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8月16日,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在北京卫视开播,黄海波在剧中扮演独立团团长“李大本事”,完成了他从艺十年来的一个突破。黄海波的片酬目前已跻身内地男演员前列。但是,他曾经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剥削”着,片酬几乎为零。他用自己的坚持和成功说明:一个人在挣两千元的时候,如果不奔着挣一万元的目标去努力,成功只能与他绝缘。
感谢被“剥削”的机会
黄海波从电影学院毕业的那会,最红的男演员是陆毅和陈坤,“真是太帅了,打开电视,全是俊男美女,我很认真地想了下自己,说完了,我这形象也就只能演个配角吧,没出头之日了。”黄海波的自知之明,令他十分沮丧。
更沮丧的是,黄海波连演配角的机会都没有。黄海波是黄磊的得意门生,没钱的日子难捱,黄磊就分了一堆话剧演出票给他,让他去卖票,卖一张提成五块钱。黄海波乖乖领了票,站在剧院门口。他见戴着墨镜的许晴走了过来,便不动声色地说:“许师姐,你喜欢看话剧吗?黄磊班排的,希望你支持!”
“黄磊是你老师?”面对许晴不相信的眼神,黄海波回答:“对,他是导演,我的名字叫黄海波。”
于是,许晴买了四张一百元的票,黄海波喜滋滋地说:“谢谢,我的名字叫黄海波。”
那时候,黄磊觉得很奇怪,为什么黄海波卖票时,每次都要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呢?黄海波笑而不答,反而取笑黄磊剥削他,让他站在凄风苦雨里卖票。
黄海波死缠烂打式地卖票,使他成为销量冠军,当大多数同班同学挤在地下室吃泡面的时候,他已经能够靠卖票的提成租住在有暖气的公寓里了。当时,虽然没有剧组找黄海波演戏,但他依然揣着照片奔波于各个剧组,碰到许晴,老远就打招呼:“许师姐,你怎么越来越好看,最近演的那个电视剧也特别出彩。”许晴困惑地想了半天,迟疑地问:“你是?”黄海波爽朗地回答:“我是黄海波呀,你在我手里买过几张话剧票,你忘啦?”几番寒暄下来,许晴就把黄海波带到导演面前,得到一个饰演配角的机会。
黄海波在另外一个剧组碰到孙俪时,就跑过去埋怨道:“你还欠我个人情呢,上次说好买两张票,结果等了你一整天也没见你来,你说怎么补偿我吧?”孙俪在黄海波的再三提醒下,终于想起来是怎么回事,得知他是来面试一个小角色,便对他说:“这样吧,我去跟导演说说,让他换个好歹有几集戏份的正面角色给你,两清啊。”
黄海波靠着在卖票时积累的人脉,渐渐踏入演艺圈。不过,不出名的演员,演一个小角色,收入少得可怜。很多时候,抠门的导演甚至会直接跟他商量:“我再多给你几句台词,让你出名的机会更大点,片酬就免了吧。”靠跑龙套过日子的小演员,没有钱就等于生活没有着落。但是,黄海波不假思索地应承下来,偶尔还会给导演提提意见,尽可能多地为自己争取露脸机会。由于没有片酬,黄海波再度返回到黄磊那里去卖票。黄磊笑他:“你说我剥削你,现在碰到更抠的主了吧?”黄海波嬉皮笑脸地放下狠话:“你们都是周扒皮,一个比一个没良心,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加倍补偿的!”
即使演再小的角色,黄海波也很努力。为此,黄海波受过不少伤。有一次,黄海波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肋骨摔断了三根。大家笑话他:“没见过配角还能伤成这样的。”但是,导演很欣赏黄海波这种“挣两千却有一万的范儿”,以后有合适的角色,便会第一个想到他。没过几年时间,黄海波就成为导演们手中的“香饽饽”,片酬不断上升。
黄磊对黄海波的曲线成长计划佩服得五体投地。一次,两人坐在一起喝酒,黄海波感慨地说:“机会有时候比工资更重要,如果每天都为收入多少而愤愤不平,却丧失了一显身手的好机会,那还有什么资格谈论未来?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抱怨才华被‘剥削’了,学会感谢被‘剥削’,并且为了理想不遗余力地努力,我才有了今天的成功!”一番话,说得老师黄磊连连点头。
找准赚钱伙伴
黄海波和海清是同班同学,两人都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海清凭借一部《蜗居》大红大紫后,黄海波特别嫉妒。海清说,你嫉妒也没用,我只不过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
彼时,黄海波早已不再是零片酬的龙套演员,他先后出演过几部大片的主角,遗憾的是,没有一部能够使他成名。黄海波自我检讨,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没有找准对的合作伙伴,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与自己的风格和特长完全不搭。为了改变局面,黄海波开始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思来想去,老同学海清成为最佳人选。
黄海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海清,海清说:“挺好呀,咱们是老同学,彼此了解,又信得过。”于是,两人制订了一个周密的计划:首先合作拍一部戏,两个人必须是男女主角,片酬一分为二,各拿一半;同时,这部片子必须得适合两人的风格,能够保证两人名利双收。黄海波选择海清做搭档真没错,当时,海清已经很有名了,邀请她拍戏的导演和剧组很多,补足了黄海波在这方面的弱势。
很快,两人就与《媳妇的美好时代》签约了,对方满足了两人的所有想法和要求。黄海波凭借该片一举打破沉寂多年的尴尬,在收视飘红的同时,先后获得“年度观众最喜爱的十大影视演员”和“金鹰电视节最佳男演员”称号,海清获得的奖项更多。同时,黄海波和海清的片酬双双翻了一倍。两人合作带来的名利双收,使得他俩认定彼此都是对方的最佳赚钱伙伴。
海清懂得投资股票,黄海波很会炒黄金。这几年,股票行情不太好,黄海波就指导海清炒黄金。海清原本炒股亏的钱,逐渐从黄金里面弥补了回来。两人认识的朋友很多,于是相互交换资源,遇到值得投资的项目,也一起入股。在朋友的介绍下,两人共同出资,在北京东三环开了一家高级会所。由于投资很大,两人又忙于拍戏很少去管理,圈内朋友无不担心地提醒他们:“万一别人把你们坑了怎么办呀?”
黄海波和海清哈哈一笑,回答道:“怎么会?虽然我们并不是最大的投资人,但我俩的股份加起来,具有绝对的控股权。”原来,他俩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都会以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去甄别,黄海波果敢、冒险;海清细密、谨慎,两人取长补短刚刚好。
有段时间,两人都很闲,聚在一起聊起了春晚。黄海波说:“咱们干吗不去整个小品上春晚呢?”海清回应道:“是呀,以前咱们在学校里可没少表演小品,只不过上春晚比上大片还难,我们上得去吗?”
黄海波又摆出了那副“挣两千要有一万的范儿”,开始找人物角色合适的小品。黄海波明白,小品历来都是春晚竞争最厉害的节目,如果是常规小品,肯定难通过,但在自己和海清身上下点功夫,希望还挺大的。于是,演过《媳妇的美好时代》后,黄海波端出了《美好时代》这个小品,而且主题特别符合当下的社会热点。
两人一起排练了半个月后,参加了2011年央视春晚节目组的首次筛选。没想到,导演看了他们的表演,十分满意,《美好时代》一路畅通无阻,最终登上了央视春晚,还拿到了小品类节目二等奖。
两人再次合作成功,使得更多的人对他们刮目相看。虽然他俩并不是夫妻,但许多广告商看中他们的默契,让他们以“夫妻”的名义拍了不少广告。黄海波说,曾经被“剥削”五年的总酬劳,如今已经抵不上一个广告的代言费了。
添斤加两,赚明天的钱
随着自身的强大,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自己当老板。黄海波刚出道时,因为长得太不偶像,没有公司愿意签他。后来出名后,黄海波再也不愿意被剥削了,所以拒绝了好几家大公司的合约。他也想自立门户,不过他深知,以自己的实力和名气,还不足以撑起一个公司,这让他有些困扰。
一次,黄海波拍完戏从摄影棚出来,看到棚外站着不少正在试镜的演员。原来,剧组拍的是宫廷戏,需要大批群众演员扮演丫鬟和仆人,附近电影学院的学生得知后,纷纷过来试镜。看到他们竞相向导演推荐自己的情景,黄海波想到了以前的自己。
黄海波想,自己为什么不开家演出公司,将那些具有潜力的艺人招募旗下,替他们招揽角色呢?
黄海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朋友,大家都觉得好,这样一来,他既成立了公司,自己也有了发展空间。
黄海波从电影学院的毕业班里,挖掘出一批很有实力但缺乏机会的演员,加入到自己的公司。黄海波很照顾他们,去和导演谈戏时,总不忘带上几个员工向导演推荐。为了能让黄海波定下心来出演角色,导演碍于情面不得不打包几个小角色给他。黄海波知道导演并不信赖他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员工,所以开工前总不忘教导他们“挣两千也要有一万的范儿”。在他的教导下,员工们倍加珍惜机会,他们精彩的表演常常令导演刮目相看。渐渐地,黄海波的演出公司在圈里红了起来,与他熟悉的导演拍新戏前,即便他没有加盟,也会给他打电话:“带几个艺人过来试下镜,这边有几个角色缺人……”
在自立门户的过程中,黄海波还学会了谈生意。有个导演不是很有名,但剧本不错,就是没钱请名演员出演。于是,黄海波将公司最得意的员工推荐给那个导演,几乎是零片酬出演,只要求对方给那个员工一个机会。导演很犹豫,觉得那个员工既没名又没演过主角,怕投资收不回来。黄海波打包票说:“相信我,他的演技并不比我差,只是他需要机会来证明自己,而你则需要廉价人才来推动你,这事靠谱。”对方正迟疑着,黄海波拍着自己的胸脯说,“你可以试试看,如不满意,你再换我!”
黄海波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剧组很快就开机了。最初几天,黄海波天天陪着那个员工去剧组,直到导演对那个员工竖起大拇指后,他才松了一口气,结束了陪工之旅。
如今,身为老板的黄海波,已将旗下艺人分成几个类别,有主攻喜剧的,有主攻情感剧的,还有主攻动作片的,几乎成了一个大而全的艺人中转站。黄海波以独到的眼光发现演艺市场空白点,独辟蹊径地添斤加两壮大自己的同时,也正在创造更大的梦想和财富。
编辑家英宏[email protected]
感谢被“剥削”的机会
黄海波从电影学院毕业的那会,最红的男演员是陆毅和陈坤,“真是太帅了,打开电视,全是俊男美女,我很认真地想了下自己,说完了,我这形象也就只能演个配角吧,没出头之日了。”黄海波的自知之明,令他十分沮丧。
更沮丧的是,黄海波连演配角的机会都没有。黄海波是黄磊的得意门生,没钱的日子难捱,黄磊就分了一堆话剧演出票给他,让他去卖票,卖一张提成五块钱。黄海波乖乖领了票,站在剧院门口。他见戴着墨镜的许晴走了过来,便不动声色地说:“许师姐,你喜欢看话剧吗?黄磊班排的,希望你支持!”
“黄磊是你老师?”面对许晴不相信的眼神,黄海波回答:“对,他是导演,我的名字叫黄海波。”
于是,许晴买了四张一百元的票,黄海波喜滋滋地说:“谢谢,我的名字叫黄海波。”
那时候,黄磊觉得很奇怪,为什么黄海波卖票时,每次都要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呢?黄海波笑而不答,反而取笑黄磊剥削他,让他站在凄风苦雨里卖票。
黄海波死缠烂打式地卖票,使他成为销量冠军,当大多数同班同学挤在地下室吃泡面的时候,他已经能够靠卖票的提成租住在有暖气的公寓里了。当时,虽然没有剧组找黄海波演戏,但他依然揣着照片奔波于各个剧组,碰到许晴,老远就打招呼:“许师姐,你怎么越来越好看,最近演的那个电视剧也特别出彩。”许晴困惑地想了半天,迟疑地问:“你是?”黄海波爽朗地回答:“我是黄海波呀,你在我手里买过几张话剧票,你忘啦?”几番寒暄下来,许晴就把黄海波带到导演面前,得到一个饰演配角的机会。
黄海波在另外一个剧组碰到孙俪时,就跑过去埋怨道:“你还欠我个人情呢,上次说好买两张票,结果等了你一整天也没见你来,你说怎么补偿我吧?”孙俪在黄海波的再三提醒下,终于想起来是怎么回事,得知他是来面试一个小角色,便对他说:“这样吧,我去跟导演说说,让他换个好歹有几集戏份的正面角色给你,两清啊。”
黄海波靠着在卖票时积累的人脉,渐渐踏入演艺圈。不过,不出名的演员,演一个小角色,收入少得可怜。很多时候,抠门的导演甚至会直接跟他商量:“我再多给你几句台词,让你出名的机会更大点,片酬就免了吧。”靠跑龙套过日子的小演员,没有钱就等于生活没有着落。但是,黄海波不假思索地应承下来,偶尔还会给导演提提意见,尽可能多地为自己争取露脸机会。由于没有片酬,黄海波再度返回到黄磊那里去卖票。黄磊笑他:“你说我剥削你,现在碰到更抠的主了吧?”黄海波嬉皮笑脸地放下狠话:“你们都是周扒皮,一个比一个没良心,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加倍补偿的!”
即使演再小的角色,黄海波也很努力。为此,黄海波受过不少伤。有一次,黄海波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肋骨摔断了三根。大家笑话他:“没见过配角还能伤成这样的。”但是,导演很欣赏黄海波这种“挣两千却有一万的范儿”,以后有合适的角色,便会第一个想到他。没过几年时间,黄海波就成为导演们手中的“香饽饽”,片酬不断上升。
黄磊对黄海波的曲线成长计划佩服得五体投地。一次,两人坐在一起喝酒,黄海波感慨地说:“机会有时候比工资更重要,如果每天都为收入多少而愤愤不平,却丧失了一显身手的好机会,那还有什么资格谈论未来?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抱怨才华被‘剥削’了,学会感谢被‘剥削’,并且为了理想不遗余力地努力,我才有了今天的成功!”一番话,说得老师黄磊连连点头。
找准赚钱伙伴
黄海波和海清是同班同学,两人都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海清凭借一部《蜗居》大红大紫后,黄海波特别嫉妒。海清说,你嫉妒也没用,我只不过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
彼时,黄海波早已不再是零片酬的龙套演员,他先后出演过几部大片的主角,遗憾的是,没有一部能够使他成名。黄海波自我检讨,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没有找准对的合作伙伴,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与自己的风格和特长完全不搭。为了改变局面,黄海波开始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思来想去,老同学海清成为最佳人选。
黄海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海清,海清说:“挺好呀,咱们是老同学,彼此了解,又信得过。”于是,两人制订了一个周密的计划:首先合作拍一部戏,两个人必须是男女主角,片酬一分为二,各拿一半;同时,这部片子必须得适合两人的风格,能够保证两人名利双收。黄海波选择海清做搭档真没错,当时,海清已经很有名了,邀请她拍戏的导演和剧组很多,补足了黄海波在这方面的弱势。
很快,两人就与《媳妇的美好时代》签约了,对方满足了两人的所有想法和要求。黄海波凭借该片一举打破沉寂多年的尴尬,在收视飘红的同时,先后获得“年度观众最喜爱的十大影视演员”和“金鹰电视节最佳男演员”称号,海清获得的奖项更多。同时,黄海波和海清的片酬双双翻了一倍。两人合作带来的名利双收,使得他俩认定彼此都是对方的最佳赚钱伙伴。
海清懂得投资股票,黄海波很会炒黄金。这几年,股票行情不太好,黄海波就指导海清炒黄金。海清原本炒股亏的钱,逐渐从黄金里面弥补了回来。两人认识的朋友很多,于是相互交换资源,遇到值得投资的项目,也一起入股。在朋友的介绍下,两人共同出资,在北京东三环开了一家高级会所。由于投资很大,两人又忙于拍戏很少去管理,圈内朋友无不担心地提醒他们:“万一别人把你们坑了怎么办呀?”
黄海波和海清哈哈一笑,回答道:“怎么会?虽然我们并不是最大的投资人,但我俩的股份加起来,具有绝对的控股权。”原来,他俩在选择投资项目时,都会以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去甄别,黄海波果敢、冒险;海清细密、谨慎,两人取长补短刚刚好。
有段时间,两人都很闲,聚在一起聊起了春晚。黄海波说:“咱们干吗不去整个小品上春晚呢?”海清回应道:“是呀,以前咱们在学校里可没少表演小品,只不过上春晚比上大片还难,我们上得去吗?”
黄海波又摆出了那副“挣两千要有一万的范儿”,开始找人物角色合适的小品。黄海波明白,小品历来都是春晚竞争最厉害的节目,如果是常规小品,肯定难通过,但在自己和海清身上下点功夫,希望还挺大的。于是,演过《媳妇的美好时代》后,黄海波端出了《美好时代》这个小品,而且主题特别符合当下的社会热点。
两人一起排练了半个月后,参加了2011年央视春晚节目组的首次筛选。没想到,导演看了他们的表演,十分满意,《美好时代》一路畅通无阻,最终登上了央视春晚,还拿到了小品类节目二等奖。
两人再次合作成功,使得更多的人对他们刮目相看。虽然他俩并不是夫妻,但许多广告商看中他们的默契,让他们以“夫妻”的名义拍了不少广告。黄海波说,曾经被“剥削”五年的总酬劳,如今已经抵不上一个广告的代言费了。
添斤加两,赚明天的钱
随着自身的强大,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自己当老板。黄海波刚出道时,因为长得太不偶像,没有公司愿意签他。后来出名后,黄海波再也不愿意被剥削了,所以拒绝了好几家大公司的合约。他也想自立门户,不过他深知,以自己的实力和名气,还不足以撑起一个公司,这让他有些困扰。
一次,黄海波拍完戏从摄影棚出来,看到棚外站着不少正在试镜的演员。原来,剧组拍的是宫廷戏,需要大批群众演员扮演丫鬟和仆人,附近电影学院的学生得知后,纷纷过来试镜。看到他们竞相向导演推荐自己的情景,黄海波想到了以前的自己。
黄海波想,自己为什么不开家演出公司,将那些具有潜力的艺人招募旗下,替他们招揽角色呢?
黄海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朋友,大家都觉得好,这样一来,他既成立了公司,自己也有了发展空间。
黄海波从电影学院的毕业班里,挖掘出一批很有实力但缺乏机会的演员,加入到自己的公司。黄海波很照顾他们,去和导演谈戏时,总不忘带上几个员工向导演推荐。为了能让黄海波定下心来出演角色,导演碍于情面不得不打包几个小角色给他。黄海波知道导演并不信赖他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员工,所以开工前总不忘教导他们“挣两千也要有一万的范儿”。在他的教导下,员工们倍加珍惜机会,他们精彩的表演常常令导演刮目相看。渐渐地,黄海波的演出公司在圈里红了起来,与他熟悉的导演拍新戏前,即便他没有加盟,也会给他打电话:“带几个艺人过来试下镜,这边有几个角色缺人……”
在自立门户的过程中,黄海波还学会了谈生意。有个导演不是很有名,但剧本不错,就是没钱请名演员出演。于是,黄海波将公司最得意的员工推荐给那个导演,几乎是零片酬出演,只要求对方给那个员工一个机会。导演很犹豫,觉得那个员工既没名又没演过主角,怕投资收不回来。黄海波打包票说:“相信我,他的演技并不比我差,只是他需要机会来证明自己,而你则需要廉价人才来推动你,这事靠谱。”对方正迟疑着,黄海波拍着自己的胸脯说,“你可以试试看,如不满意,你再换我!”
黄海波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剧组很快就开机了。最初几天,黄海波天天陪着那个员工去剧组,直到导演对那个员工竖起大拇指后,他才松了一口气,结束了陪工之旅。
如今,身为老板的黄海波,已将旗下艺人分成几个类别,有主攻喜剧的,有主攻情感剧的,还有主攻动作片的,几乎成了一个大而全的艺人中转站。黄海波以独到的眼光发现演艺市场空白点,独辟蹊径地添斤加两壮大自己的同时,也正在创造更大的梦想和财富。
编辑家英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