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棉纺织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422177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克服单一脱胶方法的缺点,采用物理⁃化学⁃生物脱胶法从菠萝叶中提取菠萝纤维,对菠萝纤维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了菠萝纤维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并观察了菠萝纤维的形貌。结果表明:经脱胶处理后,提高了羟基的吸振峰,而胶质官能团的吸振峰减弱;脱胶后菠萝纤维的碳含量降低,而氧含量增加;脱胶后纤维的结晶度从33.19%提高到52.1%,且菠萝纤维的热分解温度显著升高。扫描电镜显示菠萝纤维表面的胶体大部分被去除,表面光滑。经物理⁃化学⁃生物脱胶处理后,菠萝纤维残胶率为19.98%,纤维直径为31.25μm,断裂强力为21.
其他文献
探讨条并卷机产生恶性疵卷的原因及排除措施。结合9种典型实例,分析了恶性疵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排除方法。认为:熟练掌握上机工艺、运用机械、电气、气动控制检测系统
针对环锭纺细纱牵伸过程中纤维运动难以控制、成纱条干较差等技术问题,分析了牵伸过程中二维应力对纤维运动的控制机理,提出了多单元分束须条、多维控制纤维运动的理论。设计
探讨USTER自调匀整并条机上粗节和大节的门限设定和控制实践。介绍了TP⁃N粗节和大节的概念、特点和常规解决措施;通过实例,详细解读了并条TP⁃N粗节和大节产生的原因和解决
研究对老仓醋发酵过程中pH、还原糖、总糖、酒精度、总酸,以及醋衣和醋液中的菌落总数、醋酸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各理化指
探讨几种布面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与解决措施。介绍了纱线质量指标的内容及评价流程,简述了影响布面质量的几个因素。通过优化隔距块规格、改进原料手捡疵点把关工作、采用SPS
为了解决现有智能色纺纱配色系统无法适用于原液着色粘胶纤维的问题,本研究选用红、黄、蓝三色原液着色粘胶纤维在数码转杯纺纱机上以10%的比例梯度纺制成66种混色纱线,并利
介绍USTER专家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应用效果。阐述了USTER Quantum Experts3型专家系统的主要功能,结合JC/T 60/4014.6 tex混纺集聚纱生产实例,对生产质量数据进行了分析,提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