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作文教育评价是对小学作文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有“现代教育评价之父”之称的泰勒认为:“评价过程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但教育目标本质上是指人的行为变化,因此,评价是一个确定行为发生实际变化的过程”。此后,小学作文教育评价是对小学作文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的观点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认可。
小学作文教育评价是对小学作文教育活动提供有效信息的过程。小学的作文评价活动必然是一个提供有效信息的过程,然后根据有关的信息及时进行反馈。以斯塔菲尔比姆为首的美国全国评价研究委员会认为:评价是一种确定、获取及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涉及研究对象的目标、设计、实施及结果的价值与优缺点,以便指导如何解决,如何符合绩效的要求,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小学作文教育评价是一种共同建构的过程。老师和学生在共同的评价活动中,共同建构。所谓共同建构就是通过对各类与评价有利害关系的人的需求、关注点和问题的应答,并通过对话和协商,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鉴于此,我们对小学作文教育的评价活动根据价值的纬度,做了一些实践和思索。
一、在小学作文评价活动中进行新的价值判断。判断评价对象的价值这一功能特性是在主客体价值关系的框架内完成。价值判断的前提是对客观事实的准确认识,在事实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价值判断活动是主要内容。根据这个特性,开展教育评价需要一定的标准,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收集评价对象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发挥教育评价的功能。1.新判断价值的探索,多做多批,略批为主,尽量少改。我们知道,每一位语文教师感到负担最重的恐怕是对作文的批改了。往往要静下心来,消磨掉二至三天的课余时间,而且多数教师认为只有“精批细改”,才是对学生负责。那么一学期这么多的小练笔、小作文、大作文如何能精耕细作过来呢?况且,把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一眼望去只见“红”,不见“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作文一无是处,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丧失写好作文的信心。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等。”要使学生自主作文,其中保持其写作的积极性是前提。况且,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或对作文的批改不应是整个作文教学最后一道工序,而应是学生再次作文的加油站,为学生二次作文,重新地更好地写作服务。为此,对于多布置、快速完成的习作,可以略批为主,尽量保持学生习作的“原汁原味”,以保持在多做多批下的学生写作的积极性。2.新价值判断的举措,当堂点评,分层批改,尽量面批。学生当堂完成的半成品,不管是基础较好的,还是基础较差的,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解决效果最好莫过于学生当堂朗读自己的习作。当这位学生在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听,并能对之作出评价。
二、在小学作文评价活动中注重新的价值发现在小学作文教学评价活动中,评价主体(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交往活动应该是不断的发现教育活动中蕴含的新的价值。在小学作文教学评价超规范性的评价中,实现价值的发现与创新,通过评价主体依据各自的价值观点,进行充分、有效地交流、切磋,并在特定的交往活动中逐步达到共识,就可能产生新的价值内涵。1.学生互相评价,产生价值“要让学生成为习作评价的主人”對于当堂完成的习作,我经过大量的训练,摒弃一些把写作知识模式化的东西,摒弃一些老套路、老结构、老程序,让学生评时按自己的认识,较客观的评价其它同学,虽开始评时有些不自然,然而坚持下去,自己在评人家习作时,写作视野必然会大大开阔,虽有时学生评的时候有失偏颇,这时教师可适时引导,那被评的同学和评的同学都达成一定的共识,从而产生新的价值。2.教师重批轻改,让学生自改,发现价值教师批改作文高耗低效,已成不争事实。叶圣陶先生指出:“能不能把古来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沉重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深刻领会叶老的作文教学思想后,我们进行了:重批轻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两次评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在小学作文评价活动中注重新的价值提升小学作文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促进作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由于评价主体的交往活动可以实现教育价值的发现与创新,因此它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作为作文评价对象的教育活动或现实,从而实现作文价值的提升和教育价值的增值。1.在两次作文中增值学生的作文成文后,我们的批语(大作文和部分小作文、小练笔),要针对每一位学生,要鼓励学生的每一滴的进步,并且要指出个别学生的不足,真正做到“一个钥匙开一把锁”。而在讲评时要面向全体同学,指出共同的进步,并用商量的态度指出共同存在的缺撼,以督促学生自己去改正,而在教师少改的前提下,应尽量鼓励学生间的互改、自改。2.在教师的鼓励下增值学生的作文中会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妙语或是惊人之语,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些闪动的火花,及时鼓励。一些学生阅读面广,写作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古诗文,从而对文章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这时,教师不妨送上一句:“你的书看的很多,老师感到你的活用在这里真合适。”也有学生作文通篇文采飞扬,比班内其他学生明显高出一筹,教师就可以这样批语:“欣赏你的文章是一种享受,若干年后或许你会成为一代文学大师。”我想,每一个孩子读到这样的批语都会心花怒放。3.在网络背景下,凸现社会效益。(1)基于网络,优化学生的写作心态。 良好的写作心态能使学生保持写作兴趣。能激发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智慧和创造力,能使学生自动投入到作文后的反思与修改中。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吴江行知网”“鲈乡新苗”专区让学生的生活作文搬到到网上,然后利用社会力量优化作文评价的途径,从而提升学生习作的价值。通过网络媒体让学生意识到作文不仅仅是艺术语言的表达,而是与读者沟通的媒介。学生的作文指向了交际,指向了是生活的必需,这样才回归到真实的言语状态。(2)感受网络,认识习作的意义所在。 写作意义的体现需要广泛的、多元的阅读主体。一篇文章,如果只拥有少量读者,作者就不能体会到自己作品的意义,也就感受不到写作的意义。(3)克服恐惧,提升评价价值。
在传统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学生文章的评价注意点往往集中在技术分析上,例如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逻辑修辞等,在这样的评价标准的反复刺激下,学生作文形成了条件反射,宁愿抑制自己海阔天空的思绪,也要符合老师的写作规则,进入老师传授的写作套路。 但是在网络写作环境中,语文教师只是评价主体中很少的一部分,其他评价主体如其他学科教师、家长、同学、其他社区成员的评价注意点却是不一样的。
小学作文教育评价是对小学作文教育活动提供有效信息的过程。小学的作文评价活动必然是一个提供有效信息的过程,然后根据有关的信息及时进行反馈。以斯塔菲尔比姆为首的美国全国评价研究委员会认为:评价是一种确定、获取及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涉及研究对象的目标、设计、实施及结果的价值与优缺点,以便指导如何解决,如何符合绩效的要求,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小学作文教育评价是一种共同建构的过程。老师和学生在共同的评价活动中,共同建构。所谓共同建构就是通过对各类与评价有利害关系的人的需求、关注点和问题的应答,并通过对话和协商,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鉴于此,我们对小学作文教育的评价活动根据价值的纬度,做了一些实践和思索。
一、在小学作文评价活动中进行新的价值判断。判断评价对象的价值这一功能特性是在主客体价值关系的框架内完成。价值判断的前提是对客观事实的准确认识,在事实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价值判断活动是主要内容。根据这个特性,开展教育评价需要一定的标准,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收集评价对象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发挥教育评价的功能。1.新判断价值的探索,多做多批,略批为主,尽量少改。我们知道,每一位语文教师感到负担最重的恐怕是对作文的批改了。往往要静下心来,消磨掉二至三天的课余时间,而且多数教师认为只有“精批细改”,才是对学生负责。那么一学期这么多的小练笔、小作文、大作文如何能精耕细作过来呢?况且,把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一眼望去只见“红”,不见“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觉得自己的作文一无是处,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丧失写好作文的信心。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等。”要使学生自主作文,其中保持其写作的积极性是前提。况且,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或对作文的批改不应是整个作文教学最后一道工序,而应是学生再次作文的加油站,为学生二次作文,重新地更好地写作服务。为此,对于多布置、快速完成的习作,可以略批为主,尽量保持学生习作的“原汁原味”,以保持在多做多批下的学生写作的积极性。2.新价值判断的举措,当堂点评,分层批改,尽量面批。学生当堂完成的半成品,不管是基础较好的,还是基础较差的,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解决效果最好莫过于学生当堂朗读自己的习作。当这位学生在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听,并能对之作出评价。
二、在小学作文评价活动中注重新的价值发现在小学作文教学评价活动中,评价主体(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交往活动应该是不断的发现教育活动中蕴含的新的价值。在小学作文教学评价超规范性的评价中,实现价值的发现与创新,通过评价主体依据各自的价值观点,进行充分、有效地交流、切磋,并在特定的交往活动中逐步达到共识,就可能产生新的价值内涵。1.学生互相评价,产生价值“要让学生成为习作评价的主人”對于当堂完成的习作,我经过大量的训练,摒弃一些把写作知识模式化的东西,摒弃一些老套路、老结构、老程序,让学生评时按自己的认识,较客观的评价其它同学,虽开始评时有些不自然,然而坚持下去,自己在评人家习作时,写作视野必然会大大开阔,虽有时学生评的时候有失偏颇,这时教师可适时引导,那被评的同学和评的同学都达成一定的共识,从而产生新的价值。2.教师重批轻改,让学生自改,发现价值教师批改作文高耗低效,已成不争事实。叶圣陶先生指出:“能不能把古来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沉重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深刻领会叶老的作文教学思想后,我们进行了:重批轻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两次评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在小学作文评价活动中注重新的价值提升小学作文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促进作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由于评价主体的交往活动可以实现教育价值的发现与创新,因此它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作为作文评价对象的教育活动或现实,从而实现作文价值的提升和教育价值的增值。1.在两次作文中增值学生的作文成文后,我们的批语(大作文和部分小作文、小练笔),要针对每一位学生,要鼓励学生的每一滴的进步,并且要指出个别学生的不足,真正做到“一个钥匙开一把锁”。而在讲评时要面向全体同学,指出共同的进步,并用商量的态度指出共同存在的缺撼,以督促学生自己去改正,而在教师少改的前提下,应尽量鼓励学生间的互改、自改。2.在教师的鼓励下增值学生的作文中会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妙语或是惊人之语,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些闪动的火花,及时鼓励。一些学生阅读面广,写作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古诗文,从而对文章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这时,教师不妨送上一句:“你的书看的很多,老师感到你的活用在这里真合适。”也有学生作文通篇文采飞扬,比班内其他学生明显高出一筹,教师就可以这样批语:“欣赏你的文章是一种享受,若干年后或许你会成为一代文学大师。”我想,每一个孩子读到这样的批语都会心花怒放。3.在网络背景下,凸现社会效益。(1)基于网络,优化学生的写作心态。 良好的写作心态能使学生保持写作兴趣。能激发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智慧和创造力,能使学生自动投入到作文后的反思与修改中。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吴江行知网”“鲈乡新苗”专区让学生的生活作文搬到到网上,然后利用社会力量优化作文评价的途径,从而提升学生习作的价值。通过网络媒体让学生意识到作文不仅仅是艺术语言的表达,而是与读者沟通的媒介。学生的作文指向了交际,指向了是生活的必需,这样才回归到真实的言语状态。(2)感受网络,认识习作的意义所在。 写作意义的体现需要广泛的、多元的阅读主体。一篇文章,如果只拥有少量读者,作者就不能体会到自己作品的意义,也就感受不到写作的意义。(3)克服恐惧,提升评价价值。
在传统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学生文章的评价注意点往往集中在技术分析上,例如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逻辑修辞等,在这样的评价标准的反复刺激下,学生作文形成了条件反射,宁愿抑制自己海阔天空的思绪,也要符合老师的写作规则,进入老师传授的写作套路。 但是在网络写作环境中,语文教师只是评价主体中很少的一部分,其他评价主体如其他学科教师、家长、同学、其他社区成员的评价注意点却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