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里,耸起一排旧窑洞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之北的大山深处,安静地坐落着一坳小村庄,小村庄零星分布着十几孔沧桑的窑洞。太阳落下的方向有一条蜿蜒而行的羊肠小道,小道的尽头,有一处废弃了六十多年的土窑洞大院,那便是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的老屋。父亲在那个窑洞长大,与母亲在那里成家立业。在那里,大哥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二哥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大姐度过了她的幼年时代,二姐也出生在那里。
  1941年,父母成家后接过了上一代的担子,带领着他们的弟弟妹妹在老屋的周围面朝黄土背朝天,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为了填饱肚子晨出暮归辛勤劳作。
  由于那片贫瘠的黄土地十年九旱,天灾人祸频发,一家人的生活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
  母亲对那处老屋没有多少留恋,因为在那里,母亲遭受了多次一般人无法承受的痛苦、恐惧与打击。母亲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后不久,遭遇了三年特大旱灾,土地连续三年绝收,饥荒将人们推到了死亡的边缘,儿子两岁时,活活饿死在了母亲的怀中。几年后的又一个饥荒年代,母亲的另一个儿子遭受了饿狼的袭击,母亲将儿子抱在怀中,两个月没敢撒手,直到孩子死去。茫然不知所措的母亲从此对那里彻底绝望,再无留恋。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不丢弃一粒粮食,晚年的母亲一提起家乡的狼,还会有些惊慌,有些声音颤栗。
  父亲眼看着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发财无望,在集市上结识了几个马帮和垦荒者后,开始外出打工、做买卖,用改变生计的方式努力改变着自己的命运。此后的几年里,父亲由近及远,从口里走出口外,从长城脚下走到了黄河岸边,从周边煤矿走到达旗滩地,从打短工到做长工,从一月一归到一年一归,变成了一个浪迹天涯、四海为家的游子。
  生活的重压、周围的歧视、饥饿的儿女,在重重生存压力的逼迫下,父亲与母亲下定了决心要逃离这个苦难的看不到希望的地方。父亲母亲提前约定,攒足了盘缠,在一个初冬的寒夜,赶着两头毛驴,带着四个儿女,悄悄离开了那个他们生活了十七年的老屋,步行着穿越了蒙陕界,五天后到达了东胜“酸刺沟”。几年后,父亲靠一己之力,在东胜盖起了新居——一处干打垒土房小院,在东胜扎下了根。
  从此,父母成功转型:由农村人变成了城里人,由农民变成了工人,成了吃商品粮的市民。同时,也成了东胜人眼中的府谷人,家乡人口中的内蒙人。
  随着爷爷奶奶去世,爹爹姑姑相继成家立业,老屋无人居住。父亲将老屋里的家当分批搬到了东胜,老屋从此成了一处空院。
  随着老屋的闲置、土地的荒芜,杂草在老屋的周边肆意生长,鸟兽在那里安了家。随着时间的逝去,窑洞开始塌陷,院里堆积黄沙,风霜雨雪将老屋的记忆剥落、涂抹和掩盖。那处老屋越来越像一处原始洞穴,成为了父母再也回不去的曾经的家,成了父亲思乡的一个符号。
  三十岁那年,我随母亲第一次回到那片黄土地,目睹了那处荒废了三十多年的窑洞大院。
  从东胜出发一路向南下坡进入陕北,从新民乡向北进入大山深处,半小时后,来到山顶有几处小庙的村子,西侧不远是候爹的家。从候爹家出发,沿着被荒草遮盖的、若隐若现的黄土小道弯弯曲曲地向西,翻过一道梁,穿过两道沟,是一座被荒草覆盖了的圆形土山。
  从北侧绕过,山的南端是一处背靠着大山的半圆形院子,院子的正北是四五米高的弧形断崖,上面排列着一排土窑洞。
  正中是三间较大的主窑,一个门上还保留着退了颜色、变了形的木格门窗,门上挂着一把生了锈的老式铁锁。正中那个窑洞的屋顶已露天,借着投射下来的光线,隐约可见窑洞内有一盘连着炉台的大炕,屋顶有烟熏过的痕迹,门口与地上堆满波浪形黄沙,阻挡了进入的路,遮挡了角落的视线。
  土崖东侧的窑洞已被泥土覆盖,主窑的西侧有两个小窑,已完全塌陷,黄土将门口封堵成了半圆形孔洞。
  院子里满是齐腰深的荒草,院子南端的东侧,一棵茂密的红枣树成了这里醒目的标志,一阵风吹过,树叶摇曳着用“沙沙”的响声欢迎着前来寻根的人。
  小窑的顶部西侧,有一片平缓的土地,角落的荒草中,露出一个石碾的一角,这里应该是秋收的“场面”。那座山周围的耕地已全部荒废,长满了葱葱郁郁的杂草,四处是采药人挖掘野生甘草留下星星点点的小洞。
  山的南面是一條大川,下游有一座土坝,大川和大坝一片干涸。
  此后,我一年回一次家乡,每次都会住在爹爹家里。
  七十多岁的爹爹故土难离,一直还坚守在那里。
  现在的窑洞已在原来的土窑前砌筑的石窑,高大、美观又结实。近几年,政府打造美丽乡村,将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将深渠里的水直接抽到农民家中,为了安全,还在院子里安上了监控探头。
  每次回来,我都要去看看父母的那处老屋。
  时间对于那处老屋仿佛停滞了下来,二十多年里,除了沙土在慢慢堆积,野草树木在继续生长,老屋再没有什么变化。
  去年又一次回乡,独自坐在老屋院前的那棵枣树下,痴痴地远望门前的大山河川,回忆着那个老屋的传说。
  远处传来唢呐声,听着那高亢苍凉的声音,猛然感觉像遗弃了一件贵重的东西,心里盈满了一阵空荡荡的忧伤。
  暮色从山的那边游荡过来,将孤零零地立在山上的我包围了起来。
  面对无边的空寂,我沉重地静了下来。前面看不到路,四周看不到人影,听不到狗吠,只有草、树、掠过身边的风,还有孤零零的我。
  回过头,见那处窑洞老屋像一只垂垂暮年的老狗,多年里,一直忠实地守望着故人的归来。而我的心间,也一直寄存着对于老屋的无限眷恋。多少次在梦里,我一次次回到那片炽热的土地,醒来,一次次泪下。
  此时,我感觉,我与我的父亲、我的祖先的心是相通的,我们在一段人生中的处境都一样:要么离乡、要么回乡,要么想家、要么无家可归。
其他文献
我想不起哪天养成了散步的好习惯,每天早晚总要到环县环江畔溜达一圈。溜达久了,身体好了,心情爽了,见识广了,捡到的文字碎片也串到了一起。  黎明的曙光揭走了夜幕的轻纱,吐出了万道霞光。灿烂的朝霞穿透卧室的窗口,唤醒了睡梦中的我。  我走出大门,迎着晨光,踏着微风,在环江畔悠闲信步。  朝阳褪去了缭绕在环江畔的薄雾,蓝蓝的天空洁净如洗,淡淡的白云飘逸悠扬,清新的空气沁人肺脾。  我放眼四周,和熙轻柔的
期刊
父亲有一辆二手“28飞鸽”自行车,在当时,那是我家最值钱的物件。  这辆自行车的利用率相当高。父亲除了骑着它上班,还整天用它驮水,驮粮食、饲料、皮张,甚至驮一些建筑材料,可以说,只要自行车能胜任的,它无所不驮。  听大哥讲,他和父亲骑着这辆自行车回离东胜二百多里地的老家,遇到平缓路和下坡路,一个骑一个人坐在后座上;遇到坑洼路和上坡路,一个人骑出去约一里路,把自行车放在路边后继续往前走,后面一个人赶
期刊
银川下一个坡,走过二毛路……西安上一个坡,走过二毛路……脚步越来越轻,距离越来越近,快到家了。  二毛路?对,二毛路!地图上弯弯曲曲是不好找的,但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生命中,就有一条从二十里沟口到毛井的道路,大家亲切地叫它“二毛路”。  我是从这里走出了大山,上学,工作,成家,立业……  我是从这里走进了大山。大山里有我童年美好的记忆,有我窑洞里土炕上离奇的梦想,有我喝不够的罐罐茶,有我吃不腻的手
期刊
春分时节好景致。从这天起,世间万物开始等待燕子归来、春雷乍响、春雨降临;带着生命的希望,踩着蓬勃的鼓点,春,来了!  正是一年最美时。昨天,接到驰援武汉的小弟电话,一切安好,今日离鄂返黔;刹那间,一家人心理上如释重负,心情的放松、快乐就如这春天的花草树木一般生动、蓬勃起来了。  2020新年伊始,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把全国14亿人口全部隔离在家,除非因工作需要并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所有人一律不许外
期刊
20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大一点的单位经常会在晚上公演电影,算作给职工的一种福利。公演电影的前一天,这个消息就不胫而走。  小城不大,有点什么事不到半天所有的人都知晓了。  那时我不到十岁,听到公演电影的消息,和几个小伙伴兴奋得像一群猴子,大声地吼叫着到处乱窜影响了大人们干活,惹得他们的一阵阵地叫骂。我们的行为无意之中平添出一种欢快的氛围。  離电影放映还有几个小时,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搬着小凳子三五
期刊
风儿轻轻地吹过时光,时间悄悄地将岁月流淌。都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毕业的时候大概便是这般写照吧。  到如今也是经历过一次又一次毕业了,却少有为毕业写点什么的想法,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少有如别人一般对毕业、对别离的多愁善感。这一次却是想了许久,但又无从下笔,不知从何说起……  如果毕业从幼儿园大班最后一学期算的话,只读过一学期幼儿园的我应该不在这一列的,还没将地儿“混熟”就已被带到父亲上班的地方。所以对
期刊
我生活的城市,到处是公共自行车的身影。黄的绿的蓝的,一排排,像花儿一样绽放街头。打开手机随手一扫,“哒”的一声弹开锁,跨上座即可以随意骑行。就像会游泳的人跳进海里,身体就会自然地漂浮,自由极了。  可是,初学骑车和初学游泳一样,是一件让人心惊肉跳的事,不摔几跤,掉几块皮,流几滴血,是学不会的。就像游水,不呛几次水,憋了个脸红耳赤,是学不会的。  我学会骑车最初的记忆,快乐早忘得一干二净,留下的尽是
期刊
受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和南国文学社之邀,我赴汉中参加第十三届西部散文节笔会。之前我从未去过汉中,但知道汉中位于汉江中上游。车过西安,我就开始想象汉中的模样。仿佛听到了汉水的低吟浅唱,汨汨流淌。汉江在我心中,早已跌宕激荡,汇成巨浪。  汉中属于西汉,属于三国,也属于《诗经》。  一  汉江是从诗经里走过来的,一走就是几千个春夏秋冬。  先看《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的
期刊
烟袋镇境内有三座残存的古碉,碉与碉之间,相隔约两公里左右,中间一座矗立在碉楼梁子山顶上。碉楼梁子是这个地区除周围山外最高的地势,碉选址于此而建,是经过一番研究的。小时候,我到过山顶。  古碉建在该镇的山梁上,四周抬头就能看见矗立于山上的古碉。气势雄伟。七八点钟,太阳就照着了碉楼,人们不看钟表,只看碉楼的太阳,就知是多少时间。  古碉始建何时,我曾翻阅县志,没有记述,爷爷也是听上辈人所讲,无文字可考
期刊
你心中有海之梦,梦之海在你心中。  我在梦里写下散文诗:东海,你听得到我的呼唤吗?我想大声告诉你,小龙女不想再沉睡三百年!北海,你看得到我的脚步吗?我想大声告诉你,草长莺飞爱你的人正在路上!  我最爱的是滨海,我对她说:“亲,我想拥抱你!”。  “滨海和谐号”仰天长鸣,冒出一串白烟,拖着十几节笨重的车厢,企鹅般地迎着黄海之风倔强前行。  狂风怒吼,漫天飞舞黄沙模糊、混淆着列窗,挡住了现实;我摘下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