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人生中幸运的一件大事是拜张幼丞先生为师。向老师学习刻铜艺术,目的很单纯,就是学习刻铜技艺,并没过多的想拜师的事情。有一次,周继烈老师和我聊天,问我是否已经拜师。我说还没有,老师身体很硬朗,不急。周老师说:“这件事,你一定要急,先把手头的事情放一放,先办这事,即使不摆仪式,拜师帖一定要写,我做证人。”在周老师的积极帮助下,2016年正式拜师。
拜师帖释文
学生陈洪超,河北省冀州市人,酷爱刻铜,久慕张幼丞先生刻铜艺术造诣,为求深造和更好的继承弘扬张氏刻铜艺术,恳拜张幼丞先生门下为徒。敬祈赐教
尊师张幼丞
学生陈洪超
见证周继烈
公元二〇一六年六月八日于北京
每次带上我自己的刻铜墨盒给老师看時,他总会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就连非常小的瑕疵都给指出来。如某地方下刀过狠,某地方下刀的力度不够。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会拿自己的刻刀和我的刻刀做比较,指出刀具刃磨的角度,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虽然不能亲自操刀,但也会左手持刀,右手握锤,给我示范刻铜姿势。刀刃入铜的角度直接导致刀痕出什么样的效果。铜墨盒制作上的不仔细看不出来的小毛病,他也会指出来,不留情面。老师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让我发自内心的敬佩。
他不止一次跟我说,想回老家看看,去父母的墓添一捧土。因年事已高,有好几次都未能成行。我找出每年清明节给师祖扫墓献花的照片给他看,并答应年年清明节都去扫墓。老师非常高兴,还送了我礼物。我不但学习了刻铜技艺,更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老师豁达、宽阔的胸怀也深深地影响着我。
张幼丞先生(1925—2019),名永琛,张樾丞先生次子,祖籍河北省新河县南小寨,五岁即从父张樾丞先生学了篆刻书法,七岁时篆刻作品已经发表在当时的《华北日报》《华北画报》,被誉为“七龄神通”。因刻铜技艺打下了坚实基础,后入辅仁大学学习古文与书法,经此历练,技艺更精。《琉璃厂小志》(作者孙殿起,1894-1958,冀州市北安阳城村人)这样评论张樾丞先生说:“子二,长少丞,次幼丞,皆能承其业,钝刀浅刻轻轻拓,铁线文成细细拦。可谓家学渊源。”
新中国成立之时,张樾丞先生接受第一枚开国大印刻制任务,铜质印坯的铸造、打磨等制作工序,老师协助其父亲参与其中。同期,中央政务院在同古堂订制了200多件办公用铜墨盒,其中亦有许多是老师作品。1954年,同古堂公私合营,老师参加了北京刻字社,“文革”期间,张家亦受冲击,大量文物、字画、书籍、家具被抄走,部分房屋被没收。
改革开放后,文化艺术界许多知名人士慕名求印者甚多,启功先生、范曾先生、季羡林先生等也都特意登门请治印。据老师亲口讲在上世纪80年代初,许多书画家慕同古堂张氏刻铜之名,上门求刻铜墨盒,找到当年为同古堂制做墨盒的师傅。但经历“文革”特殊时期,老师傅那里做铜墨盒的铜料全无,工具也不齐全,老师多方托人辗转从南方购得白铜板等材料,经过一年多时间,才把材料、工具等准备齐全,陆陆续续做了几十个墨盒。老师刻了大约有二三十个,既有与启功先生等书画大家的合作,也有以家藏拓片的过稿墨盒作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老师应奥组委邀请参加了奥运中国印的设计。
任何一门成熟的艺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多都要有几代人努力,通过不断尝试、创新以及技艺经验的叠加积累,最终成为一门成熟的艺术。张氏刻铜也不例外,张樾丞先生、张寿丞先生继承清末北京刻铜艺人们技法,又在姚茫父、陈师曾、张大千、齐白石、汪慎生等大家们的积极参与帮助下,改进刻铜刀具与刻铜表现技法,民国时期发展至鼎盛,在大量实践中,成熟为张氏刻铜艺术。第一代,张樾丞先生和张寿丞先生;第二代,张少丞先生、张幼丞先生等;第三代,张国睿、陈洪超等人。传承有序,绵延不断。张家人为人极低调,让刻铜圈的有些人误以为同古堂张氏刻铜技艺已失传,甚至对张氏刻铜工具、技法等曲解。恩师张幼丞先生对刻铜刀具又有改进,同时对刻铜技艺进行了大胆尝试并有所突破。上承父辈刻铜艺术,下培养下一代刻铜传人。老师不仅印坛夺锋,刻铜功力也非常深厚,不愧为当代刻铜艺术大家。
老师晚年在家,每天收听收看新闻、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为灾区和街道党员捐款奉献爱心,一生兢兢业业、勤俭持家,严格要求教育子女,为寺庙建设修缮、放生等慷慨捐款,精劲学佛、打坐、念经、食素,每日诵经数百次,一生诵《金刚经》六十余载。他待人和善、性情爽快、为人低调、品德崇高,永远是我辈学习的榜样。
拜师帖释文
学生陈洪超,河北省冀州市人,酷爱刻铜,久慕张幼丞先生刻铜艺术造诣,为求深造和更好的继承弘扬张氏刻铜艺术,恳拜张幼丞先生门下为徒。敬祈赐教
尊师张幼丞
学生陈洪超
见证周继烈
公元二〇一六年六月八日于北京
每次带上我自己的刻铜墨盒给老师看時,他总会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就连非常小的瑕疵都给指出来。如某地方下刀过狠,某地方下刀的力度不够。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会拿自己的刻刀和我的刻刀做比较,指出刀具刃磨的角度,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虽然不能亲自操刀,但也会左手持刀,右手握锤,给我示范刻铜姿势。刀刃入铜的角度直接导致刀痕出什么样的效果。铜墨盒制作上的不仔细看不出来的小毛病,他也会指出来,不留情面。老师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让我发自内心的敬佩。
他不止一次跟我说,想回老家看看,去父母的墓添一捧土。因年事已高,有好几次都未能成行。我找出每年清明节给师祖扫墓献花的照片给他看,并答应年年清明节都去扫墓。老师非常高兴,还送了我礼物。我不但学习了刻铜技艺,更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老师豁达、宽阔的胸怀也深深地影响着我。
张幼丞先生(1925—2019),名永琛,张樾丞先生次子,祖籍河北省新河县南小寨,五岁即从父张樾丞先生学了篆刻书法,七岁时篆刻作品已经发表在当时的《华北日报》《华北画报》,被誉为“七龄神通”。因刻铜技艺打下了坚实基础,后入辅仁大学学习古文与书法,经此历练,技艺更精。《琉璃厂小志》(作者孙殿起,1894-1958,冀州市北安阳城村人)这样评论张樾丞先生说:“子二,长少丞,次幼丞,皆能承其业,钝刀浅刻轻轻拓,铁线文成细细拦。可谓家学渊源。”
新中国成立之时,张樾丞先生接受第一枚开国大印刻制任务,铜质印坯的铸造、打磨等制作工序,老师协助其父亲参与其中。同期,中央政务院在同古堂订制了200多件办公用铜墨盒,其中亦有许多是老师作品。1954年,同古堂公私合营,老师参加了北京刻字社,“文革”期间,张家亦受冲击,大量文物、字画、书籍、家具被抄走,部分房屋被没收。
改革开放后,文化艺术界许多知名人士慕名求印者甚多,启功先生、范曾先生、季羡林先生等也都特意登门请治印。据老师亲口讲在上世纪80年代初,许多书画家慕同古堂张氏刻铜之名,上门求刻铜墨盒,找到当年为同古堂制做墨盒的师傅。但经历“文革”特殊时期,老师傅那里做铜墨盒的铜料全无,工具也不齐全,老师多方托人辗转从南方购得白铜板等材料,经过一年多时间,才把材料、工具等准备齐全,陆陆续续做了几十个墨盒。老师刻了大约有二三十个,既有与启功先生等书画大家的合作,也有以家藏拓片的过稿墨盒作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老师应奥组委邀请参加了奥运中国印的设计。
任何一门成熟的艺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多都要有几代人努力,通过不断尝试、创新以及技艺经验的叠加积累,最终成为一门成熟的艺术。张氏刻铜也不例外,张樾丞先生、张寿丞先生继承清末北京刻铜艺人们技法,又在姚茫父、陈师曾、张大千、齐白石、汪慎生等大家们的积极参与帮助下,改进刻铜刀具与刻铜表现技法,民国时期发展至鼎盛,在大量实践中,成熟为张氏刻铜艺术。第一代,张樾丞先生和张寿丞先生;第二代,张少丞先生、张幼丞先生等;第三代,张国睿、陈洪超等人。传承有序,绵延不断。张家人为人极低调,让刻铜圈的有些人误以为同古堂张氏刻铜技艺已失传,甚至对张氏刻铜工具、技法等曲解。恩师张幼丞先生对刻铜刀具又有改进,同时对刻铜技艺进行了大胆尝试并有所突破。上承父辈刻铜艺术,下培养下一代刻铜传人。老师不仅印坛夺锋,刻铜功力也非常深厚,不愧为当代刻铜艺术大家。
老师晚年在家,每天收听收看新闻、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为灾区和街道党员捐款奉献爱心,一生兢兢业业、勤俭持家,严格要求教育子女,为寺庙建设修缮、放生等慷慨捐款,精劲学佛、打坐、念经、食素,每日诵经数百次,一生诵《金刚经》六十余载。他待人和善、性情爽快、为人低调、品德崇高,永远是我辈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