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激趣“五法”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0110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的智慧,使历史课堂焕发生命力。一旦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就会主动学习、研究、探索、创造,历史课自然而然就生动活泼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内化为学习动力呢?我长期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做了不懈的探索,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归结起来与广大同仁共享,也希望各位行家不吝赐教。
  一、以物激趣
  就是教师在上课时充分利用插图、挂图、实物模型、幻灯、电影、电视、录像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置身其中,如同身临其境,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秦汉时期的文化”时,出示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模型。根据地动仪测定地震的原理,当老师在某一方位制造振动引起地动仪的小铜球落入一只蛤蟆嘴里时,学生无不拍手称奇,惊叹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老师这一操作,学生在观察的同时,不但增强了他们的情趣,也触动了他们的灵感。又如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师先悬挂《时局图》,接着引导学生观察黑熊、老虎、太阳、青蛙、老鹰等各代表哪一个帝国主义强盗?这幅图形象地说明了什么?当老师分析自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就象这些毒蛇猛兽一样扑向祖国大地,可爱的祖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殆尽时,同学们对帝国主义的仇恨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被激发出来。另外,教师平时参观名胜古迹收集到的参观券、购买的纪念品等也可作为直观教具,上课时,适时展示给学生,如参观秦始皇陵时购买的兵马俑(仿制品)、观光洛阳时购买的“唐三彩”等,这些实物教具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对于教师制作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就更不用说了。
  二、以新激趣
  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由于受篇幅、课时等限制而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必须尽可能对其中的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生动形象和更易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适当补充史料,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如讲述“中世纪时,基督教会严格控制人的思想,宣扬文化蒙昧主义”这一问题,可补充查理帝国宫廷学校使用的教科书中的话:“生活是什么?一教师在那里问到,并且回答:是幸运儿的喜悦,不幸者的悲哀,是这两者死亡的期待。”“认识什么?……是死亡的奴隶,自己家里的客人,过路的旅客……”“学校里的几何学描述大地是浮在水中的一个平圆盘,而天则是四根柱子支撑的穹隆。”
  适当补充史料,还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展知识面。例如:讲述“诺曼底登陆”时,可补充:从1944年6月1日开始,英美盟军的气象军官夜以继日地忙碌着,他们经过复杂的计算和反复核对各种数据后,准确地预测6日和7日在波涛汹涌的英吉利海峡会出现十分难得的风浪较小的天气,于是英美盟军统帅部立即果断决定,在6日和7日横渡海峡。而德军气象军官预测失误,判断6日和7日英吉利海峡风浪会更大,因而放松警惕,甚至连德军最重要的将领隆美尔竟然也离开了指挥部。结果英、美联军几乎没有遇到德军多大阻击,就顺利登上了诺曼底海滩。
  三、悬念激趣
  悬念激趣法也叫“吊胃口激趣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某一历史事件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悬念激趣法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时灵活设置。
   课前悬念,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为学生设置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最后随着教师的讲解而解决问题。
   课中悬念,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课内、课外的内容融在一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听课兴趣的方法。
  课后悬念,就是老师在授完课进行小结时,为学生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悬念思考、探索。
  四、活动激趣
  在课堂活动中采用讲故事、小组讨论、大组辩论的形式或即兴演讲、历史话剧表演等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1)用故事开头,引出历史史料,引出话题等。在学习“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时,可以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成语,如“退避三舍”、“朝秦暮楚”、“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等,请学生讲这些成语的典故和出处。在讲“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这课时,可以用“玄武门之变”引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导入课题。
   (2)历史话剧表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创造的欢乐呢?这可以通过教学手段、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来实现。如在讲“分封制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西周分封时的情景来帮助了解分封制。具体做法是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找一些相关的材料,自己编写台词和设计动作及找道具。上课时请六位同学为大家模拟表演周王分封时的情景,其他同学边观看表演边思考两个问题:“周王对哪些人进行了分封?”“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通过表演,学生不仅知道了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周王进行分封和受封者必须履行义务,知道了分封制是逐级进行的,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讲解的同时还可以设计“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并适当讲解,揭示其内在关系,然后评出最佳表演者,让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
   (3)把诗词、音乐、绘画等艺术引入课堂:如在讲“三国时期的内容”时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雄伟悲壮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音乐中,屏幕上展示不同的三国人物,并配上苏轼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使学生沉醉于诗情画意的同时,领略历史的无穷魅力。这样的教学充满艺术气息,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听课效率。
  五、猜谜激趣
  猜谜激趣法有游园的味道,也有练习的性质,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编辑的一些谜面,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回答,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抗日战争胜利后,举国欢庆。教师在讲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借用一则谜语:“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一历史人物)”让学生猜,当学生猜想之后,教师再亮出谜底:①屈原(意指日本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②苏武(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③蒋干(蒋介石领导国民政府进行抗日);④毛遂(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进行抗日);⑤共工(一神话中人物,“共工”理解为“共同”、“工作、努力”。)要求学生在这些谜底之中,哪一个最符合谜面,并根据你们所学的历史知识说说你们的理由。教师在上课时运用这一具有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谜语,学生没兴趣听课才怪。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但教无定法,激发学生兴趣也要因课而宜,因人而异。
其他文献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矗。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受到新的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挑战。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地理CAI课件进入课堂已经比较普遍,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对CAI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的认识。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激发兴趣;应用方向;应用层次    CAI技术即计算机辅
期刊
化学是初中的入门课,涉及到的概念、术语较多,学生普遍认为化学难学。化学不像数学那样条理清楚、循序渐进,也不像物理那样联系实际、有公式可套。另外,化学中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等。在平时的化学学习中,我发现学生对一些知识要花很多功夫才能记住;时间长了,本来记住的东西,在应用的时候,一时又想不起来,甚至完全忘了。究其原因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习不得法
期刊
【摘要】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着重视书本忽视其他学习资源、重视课内忽视课外学生活动的问题。反思多年的教学实践,认识到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物理概念、规律(定律)以及解的方法,而应该和学生一起开发尽可能多的物理学习资源,以拓展知识,弥补教材的不足。本文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拓展型教学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拓展教学;拓展型课程;创造性学习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对教材内容进
期刊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对高中学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药品的使用能力,还有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等。  一、让学生明确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是培养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的基础  “知其然,应该知其所以然”。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带有盲目性,就不可能形成使用能力。例如,学生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
期刊
【摘要】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
期刊
教学中“情景”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是文字描述的形式,也可以是多媒体动画形式,当然最具体、最生动、最有吸引力的还应该是物理小实验。因为小实验有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成为物理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主的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符合调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训练为主线、调节为关键、能力为目标的原则,
期刊
【摘要】求根溯源,探索地理学的发展的过程,把握地理教育观的发展变化有助于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地理教育和地理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关键词】探索;地理学;地理教育观;发展    近年来许多学校地理课不受重视,大专院校地理系纷纷更名,或同时挂出地理系、××系两块牌子,很多学校地理系报考人数还不如招生人数多,第一志愿者更是廖廖无几。高校地理系学生入校后厌学、或要求转学者也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反映出地
期刊
【摘要】学习地理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是优化地理课效益,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兴趣中享受学习,从而加强地理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是极其重要的,笔者谨就地理教学中学习地理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的一些探索与同仁商榷。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教学方式    兴趣是
期刊
【摘要】观察在生命科学研究上具有重大作用,许多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是由生物学家通过观察发现的。荷兰德尔夫特市的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池塘水,发现了微生物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的实验管理员胡克受列文虎克的影响,在显微镜下观察软木切片,发现了细胞……在生物教材的所有实验中,单纯的观察实验就占一半以上,其它的实验也无不与观察密切相关。因此,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