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区分高下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道出了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差异性。作文的审题立意也是如此。尤其是面对“新材料作文”这样一种“以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为特征”的命题形式,一定要根据材料的指向,紧扣材料意蕴,选好一个自己最熟悉、认识最深刻的角度确定立意。
  那么,该怎样启动自己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选取最佳立意角度呢?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一、立意角度要“新”
  明代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一论述道明了作文立意的重要性。文章立意首先应求“准”,进而要求“新”。新奇的立意,独特的认识,常能给人以心灵的撞击、精神上的鼓舞。
  示例:攀登珠穆朗玛峰
  材料:两年前,一支由7名队员组成的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7名队员中,有两个人引人注目,一个是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对于登山,他充其量只是个业余爱好者,何况已50多岁;另一个是比王石小10岁的队友,身体素质和状态特别好。人们纷纷预测,这名队员应该能第一个登顶。整个登山过程中,那名呼声最高的队员身兼数职,他要接受记者采访,每天还要抽空上网,关注网友发的帖子,回复人们的关心和祝福。他还要全程拍摄登山过程,把相关图片发给家乡的电视台。王石表现得极为低调,事先约定不接受采访,不面对摄像机,专心登山。在海拔8000米营地宿营时,风景异常绚丽,队友们兴奋异常,纷纷跑出去欣赏美景,只有王石不为所动。到达海拔8300米的高度,那名呼声最高的队友不得不放弃登顶,此时他的体力已消耗殆尽。最终,只有4人成功登顶,其中包括王石。
  作文材料的主要对象有两个:一是王石,他是“业余爱好者”,“已50多岁”,“表现得极为低调”,“专心登山”,最终成功登顶。如果从原因的角度分析,专心、低调无疑是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立意,肯定不会有偏差。另一个是“那名呼声最高的队员”,他比王石小10岁,“身体素质和状态特别好”,被大家预测能第一个登顶。但他最终却失败了,原因是,他“身兼数职”,“要接受记者采访,每天还要抽空上网……他还要全程拍摄登山过程,把相关图片发给家乡的电视台”,这些都分散了他的体力。他的失败与王石的成功互为映衬,都强调了专注的力量。如果要使立意精准,最好从关系的角度,从“低调”“专心”与最后的“登顶”之间的关系考虑,提炼出“低调内敛促使华彩绽放”的观点。
  那么,如何从本则材料中探求出新的立意呢?可以从否定王石或肯定那名队员的角度思考,因为材料并没有对这两人作出任何评价,这是我们反弹琵琶的基础。从否定王石的角度考虑:他一心为了登顶,而忽视了沿途的风景。当看到沿途“异常绚丽”的风景,队员们纷纷跑出去看风景时,“只有王石不为所动”——专注的品质固然值得肯定,但生命的意义究竟是在峰顶还是在途中?由此出发,不难写出新人耳目的文章。从肯定那名队员的角度考虑:虽然他最终没有登顶,成为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但谁能否定他在沿途身兼数职、为团队服务的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所享受的快乐呢?其实,这两个角度都关乎人生价值,都是从过程与结果的维度加以挖掘的。
  特别提醒:作文题目的内涵,往往是多层、多义、多向的,大都具有多层次、多角度开发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仔细梳理,把混沌的、具体的表象加以分解,对构成事物的各个侧面、各种因素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相互转化作具体剖析。在千万人写同一考题的情况下,尤其要想一想别人可能会怎么写,“我”能不能有更好的选择,能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二、立意角度要“高”
  临场写作时,一般同学在把握题意后,往往会产生一种求稳、求保险的心理,即顺着题意很“自然”地进入到某一慣常的思路中,于是,考场上出现了大量立意肤浅的平庸之作。而那些精品作文,往往用一种更加高远的立意使题旨得到深化与发展,从而占据了思想上的制高点。
  示例:人生的偶像
  片段示例:在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崇拜偶像的青少年。他们崇拜一位学者,一位作家,甚至崇拜一位当红歌星,以拥有偶像的一幅照片,拥有偶像的一个签名,或者了解些偶像的生活轶事而满足。姑且不论你所崇拜的那个偶像是否是成功的人或伟大的人,单从崇拜这一点而言,起码你是不会成功的。
  叔本华说:“第一流作家的特征是,他们的一切判断都是直接的,他们所产生出来的作品,都是自己思索的结果。”一味模仿、效法别人的东西,如同吃别人嚼过的梨子,什么滋味都没有了。而且,就成功而言,每一条成功的路,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不相同,都是自己独立思考、奋斗的结果,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一个人可以喜欢、尊重哪一位作家或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可以喜欢哪一本书,但不可以把哪一个人作为自己的偶像。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而选择的道路才是适合自己的,才是通向成功之门的路。
  人生中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趣味,尊重自己的天分和选择,而不是找到一个可以模仿的偶像!
  文章不仅结合名人言论,深刻透彻地阐明了崇拜偶像的危害,还指出了正确的做法——“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趣味,尊重自己的天分和选择”,读来很有针对性、启发性。
  特别提醒:要使作文立意高远,最好是具备时代慧眼。所谓“具备时代慧眼”,就是要从时代的需要出发,寻找现实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最需要什么,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哪里;要敏锐地感受生活,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深入认识生活。有了这样的慧眼,你就能发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就能高效率地对生活进行发掘,对生活的思考和理解就比别人更灵敏,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益于世道人心。
  三、立意角度要“小”
  选取“小”角度的好处是易于把握,也有利于集中笔墨,适度开掘,写深写透。如果是新材料作文题,必须根据材料的指引,遵循材料的价值导向,紧扣材料的主旨意蕴找准一个具体的突破口。同时,还要选取自己最善于驾驭的文体,并依据立意打造一个亮丽的标题。   这样的书屋,现在还是很少的,也因此显得尤为珍贵。更多的书店,朝九晚五,循规蹈矩;有的书店担心顾客只读不买,因此把书都用塑料袋封好;更有甚者,像前段时间被曝出的一家书店,将在书店翻阅图书的小孩子赶出店去。自然,我们承认书店有营利的需求,但若是连书店都只顾经济效益而轻慢了社会效益,我们要再去哪里寻找一份人文精神呢?人心不富,何以强国?人文不再,何以为人?
  我不太愿意称这家书店为“书店”,因为带了“店”字,就好像隐约听见铜钱叮叮。我更愿意称之为“书屋”,像当年杜甫念念不忘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广厦,抵御物风欲雨,给爱阅读的人一处栖息之地,也给整个社会的心灵家园一处高屋广厦。
  这里的工作人员当然是平凡的,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就是这样伟大,他们坚守着如此厚重的人文精神,他们的灵魂碧波荡漾。我们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想实现,离不开这样一份精神、一份情怀。
  当然,我们不能强行要求所有的书店都这样不顾经济效益,书店当然也要营利,如此才能持续运行。这也就给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去支持这种书店的发展?怎样来鼓励人文精神的发扬?这是摆在国家面前一张急切的问卷。
  我希望我们的社会有更多的24小时书屋,有更多的守夜人,更希望我们的社会人心通明,不再需要守夜人。
  但愿人文有光,可抵长夜!
  [点评]
  这位同学巧妙地选取了“书店工作人员”这一角度切入作文,又将书店和工作人员合二为一,将其比作“人文的守夜人”,进而突出其在建设人们精神家园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文章多次使用了比较论证,使文本运用材料更多,证明更辩证有力。
  行文表达也相当出彩,“但若是连书店都只顾经济效益而轻慢了社会效益,我们要再去哪里寻找一份人文精神呢?人心不富,何以强国?人文不再,何以为人”的发问,“他们的灵魂碧波荡漾”“但愿人文有光,可抵长夜”等妙喻,均为全篇增色。
  [请你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35年,在纽约市一个最贫困最脏乱地区的法庭上,一名老妇人因偷窃面包正被审问。老妇人头发凌乱,手在微微发抖,嗫嚅着说:“原谅我,我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几个饿得直哭的孙儿,他们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她抬手去抹眼角的泪水。法官依然冷若冰霜,当庭宣称:“你可以选择10美元的罚款或者10天的拘役。”判决宣布后,时任纽约市长的拉瓜地亚从旁听席上站起来,脱下帽子,放进5美元,然后向其他人说:“现在,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款,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儿的城市。”旁听席上的每个人闻之动颜,认认真真地捐出了50美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参考]
  按理说,一个老妇人偷窃面包被罚款,与外人何干?拉瓜地亚说得明白——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他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并非孤立无关的。人来到这世间,作为社会的动物,是订有契约的:物质利益的来往,有法律的契约;行为生活的交往,有精神的契约。
  [片段示例]
  黎巴嫩作家米哈依勒·努埃曼在《你是人》中说:“如果没有你,便没有我之为我;如果没有我,便没有你之为你;如果没有我们,便没有他之为他。如果没有先于我们者,便没有我们;如果没有我们,便没有广阔世界中的任何一个人。”“人”的一撇一捺,一半是自己,一半是他人,芸芸众生的世界其实就是两个人的世界。看似纷繁复杂的精神契约,也只是两个人的契约,丈量的是自己和外人的关系。这契约就像上帝给我们的一柄长勺,只有互相喂给,对方才能吃到食物;也是锋利的刻刀,只靠一种自我雕琢远远不够,还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最终完成生命本色的浮凸。善,并不仅仅是与冷漠、奸诈、残忍、自私自利相对的一种品质,还是一种精神契约。它是自发的,没有谁强制你。
  在生活中有人做好事吃亏,以为善无善报,那就错了。其实,善更多的是精神的补偿。善者,内心有光,周身有爱,对世间常怀恻隐之心,人生就不会轻浮;意识到自己对于他人的重要性,就会产生自信、自尊的感受。在一个遵守契约的理智社会里,物质的回报和精神的补偿应该是成正比的。
  人心只有向善,才能被阳光照耀,所以善的契约才在世间普遍存在。懂得珍惜这种契约的人是高贵的,懂得为冷漠付费的人是明智的。背弃精神契约的人,最终將被全世界抛弃。
  (作者:唐惠忠,常熟市高新区常熟国际学校)
其他文献
一些同学写出来的文章思想浅薄,没有深度,流于用材料来支撑文章。彰显文章的思想深度,最为重要的是要在“是什么”和“为什么”层面上做足功夫,最好在“是什么”层面上有独到的见解。议论文要想在“是什么”层面彰显精彩,就需要在概念阐释上下功夫,对核心概念进行辨析,触及思想核心,才能写就深度美文。下面介绍几种概念阐释方法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方法一:概念界定  议论文是彰显思想,以分析说理见长的文体。在思想观
引言  莎士比亚说:“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其实,在生活中,理智还是情感,这也是一个问题。情与理,是一对不可回避的矛盾。孰好孰坏?就像问你的爸爸好还是妈妈好,很难回答。很多人太重情感而失去理智,也有人太认死理而被骂无情。情与理的天平失去平衡,就会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遗憾。人立于世间,生存需要理,幸福需要情,并没有孰好孰坏之分。为人处事,应该合情合理。“情与理”,是困惑着人们而又必须冷静面对的问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我们走得太远了,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的确,我们刚上学就要学习、补课,大家一起有力前行,可当我们真正迈过高考那道门槛,可能我们会变得困惑了,继续念书,考研……不输给任何一个人,可你想过吗?这样狂奔着,赢得名次却累伤了自己。这不能不让我想到了一个地方——巴学园。  那是一片原野,一片自由包容的地方,名副其实的梦想国土。那里容得下身体残疾的孩子,容得下被退学的小豆豆,容得下学生们
倡议书是为倡议某项活动而写的具有广泛号召性、公开提议性等功能的专用书信。在高考作文重视设置情境、提倡实用写作的大背景之下,倡议书由于具有社会实用性的特点,极有可能会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的寫作选项。  一、写作误区  1.格式不正确。①标题不写成“……的倡议书”,而写成“倡议……”。②开头没有写倡议对象,结尾没有写倡议单位或个人。  2.内容不合适。①标题有否定意味,没有从正面发出倡议,比如“
2017高三數学模拟试卷(五)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靠收口。”结尾是写作中的最后一环,其好坏对整篇文章有相当大的影响。优秀的作者,决不会虎头蛇尾,而总是成竹在胸,精心打造响亮而有余味的“豹尾”。对于叙事类作文而言,结尾更是全篇构思的重中之重。下面试就这类文体,介绍三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一、陡然逆转式  也称“欧·亨利式”,指的是在收尾部分,人物的情感、行为或事情的结果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转折。这是增强文章戏剧性的有效手段之一。采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因此高考对数列内容的考查比较全面,尤其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江苏高考命题的“常客”,时常以压轴题的身份出现在高考中.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考未行,考点先知.在二轮复习中,对于数列内容我们应关注哪些重要考点呢?  一、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等差、等比数列是重要的数列类型,高考命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基本量的运算及由概念推导出
函数與导数,历来是高考命题的核心考点,试题以函数为载体,主要考查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导数的应用是高考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导数的应用中有许多易错点值得大家关注,本文以错解分析的形式加以剖析,给大家提个醒.
一  为了外公的承诺  在上海虹口提篮桥的一座石库门里,漫长的70年间,林家三代人守护着不属于他们的东西,以及一个至今未能如约的归期。  整整70年的家族记忆,要从林道志说起。1943年,一位在上海避难多年、行将离开的犹太人,将2000本藏书交给他看管,还说:“我会回来的”。从此,老旧的藏书,连同一句诺言,压在林道志的肩膀上,跟着他在逃难的乡间小路上颠沛流离,也曾和林家第二代一道,躲过历史的浩劫。
一、單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We have a slight problem with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but ______everything is fine.  A. otherwiseB. anyhow  C. merelyD. instead  2. The moon has always been, and also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