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明确提出了基层科研管理工作者在管理链中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打造高素质、高标准的基层科研队伍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基层科研管理;问题;对策
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与科研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衡量一所高校科研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因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是提高高校科研水平的前提和保障。科研秘书作为高校科研工作中的基层管理者,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研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在高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打造高素质科研秘书队伍的策略,以期能促进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
1.科研秘书的工作职能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已经转为“学校-学院(系)二级管理”,在二级管理模式下,科研管理工作由科技处下放到各个学院(系),二级学院的科研秘书进行日常科研工作的管理。科研秘书虽是科研管理队伍中的基层群体,却是“管理链”中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其工作职责主要在科技处、院系领导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管理、审核;负责科研成果的申报与登记,组织协调各类学术活动、对外交流,做好院(系)科研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协助院(系)领导制定下一年度的科研计划、修订科研奖金分配制度;处理各种日常科研事务。科研秘书处于管理协调的中间环节,既是科研管理具体的执行者,还是学校科技处与院系间、教师间、师生间开展科研活动的纽带。2.高校科研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上不清。
不光是科研秘书本身,还有分管领导,以为科研秘书的工作就是简单的传达上级部门的通知,许多人将科研秘书与打字员、文秘简单划上等号,科研秘书本身也认为自己的工作机械重复、简单琐碎,从心底觉得这项工作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毫无工作自豪感。
科研秘书的工作辛苦、繁杂是不容置疑的,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长期精神压力较大,思想负担重,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导致他们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对前途没有信心,消极怠工,心里不平衡,带着抱怨情绪工作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2.2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不高
目前二级学院管理人员的编制有限,有些科研秘书是身兼数职,二级学院也会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调整科研秘书的工作,时常是一个科研秘书刚熟悉工作,就换成另一个科研秘书,科研秘书的队伍始终不稳定。而其工作量大,缺少业务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无暇进行科研创新管理,影响了科研秘书业务水平的提高。而且在基层管理队伍中,有些科研秘书即缺乏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也没有专业方面的知识,不能在日常的科研管理工作中得心应手。
2.3管理机制不健全。
科研秘书工作多而复杂,但往往辛苦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回报,一些科研秘书本身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自豪感、成就感,长久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很多人不免产生倦怠的工作情绪。而高校的科研秘书在职务和职称的晋升方面还没有完善的体系,薪酬待遇方面也处于底层,很难有所提高,这就给科研秘书造成了一种多干少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心理。从而使的科研秘书对自己的本质工作缺乏积极性、缺乏激情。
3.打造高素质科研秘书队伍的策略
3.1加强对科研秘书的培训,转变科研管理者的观念
高校的科研秘书是学院日常科研管理的“大管家”,是分管科研工作院长的参谋和助手,虽是“管理链”的基层群体,但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科研秘书所从事的并不是简单机械的工作。但长期来,许多人甚至是科研秘书自身都没有真正把自己当做科研工作环节的一份子,思想上消极怠工,墨守成规。因此,要鼓励科研秘书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的参与到科研管理工作中。鼓励科研秘书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充实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鼓励他们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创新,培养科研秘书对各类科研信息的敏感度,支持科研秘书在既定的组织目标下独立自主的开展管理工作。
3.2提高基层科研管理者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效率
高校的基层科研管理者是组织学校科研发展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者,要求管理者具备较高的科研管理的业务水平。因此,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的选拨优秀基层科研管理人员进行知识深造,学习最先进的管理知识,吸收国内外成功的管理经验,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能力。同时要以讲座的形式,聘请外校有经验的科研管理专家来校做讲座,加强对科研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增加校与校之间管理经验的交流。
科研管理工作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并不是花的时间越多成效就一定越大,而要提高管理的效率。在工作岗位上,科研秘书要树立为全院师生服务的意识,努力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帮手,按时按量完成常规的任务。要通过参加各种信息化培训,熟练掌握常规办公软件的使用,利用电子邮箱、短信平台和飞信业务,及时高效的将上级的科研任务落实到相关的老师,做到面点集合,使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3.3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基层科研管理者的工作热情
一支优秀的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离不开一套好的激励机制。应逐步打破按级别、按工龄等进行奖励、考核的办法,坚持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建立一套促进科技管理良性循环的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科研秘书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秘书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潜能。在职务职称的晋升方面,不能片面地将论文和成果作为唯一指标,而应综合考虑科研管理者的工作业绩、管理水平。一支稳定、团结、能干的高水平的基层科研管理队伍,才能促使高校科研管理向着规范、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总之,科研秘书的工作不仅繁琐复杂,而且其中蕴含有许多管理科学。因此只有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使科研管理走上更加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轨道,才能有效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弘.浅谈现代高效科研秘书工作角色的转变及工作[J].南方论刊,2009,(2).
[2]陈刚.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1, 18(14):5-6.
[3]蓝蔚青.高等二级学院科研秘书管理方法工作探析[J].2010(4).
关键词:高校基层科研管理;问题;对策
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与科研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衡量一所高校科研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因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是提高高校科研水平的前提和保障。科研秘书作为高校科研工作中的基层管理者,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研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在高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打造高素质科研秘书队伍的策略,以期能促进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
1.科研秘书的工作职能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已经转为“学校-学院(系)二级管理”,在二级管理模式下,科研管理工作由科技处下放到各个学院(系),二级学院的科研秘书进行日常科研工作的管理。科研秘书虽是科研管理队伍中的基层群体,却是“管理链”中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其工作职责主要在科技处、院系领导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管理、审核;负责科研成果的申报与登记,组织协调各类学术活动、对外交流,做好院(系)科研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协助院(系)领导制定下一年度的科研计划、修订科研奖金分配制度;处理各种日常科研事务。科研秘书处于管理协调的中间环节,既是科研管理具体的执行者,还是学校科技处与院系间、教师间、师生间开展科研活动的纽带。2.高校科研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上不清。
不光是科研秘书本身,还有分管领导,以为科研秘书的工作就是简单的传达上级部门的通知,许多人将科研秘书与打字员、文秘简单划上等号,科研秘书本身也认为自己的工作机械重复、简单琐碎,从心底觉得这项工作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毫无工作自豪感。
科研秘书的工作辛苦、繁杂是不容置疑的,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长期精神压力较大,思想负担重,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导致他们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对前途没有信心,消极怠工,心里不平衡,带着抱怨情绪工作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2.2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不高
目前二级学院管理人员的编制有限,有些科研秘书是身兼数职,二级学院也会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调整科研秘书的工作,时常是一个科研秘书刚熟悉工作,就换成另一个科研秘书,科研秘书的队伍始终不稳定。而其工作量大,缺少业务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无暇进行科研创新管理,影响了科研秘书业务水平的提高。而且在基层管理队伍中,有些科研秘书即缺乏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也没有专业方面的知识,不能在日常的科研管理工作中得心应手。
2.3管理机制不健全。
科研秘书工作多而复杂,但往往辛苦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回报,一些科研秘书本身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自豪感、成就感,长久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很多人不免产生倦怠的工作情绪。而高校的科研秘书在职务和职称的晋升方面还没有完善的体系,薪酬待遇方面也处于底层,很难有所提高,这就给科研秘书造成了一种多干少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心理。从而使的科研秘书对自己的本质工作缺乏积极性、缺乏激情。
3.打造高素质科研秘书队伍的策略
3.1加强对科研秘书的培训,转变科研管理者的观念
高校的科研秘书是学院日常科研管理的“大管家”,是分管科研工作院长的参谋和助手,虽是“管理链”的基层群体,但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科研秘书所从事的并不是简单机械的工作。但长期来,许多人甚至是科研秘书自身都没有真正把自己当做科研工作环节的一份子,思想上消极怠工,墨守成规。因此,要鼓励科研秘书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的参与到科研管理工作中。鼓励科研秘书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充实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鼓励他们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创新,培养科研秘书对各类科研信息的敏感度,支持科研秘书在既定的组织目标下独立自主的开展管理工作。
3.2提高基层科研管理者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效率
高校的基层科研管理者是组织学校科研发展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者,要求管理者具备较高的科研管理的业务水平。因此,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的选拨优秀基层科研管理人员进行知识深造,学习最先进的管理知识,吸收国内外成功的管理经验,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能力。同时要以讲座的形式,聘请外校有经验的科研管理专家来校做讲座,加强对科研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增加校与校之间管理经验的交流。
科研管理工作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并不是花的时间越多成效就一定越大,而要提高管理的效率。在工作岗位上,科研秘书要树立为全院师生服务的意识,努力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帮手,按时按量完成常规的任务。要通过参加各种信息化培训,熟练掌握常规办公软件的使用,利用电子邮箱、短信平台和飞信业务,及时高效的将上级的科研任务落实到相关的老师,做到面点集合,使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3.3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基层科研管理者的工作热情
一支优秀的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离不开一套好的激励机制。应逐步打破按级别、按工龄等进行奖励、考核的办法,坚持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建立一套促进科技管理良性循环的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科研秘书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秘书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潜能。在职务职称的晋升方面,不能片面地将论文和成果作为唯一指标,而应综合考虑科研管理者的工作业绩、管理水平。一支稳定、团结、能干的高水平的基层科研管理队伍,才能促使高校科研管理向着规范、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总之,科研秘书的工作不仅繁琐复杂,而且其中蕴含有许多管理科学。因此只有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使科研管理走上更加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轨道,才能有效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弘.浅谈现代高效科研秘书工作角色的转变及工作[J].南方论刊,2009,(2).
[2]陈刚.高校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1, 18(14):5-6.
[3]蓝蔚青.高等二级学院科研秘书管理方法工作探析[J].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