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的故事》(节选)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iqiang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王建开
  文:[法] 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
  在写作这篇带有虚构成分的故事之时,一些偶然之事不经意间涌现在脑际。这些偶然之事的出现间接地揭示出已成文字的含义,因而我想把他们描述出来。
  当初动手写这个故事时我并没有确切的意图,只是受到一种渴望的刺激,想要忘却——至少是暂时忘却——那些我可能会面对或可能陷入其中的事情。既然只是些可能之事,起初我心想,自己笔下以第一人称讲述的这个角色与我个人不相干。然而后来有一天,我在翻阅一本充斥着欧洲风景照的美国杂志时,碰巧看到两幅意想不到的图片:一幅是一个街道,位于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村子,我的祖籍就在那里。另一幅是小村子附近一个中世纪设防城堡的遗址,位于一座山的陡崖上。看到此我马上回想起昔日生活的一幕,与这片遗址有关。那一年我21岁,正在这个小村子度暑假。一天夜里,我打定主意当晚就到那个遗址去,并立即动身出发了。陪我一起去的有几位十分纯真的少女,还有我的监护人,就是我母亲。我对其中一位女孩倾心,她也对我有同感。可是我们之间从未相互表白过,因为她深信自己有天职附身,并且想多方加以检验。那天的夜晚很昏暗,我们一行人徒步走了约有一个半小时光景,于十点或十一点到达那座城堡所在的山脚下。我们开始攀爬,山上布满石头,但山体给人非常浪漫的气息。正爬着,只见一个浑身发光的幽灵从深凹的岩石裂缝里一跃而出,挡住了去路。这完全出乎预料,一个女孩和我母亲吓得同时跌倒在地,其他人则大声尖叫,令人心悸。
  我自己也被吓了一跳,想喊却喊不出,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这才大叫几声威吓对方,但那个幽灵无动于衷。不过,从一开始我就知道那幻影只是个恶作剧。果然,见我又大步逼近,那幻影便逃之夭夭了。我紧盯那幻影不放,最后终于辨认出原来那是我兄弟,他是骑着单车同另一个男孩一道来的。他身披一块白布,趁着乙炔汽灯瞬间闪现的光亮一跃而出,如愿以偿地吓了我们一跳。
  在看到杂志上那幅图片的当天,我恰好刚写完《眼睛的故事》中“白布”那一节。于是我发觉,在我左侧不断有一张白布出现,就像陡坡上那个蒙着白布的假扮幽灵从左侧跳出来一样。这时我醒悟到,有些意象是在纯粹偶然之间与可怕之事挂起钩来的。的确,那个假扮幽灵的浮现一下把我惊呆了,以前我可没有被吓成过这样。
  我在无意识中用一个十足的色情意象取代了一个显然毫无性暗示的幻象,这令我十分震惊。不过,很快我会说出其中的缘由,那更是令人震惊。
  我把“塞维利亚小礼拜堂”那一段的所有细节——尤其是牧师眼窝上的伤口以及那只脱落的眼睛——都构思好了之后,才意识到这个故事与我的个人经历有相象之处。于是我加入了一段文字,描述自己曾亲眼目睹过的一场斗牛惨景,以此转移注意。令人不解的是,在精确描述了曼纽尔·格兰内罗(确有其人)如何被公牛戳伤眼睛后,我才想到这两件事有关联。但当写作进行到这场生死情景时,我陷入了彻底的困惑中。我原本以为,牧师眼睛上的伤口是凭空想象的发挥,但并非如此。我不过是作了个转嫁,把某个很可能丰富多彩活了一生的形象放到了另一个人身上而已。假如我想出了牧师那只眼被剜掉的一幕,那也是因为我曾亲眼见过公牛角把斗牛士的眼睛挑出来的场景。就这样,在我沉迷于猥亵的幻想时,这两个大概令我最为郁闷的形象就从我记忆的最隐秘处一跃而出,轮廓模糊不清。
  然而,一旦认识到这一点(此时我已完成了对5月7日那场斗牛的描写),我立即去造访了一位朋友,是个医生。我把那段描写读给他听,不过当时的文笔与现在的版本不同。那时我还从未见过剥了皮的公牛睾丸,只猜想是鲜红色,如同公牛勃起的性器官,我在初稿里就是这么写的。《眼睛的故事》从头到尾的构思都来自于两个密切关联且又挥之不去的古老心结,即卵球和眼睛。可我原先竟以为公牛睾丸与这个故事毫不相干。就在我朗读完这段描写之后,那位朋友评论说,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所描写的生殖器到底是什么样子,紧接着他又大声朗读了一段解剖学教科书里的详细描述。这时我才知道,人和动物的睾丸都是卵状,看上去和眼球一样。
  据此,凭借大脑的某一神秘区域(一些特定的意象在此区域重叠交织:有初级意象,还有十足淫秽的意象,亦即最丢丑的那些意象——正是这些意象才使得意识得以随意联想),我大起胆子去寻求此类异常关联的答案。假如不让这些意象宣泄出来或者来点反常变态,我就无法忍受它们。
  然而,意识深处的这一宣泄点——假如大家赞同的话,或可称之为性欲转移的青睐之地——一旦被定位,某些各不相同的个人记忆立刻就会指向某个色情作品里曾出现的一些折磨人的意象。
  当我出生时,父亲正备受全身麻痹症的折磨,而当我还在娘胎时,他已双目失明。我出生后不久,严重的麻痹症使他陷于扶手椅中动弹不得。大多数男婴依恋母亲,我和他们恰好相反,我依恋父亲。以下就是有关父亲的麻痹症和失明的一些事情。父亲不能像大多数人那样到卫生间去方便,他是用放在扶手椅旁的一个小容器解小便。由于次数频繁,又有毛毯遮挡,他在排泄时虽有我在跟前却并不感到难为情。可是他双目失明,所以常把毯子放错了地方。不过,最奇特的肯定要数排尿时他那副摸样了。他什么也看不见,眼球却习惯性地不停向上瞪视,并在眼睑下来回转动。在他排尿时,这副表情尤为常见。还有,他有着一双硕大的眼睛,卧在鹰钩鼻两侧,始终睁开着。那双大眼在排尿时会变得几乎完全呆滞,脸上一副放纵而迷乱的表情,完全沉浸在一个只有他才能看见的世界里,还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心不在焉却略带讥讽(此刻我可以马上回想起当时的一切,比如,盲人的孤独笑声中捉摸不定的含义,诸如此类)。不管怎么说,从那时起,那双发白的眼睛构成的意象在我看来与卵状物构成的意象就直接有了关联。所以,每当故事里提到眼睛或卵球时,几乎总会出现小便那一幕,原因就在这里。
  在觉察到这些独特因素的相互类似之后,我又无意中发现了另一个同样关键的类似,亦即我这篇故事带有的普遍性与某个具体的事实之间的相同之处。
  在我大约十四岁时,我对父亲的依恋一下变成了恨——不由自主的、深深的恨。他患有脊髓痨病,阵阵袭来的刺痛——据认为这是已知最钻心的肉体疼痛——令他尖叫不止,我对这痛叫声却渐生窃喜之情。不仅于此。父亲全身麻痹,因而常常处于污秽的境地,臭味难闻(比如,内裤上时有排泄的大便),我对此感到的恶心竟也不像先前那样强烈了。再后来,我仍采取激烈的对抗态度和言辞,凡事都与那个恶心之极的家伙针锋相对。
  一天夜里,我和母亲惊醒过来,听到那个重病患者在他屋里大声喊叫,简直就是在咆哮:他突发疯癫了。我赶紧去请医生,他马上赶了过来。父亲陷入幻想之中——持续不断且又富于表情的幻想,尽是些极其放纵又极其快活的经历。医生与母亲随后退入到隔壁房间,我则留下来照看这个瞎了眼的疯子。这时他突然大着嗓门尖叫起来:“大夫,和我妻子做爱完了就告诉一声!”对我来说,这一声喊叫一瞬间便把从严格教养得到的那点可怜的效果摧毁殆尽,在我心中产生了某种无法消除的反应——不由自主且又条件反射一般,使我不论身处何情何景,都要找出与那声喊叫相似的含义——这大体上也正是《眼睛的故事》的含义所在。
  这故事是一个概览,我个人淫荡的登峰造极之事都包括在内了。而为了让它完整,我必须增加最后一项与之相关的事,涉及到玛瑟拉这个人。这是最令人尴尬的插曲之一,所以一直拖到最终不得已我才写出来。
  我无法断言玛瑟拉在本质上与母亲有相似之处。作这样的断言即便不是谬误,至少在实际上也是夸大其词。玛瑟拉也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她曾和我在巴黎的“双叟咖啡馆”面对面坐了一刻钟。即使如此,我仍想说出一些往事,这些往事最终将书中一些情节紧扣在确凿无疑的现实上。
  父亲那次精神错乱后不久,有一次我母亲遭到我外婆的羞辱——当着我的面,她一下子也突然精神失常了。连着好几个月她都在险情中度过,处于躁狂抑郁症的失常状态(情绪忧郁)。母亲脑子里充斥着指责和灾祸,这些荒唐的念头控制了她的思绪,这令我愈加气恼,因为我不得不一直照料她。母亲病得实在糟糕,于是趁一天夜晚,我把好些带有大理石底座的蜡烛架从我自己房间移到外面——我担心她会趁我睡着时加害我。话又说回来,一旦忍不下去了,我也动手打过她,还使劲扭她的手腕,设法使她清醒过来。
  有次在白天,转眼工夫母亲就不见了。我们四下搜寻了好半天,最后发现她在阁楼自缢了。不可思议的是,大伙儿七手八脚把她救了过来。
  在那之后不久,母亲又失踪过一次,这回是在夜里。我独自一人去寻找,沿着一条小河走个不停,凡是她可能失足溺水的地点都一一找过。我不停跑着,穿过黑暗,淌过沼泽,最后猛然间一抬头发现她就站在眼前,腰带以下全湿了,河水正顺着裙子滴淌不止。此时,她已自个儿爬上了岸,所幸冬季冰冷的河水不是很深。
  我从不留恋这类往事,因为其中蕴涵的情感深意对我来说早已消失殆尽。我无法再让那些往事重演,仅能将其扭曲变形,为的是使自己从字面上一眼看不出其中的原委。之所以会看不出,惟一的原因就是,这些往事在被改造变形的过程中已被最为猥亵的含义所遮盖。
  
  《如厕》
  
  ——《眼睛的故事》“前言”,摘自《小东西》(1943)
  在《眼睛的故事》出版的前一年,我写了一本书,名为《如厕》:一篇很不理智的作品,篇幅不长。《如厕》充满忧伤,一如《眼睛的故事》充满稚气。《如厕》的手稿毁于大火,但比起我眼前的不幸,那简直算不得什么损失:眼前的不幸是一声恐吓的尖叫(是冲着我发出的恐吓,不是为了发泄我自身的放纵,而是为了那位哲学家的头脑——自远古以来他那脑子里就……真是不幸啊!)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我仍一如既往地陶醉于《眼睛的故事》迸发出的欢愉:无论什么都不能将它抹去。这类欢愉近乎天真而又愚蠢,永远不会被恐惧压倒,因为恐惧恰恰揭示了其中的含义。
  《如厕》里有一副插图,画的是一只眼睛:断头台上的眼睛。这只眼从断头台的刑具处往外凝视着,布满睫毛,显得孤单而明亮。插图题名为《永恒的归宿》,其恐怖的刑具包括横梁、绞刑架和立柱。画面上有条通向来世之路从远方延伸至此,穿越刑具而去。插图配有文字,是一句戏仿诗,在《马约勒音乐会》里可以听到:
  “上帝啊,音乐在低沉回响,
   躯体的鲜血多么令人悲伤”
  另有一处也提到《如厕》,出现在《眼睛的故事》的扉页,致使扉页以后的所有部分全都笼罩在最不吉利的预兆之中。“主子如厕”这一称号指的是我一个朋友的惯用语。这位朋友在遇到烦恼时从不说“aux chiottes!”(上厕所去吧),而是将其略作“aux ch”(如厕)了事。“主子”一词在英语里是上帝的同义词(在《圣经》里是这样):那么“主子如厕”就是指正行方便的上帝。这个故事十分敏感,不能细说。一切生命在这样的场所都得以脱胎换骨:沉浸于其中的上帝使得天界又焕发出活力。
  上帝之身,毫无遮掩,发着亮光;在下雨的夜晚,旷野里;通红,凭借帝王的力量,伴着风雨的威严在撒粪,脸上扮着怪相,不成样子;泪流满面不堪忍受:在我之前又有谁能理解威严算是什么?
  “良心之眼”以及“正义之林”象征着永恒的归宿,还有其他什么意象能把绝望的痛悔表达得如此彻底呢?
  我用了“特罗普曼”这个笔名,作为《如厕》的作者。
  夜里,我光着身子在手淫,身旁就躺着母亲。(有好些人在阅读《偶然》一书时不清楚手淫这件事到底有没有这篇故事里虚构人物的影子。但如同本篇的“前言”一样,《偶然》里的事是确有可能发生的:名为“R”的村子里的许多村民可以证实这一点。再说,我的一些朋友也读过《如厕》。)
  还有更令人尴尬的事:我曾无数次亲眼目睹父亲排便。他常要从这张专供既瞎又瘫的人(父亲既看不见又动弹不得)栖身的床上起身下地,但对他来说要下床坐到便壶上去很是不易(我得扶他一把)。他穿着长长的睡衣,通常还戴一顶棉布睡帽(脸上灰白的胡须尖硬而蓬乱,硕大的鹰钩鼻,一双深陷的大眼瞪视前方)。不时地,那“阵阵袭来的刺痛”使他禁不住发出野兽般的嚎叫,边叫边抬起那条蜷曲的腿,徒劳地把它抱在双臂里。
  父亲瞎眼(一点儿也看不见)时,我还在娘胎里,尚无能力像俄狄浦斯那样抠掉自己的双眼。
  但我同俄狄浦斯一样解开了那个谜:我对谜底的领悟之深,无人能及。
  1915年11月6日那天,在离德国边境几英里远的一个遭轰炸后的法国小镇,父亲在遗弃中死去。
  1914年8月德国发动进攻时,我和母亲将他丢弃于此。
  我们二人把他托付给一位看门人。
  德国人占领了这个小镇,后来又撤离了。但我不能和母亲一起回去:母亲经受不住对小镇的挂念,已精神失常。在当年年末,母亲又恢复了正常,这时她却又不准我单独回去。我们不时收到父亲的来信,尽是些责骂,言辞激烈。当我们得知他快要死去,母亲才同意随我一道去看看。父亲死了几天之后我们才到达,他临死前呼唤着子女们,我们在卧室里找到一口封死的棺材。
  战争爆发前一年,父亲在一天夜晚产生了幻觉,随后就精神错乱了,母亲于是叫我去邮局拍发一封电报。记得在去邮局的路上,我突然间萌生出非分的得意之情。这使我深为苦恼,内心里于是响起报复的声音:“就凭这份非分之想,你的命运就注定了。”在此前几个月的某天,是十二月一个宜人的早上,我告诉双亲,说我再也不去高中读书了,他们听了怒不可遏,无论他们怎么发火都不能使我回心转意。我一人独居,很少外出。走路专拣僻静处,避开人多的地方,以防碰见朋友。
  父亲不信教,临死前拒绝让牧师送终。年轻时,我自己也不信教(母亲对此听之任之)。但后来,1914年8月,我去拜见了一位牧师。那以后直到1920年,每个礼拜我都去悔过,几乎没有停过。到了1920年,我又变卦了,一心只想着来日的命运,不再信仰任何别的什么。当初虔诚信教不过是想尽力回避,我想不惜一切代价逃离自己的宿命:当时我正想法把父亲遗弃。现在,我知道是我“瞎了眼”,瞎得无可救药。父亲被遗弃在“N”那里,我则“被遗弃”在人世间,二者都一样。对于父亲临死时的恐惧感受,在世之人或在天之灵谁也不曾注意到。可我相信,父亲坦然承受了恐惧,一如他一生的所为。父亲时常瞪着瞎眼露出微笑,其中包含的是怎样的一种“非分的得意”啊!
其他文献
译:安期生、壶公、槎客    编者按:对于那两个揭露了水门事件的新闻记者来说,《名利场》5月31日声称马克费尔特就是他们的“深喉”线人这一事件促使他们整整一天都心绪纷乱,思前想后,并与《华盛顿邮报》的高层人士就互相抵触的忠诚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到底是加以证实还是保持沉默?卡尔伯恩斯坦在为鲍勃伍德沃德刚出版的有关费尔特的新书《秘密的人》撰写了后记之后,记述了这些关系重大的讨论,三十年后仍然叫他颇感
期刊
关于阐释巴黎人良好的生活习惯,格特鲁德·斯泰因(1874-1946)在她的《法国巴黎》一书中写道,“法国不需要思想的进程,就是文明的,她相信她内在的文明。” 斯泰因出生在美国宾州亚拉尼,但是她的双亲痴迷于四处游走,于是年幼的格特鲁德在生命的头五年里游遍了欧洲。当整个家庭返回美国时,五岁的格特鲁德已经品尝过了巴黎,在那里入过学,说过法语。自然而然地,她会再回去。  她从拉德克利夫学院获得文科学士学位
期刊
广告学中有“3B”的概念——baby、beauty、beast,大概意思是说,但凡广告内容涉及孩子、美女、动物三者之一,该产品在消费者那里就会比较讨巧,比较容易赢得好感。孩子纯真,美女诱人,动物可爱,这三者绝非仅是广告的噱头,在电影院里,它们也是赚人眼球的有效元素。在好莱坞打造的诸多小成本制作中,有一类“2B”兼备(boy+beast)的“男孩+动物”电影很有特点,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在欣赏之余,该
期刊
巴士顺山道向上急驶,天气正由灰转暗,下起了雪,飘飘扬扬,打在车窗上不留痕迹。外面,山岭在冰冷的玻璃窗外耸立着,山岭后面是更多山岭,一座高过一座,比伊泽贝尔见过的还要高,密集地高高指向低矮的天空。  “我能感到大地在折叠起来,”巴士往上开时,奥斯汀自信告诉她,“我还能感到河流的走向,还有它们怎样流下来造成山谷。”  伊泽贝尔一言不发,目光一直越过他盯着窗外。四面八方,山岭刺向傍晚的天空,黑色的石头山
期刊
兰斯顿·休斯(1902-1967)的作品有诗歌、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舞台剧和两部自传,包括《疲惫的布鲁斯》、《犹太人的好衣服》、《自由之犁》、《单程票》、《直言不讳》等。如今,他被公认为“哈莱姆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但在创作初期,他却因描写黑人工人阶级生活和街头俗语而受到许多黑人知识分子的责难。他曾被批评家称为“哈莱姆的三流诗人”。有人批评说,他应该多描写黑人体面一点的生活,在自传《茫茫大海
期刊
将流亡者视作自暴自弃之辈,视作自我退守与贬抑、甘心于自己的苦难与放逐状况之徒是个错误。认真考察之下,你会发现他在失望之下转而变得雄心勃勃、敢做敢当,即便他的刻毒也因其好斗而获得合法性。我们愈是无依无靠,我们的欲望与幻想就变得愈发强烈。我甚至在不幸与狂妄之间寻出一定的关系。已然失去了一切的人只剩下一个希望:要么名垂千古要么遗臭万年。他宁愿放弃所有的一切,只求保住他的大名。但当他使用一种文人雅士要么一
期刊
索尔(原名所罗门)·贝娄(1915- )的名字常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芝加哥,皆因他书中的很多故事都以这个城市为背景。索尔其实出生在加拿大的奎北克,九岁才随父母搬到芝加哥。他上过芝加哥大学,但他的学士学位是在西北大学拿的,专业是社会学和人类学。尽管他也做过研究生,可没有拿到学位,原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每次我动手写论文,结果总是写成一个故事”。1948年贝娄得到古根海姆研究基金的支持,第一次动身去巴黎
期刊
美国人做事认真,不容忍模糊,文学分类也十分精细。翻开任何一本美国作家手册,都能清楚地看到许多不同分类。且不论诗歌戏剧散文等,仅就小说,包括长篇(novel)和短篇(short stories)小说,也分许多类别,如分儿童(children),少年(juvenile),青年(young adults),女人(women)小说等,又分历史(history),现代(contemporary),西部(we
期刊
流放这个话题,想起来怪吸引人的,但若真的亲身经历流放,就不那么令人惬意了。流放意味着一个人与其祖国之间,自我与自我的真正归宿之间,产生了无法弥合的裂隙。流放所固有的悲哀是永远无法克服的。不错,在文学和历史中,都可以找到对流亡生活中英勇浪漫、光荣辉煌的片断描写,但是,这些描写只不过是流亡者为驱遣孤独所致的极度悲伤所为。失去了的东西永远地留在了身后,因而流放中的种种所得,不断地被一点一点地剥蚀,总显得
期刊
译:黄昱宁  文:[英]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  本文辑录了一组阿兰·德波顿近年来为英报刊杂志写的专栏,未收录于他的任何一部著作,标题为译者所加。通过这些文字,我们既能捕捉到引发德波顿撰写某些作品(如《旅行的艺术》)的原始动机,也可以领会这位“英伦才子”对于日常生活纤毫入微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一)     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像不去度假的决定那样,如此迅速地招来他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