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中西方"痕迹艺术"的对比分析,指出艺术偶然性在创作中的导引作用,情感表达中艺术自由对创作主体的重要性,强调艺术偶然与艺术家的情感表达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自然;偶然;痕迹;自由
中图分类号:J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1
当我们在当代艺术大环境中找寻方向时,强调艺术偶然性的痕迹艺术给我们另一番思考。“痕迹”珍贵的地方不在于它的数量,而在于它的唯一性。我们在欣赏痕迹时,欣赏的不只是痕迹本身,而是我们面对这个痕迹的时候产生的某种联想。对于生活,“痕迹”也许只是我们偶然间的惊喜所在;对于艺术家们,“痕迹”又是以何种形态出现呢?”我们就从中西方的“痕迹艺术”的观念差异开始谈起。
一、中式“痕迹艺术”——艺术的“自然化”
在中国,痕迹艺术最早是在大自然之中,自然界就是最伟大的艺术品,而艺术品只是心灵的自然界。即“艺术的自然化”或是“自然的艺术化”,其实艺术与自然,艺术品与自然物本就没有严格的界线。正因如此,艺术家们着迷于自然之美,大地艺术家们才要寻求与自然的对话,与自然力中固有的物质矛盾互动。
自然即自然而然,自然美就是事物按其本性存在的自由之美,没有丝毫矫揉造作。自然美是自然生命之道的形象显示,千姿百态,生机盎然。嶙峋山石,有的形态可掬,有的玲珑剔透、叠峰层峦,有的造型奇特、鬼斧神工。一些奇石历经大自然的冲刷,显现出一种难以名状的自然之神韵,体现出了自然界的山川之美。这些石画每一幅都是自然天成,绝无仅有。徐霞客有文写道:“块块皆奇,俱绝妙着色山水,危峰断壑,飞瀑随云,雪崖映水,层叠远近。笔笔灵异,云能皆活,山如有声,不特五色灿烂而已。”其纹理极似中国水墨画的传神写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可以看出干峰叠翠,看出云霞海曙,看出众生世相。人们形容奇石之美,浑然天成,美言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正因这“似与不似”,使它有了更多的可能,给观者更多遐想空间。这是自然美和艺术美天人合一之作。
一部作品的魅力,或许不是被完全读解,而是由不同经历的人们去感觉,在似与非似间,因那种不同产生的冲撞也使作品趣味倍增。“似是而非,亦是亦非。”这种“神似”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中国画艺术更多的是强调精神的传达,而不太注重形象的准确性和复杂性。“似与不似”,更让人愈品愈觉意味深长,意犹未尽。很多时候,这种偶然性艺术的价值都在我们的知识和技巧之上。
二、西方“痕迹艺术”——艺术的偶然性发挥
“自然”与“偶然”本就有异曲同工之妙,中西方“痕迹艺术”在这一点上都有共同的追求。在强调个人独特性的西方,痕迹艺术承继了艺术家的表现欲望,著名的当属20世纪美国抽象绘画的奠基人之一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Pollock1912—1956)。有人说波洛克精神就像是一只狂飞乱舞的飞蝇,在窗纱上绕出一个巨大的弧线,以满足一种强迫状的本能循环冲动。这显然来自他那些用线条、泼色、滴色织就的迷网似的艺术作品。在他看来,现代艺术家不应再像传统艺术家那样追求再现,而应关注内在精神和情感的表达,把自我的情感附之于艺术偶然中,寻求一种升华。
波洛克从超现实主义的不加预思,遵从无意识的方法中得到启发,他尝试着采用更自由的作画方式以减少对记录观念的束缚和限制。他将画布钉在墙上或地板上作画,近距离接触画布,把自我全身心地融入绘画中,听任自己充沛的情绪自由挥洒。在绕着画布走动、泼洒颜料的时候,他内心的深层欲望与他的肉体行动达到协调统一,作画的过程就已成为了他作品的一部分,这种行动中看似随心所欲的行动过程中产生的直觉或偶然因素成为“行动绘画”画派的独特标志。
“一旦我进人绘画,我意识不到我在画什么。只有在完成以后,我才明白我做了什么。我不担心产生变化、毁坏形象等等。因为绘画有其自身的生命。我试图让它自然呈现。只有当我和绘画分离时,结果才会很混乱。相反,一切都会变得很协调,轻松地涂抹、刮掉,绘画就这样自然地诞生了。”[1]波洛克的画面没有所谓的视觉中心,他将“情感”铺满整幅画面,让观者能强烈地感受到那种自由和开放。这也是艺术偶然与画家情感的一首完美协奏曲。
三、情感表达——艺术自由
自由对人而言是何等重要,失去了自由也就失去了生命的乐趣。自由对艺术也是一样。康德把自由看作艺术的精髓;席勒认为只有在游戏之时人才是自由的。如果把艺术看成一种游戏的话,这本身就是愉快的,达到这一点,就算是符合目的。这“随性而作”也正是中国画所强调的创作意境。
在当代艺术求新求变的潮流之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渴望创作中的自由,从传统制式中解脱,没有“该怎样;不该怎样”,很多时候,艺术只记录个人感受,艺术只是这些情绪变迁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心自由了,笔下才能涌出情感。当我们受困于枯燥的绘画形式制度之中,就需要抛弃以往的经验或技巧,投身于自然和艺术偶然中去感受,去超越。
参考文献:
[1]埃伦·H·约翰逊编,姚宏翔等译.当代美国艺术家论艺术[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5.
关键词:自然;偶然;痕迹;自由
中图分类号:J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1
当我们在当代艺术大环境中找寻方向时,强调艺术偶然性的痕迹艺术给我们另一番思考。“痕迹”珍贵的地方不在于它的数量,而在于它的唯一性。我们在欣赏痕迹时,欣赏的不只是痕迹本身,而是我们面对这个痕迹的时候产生的某种联想。对于生活,“痕迹”也许只是我们偶然间的惊喜所在;对于艺术家们,“痕迹”又是以何种形态出现呢?”我们就从中西方的“痕迹艺术”的观念差异开始谈起。
一、中式“痕迹艺术”——艺术的“自然化”
在中国,痕迹艺术最早是在大自然之中,自然界就是最伟大的艺术品,而艺术品只是心灵的自然界。即“艺术的自然化”或是“自然的艺术化”,其实艺术与自然,艺术品与自然物本就没有严格的界线。正因如此,艺术家们着迷于自然之美,大地艺术家们才要寻求与自然的对话,与自然力中固有的物质矛盾互动。
自然即自然而然,自然美就是事物按其本性存在的自由之美,没有丝毫矫揉造作。自然美是自然生命之道的形象显示,千姿百态,生机盎然。嶙峋山石,有的形态可掬,有的玲珑剔透、叠峰层峦,有的造型奇特、鬼斧神工。一些奇石历经大自然的冲刷,显现出一种难以名状的自然之神韵,体现出了自然界的山川之美。这些石画每一幅都是自然天成,绝无仅有。徐霞客有文写道:“块块皆奇,俱绝妙着色山水,危峰断壑,飞瀑随云,雪崖映水,层叠远近。笔笔灵异,云能皆活,山如有声,不特五色灿烂而已。”其纹理极似中国水墨画的传神写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可以看出干峰叠翠,看出云霞海曙,看出众生世相。人们形容奇石之美,浑然天成,美言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正因这“似与不似”,使它有了更多的可能,给观者更多遐想空间。这是自然美和艺术美天人合一之作。
一部作品的魅力,或许不是被完全读解,而是由不同经历的人们去感觉,在似与非似间,因那种不同产生的冲撞也使作品趣味倍增。“似是而非,亦是亦非。”这种“神似”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中国画艺术更多的是强调精神的传达,而不太注重形象的准确性和复杂性。“似与不似”,更让人愈品愈觉意味深长,意犹未尽。很多时候,这种偶然性艺术的价值都在我们的知识和技巧之上。
二、西方“痕迹艺术”——艺术的偶然性发挥
“自然”与“偶然”本就有异曲同工之妙,中西方“痕迹艺术”在这一点上都有共同的追求。在强调个人独特性的西方,痕迹艺术承继了艺术家的表现欲望,著名的当属20世纪美国抽象绘画的奠基人之一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Pollock1912—1956)。有人说波洛克精神就像是一只狂飞乱舞的飞蝇,在窗纱上绕出一个巨大的弧线,以满足一种强迫状的本能循环冲动。这显然来自他那些用线条、泼色、滴色织就的迷网似的艺术作品。在他看来,现代艺术家不应再像传统艺术家那样追求再现,而应关注内在精神和情感的表达,把自我的情感附之于艺术偶然中,寻求一种升华。
波洛克从超现实主义的不加预思,遵从无意识的方法中得到启发,他尝试着采用更自由的作画方式以减少对记录观念的束缚和限制。他将画布钉在墙上或地板上作画,近距离接触画布,把自我全身心地融入绘画中,听任自己充沛的情绪自由挥洒。在绕着画布走动、泼洒颜料的时候,他内心的深层欲望与他的肉体行动达到协调统一,作画的过程就已成为了他作品的一部分,这种行动中看似随心所欲的行动过程中产生的直觉或偶然因素成为“行动绘画”画派的独特标志。
“一旦我进人绘画,我意识不到我在画什么。只有在完成以后,我才明白我做了什么。我不担心产生变化、毁坏形象等等。因为绘画有其自身的生命。我试图让它自然呈现。只有当我和绘画分离时,结果才会很混乱。相反,一切都会变得很协调,轻松地涂抹、刮掉,绘画就这样自然地诞生了。”[1]波洛克的画面没有所谓的视觉中心,他将“情感”铺满整幅画面,让观者能强烈地感受到那种自由和开放。这也是艺术偶然与画家情感的一首完美协奏曲。
三、情感表达——艺术自由
自由对人而言是何等重要,失去了自由也就失去了生命的乐趣。自由对艺术也是一样。康德把自由看作艺术的精髓;席勒认为只有在游戏之时人才是自由的。如果把艺术看成一种游戏的话,这本身就是愉快的,达到这一点,就算是符合目的。这“随性而作”也正是中国画所强调的创作意境。
在当代艺术求新求变的潮流之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渴望创作中的自由,从传统制式中解脱,没有“该怎样;不该怎样”,很多时候,艺术只记录个人感受,艺术只是这些情绪变迁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心自由了,笔下才能涌出情感。当我们受困于枯燥的绘画形式制度之中,就需要抛弃以往的经验或技巧,投身于自然和艺术偶然中去感受,去超越。
参考文献:
[1]埃伦·H·约翰逊编,姚宏翔等译.当代美国艺术家论艺术[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