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雍容华美的仕女骑着一匹绛红色的马,头戴一顶黑色垂黄纱的帷帽,透过面纱露出丰腴的面庞,细长的柳叶眉,挺直的鼻梁,红色的樱桃小口,更增添了一份妩媚。仕女上身着粉白色地碎花长袖衣,下身着绿地树叶纹长裙。裙上部齐胸,双脚穿黑色长靴,并蹬于脚蹬,昂首挺胸。马身为深褐色,颈部与臂部两侧、马头前额中间饰有白色圆点,圆点内用褐色装饰点缀,马的四蹄呈白色,马笼头以及马身上的装饰均以黑色线条勾画,并在黑色线点下绘有黄色小圆点装饰图案,马的造型优美、骄健,仕女骑马俑具有典型的唐代风络。另一位仕女骑一匹绛红色的马迎面驶来,头戴一顶黑色垂纱帷帽,面纱半遮半露仕女丰腴而施状靥的面颊,细长的柳叶眉挺直的鼻子,红色的樱桃口,面部清秀,上身穿橘黄色的低圆领短袖襦,下身穿蓝棕两色的竖条纹宽松裤,仕女左手放在马鞍前。似牵缰绳状,右手垂于身后,马的笼头、面、颈、尾部、马鞍以黑白两色勾勒,四蹄为黑色,双脚穿黑色长靴,用白色在脚前部勾画出脚蹬,昂首挺胸。这两件仕女骑马俑的形象、妆束洋溢着唐代妇女独具的风韵。
这两件仕女骑马俑,一件通高35厘米,长30厘米,宽10厘米(图一),另一件通高39厘米,长32.5厘米,宽11厘米(图二)。均出自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通体为泥制,以彩色颜料勾画人物形象,据有关资料表明这些颜料大多为矿物质颜料。阿斯塔那187号墓的年代为唐西周时期的墓葬。
这两件仕女骑马俑均戴有帏帽,令人感叹的是这两件仕女骑马俑所戴的帏帽的四周的纱网“帽群”,至今还依然保存,为我们了解唐代帷帽形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唐代的帷帽
帷帽的前身是围帽,它是一种在藤席编成的笠帽上装一圈纱网帽子。女子外出时戴此帽也可起到障蔽作用。如果去掉帽檐四周垂网,则叫席帽。唐刘存《事始》引《实录》:“以故席为骨而鞔之,谓之席帽,女人戴者,其四网(围)垂下网子,饰以朱翠,谓有障蔽之状。”说的就是这种帽饰。
帷帽产生于隋代,据资料表明在隋以前没有发现帷帽造型的出现。《旧唐书·舆服志》云:“闫立本画昭君入匈奴,而妇人有著帷帽者。夫芒出於水乡,非京华所有;帷帽创始于隋代,非汉宫所作”。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在《昭君出塞图》中,为昭君戴了一顶帷帽。识者见此,纷纷指出其误。如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云:“至如阎立本图昭君妃虏,戴帷帽以据鞍,…… 殊不知帷帽创从隋代”,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也有同样的批评。
唐早期由于羃的流行,帷帽曾被人们所遗忘,到了高宗时期,又重新兴起。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发达、最繁荣的时代,经济高度发展,促进了文明进步,社会风尚也随之变化,传统的蒙面风俗受到了很大冲击。人们逐步感觉到羃作为服饰,从头一直蒙在胸前不方便,外表也不十分美观,更为严重的是不能够展示出人们面部的美丽。这时妇女着妆,要求简洁轻便,而外出头上还蒙着羃 ,显然已不合适宜。与羃相比,帷帽具有明显的优点:首先是功能的增加,宽大的席帽可遮阳蔽雨;其次是戴卸方便;再加之将脸面“浅露”在外。这是唐代妇女为摆脱封建礼教束缚所作的大胆尝试,尽管受到保守势力的反对,但风气一开,已无法挽回。《旧唐书·舆服志》云:“则天之后,帷帽大行,羃 渐息。中宗即位,宫禁宽驰,公私妇人,无复羃之制”。《新唐书·五行一》云:“唐初,宫人乘马者,依用旧仪,著羃,全身障蔽,永徵后,乃用帷帽,施裙及颈颇为浅露,至神龙末,羃始绝,皆妇人预事之象”。
戴帷帽的妇女,在《明皇幸蜀图》中有描绘,画面以山水为主,人物处于陪衬地位,但人物的服饰特征清晰可辨,其中有骑马女子,头上就戴着这种帷帽。
本文所谈到的帷帽形制与胡帽的形制非常相似。唐朝中原汉族与西北各少数民族、西方各国人民交往频繁,各少数民族迁往内地的也不少,有部分中原汉人为逃避战乱或来屯垦戎守而来西域,于是胡服有了进一步扩散的机会。《旧唐书·舆服志》云:“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服,靓粧露面,无復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胡人服饰对唐代影响很大,第一来自西域、高昌、龟兹,间接受波斯影响,特别是头戴浑脱帽,身着圆领或翻领小袖,脚穿透空软锦 靴,外出骑马多戴帷帽、浑脱帽,羊皮制成高顶,尖而圆(图浑脱帽·《敦煌壁画》)。
从隋唐墓室壁画、敦煌壁画人物形象上看,帷帽是一种高顶宽檐,檐下垂一丝网(直垂至颈)的帽子。高宗时流行的帷帽,帽下的垂网已由长变短,将面部浅露于外。后期则是“时世妆”。在18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妇女穿束腰大摆长裙,头戴与本文所说帷帽形制相同的首服,垂网半遮半露出妇女美丽娇嫩的面颊,一双清如海水的碧眼更充满了一分神秘和高贵的气质。
帷帽与羃具有传承性
羃,学术界有很多种看法。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大幅方巾,用轻薄透明的纱罗制成,披体而下,遮蔽全身。有人认为,它是一种衣帽相连的斗篷一类的装束。由于西北风沙大,人们远行时骑马用它围裹身体,障蔽风尘。又有人认为,它是男女通服,开元年间(713—741年),妇女普遍穿胡服戴浑脱帽,盛唐以后,女衫衣袖日趋宽大,衣领有圆的、方的、斜的、直的等(《中国古代服饰史话》)。
羃本来是西域人的一种服饰,《隋书·附国传》云:“其俗,以皮为帽,形园如钵,或带羃……”。《隋书·吐谷浑传》云:“其王公贵人多戴羃 ,妇人裙襦辫发,缀以珠贝”。北朝以后,羃传入中原地区,被当地汉民族所接受,男女通用,作骑马出行之用。《旧唐书·舆服志》载:“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著羃。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在汉族妇女接受西域传入的羃风俗时,外出时还利用旧的帷帽。这一时期帷帽以藤篾编成,造型和斗笠相同,有围帽檐,还缀有一圈纱罗妇女出行时使用,可作障蔽。初唐时,由于羃的时兴,戴帷帽者逐渐减少,高宗时,帷帽又重新兴起,并取代了羃(周汛、高春明著《中国古代服饰大观》,重庆出版社)。在日本东京国博物馆收藏《树下人物图》唐代绘画中,描绘妇女,左手高举,正在脱卸蒙在头上的面幕,这一场面反映的就是妇女羃。
羃与社会礼教有很大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妇女有流行蔽面或遮面的风俗,就是用巾帕遮盖面部。最早在周代文献中就有记载。《礼记·内则》规定,男女之间不相授受,不能同用一口水井,同用一张床寝席,同用一件衣衾。女子外出必须障蔽其面,用以蔽面用巾帕,也是一种首服。
汉代妇女承袭周代遗风,“金华紫罗面衣”。金华即金花,可见当时的面衣,制做的还颇为讲究。魏晋南北朝妇女的面衣,就逐渐开始使用纱罗縠制做,使整个脸全部被遮住。为不被人看清自己的脸面,而自己又能透过这层罗纱看到外面,当时的面衣多采用黑色或黄色,晋人《搜神记》有“衣黄色,冠黄冠,戴黄盖,乘小马,好疾驰”的记裁。
随着伊斯兰教的产生和东渐,羃 与帷帽就带上了浓重的宗教的寓意。信奉伊斯兰教的妇女必须戴面纱,不能将容颜展露于世人。羃与帷帽就成了伊斯兰教不可缺少的用具,羃就有了浓郁的宗教色彩。阿拉伯半岛及东欧洲国家妇女出远门时必须穿着羃 ,以免被男士窥视。她们的面衣是一大幅方巾,有的通体用轻薄透明的罗纱制成,披体下,遮蔽全身,有的只是在方巾面颊部份用轻薄透明的纱罗,其余部份用高密度厚质的织物。在新疆境内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维吾尔族妇女所用的面衣,一般为大幅透孔的棉质方巾,或丝(毛)织物;哈萨克族则使用棉质地白色棉布特制成面巾,哈萨克语则称其为克米协克(李肖兵著《中国西域服饰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并在其面部周围施绣,一般使用平绣、十字绣等;而世居于中国西北部甘肃、宁夏境内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如撒拉、裕祜族、回族等民族的妇女面衣,一般也为特制面衣,所使用的材料均为丝绒、乔其纱绒面料,色彩为黑色或绿色其形制与本文涉及羃相同,这说明帷帽与羃具有传承性。
阿斯塔那的帷帽垂纱
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的两件帷帽,所用垂帷均为透孔的纱,均为淡黄色。
纱,古代又写作沙、裟,是质地最为轻薄的丝织物,《古今服纬》注云:“周礼之素沙,后世字作纱,言其孔可漏沙也,此帛类之至疏者”(雷鐏述、雷学淇释《古经纬服》,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初版)。纱类织物中最轻薄的是所谓轻容,《唐类苑》云:“轻容,无花薄沙也”,唐王建《宫词》:“嫌罗不著爱轻容”,故轻容实际上是一种极为轻盈透明的素纱织物。纱不仅轻薄,而且挺拔。
本文所涉及帷帽垂纱,是未经练染的丝,纱的孔眼是全部或部分采用由经纬纱疏松均匀排列交织。中国古代也常把有均匀分布方孔的,经纬纱捻度很底的平纹薄型丝织物为纱。纱分提花、不提花两种,在纱织物上还可施以印染、刺绣和彩绘。纱类织物轻薄透明,结构稳定,纱是最早出现的丝织品种之一。中国战国时期《周礼》中已载有“素纱”的名目,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阿斯塔那出土的白色绞缬纱、绛色印花纱、黄色鸳鸯缬纱、绿色骑士狩猎印花纱和天青敷金彩轻容纱,都可采用特殊的穿筘方法,即两根丝纱穿一筘,再空一筘,以此形成清晰的方形孔眼。唐宋时期纱的品种极多,唐代有吴纱、轻容纱、花鼓歇纱,宋代有艾虎纱、天净纱、三法纱、暗花纱、粟地纱、茸纱。元明以来的妆花纱是用多色彩纬和孔雀毛等特种纤维加工而成纱线,以回纬挖梭的方法织造,织物绚丽多彩,纱也称为縠。玉篇谓:“縠,纱也”。
这两件仕女骑马俑人物的服饰反映出极其浓郁的盛唐风格。紧身袒胸的半臂襦,长裙曳地衫的下摆裹在裙腰里。诗人孟浩然的诗句:“坐时衣裳萦纤幕,很即裙裾一扫落梅”,与本文女俑的风格吻合。那白皙的丰腴的脸颊,两弯浓黑的眉毛,额际点花钿,端正的鼻梁,小口朱唇,侧重于曲眉丰腴,浓丽多姿,绿衣高髻,是唐代仕女丽美的肖像图。
唐代社会生活丰富,化妆艺术得以日益进步,妇女面部施粉,两颊侧面施斜红,额眉间施花钿,嘴角两旁点丹如倩丽多姿,称之为状靥。花钿状是一种独具风格的妆,又称花子、媚子、施于前额眉心。
(摄影:姚书文、陈龙)
这两件仕女骑马俑,一件通高35厘米,长30厘米,宽10厘米(图一),另一件通高39厘米,长32.5厘米,宽11厘米(图二)。均出自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通体为泥制,以彩色颜料勾画人物形象,据有关资料表明这些颜料大多为矿物质颜料。阿斯塔那187号墓的年代为唐西周时期的墓葬。
这两件仕女骑马俑均戴有帏帽,令人感叹的是这两件仕女骑马俑所戴的帏帽的四周的纱网“帽群”,至今还依然保存,为我们了解唐代帷帽形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唐代的帷帽
帷帽的前身是围帽,它是一种在藤席编成的笠帽上装一圈纱网帽子。女子外出时戴此帽也可起到障蔽作用。如果去掉帽檐四周垂网,则叫席帽。唐刘存《事始》引《实录》:“以故席为骨而鞔之,谓之席帽,女人戴者,其四网(围)垂下网子,饰以朱翠,谓有障蔽之状。”说的就是这种帽饰。
帷帽产生于隋代,据资料表明在隋以前没有发现帷帽造型的出现。《旧唐书·舆服志》云:“闫立本画昭君入匈奴,而妇人有著帷帽者。夫芒出於水乡,非京华所有;帷帽创始于隋代,非汉宫所作”。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在《昭君出塞图》中,为昭君戴了一顶帷帽。识者见此,纷纷指出其误。如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云:“至如阎立本图昭君妃虏,戴帷帽以据鞍,…… 殊不知帷帽创从隋代”,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也有同样的批评。
唐早期由于羃的流行,帷帽曾被人们所遗忘,到了高宗时期,又重新兴起。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发达、最繁荣的时代,经济高度发展,促进了文明进步,社会风尚也随之变化,传统的蒙面风俗受到了很大冲击。人们逐步感觉到羃作为服饰,从头一直蒙在胸前不方便,外表也不十分美观,更为严重的是不能够展示出人们面部的美丽。这时妇女着妆,要求简洁轻便,而外出头上还蒙着羃 ,显然已不合适宜。与羃相比,帷帽具有明显的优点:首先是功能的增加,宽大的席帽可遮阳蔽雨;其次是戴卸方便;再加之将脸面“浅露”在外。这是唐代妇女为摆脱封建礼教束缚所作的大胆尝试,尽管受到保守势力的反对,但风气一开,已无法挽回。《旧唐书·舆服志》云:“则天之后,帷帽大行,羃 渐息。中宗即位,宫禁宽驰,公私妇人,无复羃之制”。《新唐书·五行一》云:“唐初,宫人乘马者,依用旧仪,著羃,全身障蔽,永徵后,乃用帷帽,施裙及颈颇为浅露,至神龙末,羃始绝,皆妇人预事之象”。
戴帷帽的妇女,在《明皇幸蜀图》中有描绘,画面以山水为主,人物处于陪衬地位,但人物的服饰特征清晰可辨,其中有骑马女子,头上就戴着这种帷帽。
本文所谈到的帷帽形制与胡帽的形制非常相似。唐朝中原汉族与西北各少数民族、西方各国人民交往频繁,各少数民族迁往内地的也不少,有部分中原汉人为逃避战乱或来屯垦戎守而来西域,于是胡服有了进一步扩散的机会。《旧唐书·舆服志》云:“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服,靓粧露面,无復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胡人服饰对唐代影响很大,第一来自西域、高昌、龟兹,间接受波斯影响,特别是头戴浑脱帽,身着圆领或翻领小袖,脚穿透空软锦 靴,外出骑马多戴帷帽、浑脱帽,羊皮制成高顶,尖而圆(图浑脱帽·《敦煌壁画》)。
从隋唐墓室壁画、敦煌壁画人物形象上看,帷帽是一种高顶宽檐,檐下垂一丝网(直垂至颈)的帽子。高宗时流行的帷帽,帽下的垂网已由长变短,将面部浅露于外。后期则是“时世妆”。在18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妇女穿束腰大摆长裙,头戴与本文所说帷帽形制相同的首服,垂网半遮半露出妇女美丽娇嫩的面颊,一双清如海水的碧眼更充满了一分神秘和高贵的气质。
帷帽与羃具有传承性
羃,学术界有很多种看法。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大幅方巾,用轻薄透明的纱罗制成,披体而下,遮蔽全身。有人认为,它是一种衣帽相连的斗篷一类的装束。由于西北风沙大,人们远行时骑马用它围裹身体,障蔽风尘。又有人认为,它是男女通服,开元年间(713—741年),妇女普遍穿胡服戴浑脱帽,盛唐以后,女衫衣袖日趋宽大,衣领有圆的、方的、斜的、直的等(《中国古代服饰史话》)。
羃本来是西域人的一种服饰,《隋书·附国传》云:“其俗,以皮为帽,形园如钵,或带羃……”。《隋书·吐谷浑传》云:“其王公贵人多戴羃 ,妇人裙襦辫发,缀以珠贝”。北朝以后,羃传入中原地区,被当地汉民族所接受,男女通用,作骑马出行之用。《旧唐书·舆服志》载:“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著羃。虽发自戎夷,而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在汉族妇女接受西域传入的羃风俗时,外出时还利用旧的帷帽。这一时期帷帽以藤篾编成,造型和斗笠相同,有围帽檐,还缀有一圈纱罗妇女出行时使用,可作障蔽。初唐时,由于羃的时兴,戴帷帽者逐渐减少,高宗时,帷帽又重新兴起,并取代了羃(周汛、高春明著《中国古代服饰大观》,重庆出版社)。在日本东京国博物馆收藏《树下人物图》唐代绘画中,描绘妇女,左手高举,正在脱卸蒙在头上的面幕,这一场面反映的就是妇女羃。
羃与社会礼教有很大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妇女有流行蔽面或遮面的风俗,就是用巾帕遮盖面部。最早在周代文献中就有记载。《礼记·内则》规定,男女之间不相授受,不能同用一口水井,同用一张床寝席,同用一件衣衾。女子外出必须障蔽其面,用以蔽面用巾帕,也是一种首服。
汉代妇女承袭周代遗风,“金华紫罗面衣”。金华即金花,可见当时的面衣,制做的还颇为讲究。魏晋南北朝妇女的面衣,就逐渐开始使用纱罗縠制做,使整个脸全部被遮住。为不被人看清自己的脸面,而自己又能透过这层罗纱看到外面,当时的面衣多采用黑色或黄色,晋人《搜神记》有“衣黄色,冠黄冠,戴黄盖,乘小马,好疾驰”的记裁。
随着伊斯兰教的产生和东渐,羃 与帷帽就带上了浓重的宗教的寓意。信奉伊斯兰教的妇女必须戴面纱,不能将容颜展露于世人。羃与帷帽就成了伊斯兰教不可缺少的用具,羃就有了浓郁的宗教色彩。阿拉伯半岛及东欧洲国家妇女出远门时必须穿着羃 ,以免被男士窥视。她们的面衣是一大幅方巾,有的通体用轻薄透明的罗纱制成,披体下,遮蔽全身,有的只是在方巾面颊部份用轻薄透明的纱罗,其余部份用高密度厚质的织物。在新疆境内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维吾尔族妇女所用的面衣,一般为大幅透孔的棉质方巾,或丝(毛)织物;哈萨克族则使用棉质地白色棉布特制成面巾,哈萨克语则称其为克米协克(李肖兵著《中国西域服饰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并在其面部周围施绣,一般使用平绣、十字绣等;而世居于中国西北部甘肃、宁夏境内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如撒拉、裕祜族、回族等民族的妇女面衣,一般也为特制面衣,所使用的材料均为丝绒、乔其纱绒面料,色彩为黑色或绿色其形制与本文涉及羃相同,这说明帷帽与羃具有传承性。
阿斯塔那的帷帽垂纱
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的两件帷帽,所用垂帷均为透孔的纱,均为淡黄色。
纱,古代又写作沙、裟,是质地最为轻薄的丝织物,《古今服纬》注云:“周礼之素沙,后世字作纱,言其孔可漏沙也,此帛类之至疏者”(雷鐏述、雷学淇释《古经纬服》,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初版)。纱类织物中最轻薄的是所谓轻容,《唐类苑》云:“轻容,无花薄沙也”,唐王建《宫词》:“嫌罗不著爱轻容”,故轻容实际上是一种极为轻盈透明的素纱织物。纱不仅轻薄,而且挺拔。
本文所涉及帷帽垂纱,是未经练染的丝,纱的孔眼是全部或部分采用由经纬纱疏松均匀排列交织。中国古代也常把有均匀分布方孔的,经纬纱捻度很底的平纹薄型丝织物为纱。纱分提花、不提花两种,在纱织物上还可施以印染、刺绣和彩绘。纱类织物轻薄透明,结构稳定,纱是最早出现的丝织品种之一。中国战国时期《周礼》中已载有“素纱”的名目,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阿斯塔那出土的白色绞缬纱、绛色印花纱、黄色鸳鸯缬纱、绿色骑士狩猎印花纱和天青敷金彩轻容纱,都可采用特殊的穿筘方法,即两根丝纱穿一筘,再空一筘,以此形成清晰的方形孔眼。唐宋时期纱的品种极多,唐代有吴纱、轻容纱、花鼓歇纱,宋代有艾虎纱、天净纱、三法纱、暗花纱、粟地纱、茸纱。元明以来的妆花纱是用多色彩纬和孔雀毛等特种纤维加工而成纱线,以回纬挖梭的方法织造,织物绚丽多彩,纱也称为縠。玉篇谓:“縠,纱也”。
这两件仕女骑马俑人物的服饰反映出极其浓郁的盛唐风格。紧身袒胸的半臂襦,长裙曳地衫的下摆裹在裙腰里。诗人孟浩然的诗句:“坐时衣裳萦纤幕,很即裙裾一扫落梅”,与本文女俑的风格吻合。那白皙的丰腴的脸颊,两弯浓黑的眉毛,额际点花钿,端正的鼻梁,小口朱唇,侧重于曲眉丰腴,浓丽多姿,绿衣高髻,是唐代仕女丽美的肖像图。
唐代社会生活丰富,化妆艺术得以日益进步,妇女面部施粉,两颊侧面施斜红,额眉间施花钿,嘴角两旁点丹如倩丽多姿,称之为状靥。花钿状是一种独具风格的妆,又称花子、媚子、施于前额眉心。
(摄影:姚书文、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