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引导 提高课堂实效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tag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引导. 找准引导的时机、把握引导的方法、掌握引导的分寸,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才能使学生学习更主动,数学课堂更有效.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引导
  华罗庚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 ”教学中的“引导”,是指“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指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激发思考,深化理解. ”新课程强调学生方式的转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意味削弱教师的引领作用. 相反,是对教师的引导提出更高的要求. 但是,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师的引导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或是“扶持过多”,引导过细,学生被教师牵着走;或是“撒手不管”,引导缺位,任由学生“摸爬滚打”,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那么,怎样提高教师引导的实效性呢?
  一、引导有“时”
  引导的时机,可能是学生解决问题感到困难时,也可能是学生理解知识迷茫时. 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及时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灵活地组织教学,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1. 在问题关键处引导
  如“方程的意义”一课. 教师呈现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根据场景的描述列出式子,集中在屏幕上呈现. 提问:你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学生讨论后交流. 有的学生按照是否是等式来分类,有的学生是按式子中是否含有未知数来分类. 教师指出:字母在这些式子里表示的是——未知数. 我们可以把两种分类方法综合起来. 观察这4类式子,说一说每一类式子有什么特征?小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这节课从生活实际引入,自然地引出等式与不等式;在等式与不等式的比较中构建对“相等关系”、“等式”的理解. 再通过比较、分类、讨论等活动,概括方程概念. 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出了新概念,看到了知识的“源头活水”.
  2. 在知识难点处引导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法的具体、形象和直观,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使教师的引导能起到拨云见日、指点迷津的作用.
  如“圆柱和球的认识”一课,为了突破“圆柱特征”这一难点,教师先让学生判断硬币是否是圆柱,当学生意见出现分歧时,教师没有马上下结论,不慌不忙地把十几块硬币叠成圆柱形,让学生再判断,然后逐渐减少块数,继续判断. 同时,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在整个演示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抓住圆柱的特征进行判断说理,使学生在积极在自我感悟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3. 在认知偏差处引导
  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甚至是错误时,教师应及时找到错误的根源,巧妙地加以引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如“估算”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发现学生往往是先算后估. 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掌握估算的方法,更不知道估算的意义. 该如何扭转这尴尬的局面?一位教师在教学安排了如下几个问题:(1)8□ - 40的结果可能是几十多呢?为什么?(2)80 - 4□的结果可能是几十多呢?(3)75 - 36,结果是40多,大家同意吗?(4)7□ - 36,结果是40多,大家同意吗?
  分层次出示几道含有被减数或减数未知数的算式,使学生无法再走捷径,“逼”着学生进行估算.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技能,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估算的意义.
  二、引导有“方”
  1. 动中促思,寓学于乐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在教学一个新内容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具体实例对数学内容作出解释,从教学的细节层面深入地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内容与方法.
  如“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学生关注的角度往往在“面”和“顶点”上,如何将学生的视角转向“棱”呢,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于是,教师出示长度分别为9厘米、7厘米、4厘米的四袋小棒,每袋小棒的根数各不相同:
  1号袋:7根、5根、4根 2号袋:10根、3根、3根
  3号袋:3根、8根、5根 4号袋:2根、12根、2根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哪一袋?”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反思,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得以凸显. 在对1号袋的讨论中,“相对的棱相等且平行”这一特征通过图示及交流得以理解. 学生对长方体的类型、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认识也是十分清晰而整体.
  2. 比较择优,内联沟通
  大多数数学知识都一环紧扣一环,有基础铺垫,也有后续深化. 因此,只有透彻解读教材,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已经知道什么,还需要引导什么,使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契合,促进学生的认识逐步走向深入. 如“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教师出示情境,引导学生列式解答并交流:
  方法1:24 × 12 = 24 × 2 × 6 = 48 × 6 = 288
  方法2:24 × 12 = 24 × 3 × 4 = 42 × 4 = 288
  方法3:24 × 2 = 48 24 × 10 = 240 48 240 = 288
  方法4:12 × 20 = 240 12 × 4 = 48 240 48 = 288
  方法5:竖式计算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多种算法进行了优化:
  (1)你们觉得方法1和2简便吗?
  (2)方法3和5,有没有相同的地方?(根据学生回答,师结合板书沟通口算与笔算的联系. )说一说,24 × 12如何进行笔算?   (3)比较上面的5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方法1、2、5)
  (4)用你喜欢的方法分别计算32 × 21和23 × 13. 学生发现计算32 × 21可以选择多种方法. 而计算23 × 13时,大家不约而同都选择了方法5,原因是23或13都不能拆成两数之积,方法1、2有局限性.
  教师通过“摒弃‘繁琐’、沟通‘相同’、选择‘简便’、体验‘局限’”四个过程的巧妙引导,帮助学生实现了自主优化.
  3. 深化认识,层层推进
  教学要作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之上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引导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进一步,对问题的思考更深刻一些.
  如雷子东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分数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把单个物体看作单位“1”,第二阶段是把多个物体看作单位“1”. 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跨越,实现这个跨越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经历对单位“1”的概括过程.
  第一阶段: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的意思,在上课时选取一些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交流. 最后出示:“把一样东西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师:“在这么多的方法中,老师最佩服的是这种方法. 因为用一句话就概括了. ”一句简单的评价却是关键之处帮助学生提炼理解的神来之笔.
  第二阶段:雷老师在让学生交流了用4个苹果,一句话表示■出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分数与以前学习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学生自然而然概括出“把多个物体看作单位‘1’”.
  几乎所有分数意义的教学都强调让学生经历对单位“1”的概括过程,与其他教学有所不同的是,雷老师在这节课中设计的概括过程,不只是停留在学习材料的变化上,更为重要的是设计了有层级递进的概括层次.
  4. 总结方法,提炼升华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该发展数学思想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渗透数学思想,总结学习方法,使学生的认知活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如“梯形的面积”一课,在经过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合作探究后,学生基本掌握了面积计算方法,接着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提炼升华: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前面同类的学习,它们有什么共同的思想方法和策略?通过梳理、反思,学生总结出该类知识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每新学一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常运用割补法或拼图法,把它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然后找出新旧图形之间的联系,利用已学过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新学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是一种化新为旧的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
  虽然教师只是只言片语,但却能让学生深入问题的本质,引导学生以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由一个问题向一类问题拓展,增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厚度,让数学学习变得厚实起来.
  三、引导有“度”
  课堂上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但凡事过犹不及,要做到有“度”. 凡是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替代,学生自己能够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 这就需要教师 “该追问则追问,该启发则启发,该控制则控制”,只有掌控了引导的“度”,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探索”时间.
  如“重叠问题”一课,师:想一想,图中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
  生1:左边部分,表示订数学报的;中间部分,表示两种报纸都订了的;右边部分,表示订了语文报的. (教师心中对生1的汇报不太满意. )
  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想的?还有谁愿意说一说.
  学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 接下来一连几位的汇报,都与生1大致相同.
  师:(无奈地)同学们,1-5号同学订了数学报,没有订语文报的,我们可以说:只订了数学报;9-14号同学只订了语文报,没有订数学报的,可以怎么说呢?那中间的这部分同学又可以怎么说呢?
  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用上了“只”、“既……又……”.
  在课堂中,当学生无法通过合作、探究,无师自通地发现、提出、使用这些在他们生活并不常用的书面语时,教师可适当引导,但在引导后,学生仍无法跟进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以引导者的身份加入并提出来. 避免学生少走弯路,即节省时间,也提高效率.
  教师的引导是课堂深度学习的核心.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得当、得法、得理,才会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轻松快乐,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升华探讨问题的欲望,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赵红婷.数学教学如何提高教师引导的实效性[J].教学参考,2008(11).
  [2]汤建英.导而弗牵 开而弗达——谈新课堂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引导[J].小学教学参考,2009(9).
  [3]杨正章.谈谈数学教学中的教师引导[J].群文天地,2011(6).
  [4]朱宇.放心地退出去 适时地站进来——小学数学名师课堂引导语言赏析[J].江西教育,2011(1).
  [5]顾晓峰.数学课,“导”在何处?[J].江西教育,2012.(10).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非常突出的问题:启而不发,引而不进,导而不行的尴尬局面,这直接导致了教师困惑不已,而学生依旧茫然.那么,如何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呢?我想,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就是导入和衔接.教师能否在较短的时间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兴奋状态,迅速进入学习轨道,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怎样运用导入和衔接的方法
“拿做来教,在做上教。”这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思想。实施新的课程改革,仍然要求教师去借鉴和学习。笔者认为,这句话是对教法和学法的精辟阐述,是现代教法和学法的精髓。下面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行早期溶栓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来本院进行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在行心
目的对丹参酮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以某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
孩子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将课堂推向了高潮,此刻的我对于自己在课上的朗读指导颇有几分得意。在教学最后一小节时,孩子们显得更投入了,我也被孩子们的情绪所感染,于是和他们一起忘我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病毒治疗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病毒性脑炎患儿共80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目的观察川芎嗪、丁咯地尔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随机的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复方丹参20ml,qd静脉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怎样为学生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一个永远值得讨论的话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几个案例,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目的为了探讨出院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总结在我院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3例资料,按照出院后是否进行护理干预进行分组:出院后进行康复干预
目的研究总前列腺特性抗原(T-PSA)、游离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雄激素受体(AR)与瘦素在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本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