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许多方面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和相似的方法。本人从教三十年,从小学到中学,不论是在家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是在学校教育学生,一直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严、激、爱”。运用这三字教学法,刚柔相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严、激、爱”三字教学法是指对待优、中、差三种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三种不同的教育方法。
一、对待优等生要“严”,要“严”的有策略。
人们常说:“能给孩子一颗好心,不给孩子一个好脸”。这句话中其实就包含着一个“严”字,因为有些很优秀的学生,你常给他一个“好脸”,他会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就会沾沾自喜,就会产生骄傲自满情绪,随之而来的就是放松对自己的约束,极有可能会退步。因此,对这样的学生,就要“严”:文化课的学习要严,平时的纪律表现要严;同时还要给一颗“好心”:生活上多关心,学习方法上多指导,作业时多辅导。当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或特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时,在对他进行适当表扬鼓励的同时,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让他向更高的目標奋斗。另外,要让他明白老师及家长的良苦用心和期望。只有这样,这些好学生才能更好,才能成为对国家、民族、社会有用的人才。十多年前,有一位同学,其他方面都是比较优秀,但他最大的毛病就是骄傲自满,看不起别的同学,我便刻意的对他“严”加管教,一般不给他好脸色,并不断地向他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布置比较难的甚至是超范围的作业。他也真行,每次都能让我大吃一惊,完成的作业有时超出了我的预料。他也从此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时,他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通过这一事例,我深刻的认识到,对于那些很优秀的学生,逐步地、适当提高要求,加大难度,那他的前途必将是一片光明。
二、对待中等生要“激”,要“激”出潜能。
所谓中等生就是和优等生相比显得不足,和差生相比还相当不错的一部分学生。这些学生中有很多人不是赶不上优等生,而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他们变成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间派,对待这样的学生就要采用“激”的方法。正如俗话说的那样“请将不如激将”。几年前,就有这样一个学生,聪明,头脑反应快,自尊心特强,且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是当班干部的好苗子,还特别喜欢电脑。可是由于家长对他的学习不闻不问,导致了该学生不求上进,整天无所事事,作业不按时完成,每次考试都是抱着60分万岁的态度,和同学的关系也不太好。我便对他说:“你本来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可是由于你自己自暴自弃,成了现在这样。如果你能在这一学期期中期末连续两次将成绩考入前三名,那下学期的班长就非你莫属,你的电脑梦想也一定会实现的。如果像你以前那样,那你这一生将是庸庸碌碌、毫无建树。好好想想吧,今后的路你打算怎样走?”那孩子听后沉默不语。一周后的教研会上,所有任课老师说出了同一句话“那孩子变了。”期中期末两次考试,语数外成绩几乎满分,其他成绩也很不错;在学校组织的电脑操作比赛中取得了年级组第一名的好成绩。第二学期开学同学们一直推选他为班长兼学习委员。一周后,他异常兴奋地告诉我他爸爸准备给他买一台电脑。此例说明,对这样的中等学生来说,“激”要比请管用。
三、对待差生要多施以“爱”,要“爱”的切实有用。
差生有单差生和双差生之分:学习差但能遵守纪律称之为单差生;学习成绩不好,平时又不遵守纪律的便是双差生了。不论是哪一类差生,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多施以爱和关心。造成学生差的原因很多,作为教师首先要弄清楚造成这些学生差的原因,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非常感兴趣的方面或者特长,从而去积极引导,做到“因材施教”,使其成为有用之人,即便是智障学生也要尽力让他成为能自食其力的人。很早以前我就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别的方面什么都不行,唯独钟爱无线电修理,只要看到别人修理电视机之类的电器,他盯在那儿很快就达到如醉如痴的状态。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与其家长沟通,希望能在这方面予以支持。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果然,那孩子在电器修理方面有了相当不错的发展,现在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只是其中一例,但他说明作为教师,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不能仅靠吃透教材来教学,更重要的是在吃透教材的同时,还要研究学生,要仔细研究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在学生犯了错之后,也要根据其性格特点“对症下药”,才能把学生教好。
总之,教无定法,作为教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尽管他们有的年纪尚小,甚至不谙世事。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心思,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作为教师我们应尽量的抓准了他们的性格特点,置身其中,用几乎接近他们的思维方式去对他们进行因势利导的教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也不能一味地由着学生的性格,该严时则严,该宽时则宽,宽严相济,一步步地引导他们走上成才之路。只有这样,才不辜负家长的期望,社会的重托,才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严、激、爱”三字教学法是指对待优、中、差三种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三种不同的教育方法。
一、对待优等生要“严”,要“严”的有策略。
人们常说:“能给孩子一颗好心,不给孩子一个好脸”。这句话中其实就包含着一个“严”字,因为有些很优秀的学生,你常给他一个“好脸”,他会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就会沾沾自喜,就会产生骄傲自满情绪,随之而来的就是放松对自己的约束,极有可能会退步。因此,对这样的学生,就要“严”:文化课的学习要严,平时的纪律表现要严;同时还要给一颗“好心”:生活上多关心,学习方法上多指导,作业时多辅导。当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或特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时,在对他进行适当表扬鼓励的同时,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让他向更高的目標奋斗。另外,要让他明白老师及家长的良苦用心和期望。只有这样,这些好学生才能更好,才能成为对国家、民族、社会有用的人才。十多年前,有一位同学,其他方面都是比较优秀,但他最大的毛病就是骄傲自满,看不起别的同学,我便刻意的对他“严”加管教,一般不给他好脸色,并不断地向他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布置比较难的甚至是超范围的作业。他也真行,每次都能让我大吃一惊,完成的作业有时超出了我的预料。他也从此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时,他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通过这一事例,我深刻的认识到,对于那些很优秀的学生,逐步地、适当提高要求,加大难度,那他的前途必将是一片光明。
二、对待中等生要“激”,要“激”出潜能。
所谓中等生就是和优等生相比显得不足,和差生相比还相当不错的一部分学生。这些学生中有很多人不是赶不上优等生,而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他们变成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间派,对待这样的学生就要采用“激”的方法。正如俗话说的那样“请将不如激将”。几年前,就有这样一个学生,聪明,头脑反应快,自尊心特强,且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是当班干部的好苗子,还特别喜欢电脑。可是由于家长对他的学习不闻不问,导致了该学生不求上进,整天无所事事,作业不按时完成,每次考试都是抱着60分万岁的态度,和同学的关系也不太好。我便对他说:“你本来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可是由于你自己自暴自弃,成了现在这样。如果你能在这一学期期中期末连续两次将成绩考入前三名,那下学期的班长就非你莫属,你的电脑梦想也一定会实现的。如果像你以前那样,那你这一生将是庸庸碌碌、毫无建树。好好想想吧,今后的路你打算怎样走?”那孩子听后沉默不语。一周后的教研会上,所有任课老师说出了同一句话“那孩子变了。”期中期末两次考试,语数外成绩几乎满分,其他成绩也很不错;在学校组织的电脑操作比赛中取得了年级组第一名的好成绩。第二学期开学同学们一直推选他为班长兼学习委员。一周后,他异常兴奋地告诉我他爸爸准备给他买一台电脑。此例说明,对这样的中等学生来说,“激”要比请管用。
三、对待差生要多施以“爱”,要“爱”的切实有用。
差生有单差生和双差生之分:学习差但能遵守纪律称之为单差生;学习成绩不好,平时又不遵守纪律的便是双差生了。不论是哪一类差生,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多施以爱和关心。造成学生差的原因很多,作为教师首先要弄清楚造成这些学生差的原因,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非常感兴趣的方面或者特长,从而去积极引导,做到“因材施教”,使其成为有用之人,即便是智障学生也要尽力让他成为能自食其力的人。很早以前我就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别的方面什么都不行,唯独钟爱无线电修理,只要看到别人修理电视机之类的电器,他盯在那儿很快就达到如醉如痴的状态。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与其家长沟通,希望能在这方面予以支持。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果然,那孩子在电器修理方面有了相当不错的发展,现在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只是其中一例,但他说明作为教师,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不能仅靠吃透教材来教学,更重要的是在吃透教材的同时,还要研究学生,要仔细研究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在学生犯了错之后,也要根据其性格特点“对症下药”,才能把学生教好。
总之,教无定法,作为教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尽管他们有的年纪尚小,甚至不谙世事。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心思,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作为教师我们应尽量的抓准了他们的性格特点,置身其中,用几乎接近他们的思维方式去对他们进行因势利导的教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也不能一味地由着学生的性格,该严时则严,该宽时则宽,宽严相济,一步步地引导他们走上成才之路。只有这样,才不辜负家长的期望,社会的重托,才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