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偶然中的灵感解析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pe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中西方"痕迹艺术"的对比分析,指出艺术偶然性在创作中的导引作用,情感表达中艺术自由对创作主体的重要性,强调艺术偶然与艺术家的情感表达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自然;偶然;痕迹;自由
  中图分类号:J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1
  
  当我们在当代艺术大环境中找寻方向时,强调艺术偶然性的痕迹艺术给我们另一番思考。“痕迹”珍贵的地方不在于它的数量,而在于它的唯一性。我们在欣赏痕迹时,欣赏的不只是痕迹本身,而是我们面对这个痕迹的时候产生的某种联想。对于生活,“痕迹”也许只是我们偶然间的惊喜所在;对于艺术家们,“痕迹”又是以何种形态出现呢?”我们就从中西方的“痕迹艺术”的观念差异开始谈起。
  一、中式“痕迹艺术”——艺术的“自然化”
  在中国,痕迹艺术最早是在大自然之中,自然界就是最伟大的艺术品,而艺术品只是心灵的自然界。即“艺术的自然化”或是“自然的艺术化”,其实艺术与自然,艺术品与自然物本就没有严格的界线。正因如此,艺术家们着迷于自然之美,大地艺术家们才要寻求与自然的对话,与自然力中固有的物质矛盾互动。
  自然即自然而然,自然美就是事物按其本性存在的自由之美,没有丝毫矫揉造作。自然美是自然生命之道的形象显示,千姿百态,生机盎然。嶙峋山石,有的形态可掬,有的玲珑剔透、叠峰层峦,有的造型奇特、鬼斧神工。一些奇石历经大自然的冲刷,显现出一种难以名状的自然之神韵,体现出了自然界的山川之美。这些石画每一幅都是自然天成,绝无仅有。徐霞客有文写道:“块块皆奇,俱绝妙着色山水,危峰断壑,飞瀑随云,雪崖映水,层叠远近。笔笔灵异,云能皆活,山如有声,不特五色灿烂而已。”其纹理极似中国水墨画的传神写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可以看出干峰叠翠,看出云霞海曙,看出众生世相。人们形容奇石之美,浑然天成,美言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正因这“似与不似”,使它有了更多的可能,给观者更多遐想空间。这是自然美和艺术美天人合一之作。
  一部作品的魅力,或许不是被完全读解,而是由不同经历的人们去感觉,在似与非似间,因那种不同产生的冲撞也使作品趣味倍增。“似是而非,亦是亦非。”这种“神似”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中国画艺术更多的是强调精神的传达,而不太注重形象的准确性和复杂性。“似与不似”,更让人愈品愈觉意味深长,意犹未尽。很多时候,这种偶然性艺术的价值都在我们的知识和技巧之上。
  二、西方“痕迹艺术”——艺术的偶然性发挥
  “自然”与“偶然”本就有异曲同工之妙,中西方“痕迹艺术”在这一点上都有共同的追求。在强调个人独特性的西方,痕迹艺术承继了艺术家的表现欲望,著名的当属20世纪美国抽象绘画的奠基人之一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Pollock1912—1956)。有人说波洛克精神就像是一只狂飞乱舞的飞蝇,在窗纱上绕出一个巨大的弧线,以满足一种强迫状的本能循环冲动。这显然来自他那些用线条、泼色、滴色织就的迷网似的艺术作品。在他看来,现代艺术家不应再像传统艺术家那样追求再现,而应关注内在精神和情感的表达,把自我的情感附之于艺术偶然中,寻求一种升华。
  波洛克从超现实主义的不加预思,遵从无意识的方法中得到启发,他尝试着采用更自由的作画方式以减少对记录观念的束缚和限制。他将画布钉在墙上或地板上作画,近距离接触画布,把自我全身心地融入绘画中,听任自己充沛的情绪自由挥洒。在绕着画布走动、泼洒颜料的时候,他内心的深层欲望与他的肉体行动达到协调统一,作画的过程就已成为了他作品的一部分,这种行动中看似随心所欲的行动过程中产生的直觉或偶然因素成为“行动绘画”画派的独特标志。
  “一旦我进人绘画,我意识不到我在画什么。只有在完成以后,我才明白我做了什么。我不担心产生变化、毁坏形象等等。因为绘画有其自身的生命。我试图让它自然呈现。只有当我和绘画分离时,结果才会很混乱。相反,一切都会变得很协调,轻松地涂抹、刮掉,绘画就这样自然地诞生了。”[1]波洛克的画面没有所谓的视觉中心,他将“情感”铺满整幅画面,让观者能强烈地感受到那种自由和开放。这也是艺术偶然与画家情感的一首完美协奏曲。
  三、情感表达——艺术自由
  自由对人而言是何等重要,失去了自由也就失去了生命的乐趣。自由对艺术也是一样。康德把自由看作艺术的精髓;席勒认为只有在游戏之时人才是自由的。如果把艺术看成一种游戏的话,这本身就是愉快的,达到这一点,就算是符合目的。这“随性而作”也正是中国画所强调的创作意境。
  在当代艺术求新求变的潮流之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渴望创作中的自由,从传统制式中解脱,没有“该怎样;不该怎样”,很多时候,艺术只记录个人感受,艺术只是这些情绪变迁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心自由了,笔下才能涌出情感。当我们受困于枯燥的绘画形式制度之中,就需要抛弃以往的经验或技巧,投身于自然和艺术偶然中去感受,去超越。
  
  参考文献:
  [1]埃伦·H·约翰逊编,姚宏翔等译.当代美国艺术家论艺术[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5.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我们在追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时,应不断深入人的情感、精神、观念等层面进行揭示。本文试图从生态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找出造成生态危机的心理根源,分析在生态心理学视角下人与环境的关系,并列举生态心理学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生态危机;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
期刊
摘要:通过对我国大量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得出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本文尝试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核心内容与模糊评价方法相结合的角度,构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模型,建立以建筑施工过程为中心和模糊数学算法为基本方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建筑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从而达到降低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对我国建筑行业企业实现安全管理具有现实价值。  关键词:安全管理
期刊
摘要:从套型、空间布置、厨卫布局、住宅节能化、住宅智能化、户型面积合理化、室外环境优美化几个方面对棚户区改造提出了建设新型社区的建议。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 新型社区; 住宅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1    上世纪50年代大批建设者来到白银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滩。本着“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职工的住房十分困
期刊
摘要: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是当代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之一,它认为文学与历史之间存在互文关系。本文从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二个重要部分:文学的历史性,历史的文本性对诺曼·梅勒的小说《刽子手之歌》进行解读。本文旨在为文学批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引起人们对于文学与历史关系的重新思考,同时验证美国当代最著名作家诺曼·梅勒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无穷的影响力。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H106
期刊
摘要:焦作云台山的发展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创造了旅游业内人士瞩目的“云台山速度”和“云台山效应”,也让焦作从“煤炭之城”转变为一个生态旅游城市。处理好云台山景区游客量的不断增加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云台山景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三个方面,对焦作云台山旅游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规模效应;文化资源;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1879年以来,整个心理学界出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热烈的学术研讨的繁荣局面。在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以后,又相继出现了或反对或继承冯特的理论,或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理学派上百个。这些学派分布广泛,遍布世界各地。本文从心理学的历史背景形成原因对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等重要学派做了阐述。  关键词: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消防中介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有着政府和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我国消防中介组织还存在很多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从中找出促进消防中介组织发展的举措,对于推进我国消防工作社会化必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消防;中介;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E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1    我国的消防中介组织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包括在
期刊
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当前,企业加强职工道德建设是各级党组织务必抓好的重大课题。如何在职工道德建设中突出道德文化建设,推动职工道德建设健康发展,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道德文化建设;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通过对工程设备管理现状的了解,认识到随着人们对现代化设备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工程设备管理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有序运行维护管理,才能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关键词:工程设备;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现代化设备的需求和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伴随而来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铁路客运作为客运的主体已逐渐显示出其运力的不足,尤其是铁路“春运”更是加剧了我国铁路客运的严峻形势,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从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阐述了我国铁路春运问题产生的原因,深入分析我国铁路春运客流特点,提出了解决我国铁路春运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铁路;春运;运输组织;方案  中图分类号:U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