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尽劫难,电影《白鹿原》虽最终面世,却“伤痕累累”。这究竟是谁之过?
作为9月份的“话题影片”,《白鹿原》筹拍9年,制作3年,直到最终面世,历经波折。这部号称“中国最难拍的电影”共出现四个版本:220分钟的“导演剪辑版”,160分钟的柏林电影节参赛版,175分钟的香港电影节首映版,以及156分钟的公映版。随着影片的公映,《白鹿原》的版本问题成为观众议论的焦点。
不少文化界人士受邀观看了“220分钟版”,大多给予好评。而公映版许多段落语焉不详,黑娃、鹿兆鹏、白孝文等人的命运没有明确交代,剧情指向不明。影片上映前,舆论几乎一面倒地同情导演。
不料想影片上映后,《白鹿原》的原项目经手人、原编剧芦苇通过媒体“爆料”,掀起了又一轮轩然大波。他在采访中公开了该项目几度上下马的过程,以及剧本最终脱离原稿另起炉灶的内幕,并直言导演王全安对小说的理解存在很大问题。社会舆论又峰回路转,芦苇得到了一部分业内人士的支持,王全安的导演能力开始受到质疑。
9月13日是影片原定的上映日,但“由于技术问题”,影片的上映推迟到9月15日(周六)起片。直到14日晚,全国一半的影院尚未拿到拷贝,影片只排映不足6000场,不及正常排片的一半。至9月23日,影片上映9天票房近8000万元,但从9月26日开始,瞄准国庆档的几部强片陆续上映,留给该片的机会已不多。
历尽波折,电影《白鹿原》“伤痕累累”,但这究竟是谁之过?
剧本之伤
影评人周黎明比较赞同芦苇的观点,认为影片的最大问题在于导演本人不适合执导这部电影。他只看过公映版,但不觉得导演剪辑版会比现在好多少——首先,“他把一个史诗性题材通俗化、廉价化。”小说是关于土地和人的命运,但电影的核心情节却以田小娥为主线,讲述她如何改变了几个男人的命运;第二,“许多应该狠扎一针的地方,影片却在挠痒痒。”比如大饥荒如何造成民不聊生的情况,电影轻轻带过,无法引起震撼;诸如土匪、军阀的到来如何改变了白鹿原等,均成了过场戏。关于影片主线的转移,王全安回应道:“田小娥作为主角肯定合适,这条线讲人的情感,适合电影的表现。”
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支持王全安的版本。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杜庆春就表示,他不喜欢原著小说,却喜欢王全安的电影:“芦苇对《白鹿原》的理解还是历史架构优先,王全安的好处在于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历史并不先于人存在……”北大教授戴锦华甚至认为,电影超越了原著。“原作比较有上世纪80年代遗风,有明显的政治判断。而电影着重表现的是这一百年乡村社会的生存原则如何被破坏和动摇的过程。”
在《白鹿原》剧组前期筹备及拍摄期间负责该片宣传事宜的陈世亚,曾经看过芦苇“不知是第几稿”的剧本和王全安的拍摄剧本,对比之下,他的感觉是,“芦苇的剧本比较像流水账,而王全安的剧本更加‘聪明’,懂得如何吸引观众,但并未放大情欲部分。”
尽管各执一词,但影片最终留给大多数观众的印象并不好,其中“不完整,断断续续”成为诟病的焦点。综合各方面的反馈看,剧本成为影片的第一道伤。
长度之伤
既然220分钟版本获得不少赞许,作为“史诗级”影片,何不拆分为上下两集发行?像即将上映的两部《太极》,也是拍摄完成后才决定分为两部相对完整的影片入市。《白鹿原》宣传总监周洲对此表示,由于电影主管部门要求删减在先,上下集问题来不及探讨。陈世亚向记者证实,最开始的剧本是3小时以内的正常长度,经过拍摄和剪辑,最后“增容”到220分钟。而这个“原版”的主要情节与公映版一样,仍以女一号田小娥牵起整个故事主线,精神气质没有变。
首都影院副总经理于超认为,对普通观众而言,《白鹿原》的故事和节奏相比起其他同级别影片“稍微沉重了一些”,即使删减到156分钟,对普通观众也是不小的考验。“今年超过3个小时的电影就只有《泰坦尼克号》”,且影片太长,排片场次势必受到影响。
周黎明也对影片节奏表达了异议:“不是多用些缓慢的横移镜头,制造大场面就叫史诗,关键是能否由几个主人公的命运彰显出整个民族的命运。” 他在影院看见有观众中途离场,而据记者了解,这并非个别现象。编剧杨天东看完公映版影片后也认为,“时长不是借口,能把有效的戏剧性和影像表现控制好,三个小时足够。”
上映之伤
影片原定9月13日上映,而就在上映前两天,片方声称“字幕出现彗星扫尾现象”这一“技术问题”,影片推迟上映,旋即又宣布9月15日开画,临阵前的这一折腾,再次将该片推到了风口浪尖。影院不得不重新处理之前预售出的电影票,重新排片;而影片的硬盘也是在上映前一天深夜才陆续送达各影院,再加之时长因素,很多影院不得不通宵加班下载。
万达电影院线刘歌向记者表示,从结果来看,这次折腾反而进一步提升了观众对该片的关注度和期待值。但影院一线的工作人员对这样的折腾直言“吃不消”。
不出意料,《白鹿原》在陕西本地大受欢迎。长安院线副总经理赵亚天对记者表示,陕西的大多数观众认为该片“很震撼”,尤其是“原汁原味的陕西土话,对当时的风土人情还原得很好”,上座率和票房皆居同期影片首位。但赵亚天也抱怨,“片方答应好的,却不知为何到现在(9月21日)还没把胶片送过来,只能上数字版,我们旗下的两个胶片影院到现在都没法放映这部影片。”
至9月23日,上映整9天的《白鹿原》票房收入8000万出头,其中北京贡献最多票房,陕西位列第二,广东排名第三。应该说,《白鹿原》总票房仍有望过亿,但考虑到影片总投资高达1.2亿元,收回成本已无任何可能。
作为9月份的“话题影片”,《白鹿原》筹拍9年,制作3年,直到最终面世,历经波折。这部号称“中国最难拍的电影”共出现四个版本:220分钟的“导演剪辑版”,160分钟的柏林电影节参赛版,175分钟的香港电影节首映版,以及156分钟的公映版。随着影片的公映,《白鹿原》的版本问题成为观众议论的焦点。
不少文化界人士受邀观看了“220分钟版”,大多给予好评。而公映版许多段落语焉不详,黑娃、鹿兆鹏、白孝文等人的命运没有明确交代,剧情指向不明。影片上映前,舆论几乎一面倒地同情导演。
不料想影片上映后,《白鹿原》的原项目经手人、原编剧芦苇通过媒体“爆料”,掀起了又一轮轩然大波。他在采访中公开了该项目几度上下马的过程,以及剧本最终脱离原稿另起炉灶的内幕,并直言导演王全安对小说的理解存在很大问题。社会舆论又峰回路转,芦苇得到了一部分业内人士的支持,王全安的导演能力开始受到质疑。
9月13日是影片原定的上映日,但“由于技术问题”,影片的上映推迟到9月15日(周六)起片。直到14日晚,全国一半的影院尚未拿到拷贝,影片只排映不足6000场,不及正常排片的一半。至9月23日,影片上映9天票房近8000万元,但从9月26日开始,瞄准国庆档的几部强片陆续上映,留给该片的机会已不多。
历尽波折,电影《白鹿原》“伤痕累累”,但这究竟是谁之过?
剧本之伤
影评人周黎明比较赞同芦苇的观点,认为影片的最大问题在于导演本人不适合执导这部电影。他只看过公映版,但不觉得导演剪辑版会比现在好多少——首先,“他把一个史诗性题材通俗化、廉价化。”小说是关于土地和人的命运,但电影的核心情节却以田小娥为主线,讲述她如何改变了几个男人的命运;第二,“许多应该狠扎一针的地方,影片却在挠痒痒。”比如大饥荒如何造成民不聊生的情况,电影轻轻带过,无法引起震撼;诸如土匪、军阀的到来如何改变了白鹿原等,均成了过场戏。关于影片主线的转移,王全安回应道:“田小娥作为主角肯定合适,这条线讲人的情感,适合电影的表现。”
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支持王全安的版本。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杜庆春就表示,他不喜欢原著小说,却喜欢王全安的电影:“芦苇对《白鹿原》的理解还是历史架构优先,王全安的好处在于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历史并不先于人存在……”北大教授戴锦华甚至认为,电影超越了原著。“原作比较有上世纪80年代遗风,有明显的政治判断。而电影着重表现的是这一百年乡村社会的生存原则如何被破坏和动摇的过程。”
在《白鹿原》剧组前期筹备及拍摄期间负责该片宣传事宜的陈世亚,曾经看过芦苇“不知是第几稿”的剧本和王全安的拍摄剧本,对比之下,他的感觉是,“芦苇的剧本比较像流水账,而王全安的剧本更加‘聪明’,懂得如何吸引观众,但并未放大情欲部分。”
尽管各执一词,但影片最终留给大多数观众的印象并不好,其中“不完整,断断续续”成为诟病的焦点。综合各方面的反馈看,剧本成为影片的第一道伤。
长度之伤
既然220分钟版本获得不少赞许,作为“史诗级”影片,何不拆分为上下两集发行?像即将上映的两部《太极》,也是拍摄完成后才决定分为两部相对完整的影片入市。《白鹿原》宣传总监周洲对此表示,由于电影主管部门要求删减在先,上下集问题来不及探讨。陈世亚向记者证实,最开始的剧本是3小时以内的正常长度,经过拍摄和剪辑,最后“增容”到220分钟。而这个“原版”的主要情节与公映版一样,仍以女一号田小娥牵起整个故事主线,精神气质没有变。
首都影院副总经理于超认为,对普通观众而言,《白鹿原》的故事和节奏相比起其他同级别影片“稍微沉重了一些”,即使删减到156分钟,对普通观众也是不小的考验。“今年超过3个小时的电影就只有《泰坦尼克号》”,且影片太长,排片场次势必受到影响。
周黎明也对影片节奏表达了异议:“不是多用些缓慢的横移镜头,制造大场面就叫史诗,关键是能否由几个主人公的命运彰显出整个民族的命运。” 他在影院看见有观众中途离场,而据记者了解,这并非个别现象。编剧杨天东看完公映版影片后也认为,“时长不是借口,能把有效的戏剧性和影像表现控制好,三个小时足够。”
上映之伤
影片原定9月13日上映,而就在上映前两天,片方声称“字幕出现彗星扫尾现象”这一“技术问题”,影片推迟上映,旋即又宣布9月15日开画,临阵前的这一折腾,再次将该片推到了风口浪尖。影院不得不重新处理之前预售出的电影票,重新排片;而影片的硬盘也是在上映前一天深夜才陆续送达各影院,再加之时长因素,很多影院不得不通宵加班下载。
万达电影院线刘歌向记者表示,从结果来看,这次折腾反而进一步提升了观众对该片的关注度和期待值。但影院一线的工作人员对这样的折腾直言“吃不消”。
不出意料,《白鹿原》在陕西本地大受欢迎。长安院线副总经理赵亚天对记者表示,陕西的大多数观众认为该片“很震撼”,尤其是“原汁原味的陕西土话,对当时的风土人情还原得很好”,上座率和票房皆居同期影片首位。但赵亚天也抱怨,“片方答应好的,却不知为何到现在(9月21日)还没把胶片送过来,只能上数字版,我们旗下的两个胶片影院到现在都没法放映这部影片。”
至9月23日,上映整9天的《白鹿原》票房收入8000万出头,其中北京贡献最多票房,陕西位列第二,广东排名第三。应该说,《白鹿原》总票房仍有望过亿,但考虑到影片总投资高达1.2亿元,收回成本已无任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