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我国会计环境变化及其对会计教育的影响

来源 :学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73710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加入WTO,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扫除了一个重大障碍,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带来了会计环境的改变。我国会计教育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迫使我们对传统会计教育进行反思,更新会计教育观念、改革会计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我们急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关键词:会计环境;会计教育;改革创新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章编号:1006-723X(2002)05-0103-03
  
  一、会计环境的变化
  
  会计的变迁是以会计环境的变化为基础的,会计环境的变化将对会计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21世纪的会计环境将主要面临以下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经济的全球化;伴随经济全球进程的展开,原来在国家范围内表现出来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关系转而形成在全球范围的合理配置资源与优化配置资源,这样,不仅国与国之间的利益日益突出,而且各国内部经济结构中也将产生多元经济主体,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结构和管理模式必将发生深刻变化。二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时代对智力的要求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高,可以说以智力为基础的智能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两个方面的变化给各行各业带来机遇的同时,必然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导致会计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集中体现出来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球化,客观上已将一国之内的经济运行机制扩展到全球范围,这既是经济全球化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会计环境变化最集中的表现。因此,在树立全球化经济观念的同时,应确立现代会计发展的国际化观念。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这一趋势,使经济业务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合并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大型、超大型集团公司不断涌现,出现了许多新的组织形式和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理论和实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培养适应跨国性的会计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开放的同时,中国会计行业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也将对会计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企业内部,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更需要具备参与企业经营计划及决策控制的能力;在政府部门,会计在计划、规划、预算和信息揭示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经济环境的这种发展变化,客观上要求我国会计向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惯例靠拢,毫无疑问,会计教育必须面向经济全球化进行改革。这一客观现实将促使会计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的重新定位。
  
  (二)知识经济要求构建人力资源会计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及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智力资本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核心,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知识经济时代使会计面临一种全新的环境,要求对会计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传统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以物资和货币的所有者为服务对象,以出资者和收益者为中心,以保障业主和债主的权益为出发点和宗旨,站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立场上,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管理和决策,从而保证出资者收益的最大化和债权人风险的最小化,强调物资和货币的所有者、债权人的核心地位。传统会计对人才智力资源价值认识不足,仅将人才智力投入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一项费用成本或无形资产简单地予以列示。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必须改革传统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建立以智力资本为中心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在人力资源会计体系中,要制定产权会计、人力资产会计、知识资本会计等具体会计准则。人力资本所有者也应归入企业产权的主体范畴,资产核算的重点将从有形资产向知识资产转移;投资方案的效益评价将从财务效益向全方位效益转变;对经营成果的计算重点将由利润计算向增值计算发展。
  
  二、传统会计教育的不足
  
  
  (一)传统会计教育知识面窄
  传统会计教育偏重于会计专业知识,往往通过设置一系列会计课程来完成,这些课程占有较大比重,教学内容均以簿记为核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虽有深度,但广度不够,特别是各种能力的训练则更差。其它课程不但课时数少,而且内容相对陈旧。这种格局与经济发展快速多变的特点是不相适应的。所以传统会计教育与会计功能的飞速发展相比,会计教育理论无法适应会计实务不断发展的需要;会计及相关领域的新知识层出不穷,课程内容受教学时间限制,难以涵盖这些知识;会计教育与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教育衔接不当,不能达到会计教育的基本目标;继续教育对会计职业至关重要,却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开展继续教育的机构之间也缺乏联系。传统会计教育侧重于教授国内会计制度,对其它国家的会计制度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介绍或研究的内容较少,这种会计教育框架忽视了现代企业面向全球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趋势,显然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二)传统会计教育忽视能力培养
  在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注重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强调的是会计的制度、准则和各种规章,忽视了培养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时则显得不足。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授课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被动的单向性教授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素质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单一的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依据,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课本知识,到课程结束时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形成对该门课的一个总体认识,更不用说具有创新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传统的会计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能力的培养明显不够重视。
  
  (三)传统会计教育忽略职业道德教育
  传统会计教育对职业道德重视不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而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违纪违法等社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它体现会计人员与相关当事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如果我们在注重智育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轻视了德育培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会计人员必须把职业道德放在首位,一个极具创新能力而道德观念淡薄的会计人员,如果在工作中“见钱眼开”,其结果势必造成对国家和人民财产的侵害。这样的会计“人才”如何能够承担理财重任。以往我国会计教育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一些素质较差学生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滑入犯罪的深渊。
  
  三、会计教育的改革创新
  
  未来的会计从业人员不仅是掌握会计知识、提供财务报告的专家,更应该是集财务分析、信息传播、公共合作于一身的管理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正面临着会计环境和会计功能的快速变化,这些发展变化对会计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育目标观念的更新 1、培养知识、技能、职业道德俱全的专业人才。迈向21世纪的会计教育,应当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口径,扩展学生基础知识范围,使其具备较为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和较为宽广的考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以适应未来日趋复杂的会计工需要。财政部长项怀诚指出,当前会计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合格的会计人员数量不够;二是会计人员质量不高;三是风气不好,做假账、造假账,违反财会制度和职业道德(项怀诚1999)。数量不够主要表现为总体上供不应求,尤其是本科以上学历人才不足,特别是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开拓型高素质会计”严重短缺;质量不高表现为:我国现有的1200万会计人员中有一半在国有单体和县级以上集体单体,在这些单体的会计人员中中专以上学历占47.04%,其中硕士占0.07%、本科占2.32%(据1999统计)。只有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提高会计队伍的政治、业务和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会计队伍的不利局面。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会计环境的改变决定了会计教育目标应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市场经济的企业和非盈利组织需求的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良好职业道德,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并掌握学习技能的未来能够成为会计师的专门人才。
  2、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多层次专业人才。我国会计教育的目标定位于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就一般会计人员而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应重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这类会计人员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的“刚性”原理来进行业务操作,这类会计人员按既定会计制度来掌握会计实践技能的能力,比拥有创新能力更重要。为此,对这类会计人员的培养是强化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对中高层次会计人才应加强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对这类会计人员应注重知识技能培养。美国会计学会(AAA)在1989年针对当时美国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并指出:会计职业成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是:(1)沟通能力,即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2)智力技能,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3)人际技能,即在多元化团队中工作并完成任务的能力;(4)一般知识,即有宽广和一定深度的普通教育内容;(5)组织和管理知识;(6)会计和审计知识。会计实践能力的培育尤是现代化工具和手段的掌握将为会计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会计实践能力的掌握蕴含着一定的创新活力,只有适应实际需求的创新才具有现实意义。
  3、培养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由于经济发展进程加快,会计环境的日益变化,会计的功能、目标和业务处理技术也将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会计教师只将已有的及新增加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学到的知识仍然是有限,掌握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比得到现成知识更为重要。因此,会计教育应培养学生掌握终身继续学习的能力,即“如何学习”是会计教育目标的核心,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培养学生掌握如何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倾向(包括职业判断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的能力。美国会计学会下设的“会计教育改进委员会”就曾指出,会计教育应是培养学生能够成为职业会计师而不是进入职业界时就成为会计师。即会计专业学生要成为具有相关知识和丰富经验技能的会计师还必须继续学习。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1、优化教育体系,完善教学内容。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教育目标得以具体实施的基础和重要保证。根据现代会计人才需求的特点,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构建宏观会计教育体系,具体应包括专业教育、道德教育、外语教育、信息教育、创造教育等方面。课程设置,主要应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事会计职业的一般知识,主要有语言表达、人际沟通、道德规范等背景知识;二是会计专业知识,主要有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国际会计等;三是企业组织环境知识,主要有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商务法规(世贸规则)、税务、信息处理技术等。教学内容方面,在巩固基础课程和专业基本理论教学的同时,应根据会计环境的新变化、会计新的发展领域,加强会计战略与策略的研究、经营风险与会计风险的研究、加强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资讯科技对社会经济的管理、预测及决策的综合分析技能,使学生具备对会计专业信息整合的能力以适应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一项对会计师职业技能的调查显示,目前会计教育最应有效加强的会计课程依次为税务、审计、财会、商务、资讯系统及管理课程。2、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后的教学模式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已不仅限于学校的课堂,国际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播工具的发展为现代会计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利用现代科技的远程教育形式,能扩大教育规模,甚至形成教育产业,减少国家投资,解决供学矛盾,使高科技技术手段成为学习的催化剂,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使学习成为不断探索的动力源泉。美国许多大学开展网上教育,使其优秀师资资源为更广泛区域所共享。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会计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使授课变为学生直接面对真实的会计事项,进行全真模拟的核算、决策、咨询,而教师在其中起到一种中介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将会变成一种主动的自发的要求,而不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对教学方法而言,作为实务性很强的会计教育,开展教师和学生双向型的交互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案例教学,使学生参与教育的全过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保证实现会计教育目标,培育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会计人才的重要条件。
  3、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会计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教育模式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陈旧从一定程度而言是受教师业务素质影响造成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现代会计必须随之转轨变型,由报账型向管理型、决策型转变;由事后型向事前型、事中、事后全过程转变;由被动型向能动型、自主型转变;由传统手工方法向现代高科技、网络化、规范化转变。会计教育要适应这种转变,教师知识更新应先行一步。第一,建立会计教师培训基地,以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形式使会计教师极时更新专业知识、学习交流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会计教学水平;第二,我国各类学校的会计教师大多来自非师范院校,在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有所欠缺,这就成了全面推进会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制约因素。为此建议在师范院校增加会计专业师资班或在财经院校开设会计师资班,对现有教师实施继续教育;第三,加强对会计教师派往重点院校进修和深造的力度,以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会计教学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吴革.《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及其借鉴》,《现代会计》1996年第5期.
  (2)李心合.《论会计教育目标》,《会计研究》1998年第3期.
  〔3〕冯正权.《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对会计教育挑战》《上海会计》2002年第3期.
  〔4〕张清芳.《网络时代的高等会计教育》,《财会研究》2002年第4期.
  〔责任编辑: 阮凤平〕
其他文献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呈现出一种众声喧哗的格局。另类写作就是其中的一种。卫慧、棉棉等“七十年代后”作家的另类写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其重要的现实原因。对此种另类写作姿态,我们既不能改变也无法回避,而只能正视和分析它。作者在对作品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探讨其出现的社会历史原因,并概括其具有创作视野极度狭窄、社会责任感严重丧失和审美低俗
期刊
摘 要:《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句“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中的“巖邑”一语,西晋杜预首解之为“险要的城邑”,其后历来左传注家与古汉语教材选此篇者均沿用此注解而没有异议。其实这样的解释放之于文章,与上下文并不切合,既语气不顺又文理不通。依据古来故训与音韵常识,得出巖、嚴与险三个词是同源关系,并通过举例归纳出三者的另外一个共同义项:危险、险恶,这才是句子中“巖”的正确解释,而“巖邑”则相应地解作“险恶的城邑
期刊
摘 要: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知识、技能整合性的训练环节。为解决广告学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常见的不足,仰恩大学广告学专业系统构建并实施了基于产学合作的综合毕业设计改革模式,该模式凸显了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提升了广告学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广告学综合毕业设计改革的模式、特色和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可为同行院校的相关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广告学;毕
期刊
作者简介:陈忠义,男,仰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学 术 问 题 研 究 (综 合 版)  Academic Research (Integrated edition)2014年第1期2014年第1期陈忠义:   摘要:喆盦为诗七十几年,诸体皆工,法度严谨,风格多样,皆原于德性,发乎才情,力图撷取新哲理为诗料,以旧风格写新意境,于讽世忧民、模山范水中表现其“杜陵心”、“坡老性”,
期刊
作者简介:胡友仁,男,仰恩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闻法规与伦理。学 术 问 题 研 究 (综 合 版)  摘要: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尤其要加强思想引导工作。当前新闻教学领域仍存在不少错误思潮和误区,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加强党对高校新闻事业的领导,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校新闻事业;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
期刊
摘 要:通过对闽南民俗体育舞龙舞狮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舞龙舞狮的渊源和发展。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闽南民俗体育舞龙舞狮作为体育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舞龙舞狮作为大学体育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丰富民办高校体育课程,降低学生自卑、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有效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关键词:民俗体育活动;舞龙舞狮;心理健康;社会健康;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已三年多了,有些同志提出,积极财政政策应逐步淡出。但笔者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是否淡出要考虑几个条件:一是国际环境,特别是美国经济是否稳定。二是通货紧缩的压力是否已基本消失。三是市场主体的预期是否普遍好转,民间投资是否跟进。四是经济结构调整是否显见成效。以上条件均不具备,因此,必须坚持积极财政政策,不能过早改变政策方向和轻易降低力度。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美国经济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主题。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就是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决定了我们党也必须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核心问题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决定党的前途命运,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执政为民是党的宗旨在执政条件下的具体体现。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就是把为人
期刊
作者简介:罗雪,女,仰恩大学教务部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学 术 问 题 研 究 (综 合 版)  摘要:在近年来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高校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灵引导者”的三个前提,即把握高校班主任与中小学班主任的不同之处、明确高校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分工协作和注重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继而探讨高校班主任工作策略,以爱为中心、以宽容和尊重为基本点,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开
期刊
摘要:列宁的著名短文《谈谈辩证法问题》写于1915年,是列宁为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多年研究一系列哲学著作,特别是黑格尔的著作以后写的,可以说是列宁这个时期关于辩证法研究成果的结晶。它对辩证法作了深刻的阐述,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今天我们学习它,对于端正思想路线,改进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辩证法;马克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