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任务就是灭火。只要有火,就得上去,边观察边行动。我喜欢消防工作,我想为国家做点贡献。”
“一般的楼房火灾,依据烟火颜色和形态,我就知道是什么东西着火。黑色的烟,燃烧物一般是橡胶或者化学物质。燃气泄漏是带火的白色的烟,呈压力状喷出,而不是烟带火卷出来的。”说起熟悉的烟和火,马小卫打开了话匣子。
马小卫现任北京市丰台区消防支队方庄中队指导员,参加过大大小小多次救援,但他最难忘的还是2008年汶川救援。
汶川地震救援
2008年5月13日,汶川地震第二天,马小卫和战友们启程奔赴灾区。青川是抗震救援官兵的第一站,震后山路崎岖,出现滑坡和塌方,上游形成多处堰塞湖,随时都有决堤危险。马小卫和战友们到达震区后徒步50公里去救人,用竹子搭成担架抬起受伤群众,用随身携带的止血带、纱布给伤者包扎。
马小卫回忆:“当时余震不断,但大家都毫不犹豫地冲进废墟,就想多救出来几个人。”5月19日,他和战友们圆满完成了5天5夜的救援任务。
“我一直以参与汶川地震救援而感到光荣,过了这么多年,回想起当年的事还历历在目,那次救援让我牢记自身的使命以及军装的光荣。”马小卫说。
汶川救援后,“救人第一”的信念铭刻在他心里,他也把这份信念传递给自己带的兵。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房山区山洪暴发,拒马河上游洪峰下泄,马小卫带着队里骨干力量奔赴前线。很多战士的双脚因在雨水里泡了十几个小时而感染,但他们顾不上这些,奋力划着冲锋舟四处寻找幸存者。
2015年6月30日下午,丰台区大红门西路一木材厂彩钢板库房起火,上千平方米都是易燃的木材、家具,马小卫和战友们顶住刺脸的火苗,用水枪堵截火势,进入库房“内攻”,最终扑灭大火。
“平时队里有人想家了,觉得训练苦了,我总是爱给他们讲汶川救援的事。我说你们肩上扛着的是最光荣的责任,你们得自己训练好了才能在灾难来时救出更多老百姓。”马小卫带领下的这支灭火尖兵,保卫着一方平安。
“我喜欢消防工作”
“火情就是命令,不管穿不穿战斗服,我们都是消防员。”马小卫的话掷地有声。
他这样说,也这样以身作则。一个周末,马小卫归队时见一栋20多层的楼房着火。他便赤手空拳冲进楼里,虽已无数次进入火场,但没有战斗服、没有头盔、没有氧气瓶、没有战友保护,孤身救援还是第一次。
起火点在3楼,一些居民还在用盆盆罐罐灭火,但火势渐起,马小卫呼喊群众赶紧撤离。他随即打开楼道里的消防栓,水枪顺利喷水。虽有水枪开路,但没有装备,烟熏火燎。
“边灭火边进攻”的马小卫终于摸到楼道盡头,在墙角发现一对母子已有昏迷迹象。他随即摇醒母亲,揽起孩子,把他们安全带出火场。
“天天都在烟火里,一看这烟和火,我心里是有数的,知道能进去也能出来。这些都需要专业经验。比如,烟往上走,进去需要水枪稀释、降温,不能盲目救火。”马小卫与《民生周刊》记者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到达火场后先要判断3点:第一,有没有断电;第二,有没有燃气;第三,是否有坍塌。一般坍塌发生在着火后的3到5小时,我们基本3分钟就到现场,所以确保前两点就可以开展救援。”
面对难以估量的火情,是否有过犹豫?“犹豫就别当消防员!”马小卫说,“我们的任务就是灭火。只要有火,就得上去,边观察边行动。消防员的职责就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喜欢消防工作,我想为国家做点贡献。”
居安思危
“火场如战场,对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求都特别高。”马小卫和同事们每天至少跑5公里。
“火场无情,体能是长期的坚持,我必须得对他们狠心。我能把他们安全带出去,就要把他们安全带回来。”马小卫说。
一看到新闻里有指战员牺牲,马小卫就如坐针毡,“赶紧组织训练”。针对类似的火灾救援进行训练,然后开展讲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需要使用哪些器材?
“开展讲评是为了做到更安全可靠。不论训练还是救援,首先要考虑救援人员的安全。不能让悲剧发生在我们身上,要对同事们负责,要确保他们每个人的安全。”马小卫说。
居安思危,时刻警戒。方庄中队平均每天出警两趟,这个季节是火灾高发时段。“现在的火灾情势越来越严峻。虽然少了,但难度更大,一着火就是大火,不能放松警惕。”马小卫说。
做了16年消防员的马小卫也有自己的职业病。要求妻子在车里必须放置两桶水、家里的窗户必须有一扇是打开的、出门必须断电……除了安全意识,他也关注家人的身体素质,“儿子的身体素质特别好,8岁做100个俯卧撑没问题,还能跟着我们跑圈。”
说起儿子,马小卫十分骄傲。儿子平日老闹着要去消防队,还让大人给他买了战斗服和消防车,经常和小伙伴们炫耀说:“我爸是消防员,他特别勇敢。”
“一般的楼房火灾,依据烟火颜色和形态,我就知道是什么东西着火。黑色的烟,燃烧物一般是橡胶或者化学物质。燃气泄漏是带火的白色的烟,呈压力状喷出,而不是烟带火卷出来的。”说起熟悉的烟和火,马小卫打开了话匣子。
马小卫现任北京市丰台区消防支队方庄中队指导员,参加过大大小小多次救援,但他最难忘的还是2008年汶川救援。
汶川地震救援
2008年5月13日,汶川地震第二天,马小卫和战友们启程奔赴灾区。青川是抗震救援官兵的第一站,震后山路崎岖,出现滑坡和塌方,上游形成多处堰塞湖,随时都有决堤危险。马小卫和战友们到达震区后徒步50公里去救人,用竹子搭成担架抬起受伤群众,用随身携带的止血带、纱布给伤者包扎。
马小卫回忆:“当时余震不断,但大家都毫不犹豫地冲进废墟,就想多救出来几个人。”5月19日,他和战友们圆满完成了5天5夜的救援任务。
“我一直以参与汶川地震救援而感到光荣,过了这么多年,回想起当年的事还历历在目,那次救援让我牢记自身的使命以及军装的光荣。”马小卫说。
汶川救援后,“救人第一”的信念铭刻在他心里,他也把这份信念传递给自己带的兵。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房山区山洪暴发,拒马河上游洪峰下泄,马小卫带着队里骨干力量奔赴前线。很多战士的双脚因在雨水里泡了十几个小时而感染,但他们顾不上这些,奋力划着冲锋舟四处寻找幸存者。
2015年6月30日下午,丰台区大红门西路一木材厂彩钢板库房起火,上千平方米都是易燃的木材、家具,马小卫和战友们顶住刺脸的火苗,用水枪堵截火势,进入库房“内攻”,最终扑灭大火。
“平时队里有人想家了,觉得训练苦了,我总是爱给他们讲汶川救援的事。我说你们肩上扛着的是最光荣的责任,你们得自己训练好了才能在灾难来时救出更多老百姓。”马小卫带领下的这支灭火尖兵,保卫着一方平安。
“我喜欢消防工作”
“火情就是命令,不管穿不穿战斗服,我们都是消防员。”马小卫的话掷地有声。
他这样说,也这样以身作则。一个周末,马小卫归队时见一栋20多层的楼房着火。他便赤手空拳冲进楼里,虽已无数次进入火场,但没有战斗服、没有头盔、没有氧气瓶、没有战友保护,孤身救援还是第一次。
起火点在3楼,一些居民还在用盆盆罐罐灭火,但火势渐起,马小卫呼喊群众赶紧撤离。他随即打开楼道里的消防栓,水枪顺利喷水。虽有水枪开路,但没有装备,烟熏火燎。
“边灭火边进攻”的马小卫终于摸到楼道盡头,在墙角发现一对母子已有昏迷迹象。他随即摇醒母亲,揽起孩子,把他们安全带出火场。
“天天都在烟火里,一看这烟和火,我心里是有数的,知道能进去也能出来。这些都需要专业经验。比如,烟往上走,进去需要水枪稀释、降温,不能盲目救火。”马小卫与《民生周刊》记者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到达火场后先要判断3点:第一,有没有断电;第二,有没有燃气;第三,是否有坍塌。一般坍塌发生在着火后的3到5小时,我们基本3分钟就到现场,所以确保前两点就可以开展救援。”
面对难以估量的火情,是否有过犹豫?“犹豫就别当消防员!”马小卫说,“我们的任务就是灭火。只要有火,就得上去,边观察边行动。消防员的职责就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喜欢消防工作,我想为国家做点贡献。”
居安思危
“火场如战场,对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求都特别高。”马小卫和同事们每天至少跑5公里。
“火场无情,体能是长期的坚持,我必须得对他们狠心。我能把他们安全带出去,就要把他们安全带回来。”马小卫说。
一看到新闻里有指战员牺牲,马小卫就如坐针毡,“赶紧组织训练”。针对类似的火灾救援进行训练,然后开展讲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需要使用哪些器材?
“开展讲评是为了做到更安全可靠。不论训练还是救援,首先要考虑救援人员的安全。不能让悲剧发生在我们身上,要对同事们负责,要确保他们每个人的安全。”马小卫说。
居安思危,时刻警戒。方庄中队平均每天出警两趟,这个季节是火灾高发时段。“现在的火灾情势越来越严峻。虽然少了,但难度更大,一着火就是大火,不能放松警惕。”马小卫说。
做了16年消防员的马小卫也有自己的职业病。要求妻子在车里必须放置两桶水、家里的窗户必须有一扇是打开的、出门必须断电……除了安全意识,他也关注家人的身体素质,“儿子的身体素质特别好,8岁做100个俯卧撑没问题,还能跟着我们跑圈。”
说起儿子,马小卫十分骄傲。儿子平日老闹着要去消防队,还让大人给他买了战斗服和消防车,经常和小伙伴们炫耀说:“我爸是消防员,他特别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