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提问应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对话关系。有效的课堂提问,可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此,教师不但要善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要善于引领学生的质疑问难。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利用语言、图示、环境、活动等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种种教学情景,其作用是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笔者在骨干培训公开课教学上教《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时,就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赛马的全过程,并制作了“自己赛马”程序,让学生自己动手体会赛马对阵顺序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观看课件播映和自己动手操作,问题随之而生:孙膑为什么会转败为胜?孙膑这样的办法,田忌为什么不会?齐威王为什么会输?……之后再通过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问题意识不断被激活,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了。
二、激励大胆质疑,鼓励挑战“权威”
中国传统教育就是学生把教师和教材看作知识的权威,新课程理念则鼓励学生理性思辨,敢于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权威”,阐明自己的独特见解。
原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月光曲》一文中,有“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一句。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小五年级沈颖同学在家预习时,产生了疑问:“月光怎么可以升起来呢?这是个病句,属于搭配不当,应改为‘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她的质疑得到了老师的支持,于是写信向这本书的主编兼责任编辑荆福棣叔叔提出异议。不久,沈颖同学就收到了荆叔叔的来信:“你的意见提得对,‘月光’应该改为‘月亮’。”
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诸如此类的大胆质疑和挑战,突破常规思维模式,学生的问题意识才会得到质的飞跃。
三、抓住关键之处,引领质疑问难
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旦被激活,可能会呈现众彩纷呈的局面。而学生的问题往往发于课文的关键之处,教师要谙于这些关键之处,以便巧妙引领学生的质疑问难。
一是巧借题眼引领。俗话说“题好文一半”。教师经常推敲题眼,有利于引领学生通过质疑、讨论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课文中的诸葛亮是在骗曹操的箭,课题用‘草船借箭’是不对的。”这一说使同学们都愣住了,很快就形成了“借箭”与“骗箭”两种不同的观点。我马上让学生再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各自的依据,经过再读课文、共同讨论之后,同学们都赞同诸葛亮是在借箭,因为借东西要告诉人家,而文中也写道“谢谢曹丞相的箭”。再者,有借有还,等到开战时诸葛亮会将十万枝箭再“还给”曹操的。至于擂鼓呐喊,选择有大雾的日子,那只是“借”的策略而已。所以,用“借”字更能体现出诸葛亮的智慧。
二是巧借重点词句引领。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对重点字词及关键的语句进行质疑。对此,教师就要对文本进行深入钻研,要有透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的质疑问难。
例如《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一文中提到“五十年后会是什么样也很难预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计算机会越来越‘神”’。有位学生问:“那么今后的计算机到底会变得有多‘神’呢?”抓住“神”字,我引导学生根据本课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积累,大胆展开想象。几分钟后,有的学生说:“以后的计算机可以听懂动物的语言。”有的学生说:“以后的计算机可以直接用脑电波操作。”还有的学生说:“以后的计算机可以戴在人的头上,人脑和电脑并用。”……这样的引领,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拓宽了他们的思维与想象,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是巧借矛盾引领。课文中常有看似矛盾之处,实乃精彩之笔的地方。教师对此要有一定的预设,以便更好地引领学生的质疑。
例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记述了作者在七八岁时,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有学生提出:“‘我’写的那首诗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父母对“我”写的诗持不同评价的目的:母亲的爱是慈祥的,她认为孩子能写出诗应该给予鼓励,父亲却认为过度的夸赞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而他们的目的都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既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欲望,又要潜心钻研,精心预设,善于引领学生的各种质疑问难。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师生互问、生生互问、共享对话的教学境界。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利用语言、图示、环境、活动等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种种教学情景,其作用是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笔者在骨干培训公开课教学上教《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时,就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赛马的全过程,并制作了“自己赛马”程序,让学生自己动手体会赛马对阵顺序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观看课件播映和自己动手操作,问题随之而生:孙膑为什么会转败为胜?孙膑这样的办法,田忌为什么不会?齐威王为什么会输?……之后再通过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问题意识不断被激活,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了。
二、激励大胆质疑,鼓励挑战“权威”
中国传统教育就是学生把教师和教材看作知识的权威,新课程理念则鼓励学生理性思辨,敢于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权威”,阐明自己的独特见解。
原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月光曲》一文中,有“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一句。江苏省如皋师范附小五年级沈颖同学在家预习时,产生了疑问:“月光怎么可以升起来呢?这是个病句,属于搭配不当,应改为‘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她的质疑得到了老师的支持,于是写信向这本书的主编兼责任编辑荆福棣叔叔提出异议。不久,沈颖同学就收到了荆叔叔的来信:“你的意见提得对,‘月光’应该改为‘月亮’。”
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诸如此类的大胆质疑和挑战,突破常规思维模式,学生的问题意识才会得到质的飞跃。
三、抓住关键之处,引领质疑问难
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旦被激活,可能会呈现众彩纷呈的局面。而学生的问题往往发于课文的关键之处,教师要谙于这些关键之处,以便巧妙引领学生的质疑问难。
一是巧借题眼引领。俗话说“题好文一半”。教师经常推敲题眼,有利于引领学生通过质疑、讨论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课文中的诸葛亮是在骗曹操的箭,课题用‘草船借箭’是不对的。”这一说使同学们都愣住了,很快就形成了“借箭”与“骗箭”两种不同的观点。我马上让学生再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各自的依据,经过再读课文、共同讨论之后,同学们都赞同诸葛亮是在借箭,因为借东西要告诉人家,而文中也写道“谢谢曹丞相的箭”。再者,有借有还,等到开战时诸葛亮会将十万枝箭再“还给”曹操的。至于擂鼓呐喊,选择有大雾的日子,那只是“借”的策略而已。所以,用“借”字更能体现出诸葛亮的智慧。
二是巧借重点词句引领。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对重点字词及关键的语句进行质疑。对此,教师就要对文本进行深入钻研,要有透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的质疑问难。
例如《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一文中提到“五十年后会是什么样也很难预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计算机会越来越‘神”’。有位学生问:“那么今后的计算机到底会变得有多‘神’呢?”抓住“神”字,我引导学生根据本课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积累,大胆展开想象。几分钟后,有的学生说:“以后的计算机可以听懂动物的语言。”有的学生说:“以后的计算机可以直接用脑电波操作。”还有的学生说:“以后的计算机可以戴在人的头上,人脑和电脑并用。”……这样的引领,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拓宽了他们的思维与想象,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是巧借矛盾引领。课文中常有看似矛盾之处,实乃精彩之笔的地方。教师对此要有一定的预设,以便更好地引领学生的质疑。
例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记述了作者在七八岁时,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有学生提出:“‘我’写的那首诗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父母对“我”写的诗持不同评价的目的:母亲的爱是慈祥的,她认为孩子能写出诗应该给予鼓励,父亲却认为过度的夸赞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而他们的目的都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既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欲望,又要潜心钻研,精心预设,善于引领学生的各种质疑问难。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师生互问、生生互问、共享对话的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