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养路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ia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培养的不再只是学生的基本素质了,它更多地是注重学还是能力、思维等方面培养。重视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就成了当前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语文学科中高中阶段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教学主要是为了育人,因此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就体现在育人价值方面。本文就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进行分析,并对其培养路径进行简要说明。
  关键词:语文素养 高中 培养路径
  引言: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在全球化中教育面临着挑战的背景下,它是基于对过去教育反思的而产生的观念。它将“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放在制高点。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首先是朝向一个正确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那么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自然也是结合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情境,并将学生的独特性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所要传授的是那些具有普遍性和关键性的素养,其实质内涵仍然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自然就会有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其学科素养的构成要素充分体现了高中的学段性和语文的学科性。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高中阶段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也是语文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四大构成要素,也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制订的核心依据。
  首先语言建构与运用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本体性要素,毕竟,作为一门以语言为主的学科,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是是它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根本的要素。语言是学生与整个世界沟通的最主要手段,只有这个素养得到落实和发展,学生的发展可能性才会存在。以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六国论》为例,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基本不用文言文,但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和理解,学生会不断提高语言文字功底和理解能力。
  其次思维发展与提升则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尤其针对高中生来说,他们的认知发展不再像小学初中是那样单一,思维不再需要具体事物支撑,由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学会辩证的看待事情是他们应该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了。所以,语文教育要在多种实践活动中进行,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发展。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素养核心的另一个方面,没有人不喜欢美的事物,但“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这里,我们或许可以改动一下,就是“不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缺少发现美的能力”。很多事物其实本身就是美的,但人们却不能发现、不能理解、不能欣赏他们的美,语文学科内容本身就是一种富含美的载体,教师的任务是去教给学生如何发现其中的美,如何理解其中的美,不能单单的让学生去死记硬背那些所谓的“美”的东西,将他们作为提高成绩的手段。
  文化传承与理解也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就是进行深刻的文化变革,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是我们母语学科,它是文化的存在。作为中国发展的接班人,高中生接受了来自不同途径的文化,甚至是不同國家的文化,语文教育需要对文化进行转换,在传承的基础上,理解多元文化,繁衍出新的文化,实现文化的“增值”。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阅读教学是重要途径
  语文既是语言和文字的综合结果,而将文字和语言整合在一起的重要载体就是阅读,学生在阅读时会运用到多种感官,眼、耳、口的配合,会提高学生的思维,大脑接受的信息不仅仅是文字,而且是一个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在阅读中,学生会进行语言积累,得到语感的培养。
  (二)提高学生的为问题意识
  只有内心感受到不足,才会从外界的环境中吸收自己需要的东西,所以当思维活动产生时,学习者才能拥有一种思维体验,要提高学生的问题思维,让他们永远处于求知的状态,学生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及其思考,以及产生思考的正确态度,才能正确地培育起来。
  (三)在欣赏名著、体验生活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生处于一个过渡阶段,他们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经验不丰富,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他们的文化素养有没有达到专业化程度,所以,让学生在文学名著中感受真正的文化内涵,在生活中积累经验,经过整合,学生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提高。
  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和学生的不断进取,教师引导学生不断体验和感悟,对他们的改变做出反馈,只有这样,语文素养提高才有可能。
  参考文献:
  [1]李霄文. 小学生高年级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焦礼稳.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56+59.
其他文献
摘要: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能够使得教学知识更加让学生所接受,特别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由于该时期的学生还处于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需要积极采取多种手段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并且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融入一些多媒体手段,才能使得教学达到一定的效果。多媒体形式的教学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该种形式能够不断地提升教学效率,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快速地学习新的知识。目前
期刊
摘要:爱是人的精神所投射的正能量,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新课程十分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加需要来自教师的爱。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爱”的文章,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既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又要在生活中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给予学生真挚的爱。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心教育进行了若干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爱心教育  育人之道,爱心为先。爱,是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道路,是教育
期刊
摘要:在幼小衔接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增进大家对幼小衔接的理解,使幼儿在小学阶段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本文重点分析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从几个方面给出建议,希望能对幼儿教师有所启示。  关键词:幼小衔接;良好习惯;概念;策略  一、幼小衔接及行为习惯教育的相关概述  对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来说,幼小衔接这一词并不会感受陌生。从字面意思来看,幼小衔接与幼儿园、小学关联性最强,
期刊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介入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學中,既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又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地获取知识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且信息容量大等特点,而且视听效果好、交互能力强,易于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将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为出发点,从信息技术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兴趣,增强学习热情,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培养学生
期刊
摘要: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指南和规范引导。高校中越来越多的社团专业化、学术化,它将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阵地,成为新时代下承载大学生活动的重要载体。专业社团的开发以学科为导向,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旗帜鲜明的指引学生以专业为抓手,形成理论学习、研讨交流、实践创新的价值导向。以期专业社团以外化的形式为学生实现个人诉求提供平台,为学生服务社会、引
期刊
摘要:在教学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学技术手段开始进入教学活动中,而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方式,微课程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教学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和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可以有效的在线讨论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利用微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注重在教育教学中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是基础性内容,对于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必须要采用多样、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本文就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时代发展,教育事业也不断进步,小学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为让学生理解某个知识点,掌握某项技能,纠正某类错误而绞尽脑汁,而学生的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少学生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进入初中后仍然任由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主宰自己的学习,致使学习效果处于不理想的状态。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学习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兴起为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的大量的高精尖技术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否能紧跟时代的浪潮而不被淘汰。因此,需要明确分析专业目前的发展状态,找出发展问题及解决途径,更好地促进专业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电气自动化专业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进行识字教育时,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策略,帮助学生认识字体的结构,并加深相关的知识的印象。同时,可以将一些复杂的字体变得更为简单和形象,让儿童享受汉字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此次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低年级识字教学,一定要重视儿童的学习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