资、人事、后勤、宣传、科研及设施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与文件条例,但随着民办高校规模的扩大,发现有些规章制度不是很完善,可操作性不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缺乏检查,使校园制度文化有名无实。其次,民办高校校园环境文化(物质文化)建设没有特色。在建筑文化方面,有些民办高校的建筑布局无序、建筑风格特色不鲜明;在美化绿化以及人文化方面,有些民办高校不太注重花卉、草坪的种植,以及校园的雕塑、雕像、名言、名画等人文景观的建设,再者,民办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意识不强,一些民办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不突出,民办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没有从其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培养目标以及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很好地体现出来,学校的办学特色不鲜明,学校精神不能发挥应有的学校灵魂作用。
三、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充实校园文化的知识内涵和学术气氛。大学氛围决定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大学氛围不仅包括校园文化氛围,更包括学术文化氛围。优秀的校园文化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内涵和学术气息,让学生在一种实际而贴切的知识与学术的氛围中得到熏陶,开阔其眼界,开拓其思维,提高其境界,最终形成一种校园精神,如北大精神。如果一所大学能有一种精神做支撑,可以说将历百年而不衰。如何在校园文化中导入更多的知识内涵、更深厚的学术气息呢?一要结合本校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二要注重与其它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完善学术活动的组织,提高其层次。在这方面,黄河科技学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发展。黄河科技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与国内外有关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与文化合作,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科研工作,建立了民办教育研究所、信息工程研究所、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所、经济研究所、音乐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加大了学术科研经费的投入,在学校内倡导学术研究,培育学术气氛。
(二)加强校园文化的内容建设
1 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搞好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日常管理要求或规范中逐步形成的,是全体学校成员认同和遵循的物质与精神成果,体现着学校个体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规范师生行为,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一个学校的制度建设不能仅局限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还应更加广泛和全面。以办“名校”的目标来办民校,就要求具有严格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民主科学的管理方法。学校制度不应成为约束人的工具,应使其成为引导人、服务人、发展人的工具。因此,民办高校的制度建设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 况,并符合民办高校发展的内在规律,成为倡导自由、民主宽松气氛的导向性体系,使之“人格化”,而非“权力化”,以创造稳定、持久并富有创新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学校发展,提高社会认可度。另外,制度体系建立后,还必须强化相应的责任制及监督约束机制,运用各种激励机制、奖惩机制,努力实现“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的目标,严格执行制度,对制度执行情况要定期检查,使校园制度文化既有其名,又有其实。
2 构建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创设优良的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基础并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象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黄河科技学院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经费,效果较佳。新校区校门是富有现代气息的电动门,南北教学楼错落有致,有国内先进的图书信息大楼,藏有各类图书250多万册。理工实验大楼,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一个多亿,硬件比较过硬,很好地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最突出的是别具一格的文化广场,它包含的具体内容包括:“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一的办学宗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的办学理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提高管理水平为手段,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的办学方针,“开拓、拼搏、实干、奉献”的学校精神,“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整合能力、动手能力、抗挫折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正因如此,该校已在周边地区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3 应把精神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当前,民办高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传统,形成自己的品牌与优势。以培育“校魂”为目标,提升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内涵。虽然只有二十多年历史的民办高校无法与公办高校相媲美,但是它已经基本上改变了初期的“扩地盘、盖大楼”的状况,慢慢步出讲求规模效益、追求经济效益、实行粗放型管理的第一发展阶段,而进入了讲求教学质量、注重内涵发展、进行规范化管理的第二发展阶段。在第二阶段,民办高校基本上摆脱了“求生存”的尴尬境地,能够开始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提高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与优势。而且,这时民办高校之间乃至与公办高校的竞争已不再是校舍、绿化等环境的竞争,而是教学科研、培养质量与规格的竞争,是教风、学风、作风(干部管理作风)“三位一体”的校风的竞争,是学校的社会声誉与社会贡献的竞争,归根到底乃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竞争。民办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中,首先要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并使之成为组织成员的共同信念,它标示着高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追求,是为全体师生所认同的价值取向。
黄河科技学院是全国民办高校的一面旗帜,在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以后,学校领导更新办学理念,在2006年11月,学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学校战略重点转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战略部署,并于2007年1月召开全校教职工代表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施八大工程建设”(师资建设、实践教学建设、科研与学术建设、教学质量与评价、三风建设、校内规范管理、毕业生就业、新校区建设),2008年1月,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再次强调继续推进“八大工程”建设,促进内涵发展,通过实施“八大工程”建设,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黄河科技学院“清醒敏锐的开拓精神,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坚韧不拔的实干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是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財富。在“四大精神”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塑造独特的大学文化,凝炼了黄河科技学院校训:厚德博学,砺志图强。学校精神与校训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激励全校师生为把黄河科技学院建设成为一所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办学水平高、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一流民办本科高校而不懈努力。
四、结语
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它关系着民办高校的特色、品牌、未来前途和发展方向。民办高校只要努力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借助各种新型载体,打造新时期校园文化的新平台,就能真正使校园文化成为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成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