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本刊2012年8月25日刊(总第182期)“记者专栏”《“保护”的策略》一文刊出后,读者陈昌业向编辑部发来争鸣文章《开放的胸襟和公平的态度才是自强的坦途》,文章经编辑删减后刊发于下,并配以《“保护”的策略》一文作者(本刊主笔马巍)的回应文章。
我们期待这样的观点交锋和思想碰撞,这既是对产业话题的有益探讨,也是对“关注国产电影”的再次呼吁。
“保护”的策略》(《综艺报》2012年8月25日刊,以下简称“保护”)一文分析认为保护月策略做到了“一方面空出相当长的一段档期专门留给国产片,另一方面则把多部进口分账大片集中排映,以提高生产力。”对此,笔者存有疑义——对于国产片而言,近一个月内无进口片竞争是否真的提高了生产力?诚然《画皮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蒙该档期的特殊性所赐,亦必须承认3D票价同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整个七月的中国电影票房是否当真因为无进口片而与同期相比有增长或至少是保持呢?根据《中国电影报》发布的数字, 2012年的7月(四周)竟比2011年同期少了整整1亿元!而对于一个连年以高速度增长的中国电影市场而言,负增长的情况已足够显见市场出现了令人不安的状况。
暑期档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海外片方的“有意或无意”退让究竟是否能使市场真的受益?7月27日《冰河世纪4》上映方才止住市场四周连续下跌的趋势,笔者在此期间多次去过影院,直至7月的第4周,影院才重现排队买票、络绎不绝的热闹景象。暑期档的重要性于电影市场无需多言,影院不仅仅依赖票房收入,片源质量还将决定能否通过卖汽水、冷饮等食品获利。在片源质量下降,卖品收入不振的情况下,影院经理们的场租、水电、人力等成本项目不变的情况下,马先生是否当真认为这是市场所乐见?首都时代影城的黯然落幕我们都不希望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
再者,进口影片在8月末和9月初的“拥挤”排映是否当真提高了生产力?同一天上映两部等量级大片,在去年12月就已经被证明必然会造成两败俱伤,《金陵十三钗》与《龙门飞甲》最终的票房都不是双方所预期且能欣然接受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和《超凡蜘蛛侠》在国内市场的挤压式排片,包括《普罗米修斯》的紧随而来,我们的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2012年34周、35周票房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51.9%,但这样的比较还不够。若以档期内的竞争激烈程度而言,真正具有可比性的恰恰是2011年30周和31周(8/1-8/7),《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在31周接档《变形金刚3》(29周起映),两周票房合计为7.95亿元,竟又高于2012年34周与35周的合计票房——4300万元。应当说,“拥挤”排片确实稀释了进口影片的票房产出能力,但是否提高了国产电影或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生产力呢?
无论是基于“保护月”期间市场整体得利的美好期望,还是基于将好莱坞影片“挤压”形成“自相残杀”的战术策略,前者效果在数据面前已经不言自明,而后者即使达成了效果,是否真的对市场有益?仅就数据而言,影院经营者没能在热门档期内实现超越去年的利润目标——必须提醒研究者和行业管理者注意的是,除了国产影片的制作者应当被保护之外,影院经营者也是必须得到 “关怀”的,后者所代表的包括影院经理、服务员、保洁人员的就业和收入极其依赖票房,而影院一旦出现门可罗雀的状况,再加上场租等固定成本不断高企的现实紧逼,他们的苦涩绝非普通观众和研究者所能完全体会的。
“保护”一文,另一个令人不安的疑义是,其文立意之基即是从国产片受到有效保护这一结果和效果来反向推定达到此善之方式即为正当、合理——“未来中国电影如何应对好莱坞的挑战?应该说‘保护月’的策略值得肯定”。此逻辑在开篇即确立,实在值得推敲。。
笔者认为,保护之目的无可厚非,无论是行业管理者还是中国观众都是国产片的亲人,亲人的爱可以是家长式的保护,也可以是兄弟间的相互扶持,但是对待同业竞争者的态度则反映出家长的气度和兄弟的风度,而保护的方式则彰显市场的开放和公平。若方式有偏袒,则会形成竞争规则的歧视性,而这显然不仅是“胜之不武”能够简单描述的。
《画皮Ⅱ》若是因为战胜羸弱的对手而获利,那对于其他国产影片而言就不是一个值得学习和仿效的好案例,因为不是每个国产片都能赶上保护月,而且即使能赶上,由于保护月的吸引力,下一次进入这个档期的竞争影片数量一定会更多,同期的高密度上映只能是两败俱伤。而如果管理者要调控同期的竞争者数量,那标准会是什么?我实在无法想象 “应该说这一策略是符合目前中国电影现状的,希望在未来也能得到进一步巩固”所带来的苦涩后果。
过度保护并不利于国产影片的倔强成长,优胜劣汰的残酷环境虽无情,但有效率,且在多个行业已经证明竞争确实能够快速提高同业的产品质量和行业升级。因此笔者很难认同“其实对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而言,一家挣得再多,不如大家都挣一点。”市场竞争绝不是平均主义,若是平均成为行业原则,本可以获利更多的领先者会继续为“平均”而生产更优质的电影吗?而那些本该被市场无情淘汰的东郭先生在“平均”的恩泽下竟能继续滥竽充数,这是“保护”一文作者愿意见到的市场“发展”吗?我们的电影行业从1993年的3号文件开始就打破了中影公司统购统销的局面,不就是为了让电影市场呈现活力,以竞争为导向,从而发行方能为优质影片定高价,激励制片者生产满足市场需要的影片,同时电影观众也因为“用脚的投票权利”而为自己争取到优质影片。因此,我们才能够在3号文件之后,迎来《狮王争霸》,才能在1997年前后连续迎来冯小刚的贺岁片,也才能在2002年迎来《英雄》并开启中国大片时代,从而推动了中国电影从2002年的不到10亿元快速发展到2011年的130亿元。
坦率地说,笔者不认同保护月的策略,无论是有意或无意的安排,市场形成这样的进口影片真空期并不利于中国电影市场的成长,长期也不利于国产影片的自强,因此在当前20+14的配额制保护下,开放的胸襟和竞争的态度是行业管理者和国产影片生产者所更应清晰认识的。
本刊2012年8月25日刊(总第182期)“记者专栏”《“保护”的策略》一文刊出后,读者陈昌业向编辑部发来争鸣文章《开放的胸襟和公平的态度才是自强的坦途》,文章经编辑删减后刊发于下,并配以《“保护”的策略》一文作者(本刊主笔马巍)的回应文章。
我们期待这样的观点交锋和思想碰撞,这既是对产业话题的有益探讨,也是对“关注国产电影”的再次呼吁。
“保护”的策略》(《综艺报》2012年8月25日刊,以下简称“保护”)一文分析认为保护月策略做到了“一方面空出相当长的一段档期专门留给国产片,另一方面则把多部进口分账大片集中排映,以提高生产力。”对此,笔者存有疑义——对于国产片而言,近一个月内无进口片竞争是否真的提高了生产力?诚然《画皮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蒙该档期的特殊性所赐,亦必须承认3D票价同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整个七月的中国电影票房是否当真因为无进口片而与同期相比有增长或至少是保持呢?根据《中国电影报》发布的数字, 2012年的7月(四周)竟比2011年同期少了整整1亿元!而对于一个连年以高速度增长的中国电影市场而言,负增长的情况已足够显见市场出现了令人不安的状况。
暑期档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海外片方的“有意或无意”退让究竟是否能使市场真的受益?7月27日《冰河世纪4》上映方才止住市场四周连续下跌的趋势,笔者在此期间多次去过影院,直至7月的第4周,影院才重现排队买票、络绎不绝的热闹景象。暑期档的重要性于电影市场无需多言,影院不仅仅依赖票房收入,片源质量还将决定能否通过卖汽水、冷饮等食品获利。在片源质量下降,卖品收入不振的情况下,影院经理们的场租、水电、人力等成本项目不变的情况下,马先生是否当真认为这是市场所乐见?首都时代影城的黯然落幕我们都不希望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
再者,进口影片在8月末和9月初的“拥挤”排映是否当真提高了生产力?同一天上映两部等量级大片,在去年12月就已经被证明必然会造成两败俱伤,《金陵十三钗》与《龙门飞甲》最终的票房都不是双方所预期且能欣然接受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和《超凡蜘蛛侠》在国内市场的挤压式排片,包括《普罗米修斯》的紧随而来,我们的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2012年34周、35周票房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51.9%,但这样的比较还不够。若以档期内的竞争激烈程度而言,真正具有可比性的恰恰是2011年30周和31周(8/1-8/7),《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在31周接档《变形金刚3》(29周起映),两周票房合计为7.95亿元,竟又高于2012年34周与35周的合计票房——4300万元。应当说,“拥挤”排片确实稀释了进口影片的票房产出能力,但是否提高了国产电影或是中国电影市场的生产力呢?
无论是基于“保护月”期间市场整体得利的美好期望,还是基于将好莱坞影片“挤压”形成“自相残杀”的战术策略,前者效果在数据面前已经不言自明,而后者即使达成了效果,是否真的对市场有益?仅就数据而言,影院经营者没能在热门档期内实现超越去年的利润目标——必须提醒研究者和行业管理者注意的是,除了国产影片的制作者应当被保护之外,影院经营者也是必须得到 “关怀”的,后者所代表的包括影院经理、服务员、保洁人员的就业和收入极其依赖票房,而影院一旦出现门可罗雀的状况,再加上场租等固定成本不断高企的现实紧逼,他们的苦涩绝非普通观众和研究者所能完全体会的。
“保护”一文,另一个令人不安的疑义是,其文立意之基即是从国产片受到有效保护这一结果和效果来反向推定达到此善之方式即为正当、合理——“未来中国电影如何应对好莱坞的挑战?应该说‘保护月’的策略值得肯定”。此逻辑在开篇即确立,实在值得推敲。。
笔者认为,保护之目的无可厚非,无论是行业管理者还是中国观众都是国产片的亲人,亲人的爱可以是家长式的保护,也可以是兄弟间的相互扶持,但是对待同业竞争者的态度则反映出家长的气度和兄弟的风度,而保护的方式则彰显市场的开放和公平。若方式有偏袒,则会形成竞争规则的歧视性,而这显然不仅是“胜之不武”能够简单描述的。
《画皮Ⅱ》若是因为战胜羸弱的对手而获利,那对于其他国产影片而言就不是一个值得学习和仿效的好案例,因为不是每个国产片都能赶上保护月,而且即使能赶上,由于保护月的吸引力,下一次进入这个档期的竞争影片数量一定会更多,同期的高密度上映只能是两败俱伤。而如果管理者要调控同期的竞争者数量,那标准会是什么?我实在无法想象 “应该说这一策略是符合目前中国电影现状的,希望在未来也能得到进一步巩固”所带来的苦涩后果。
过度保护并不利于国产影片的倔强成长,优胜劣汰的残酷环境虽无情,但有效率,且在多个行业已经证明竞争确实能够快速提高同业的产品质量和行业升级。因此笔者很难认同“其实对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而言,一家挣得再多,不如大家都挣一点。”市场竞争绝不是平均主义,若是平均成为行业原则,本可以获利更多的领先者会继续为“平均”而生产更优质的电影吗?而那些本该被市场无情淘汰的东郭先生在“平均”的恩泽下竟能继续滥竽充数,这是“保护”一文作者愿意见到的市场“发展”吗?我们的电影行业从1993年的3号文件开始就打破了中影公司统购统销的局面,不就是为了让电影市场呈现活力,以竞争为导向,从而发行方能为优质影片定高价,激励制片者生产满足市场需要的影片,同时电影观众也因为“用脚的投票权利”而为自己争取到优质影片。因此,我们才能够在3号文件之后,迎来《狮王争霸》,才能在1997年前后连续迎来冯小刚的贺岁片,也才能在2002年迎来《英雄》并开启中国大片时代,从而推动了中国电影从2002年的不到10亿元快速发展到2011年的130亿元。
坦率地说,笔者不认同保护月的策略,无论是有意或无意的安排,市场形成这样的进口影片真空期并不利于中国电影市场的成长,长期也不利于国产影片的自强,因此在当前20+14的配额制保护下,开放的胸襟和竞争的态度是行业管理者和国产影片生产者所更应清晰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