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考场作文是考生向阅卷老师展示自己的才识与语言表达技巧的一种方式,富有美感的作文自然构成了考场文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我们如何写出富有美感的作文呢?
一、长短结合,错落有致
长短句交替使用不但表意丰富,增强抒情效果,而且能为文章增添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如:“山景始终洋溢着宽和。不论是龙吟山潭,或是虎啸山丘;不论是猿鸟乱鸣,或是沉鳞竞跃:不论是众鸟皆散,或是孤雁低飞……山景都宽衣而容,任其自由发言;都和衣而卧,任其自由活动,甚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和谐如山景》节选)这段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山景的特点——宽和。作者选用了整句和散句相结合,肯定句与否定句相结合的形式。“不论……或是……”的连用,让文段结构整齐,极大地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龙吟山潭”、“虎啸山丘”、“猿鸟乱鸣”、“沉鳞竞跃”等四字词语的运用,形声兼备,节奏感强。其间兼用散句舒缓节奏,也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舒卷自如,充分体现了语言的美感,景色的和谐。
二、巧妙修辞,熔铸情感
好的修辞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化虚为实,营造气势,为文章增色添彩。
(一)精辟恰当、新奇独特的比喻。如:“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我的空中楼阁》节选)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以“眉黛”喻“山”,从仰视的角度写出了山形之柔美,继而以“眉梢的痣”比喻“小屋”,灵动地描绘出“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接着作者通过“花蕊绽开”和“花瓣微微收拢”这种可视性非常强的动态变化,真切地传达了“早晨来到山中”和“夜晚来临”时“山”给人的不同感觉。比喻自然贴切又富于新意,并流露出作者对小屋的爱慕之情。
(二)词语排比,多角度赞美。如“当我的脸被照射得发红发紫发黑,当我的眼睛被照射得完全睁不开,当我的全身被照射得金灿灿、暖烘烘、热腾腾时,我才发觉这阳光是那么刚烈,那么剽悍,那么威猛。它是一种光的倾泻,光的奔腾,如瀑布一般,从九天之上,狂野地飞泻而下,照射得山是山、水是水、树是树、草是草,一点也不含糊,丝毫不朦胧,没有暗角,唯有亮堂、清晰、分明,使人的心都静了下来。”(《青云山的阳光》节选)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排比法从各个方面对阳光进行了赞美:“发红发紫发黑”:“金灿灿、暖烘烘、热腾腾”;“刚烈,剽悍、威猛”;“山是山、水是水、树是树、草是草”;“亮堂、清晰、分明”。这些词语的铺排使用,使得作者对阳光的赞美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使人自然产生对青云山的憧憬与向往之情,从而打动读者的心。
三、情景再现。触景生情
当某种生活图景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时,我们在大脑中应该马上将出现的这个具体的“景”化为具体的“情”。如:“我仿佛看到了昙花的美丽,那晶莹的花瓣,像是少女的纱裙在月光下、在晚风里翩翩起舞。那花,玲珑剔透;那香,四处弥漫,沁人心脾;那美,让你惊羡得说不出一句话来。然而,昙花还未等你说出一句惊羡的话,她就要萎谢了。曾经以为昙花是懦弱的,是悲观的,她只是在无人察觉的夜晚悄悄绽放,是没有面对阳光的勇气和信心吧。然而她的绽放足以证明她是不需要喝彩的。她将自己一生积蓄的美拼尽在这一刻绽放。那般从容,那般美丽。”(《我与昙花》节选)作者描绘了昙花在晚风里翩翩起舞。猝然开放,散发清香的情景。作者重在描写感触,评论昙花,揭示了它开得从容,开得悄无声息。说明了它即使生命旅途短暂,但仍然微笑着尽情绽放,读来给人以联想与启迪。
四、浓墨重彩,鲜明清晰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物、自然环境等作细致的描摹,能使读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的感觉和体验。如:“桥是江南水乡停住的梦,桥文化从这里荡漾而来。那曼妙的姿态是妇人在轻舞,那奇巧的身姿是飞虹在涧边饮水,那斑斑锈迹是历史的沉淀。你那娇小而又伟岸的身躯,承载了多少明艳欢笑,多少国恨家愁。烟雨蒙蒙,杨柳依依,掩映着那片粉墙黛瓦;点点碎阳,袅袅炊烟,呼唤着晚归的乌篷船;河畔的那条青石板路悠悠地通向远处那座高高的石拱桥,船悠悠地在下穿行,人轻轻地在上行走,一如在画中……”(《我因生活在江南而自豪》节选)这段文字,突出了江南的桥多、又古老、历经变迁的特点。描写中既有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有人的活动的衬托,还有作者细腻的感情渗透,使描写在生动细致的同时增加了诗情画意。作者的赞美之情贯彻始终,使江南景物更加富有情趣,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和对江南的向往之情。
五、意境优美。令人心动
意境是人与自然、物与人、情与景的统一。把自然景物中富有诗意的特征,融情入景,以景传情,使这些自然景物更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达到情景交融,产生余意不尽的韵味。如:“深绿的幕布很快变成了金黄色,这预示着美丽的秋将出场了。幕布缓慢地拉开了。美丽的秋,身着金黄色的衣衫,出现在舞台中央。秋用细细的手一指,大地立即变得金黄一片。秋从身边拿出一只小口袋,变戏法似的取出一只只丰硕的果实,向台下抛去。那只袋里像有无穷无尽的果实,拿也拿不尽,取也取不竭。沉甸甸的果实飞向大地,挂满金黄的枝头,好一派硕果累累的金秋景色啊!秋,像一位满含羞涩的少女,害羞地笑着,款款步下台去。”(《秋》节选)这段文字中,作者寓情于景,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迷人的意境。令人对硕果累累的秋天油然产生一种心灵的共鸣。作者把秋天比拟成一位羞涩的少女,正在向我们投掷一个个甘甜的果实,让人对秋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一、长短结合,错落有致
长短句交替使用不但表意丰富,增强抒情效果,而且能为文章增添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如:“山景始终洋溢着宽和。不论是龙吟山潭,或是虎啸山丘;不论是猿鸟乱鸣,或是沉鳞竞跃:不论是众鸟皆散,或是孤雁低飞……山景都宽衣而容,任其自由发言;都和衣而卧,任其自由活动,甚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和谐如山景》节选)这段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山景的特点——宽和。作者选用了整句和散句相结合,肯定句与否定句相结合的形式。“不论……或是……”的连用,让文段结构整齐,极大地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龙吟山潭”、“虎啸山丘”、“猿鸟乱鸣”、“沉鳞竞跃”等四字词语的运用,形声兼备,节奏感强。其间兼用散句舒缓节奏,也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舒卷自如,充分体现了语言的美感,景色的和谐。
二、巧妙修辞,熔铸情感
好的修辞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化虚为实,营造气势,为文章增色添彩。
(一)精辟恰当、新奇独特的比喻。如:“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我的空中楼阁》节选)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以“眉黛”喻“山”,从仰视的角度写出了山形之柔美,继而以“眉梢的痣”比喻“小屋”,灵动地描绘出“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接着作者通过“花蕊绽开”和“花瓣微微收拢”这种可视性非常强的动态变化,真切地传达了“早晨来到山中”和“夜晚来临”时“山”给人的不同感觉。比喻自然贴切又富于新意,并流露出作者对小屋的爱慕之情。
(二)词语排比,多角度赞美。如“当我的脸被照射得发红发紫发黑,当我的眼睛被照射得完全睁不开,当我的全身被照射得金灿灿、暖烘烘、热腾腾时,我才发觉这阳光是那么刚烈,那么剽悍,那么威猛。它是一种光的倾泻,光的奔腾,如瀑布一般,从九天之上,狂野地飞泻而下,照射得山是山、水是水、树是树、草是草,一点也不含糊,丝毫不朦胧,没有暗角,唯有亮堂、清晰、分明,使人的心都静了下来。”(《青云山的阳光》节选)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排比法从各个方面对阳光进行了赞美:“发红发紫发黑”:“金灿灿、暖烘烘、热腾腾”;“刚烈,剽悍、威猛”;“山是山、水是水、树是树、草是草”;“亮堂、清晰、分明”。这些词语的铺排使用,使得作者对阳光的赞美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使人自然产生对青云山的憧憬与向往之情,从而打动读者的心。
三、情景再现。触景生情
当某种生活图景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时,我们在大脑中应该马上将出现的这个具体的“景”化为具体的“情”。如:“我仿佛看到了昙花的美丽,那晶莹的花瓣,像是少女的纱裙在月光下、在晚风里翩翩起舞。那花,玲珑剔透;那香,四处弥漫,沁人心脾;那美,让你惊羡得说不出一句话来。然而,昙花还未等你说出一句惊羡的话,她就要萎谢了。曾经以为昙花是懦弱的,是悲观的,她只是在无人察觉的夜晚悄悄绽放,是没有面对阳光的勇气和信心吧。然而她的绽放足以证明她是不需要喝彩的。她将自己一生积蓄的美拼尽在这一刻绽放。那般从容,那般美丽。”(《我与昙花》节选)作者描绘了昙花在晚风里翩翩起舞。猝然开放,散发清香的情景。作者重在描写感触,评论昙花,揭示了它开得从容,开得悄无声息。说明了它即使生命旅途短暂,但仍然微笑着尽情绽放,读来给人以联想与启迪。
四、浓墨重彩,鲜明清晰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物、自然环境等作细致的描摹,能使读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的感觉和体验。如:“桥是江南水乡停住的梦,桥文化从这里荡漾而来。那曼妙的姿态是妇人在轻舞,那奇巧的身姿是飞虹在涧边饮水,那斑斑锈迹是历史的沉淀。你那娇小而又伟岸的身躯,承载了多少明艳欢笑,多少国恨家愁。烟雨蒙蒙,杨柳依依,掩映着那片粉墙黛瓦;点点碎阳,袅袅炊烟,呼唤着晚归的乌篷船;河畔的那条青石板路悠悠地通向远处那座高高的石拱桥,船悠悠地在下穿行,人轻轻地在上行走,一如在画中……”(《我因生活在江南而自豪》节选)这段文字,突出了江南的桥多、又古老、历经变迁的特点。描写中既有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有人的活动的衬托,还有作者细腻的感情渗透,使描写在生动细致的同时增加了诗情画意。作者的赞美之情贯彻始终,使江南景物更加富有情趣,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和对江南的向往之情。
五、意境优美。令人心动
意境是人与自然、物与人、情与景的统一。把自然景物中富有诗意的特征,融情入景,以景传情,使这些自然景物更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达到情景交融,产生余意不尽的韵味。如:“深绿的幕布很快变成了金黄色,这预示着美丽的秋将出场了。幕布缓慢地拉开了。美丽的秋,身着金黄色的衣衫,出现在舞台中央。秋用细细的手一指,大地立即变得金黄一片。秋从身边拿出一只小口袋,变戏法似的取出一只只丰硕的果实,向台下抛去。那只袋里像有无穷无尽的果实,拿也拿不尽,取也取不竭。沉甸甸的果实飞向大地,挂满金黄的枝头,好一派硕果累累的金秋景色啊!秋,像一位满含羞涩的少女,害羞地笑着,款款步下台去。”(《秋》节选)这段文字中,作者寓情于景,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迷人的意境。令人对硕果累累的秋天油然产生一种心灵的共鸣。作者把秋天比拟成一位羞涩的少女,正在向我们投掷一个个甘甜的果实,让人对秋产生了无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