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

来源 :高考·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bird51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语文中也占据较大的分值比例。议论文作为作文体裁之一,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对此,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应从多方面优化议论文写作方式,提高写作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议论文;新课程标准;写作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对教学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尤其议论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通过议论文教学,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一、深入观察生活提升作文深度
  文学作品可称为艺术性表达生活,艺术性加工过程也是对生活的多层思考。一位优秀的学生必然会勤于思考,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禁锢学生思维,使学生丧失对生活的想象,写出的作文自然毫无深度。教育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会独立研究,并思考自身存在的意义以及该如何有意义地过完一生。议论文写作也是如此,即将个人经验与复杂逻辑相结合,并提炼出专属于自身的观点,融入自身对现实生活理解后形成的严谨思维,完成严密论证。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书写议论文时应留意观察现实生活一点一滴,关注发生在身边的时事热点与社会动态,通过思考时事形成最真实和最客观的论证。
  首先关注时事热点。所谓时事热点即近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通常时事内容具有显著的时效性与真实性特征,故而可用于集论点与论据的于一体的议论文写作练习。尤其部分时事热点展现社会普遍现象,应用于议论文写作能较好地强化学生思考能力。此写作模式在于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身边人与事并进行反思,但时事热点背后也有着不同声音,学生在多种声音中需要选取真实且客观的见解。在议论文写作时应用时事热点,并非简单地将其作为论据,对于议论文而言,无论提出的论点和选取的论据都体现个人思想價值,故而时事热点存在于高中语文的价值是启发学生思考。例如2018年10月28号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基于犯罪乘客角度可提出以下论点:做事不能不考虑后果,做人不能自私自利,社会更不能缺少集体意识。基于司机角度可提出职业道德与操守论点,基于乘客角度可从以下角度论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就是将自己推入深渊的黑手,缺少维护正义的公德心必然使自己坠入黑暗。只有细致地分析和思考时事热点,才能接近事实真相。让学生勤于思考,除了能了解问题本质,更能让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时避免因思考片面而存在细节瑕疵。其次深入社会实践。现实生活并非发生于互联网和影视作品当中,而是发生于身边一点一滴。每天目睹和经历的事情,遇到的人能让人设身处地地接受与感悟,引发读者情感共鸣。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身经历的事情比生动形象地语言描述更具有说服力,故而提升议论文写作效率的重要方式即运用社会实践。语文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感知社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议论文写作质量。对于任何人而言,社会是一座大学,学会观察和思考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要求。议论文写作中的观察生活并非单纯地观察表面,而是透过现象筛查有利于写作的信息。例如在书写时间类议论文,论据可为越跑越快的火车,无法回去的胡同和身边日益渐宽的马路,书写空间类议论文,论据可为搬来搬去的家等,上述内容均来源于真实现实生活,不仅属于一个人的回忆,更可以引起其他人情感共鸣,所以在议论文写作时应用社会生活类论据需引起共鸣,即使阅卷人和其他阅读者并没有较强的感知力,也会因强大的论据和代入感产生认同,提高写作质量。
  二、基于课程标准培养思辨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对于议论文而言,该文体显著特征即基于理性角度分析事物后运用严谨态度阐明观点,再运用严密逻辑加以论证,故而思辨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写作技巧。要求学生明确是非,认清事物本质,强化批判、推理、实证等能力,使思维更具有逻辑性与深刻性。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具有较强的思辨性,由此说明传统模式化写作已无法满足教育发展趋势和学生应试需求,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思维特征,从多方面系统化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
  由于思辨能力属于相对广阔的概念,训练学生思辨能力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演绎推理能力训练。演绎推理即寻找事物原理后基于理性推导得出具体结论,属于一般至特殊过程,其中一般为已知大前提,特殊为通过研究小前提得出结论。以《荆轲刺秦王》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大家觉得荆轲是英雄吗?”学生意见不一。先分析荆轲并非英雄的学生,该群体所认为的大前提即英雄应该建立于荆轲成功刺杀秦王,失败就不能称为英雄。小前提为荆轲刺杀失败,得出荆轲不是英雄结论。与此同时也可推翻上述观点结论:‘不以成败论英雄’,故而该部分学生认为大前提为英雄敢于不惧权威挑战权势,小前提即荆轲以一颗必死的心态刺杀秦王,得出荆轲是英雄结论。在上述理性探究分析中能有效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在建构议论文框架时同样可运用演绎推理三个部分,例如教师为学生布置书写健康方式议论文,先设置大前提:“健康生活是何种模式?”再设置小前提:“现下生活方式如何?”最后得出结论现在生活十分不健康,于是作文内容就可围绕现代年轻人该如何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展开书写。基于思辨能力角度构建文章框架更具有逻辑性与理性,提升文章深度。其次类比推理能力训练。类比推理可通过两个或两种相同属性部分对其他相同部分属性进行推理。在议论文写作中应用类比推理可为学生写作说明与论证提供支撑,如果某种事物与现象超出学生认知范畴,那么就可寻找类似于超出认知范畴的广泛熟知或被解释过的原理与事实,再基于类比更好地理解和说明先前难以被揭示的事物。训练类比推理能力能使学生高效解读材料并准确立意,有利于学生准确表述观点。例如在学习《劝学》时,“学习”概念较为广泛,如果基于专业化教育学角度解释,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作者在写《劝学》时运用大量譬喻说理方式阐明观点,如运用“青,取之于蓝,而蓝于蓝”表述学习意义,运用“故木受绳而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学习的作用和意义在于改变与提升自己。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可类比推理能得出学习弥补自身存在不足,将上述思辨能力应用于议论文写作能使作文内容更具有理性,提升写作水平。   三、尊重学生个性开放作文评价
  评改是作文教学重要环节之一,但目前作文评改普遍存在以下现象,即同一位学生写出的作文经不同教师评改会得到不同分数。出现这种情况多和教师欣赏和评改角度不同有关,尤其教师具有专属于自身的思想情感,在评改作文时不可避免融入主观情感或自身喜好,然而学生个性化作文需得到应有的尊重与鼓励,所以成为语文教师需努力的方向。高中生经历小学、初中阶段学习后,虽然积累相应的知识经验,但其阅历与学识方面仍然存有局限,其思维需朝着高阶层发展。高中语文教师应理解和支持学生不同思维方式,并在适当时机给予鼓励,即使学生有时的思维超出常理或较为幼稚,也需耐心地聆听并适时指导,使学生健全完善思维模式。每个学生都会思考且希望得到教师的回应,如果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思维都朝着高阶层发展,必然会打击部分学生学习自信心,长此以往则放弃思考,进而出现思维僵硬化现状,自然而然无法写出高水平议论文。与此同时,语文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写作结构喜好,文章优劣体现在内容与外在结构两个方面,二者兼具才能使作文更为流畅与完美。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时惯性运用并列式结构、因果式结构、三段论和五段论结构等,教师应尊重学生写作结构喜好并积极鼓励其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寻找符合自身学情的结构。每位学生都是独立个体,也有专属于自身表达,其表达优势和写作习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有的学生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有的学生善于说明问题或刻画人物心理以及说明问题等,无论哪种类型都要给予尊重,使学生高效应用于写作。例如擅长运用修辞方式的学生,在语言感染力方面有着较强优势,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议论文写作论证中充分体现语言感染力与气势,强化议论文说理性。
  作文评改是一项艰辛、繁重的工作任务,经常出现教师精心批改后却未让学生满意,更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可实施开放性评价,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评价作文,并在作文评价中融入教师评价。在具体评价中可围绕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使学生明确评价要素,分别为文章中心思想、立意是否新颖、明确、深刻、正确、健康等,看文章层次与布局是否合理分明,看所选材料是否服务于文章中心,看字迹是否工整,语言流畅性以及卷面整洁性等。随即让学生自主或相互评价,在自我评价中能明确自身不足之处,相互评价可吸取他人优势,学会耐心聆听他人建议。当学生评改后可由教师完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升学生写作自信心。
  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应结合学生学情不断优化议论文写作教学,指导学生构建扎实的语言能力,准确凝练论点,形成严谨逻辑思维,实现真正意义层面有创意和有个性表达,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氛围,提高议论文写作教学效率与质量,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娟.加强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00(031):P.13-14.
  [2]周小辉.试论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技巧策略[J].读天下(综合),2019,000(036):P.1-1.
  [3]陈小红.浅谈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的有效教学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19(12).
  [4]陈文婷.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能力提升的策略分析[J].东西南北:教育,2019(22):0371-0371.
  [5]王寧.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的优化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000(028):P.94-94.
  [6]陈雄.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的问题及指导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15):P.199-200.
其他文献
摘 要:电学知识不仅是高中物理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還是难点部分,也是高考中的常考热点,该部分知识具有抽象性强的特点,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感到较为吃力,甚至影响其他知识的学习,教师要注重复习教学的设计与规划,帮助他们掌握一些电学知识的复习技巧。本文针对高中物理电学知识的复习技巧进行深入探讨,同时提出部分个人见解。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学知识;复习技巧  复习本身就属于常规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主
期刊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抽象而实用的学科。它不仅具有严密的科学思维,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是物理学必须遵循的特征。随着高中物理教育难度的增加,学困生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高中物理教师要直面学困生的差异,注意物理表现的两极分化,尤其要加强对物理学困生的辅导,克服学困生在学习物理时的障碍,使其能够尽快赶上整体水平。物理学困生的变化不仅关系到班级的整体发展,也影响到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困
期刊
摘 要:我国传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现代教育必须正视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语文文化课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一大难点,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探究,阐述语文教育的价值以及传统文化的意义,在语文的知识点里融入传统文化,借助现在的多媒体以及互联网技术,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准备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心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思想,在阅读、分析、理解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完成习作练习。因此,教师应创新语文教学方法,利用任务群渗透优质的学科文化,完善学生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的知识储备。“读写共生”是一项以阅读、写作为目标的教学形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写作中表达出真正的自我。基于此,文章就高中语文任务群视角下的“读写共生”实施方式进行了探討。  关键词:任务群;语文;读写共生
期刊
摘 要:随着江苏省高中课改的深入,本文阐述了一所生源薄弱普通高中英语教研组教师从实际出发,基于学校“审美教育”的办学理念,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发展需求,整合小说、报刊、网络等教育资源,优化课程结构,开展“以美启智,以美育才”模式的英语学科课程群实践研究,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力,助力学校多元化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生源薄弱;审美教育;英语课程群;
期刊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熠熠生辉,诗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传承和发展。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下人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古代诗歌也不断发展和变化,在大数据时代下,传授学生古代诗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诗歌文化魅力,是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大数据背景,对中国古代诗歌教学进行探究,给其他教师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高中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受到教育界的一致认可。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和科学思维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而在众多新型教学模式中,教学情境模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情境设计策略以及生物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情境;策略分析;意义分析;生物课程  引言:情境模式是一种新型、
期刊
摘 要:物理属于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主要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与基本结构,物理还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和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在实验环节传统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需求,改进是必然趋势。笔者主要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认真分析,同时罗列部分改进路径。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路径  实验不仅是物理课程教学的关键性内容,还
期刊
摘 要:高中物理学习难度大,物理问题复杂,对解题方法要求极高,科学完善的方法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此,本文主要对物理思维解题方法的意义开展分析,明确其有助于提高解题的效率,可化繁为简,优化解题效果。重点探究了高中物理解题思维方法类型与运用,如整体隔离与代换推理法、类比思维法、逆向与正向思维法、归类与转化方法等,并结合具体例题,提出了相应的解题思路,以期挖掘物理思维解题方法优势,增强该方法的应用效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业也在不断地深化改革,新课改实施以来,学校都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观念为首要目标。到了高中化学教学中,更是要将核心素养和化学课本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核心素养观。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表现之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教书育人的重点,此外也说明化学课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