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是各种教育的根本,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之一。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占多数,在他们的身上不仅寄托着父母和几个社会家庭的聚焦期望,同时承载着社会发展的未来重托。作者认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善于组织好对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且要努力做好天天面对又必须妥善解决的幼儿管理问题。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学
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我们应以科学素质早期培养为宗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因此,教师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教育领域中进行科学教育契机的捕捉,从而能随时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更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并从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科学是一种获取知识、探索自然奥秘的活动,是创造知识的认知活动。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必然要以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质为最终落脚点,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那么幼儿园如何实现幼儿科学教学任务,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激发幼儿探索精神。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 发挥自然角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窗口,利用自然角进行科学发现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发现意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我园的自然角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让这道风景线能与孩子互动起来,起到教育的作有,我决定把科学的目标融入到自然角中。尝试将以前的简单种植,变成生动、有趣的情节。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从中培养科学技能和方法,掌握科学的知识。
在自然角中,孩子们的探究往往是从制作精美的种植容器开始。以往的种值容器都是由教师精心制作的。现在,我们大胆放开双手,把装制的权利交给了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利用身边的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通过想象、加工和创造。使它们变成精美、神奇的种植容器,从中体验到废物是可以重新利用的,并增强孩子变废为宝的意识。
2 利用好奇心,引导幼儿提出疑问
世界真奇妙,但幼儿对世界却知之甚少,周围环境对他们来说样样都显得新奇。好奇是幼儿的天性。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幼儿心灵之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探索。实践证明,从好奇到探索是一个可以培育的过程,也是幼儿科学教育的正确途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是认识活动得以延续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因此在科学活动中要遵循“激趣”、“启思”、“导疑”的原则,充分调动幼儿的探究欲望。作为教师就要注意细心观察幼儿,体察幼儿心中的疑惑,帮助他们把这种愿望表达出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对于发展幼儿的心智、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多渠道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巧妙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如果教师能巧妙设计、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就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主动性。在班级设立了科学区,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反复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当然还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太容易,幼儿没有操作的积极性,太难,幼儿不能理解。只有安排难度适当的活动内容,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第二,材料有利于操作。第三,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充分操作、主动学习。宽松、和谐的气氛能活跃幼儿的思维,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有效地激发探索兴趣。
4 减少教师干预,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教师不仅要教会儿童掌握知识,而且要让他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引导幼儿自己探索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得出结论。
教师应该细心去关注,肯定幼儿的独出心裁和新奇操作,引导他们大胆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操作和发现。同时,对于幼儿操作中的失败,教师要相信幼儿有认识和纠正失败的能力,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在失败中寻找成功的途径,成功的喜悦将会激发幼儿产生更为强烈的探索热情,而教师这种积极的等待,代替了简单地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办法,将给幼儿带来更多的快乐,更多的自信。对于幼儿善于发现的精神,教师要予以积极的肯定,充分调动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引导幼儿学会不断转换思路,学习尝试用不同方法和手段寻求结果,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幼儿熟悉的东西,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内容是幼儿平时生活中最熟悉的,幼儿就对它有亲切感,从而能促使幼儿更大胆地探索,让幼儿主动去发现。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幼儿主动探究,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明确自己是引导者,而不是操纵者和替代者。应为幼儿提供学习探索的条件和机会,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励幼儿去感知周围环境。
幼儿园中的科学教育活动是以幼儿为中心开展活动,要求为幼儿提供可变化的情形以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在探索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幼儿对事物进行细致耐心的观察。对未来情况作出预见,帮助幼儿验证预见,并提出问题彼此交流。同时还应让幼儿回过头来反复比较、思考、研究他们已经完成的活动。正是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幼儿接受了科学教育的训练,丰富了他们的社会常识。
参考文献:
[1] 万迪人,王风野.促进幼儿园科学教育深入开展的几点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6(06)
[2] 于冬青.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2(11)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学
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我们应以科学素质早期培养为宗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因此,教师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教育领域中进行科学教育契机的捕捉,从而能随时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更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并从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科学是一种获取知识、探索自然奥秘的活动,是创造知识的认知活动。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必然要以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质为最终落脚点,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那么幼儿园如何实现幼儿科学教学任务,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激发幼儿探索精神。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 发挥自然角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窗口,利用自然角进行科学发现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发现意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我园的自然角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让这道风景线能与孩子互动起来,起到教育的作有,我决定把科学的目标融入到自然角中。尝试将以前的简单种植,变成生动、有趣的情节。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从中培养科学技能和方法,掌握科学的知识。
在自然角中,孩子们的探究往往是从制作精美的种植容器开始。以往的种值容器都是由教师精心制作的。现在,我们大胆放开双手,把装制的权利交给了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利用身边的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通过想象、加工和创造。使它们变成精美、神奇的种植容器,从中体验到废物是可以重新利用的,并增强孩子变废为宝的意识。
2 利用好奇心,引导幼儿提出疑问
世界真奇妙,但幼儿对世界却知之甚少,周围环境对他们来说样样都显得新奇。好奇是幼儿的天性。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幼儿心灵之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探索。实践证明,从好奇到探索是一个可以培育的过程,也是幼儿科学教育的正确途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是认识活动得以延续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因此在科学活动中要遵循“激趣”、“启思”、“导疑”的原则,充分调动幼儿的探究欲望。作为教师就要注意细心观察幼儿,体察幼儿心中的疑惑,帮助他们把这种愿望表达出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对于发展幼儿的心智、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多渠道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巧妙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如果教师能巧妙设计、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就能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主动性。在班级设立了科学区,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反复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当然还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太容易,幼儿没有操作的积极性,太难,幼儿不能理解。只有安排难度适当的活动内容,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第二,材料有利于操作。第三,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充分操作、主动学习。宽松、和谐的气氛能活跃幼儿的思维,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有效地激发探索兴趣。
4 减少教师干预,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教师不仅要教会儿童掌握知识,而且要让他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引导幼儿自己探索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得出结论。
教师应该细心去关注,肯定幼儿的独出心裁和新奇操作,引导他们大胆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操作和发现。同时,对于幼儿操作中的失败,教师要相信幼儿有认识和纠正失败的能力,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在失败中寻找成功的途径,成功的喜悦将会激发幼儿产生更为强烈的探索热情,而教师这种积极的等待,代替了简单地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办法,将给幼儿带来更多的快乐,更多的自信。对于幼儿善于发现的精神,教师要予以积极的肯定,充分调动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引导幼儿学会不断转换思路,学习尝试用不同方法和手段寻求结果,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幼儿熟悉的东西,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内容是幼儿平时生活中最熟悉的,幼儿就对它有亲切感,从而能促使幼儿更大胆地探索,让幼儿主动去发现。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幼儿主动探究,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明确自己是引导者,而不是操纵者和替代者。应为幼儿提供学习探索的条件和机会,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励幼儿去感知周围环境。
幼儿园中的科学教育活动是以幼儿为中心开展活动,要求为幼儿提供可变化的情形以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在探索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幼儿对事物进行细致耐心的观察。对未来情况作出预见,帮助幼儿验证预见,并提出问题彼此交流。同时还应让幼儿回过头来反复比较、思考、研究他们已经完成的活动。正是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幼儿接受了科学教育的训练,丰富了他们的社会常识。
参考文献:
[1] 万迪人,王风野.促进幼儿园科学教育深入开展的几点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6(06)
[2] 于冬青.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