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科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启蒙的基础性学科,探究是其核心。而探究其实就是在其好奇心、信念、以及价值观的驱使下,促使探究者通过想象、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去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活动,这种活动在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站在科学教育的立场上,如何通过小学科学教育,来发掘每个学生内心潜藏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每个小学科学教师所面临的亟待重视与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 科学教育 探究 创新意识
创造就是运用与众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来揭露事物(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找出事物(现象)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新答案,并提供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最高表现,是人类智慧最绚丽的花朵。人类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21世纪更是人类挖掘自身潜能,依靠知识创新,实现持续发展的世纪。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启蒙的基础学科,探究是其核心。而探究其实就是在其好奇心、信念、以及价值观的驱使下,促使探究者通过想象、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去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活动,这种活动在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说到科学的创新意识,也许很多人认为那是少数科学家的能力,其实它和每个人的智力一样,是大家所共有的。正因为创新意识是人人所共有的,所以站在科学教育的立场上,如何通过小学科学教育,来发掘每个学生内心潜藏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每个小学科学教师所面临的亟待重视与解决的课题。
儿童具有创新意识,这已经被大量事实和众多的科学研究所证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有的孩子能把一块没有颜色的木头当成“马”、“手枪”,用一团粘土可以捏出一只小乌龟、小兔子等。这些例子,在成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就儿童自身的心理结构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来说,多多少少包含了创造的成分。所以对待儿童的创新意识的表现,一定要尊重客观事实,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既不予以否定,也不片面夸大。
在看到小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小学生创新意识的特点。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与心理成熟,使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也相应的发生变化;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比较简单和初级的,而且自发性相当强,表现相当广泛;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想象。只要留心观察身边的小学生,不难发现,很多儿童爱沉思,爱提令人吃惊的问题,而正是这些想象或想象中的结果,包含着丰富的创造性成分。
由此可见,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十分重要而且必要,但教育就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着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如何在科学教育中把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实到实处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对自然科学的求知欲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泼、最现实的心理因素,是创造活动的诱发剂,也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原动力。缺失了好奇心,就缺失了主动和执著,就缺失了创造的可能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开发、保护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使学生对新奇事物产生一种非探究不可的心理倾向。例如我在教学《热胀冷缩》一课时,我拿出装有红水的圆底玻璃瓶放在水槽中,然后拿起热水壶向圆底玻璃瓶外倒下去,这时红水沿着玻璃管由上至下迅速往外喷射出来,学生立刻给这个“喷泉”吸引住了,个个情绪高昂,他们纷纷提出疑问:“玻璃里面的水怎么会象喷泉一样喷射出来呢?”从而激起学生想探求知识的欲望以及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产生了高程度的快乐体验。
二、加强科学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科学技能是通过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一系列动作方式,科学技能和科学知识一样,都是进行探究创造的基础。
发现问题是创造的开端。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现象分析,提出关注的对象,设想研究的方法,是难能可贵的创造火花。经验表明:教师要善于设计,把问题蕴含于有结构的材料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或使用有结构的材料相互作用自行去发现问题,提出研究的对象,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才迫切,主动参与性才更强。
实践操作是学生创造活动的关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体,只有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器材,用感观去感知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才能收集到事实材料,让学生体验实践过程的酸甜苦辣,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自行设计实验、记录信息等方面的能力,磨练学生的心理品质。
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在实验中的创造闪光点,根据学生的探究进程,及时调控实践活动。学生利用老师提供或自备的器材进行探究活动,应尽量自行设计实验研究方案。鼓励学生出主意、想办法,讨论实验如何做?积极主动进行研究,收集事实材料。我们要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探究,不怕学生失败,让学生的头、手、口、眼、脚完全解放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经历获取知识的实践探索过程,才能行成牢固有效的知识迁移。只有经历失败的挫折,才能不断修正方向,最终走向成功。
三、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开展开放式教学
科学教材主编徐康毅同志说过:“孩子能想别人没想过的,说别人没说过的,做别人没做过的,这是一种创新行为的表现,我们不仅不能批评,反而应大加称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手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以友好的态度、语言(包括身体语言)和学生平等地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提出问题、表达思想,要允许学生出错,激励学生多发表意见;放手让学生去争论,引导他们在争论中互相学习抓住实质,促进生生交流、小组互评,这就有利于创造个性的引导培养和巩固,辩论互评也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反冲现象》老师拿出吹饱的气球,问:如果这时放手,会出现什么想象?学生中会出现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向四面八方飞等各种各样的猜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做试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并以此为台阶继续提问:“这是怎么一回事?!气球怎么会自己飞呢?你们见过这样的情况吗?有什么情况跟这类似?”并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这样从真实现象引入反冲运动的研究,研究对象很明确,更易引起学生浓厚的研究兴趣,加上教师语言亲切友好,善于和学生交流,气氛也会相当宽松愉快,这就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四、改善评价方式,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
一个大胆的猜测,一个新颖的设计方案,一次为获得成果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一次愉快的合作,一项富有创见的调查,一项实验的团体赛,一项观察日记……都能充分反映学生的有关素质和水平,教师都能从中得到意外的发现。哪怕只是一次表扬、鼓励,或许就能从此改变一名学生的前途。这样的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习创造和谐愉快的外部环境,使他们参与到讨论、表达中来。同时在教学中淡化总结性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读懂学生,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特点,精心设计出学生喜爱的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踏上自主探究学习的路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科学探究从形式走向实质,达到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目的。
总之,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创新能力,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的方法,切实把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使学生爱科学、喜科学、钻科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3] 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
[4] 喻伯军主编.从小亲近科学与人文[M].宁波出版社,2002.9
[关键词] 科学教育 探究 创新意识
创造就是运用与众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来揭露事物(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找出事物(现象)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新答案,并提供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创造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最高表现,是人类智慧最绚丽的花朵。人类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21世纪更是人类挖掘自身潜能,依靠知识创新,实现持续发展的世纪。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启蒙的基础学科,探究是其核心。而探究其实就是在其好奇心、信念、以及价值观的驱使下,促使探究者通过想象、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去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活动,这种活动在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说到科学的创新意识,也许很多人认为那是少数科学家的能力,其实它和每个人的智力一样,是大家所共有的。正因为创新意识是人人所共有的,所以站在科学教育的立场上,如何通过小学科学教育,来发掘每个学生内心潜藏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每个小学科学教师所面临的亟待重视与解决的课题。
儿童具有创新意识,这已经被大量事实和众多的科学研究所证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有的孩子能把一块没有颜色的木头当成“马”、“手枪”,用一团粘土可以捏出一只小乌龟、小兔子等。这些例子,在成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就儿童自身的心理结构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来说,多多少少包含了创造的成分。所以对待儿童的创新意识的表现,一定要尊重客观事实,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既不予以否定,也不片面夸大。
在看到小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小学生创新意识的特点。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与心理成熟,使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也相应的发生变化;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比较简单和初级的,而且自发性相当强,表现相当广泛;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想象。只要留心观察身边的小学生,不难发现,很多儿童爱沉思,爱提令人吃惊的问题,而正是这些想象或想象中的结果,包含着丰富的创造性成分。
由此可见,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十分重要而且必要,但教育就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着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如何在科学教育中把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实到实处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对自然科学的求知欲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泼、最现实的心理因素,是创造活动的诱发剂,也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原动力。缺失了好奇心,就缺失了主动和执著,就缺失了创造的可能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开发、保护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使学生对新奇事物产生一种非探究不可的心理倾向。例如我在教学《热胀冷缩》一课时,我拿出装有红水的圆底玻璃瓶放在水槽中,然后拿起热水壶向圆底玻璃瓶外倒下去,这时红水沿着玻璃管由上至下迅速往外喷射出来,学生立刻给这个“喷泉”吸引住了,个个情绪高昂,他们纷纷提出疑问:“玻璃里面的水怎么会象喷泉一样喷射出来呢?”从而激起学生想探求知识的欲望以及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产生了高程度的快乐体验。
二、加强科学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科学技能是通过实践锻炼而形成的一系列动作方式,科学技能和科学知识一样,都是进行探究创造的基础。
发现问题是创造的开端。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现象分析,提出关注的对象,设想研究的方法,是难能可贵的创造火花。经验表明:教师要善于设计,把问题蕴含于有结构的材料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或使用有结构的材料相互作用自行去发现问题,提出研究的对象,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才迫切,主动参与性才更强。
实践操作是学生创造活动的关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体,只有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器材,用感观去感知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才能收集到事实材料,让学生体验实践过程的酸甜苦辣,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自行设计实验、记录信息等方面的能力,磨练学生的心理品质。
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在实验中的创造闪光点,根据学生的探究进程,及时调控实践活动。学生利用老师提供或自备的器材进行探究活动,应尽量自行设计实验研究方案。鼓励学生出主意、想办法,讨论实验如何做?积极主动进行研究,收集事实材料。我们要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探究,不怕学生失败,让学生的头、手、口、眼、脚完全解放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经历获取知识的实践探索过程,才能行成牢固有效的知识迁移。只有经历失败的挫折,才能不断修正方向,最终走向成功。
三、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开展开放式教学
科学教材主编徐康毅同志说过:“孩子能想别人没想过的,说别人没说过的,做别人没做过的,这是一种创新行为的表现,我们不仅不能批评,反而应大加称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手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以友好的态度、语言(包括身体语言)和学生平等地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提出问题、表达思想,要允许学生出错,激励学生多发表意见;放手让学生去争论,引导他们在争论中互相学习抓住实质,促进生生交流、小组互评,这就有利于创造个性的引导培养和巩固,辩论互评也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反冲现象》老师拿出吹饱的气球,问:如果这时放手,会出现什么想象?学生中会出现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向四面八方飞等各种各样的猜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做试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并以此为台阶继续提问:“这是怎么一回事?!气球怎么会自己飞呢?你们见过这样的情况吗?有什么情况跟这类似?”并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这样从真实现象引入反冲运动的研究,研究对象很明确,更易引起学生浓厚的研究兴趣,加上教师语言亲切友好,善于和学生交流,气氛也会相当宽松愉快,这就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四、改善评价方式,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
一个大胆的猜测,一个新颖的设计方案,一次为获得成果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一次愉快的合作,一项富有创见的调查,一项实验的团体赛,一项观察日记……都能充分反映学生的有关素质和水平,教师都能从中得到意外的发现。哪怕只是一次表扬、鼓励,或许就能从此改变一名学生的前途。这样的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习创造和谐愉快的外部环境,使他们参与到讨论、表达中来。同时在教学中淡化总结性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读懂学生,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特点,精心设计出学生喜爱的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踏上自主探究学习的路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科学探究从形式走向实质,达到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目的。
总之,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创新能力,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的方法,切实把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使学生爱科学、喜科学、钻科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3] 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
[4] 喻伯军主编.从小亲近科学与人文[M].宁波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