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围绕《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的热议和争论仍在持续,其背后的价值指向学生的素养培育与终身发展,如何以审慎的态度在素养时代实施科学的惩戒?探讨构建有效惩戒的三维路向迫在眉睫。
路向一:家校通规。惩戒自古有之,《辞海》中对惩戒的解释为“惩治过错,警戒将来”,意即惩为手段,戒为目的。有效实施教育惩戒,必须在家校合作上聚焦策划,凝聚共识,共同指向后天的素养积淀。学生在校受到老师科学合理的惩戒,教师在课后应告知家长,争取家长的认同,告知惩戒的最终目的是降低不当行为的发生频率,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根本指向善意的,促进自我反省,常态化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发展态势。学生返家后,家长可继续观察学生的表现,奖优罚劣,顺势而为,家校互通的根本目的是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惩罚起作用的机制在于行为者能感知到厌恶刺激和某种特定行为的联结来降低行为发生的频率,而一旦这种厌恶刺激和行为的联结减弱或消失,不当行为极有可能死灰复燃。
路向二:讲求艺术。惩戒时老师应怀清醒的敬畏之心,敬畏个体,敬畏成长,惩戒时要建立班级民主惩戒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心服口服,从情感上接受,心理上认同,达到以惩戒育人,以惩戒立规。教师惩戒时的宽严相济,慈祥不失威严,让学生意识到错误背后应当承担的责任感。如戒尺常在手,起落有艺术,大动作小频率。正视学生的错误,选择聪颖巧妙、艺术性的惩戒方式,力促他们产生悔改之意,保持警惕之心,日后不再犯错,反思顿悟,内化素养。教育惩戒要讲智慧和“艺术”。与表扬、赞赏等方式能够带给学生兴奋、愉悦等正向情绪不同,惩戒是一种改变和约束学生过错行为的反向刺激方式,它带给学生的通常是自责、羞愧甚至愤怒的负面情绪。教育惩戒隐含着无形的教育力量,惩罚的“度”如果没有把握好,就可能偏离教师的预设目标而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提升惩戒的科学性。
路向三:氛围民主。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健全,德智体美劳培育体系的建构,均须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的育人本真。探索建立以生为本、民主和谐的惩戒氛围是实现惩戒效益最大化的根本保证。学生作为教育惩戒过程中的主体,其内心领悟自身错误是惩戒中关键环节,更是自我育人实现的价值诉求。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班级内惩戒规则的制定主体是每位学生民主制定的,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在惩戒中和学生具有平等的地位。根据学生所犯错误的程度不同,可以建立三级惩戒评价机制,即小组内部惩戒、班级层面惩戒、学校层面惩戒,依次递进,螺旋上升。如对一周内违反校级校规3 次以上的学生实施小组惩戒;对每月累计接受过5次以上小组内部惩戒的学生实施班级惩戒,对屡教不改,违纪严重的学生实施学校惩戒;为确保民主,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班级可探索建立学生陈述制度,按照“学生陈述——班委会调查——班会课听证讨论——学校裁定——执行惩戒”等程序。惩戒过程中,教师需更加关注学生的情绪感受,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人格的惩戒体现在对学生秉性的精准把握中,惩戒中学生的年龄、性格不尽相同,惩戒的度应区别对待。对脾气暴躁的学生可以采取弹性化的持久的惩戒方式,而对性格内敛、脾气柔顺的学生应采取相对平和的惩戒方式。树立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原则,即使是犯错的学生也应得到与教师公平公正的交流机会,而不是教师一方独断。对学生实施教化,对有偏差的学生进行纠正,须依据问题的性质、程度、缓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素质等运用相应的规则,以期达到其心自省、其行规矩的效果。
综上,家校通规、讲求艺术和氛围民主是科学惩戒落地进校的基本路向与诉求;聚焦教育惩戒服务于学生学生素养积淀的全过程,指向全人发展,提升人才培养的教育力是新时代教育惩戒的新使命。
作者單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路向一:家校通规。惩戒自古有之,《辞海》中对惩戒的解释为“惩治过错,警戒将来”,意即惩为手段,戒为目的。有效实施教育惩戒,必须在家校合作上聚焦策划,凝聚共识,共同指向后天的素养积淀。学生在校受到老师科学合理的惩戒,教师在课后应告知家长,争取家长的认同,告知惩戒的最终目的是降低不当行为的发生频率,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根本指向善意的,促进自我反省,常态化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发展态势。学生返家后,家长可继续观察学生的表现,奖优罚劣,顺势而为,家校互通的根本目的是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惩罚起作用的机制在于行为者能感知到厌恶刺激和某种特定行为的联结来降低行为发生的频率,而一旦这种厌恶刺激和行为的联结减弱或消失,不当行为极有可能死灰复燃。
路向二:讲求艺术。惩戒时老师应怀清醒的敬畏之心,敬畏个体,敬畏成长,惩戒时要建立班级民主惩戒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心服口服,从情感上接受,心理上认同,达到以惩戒育人,以惩戒立规。教师惩戒时的宽严相济,慈祥不失威严,让学生意识到错误背后应当承担的责任感。如戒尺常在手,起落有艺术,大动作小频率。正视学生的错误,选择聪颖巧妙、艺术性的惩戒方式,力促他们产生悔改之意,保持警惕之心,日后不再犯错,反思顿悟,内化素养。教育惩戒要讲智慧和“艺术”。与表扬、赞赏等方式能够带给学生兴奋、愉悦等正向情绪不同,惩戒是一种改变和约束学生过错行为的反向刺激方式,它带给学生的通常是自责、羞愧甚至愤怒的负面情绪。教育惩戒隐含着无形的教育力量,惩罚的“度”如果没有把握好,就可能偏离教师的预设目标而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提升惩戒的科学性。
路向三:氛围民主。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健全,德智体美劳培育体系的建构,均须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的育人本真。探索建立以生为本、民主和谐的惩戒氛围是实现惩戒效益最大化的根本保证。学生作为教育惩戒过程中的主体,其内心领悟自身错误是惩戒中关键环节,更是自我育人实现的价值诉求。发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班级内惩戒规则的制定主体是每位学生民主制定的,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在惩戒中和学生具有平等的地位。根据学生所犯错误的程度不同,可以建立三级惩戒评价机制,即小组内部惩戒、班级层面惩戒、学校层面惩戒,依次递进,螺旋上升。如对一周内违反校级校规3 次以上的学生实施小组惩戒;对每月累计接受过5次以上小组内部惩戒的学生实施班级惩戒,对屡教不改,违纪严重的学生实施学校惩戒;为确保民主,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班级可探索建立学生陈述制度,按照“学生陈述——班委会调查——班会课听证讨论——学校裁定——执行惩戒”等程序。惩戒过程中,教师需更加关注学生的情绪感受,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人格的惩戒体现在对学生秉性的精准把握中,惩戒中学生的年龄、性格不尽相同,惩戒的度应区别对待。对脾气暴躁的学生可以采取弹性化的持久的惩戒方式,而对性格内敛、脾气柔顺的学生应采取相对平和的惩戒方式。树立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原则,即使是犯错的学生也应得到与教师公平公正的交流机会,而不是教师一方独断。对学生实施教化,对有偏差的学生进行纠正,须依据问题的性质、程度、缓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素质等运用相应的规则,以期达到其心自省、其行规矩的效果。
综上,家校通规、讲求艺术和氛围民主是科学惩戒落地进校的基本路向与诉求;聚焦教育惩戒服务于学生学生素养积淀的全过程,指向全人发展,提升人才培养的教育力是新时代教育惩戒的新使命。
作者單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