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在舆论界受到普遍欢迎。媒体把它列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突出地加以报道和解读。
我对“公众关注的热点”这个说法感兴趣。它当然是为了抓眼球、更醒目,但又不仅仅如此。它包含着未说出的潜台词,完整来说应该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获得了高层回应”。这才抓住了真正的公众期待,也才构成新闻价值所在。
这种“热点-回应”式的新闻呈现方式折射出一种变化,就是中国政治逐渐具有了“回应”性质。或者说,政策制定者与社会公众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热点”与“回应”的关系。
废止劳教制度是一项重大的政策决定。传播中的“热点-回应”关系,放在政策分析的领域来说,就叫做“议程设置中的外压模式”。这个词有点拗口,但意思很简单,就是首先由外部形成压力、动力和倡议,然后传导到内部,推动了政策的改变。事实上,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废止劳教就是来自社会的强烈呼吁。呼吁被体制内的改革力量吸纳,最终以政策改变回应了公众关注的热点议题。
习近平最近强调,改革就是要勇于面对问题,改革总是由问题倒逼而成的。我理解,这个“倒逼”过程必然包含了外压模式。进一步的理解是,我们应该对“问题倒逼”做更细致的分析讨论,即讨论:什么问题?如何出现?怎样倒逼?
回到废止劳教的具体进程来看,外压模式与媒体传播中的“热点”建构密切相关。它包含四个要素,分别是:负面新闻、政策倡导、同情公众、社会辩论。
劳教是一项存在已久的制度,本来也只是对小部分人的行为矫正和惩戒手段。它之所以闯入公众视野、占据媒体版面、引发意见交锋,就是因为其中有许多所谓的负面新闻。这是一个不能否认、也不应该否认的事实。近年来关于唐慧案、任建宇案等等的报道,都可算是负面新闻。
负面新闻暴露存在的问题,暴露阳光底下的黑暗,会让人难过,会引起很多不适。这个过程能否导出建设性的努力,非常依赖于第二个环节即正面的政策倡导。至少从2003年孙志刚案以来,废止劳教制度的呼声就一直未停止。2004年,有420名全国人大代表在要求改革或废止劳教制度的议案上签字,超过当时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十分之一。除此之外,陆续还有不同形式的公民上书。所有这些,都是政策倡导。
政策倡导的重要性在于,它从制度改革与普遍权利保护层面上展开讨论,并提供专业意见。这样的努力,使新闻报道以及公众认知不停留于单纯的“扒粪”以及个人苦情展示。就整个过程来看,它为相应的改革赢得公众同情,从而在大范围中形成“同情公众”群体。
但是话又说回来,现实总是复杂的。人们对一项制度的坏处如果全都看得那么清晰、那么绝对,它能够长期存在反倒很奇怪。因此,伴随着政策倡导而出现相反的意见以及社会辩论,几乎是必然的。不同意见的出现,就是意见市场的出现。意见的相互交锋与社会辩论,会促进社会慎思。首先,它会反复检视媒体报道的事实,刺激更多的事实来源涌现,从而剔除虚假报道。其次,它迫使各方都听到不同意见并慎重反思自己的立论基础。这个过程当中,可以期待社会发展出相互制约的机制。
而最重要的是,上述四个要素都出现时,“公众关注的热点”便告形成。而所谓热点,其实意味着一种广泛的公众心理和社会期待:总得有人做点什么。说到底,它呼唤正式的制度回应。在今天的网络社会中,这已经是一代人的文化与社交规则。我发出了信息,便期待你回应。
政策过程中出现了外压模式,它与互联网精神相通,与媒体上“热点-回应”的新闻呈现方式相通,这是废止劳教过程中最具有积极性的进步。它提示我们,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给出回应,将是社会与政府双方需要反复学习、反复实践的重要课题;而双方都需要获得正面反馈与激励。
如果说这当中还有什么缺憾,那就是缺少制度化的社会协商平台。因此让我们提出新的期待,更注重平台建设,积极发展公共协商和社会协商。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