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备课、创设情境、构建“舞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 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2
  
  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在课程实施中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这种学习方式,<<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在这样的理念倡导下,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他们有个“舞台”发表自己的想法,展现他们研究问题的整个思维过程,而不应该在课堂上总是担心学生答不出来,喜欢代答,生怕没有时间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不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生成者,且现在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创新思维能力强,因此,现在的课堂教学较之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要复杂的多。所以,作为教师更应该抓住契机,发挥教育教学新理念,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让物理课更有效更精彩。本文简述笔者通过多年新课程的教学实践,领悟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使物理课更有效更精彩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有效备课——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知识的盲点,巧设问题,启发思考
  例如《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这一节课,通过对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研究,发现自然界存在这样的运动: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这个运动的加速度是不变的。在后面的学习中利用v-t图象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性研究,最后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因而本节课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结论的得出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而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用图象表示速度、从速度-时间图象获取有关运动的信息。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就要求用图象表示手拉纸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并提出用平滑曲线来“拟合”坐标系中所描的点的思想。但是学生拟合时对曲线的要求是“顺势”“平滑”,如果不能使所有的点都恰好落在曲线上,那么曲线两侧的点的个数要大致相同,这种思想学生还做的不好。一些学生的v-t图像做成折线。
  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知识的盲点以后,所以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巧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备课的时候,本节课的开始进行了如下的问题设计: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跑步、驾车等运动,在自然界中有雨点下落、小鸟飞翔、蜗牛爬行等运动,在这些运动中都有速度的变化,且变化规律不尽相同,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呢?如何探究一个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何知道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用什么仪器测?
  以实际现象为背景,以学生感觉较简单的问题入手,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对之前已经学习了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的方法进行复习巩固。
  利用以上的问题,接着问:实验步骤?
  因为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用图象表示速度、从速度-时间图象获取有关运动的信息。 所以学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合作,可以拿出实验的步骤。
  以上问题的设计,都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知识的盲点,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并对教学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合作学习来获取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与方法、学会交流与合作,并且很有效的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有感而发
  对于一些刚刚学了物理的知识,教师可以有效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物理的情景之中,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有感而发,从而对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愉快的学习。譬如,在学习必修2第五章《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的时候,要求学生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能进行应用,我选了下面的一道题:
  (01理综)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2,战士救人的地点A离岸边最近处O的距离为d。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点的距离为
  A.B.0C.D.
  我要求学生假设自己是驾驶摩托艇战士,再设计问题一:在水中水流速度v1的效果如何?然后问题二:要将人送上岸你驾驶的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v2方向怎么样?什么样的方向会使时间最短?此时的你实际运动方向如何?结果学生抑制不住兴奋,自己思考着,画着情景图,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讨论着,个个发表自己的意见,我根据课堂的情况,还不同时的让几位同学主动到黑板上画了情景图,并且向同学解释了自己的设计方案,有对也有错,有些错的同学在解释的过程中,自己把问题给解决了。因为学生进入了现场救人的情景之中,就会感觉到一种想说,有话要说,并且要实际行动的冲动,思维很快进入状态,达到很好的理解和解题的效果。
  从实际生活中物理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很有效的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3 构建“舞台”,同台竞技,各显风采。
  在以前的教学中,有时总想把学生的思路引到自己事先预备好的“舞台”上去,等学生入座后,接下来就由我来“表演”了,学生是听众的同时也是观众。其实,学生不一定喜欢老师精心准备、完美无缺的“表演”。学生听着、看着,很容易昏昏欲睡,学生和老师很难融合!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教学理念,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探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学习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学生的物理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物理课堂应力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体验物理规律的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例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应用>>的习题课上,我用了以下的这道题:物体以一定的速度从A点冲上固定的光滑的斜面,到达斜面的最高点C时速度恰好为零,如图所示。已知物体运动到斜面长度3/4处的B点时,所用的时间为t,整个过程中,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则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
  
  我建议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并要求讲出自己的解法。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后,就很认真,很投入了,探索着自己可以用哪些方法。思考了一段时间,我开始叫学生上台表演,举手了,其中包括平时物理成绩不是很优秀的学生,我先叫了其中的A女同学,她一下子怯懦犹豫,怕自己错,可是还是上来了,拿起一支白色粉笔很快在黑板上写下:v02=2axAC ,vB2=v02-2ax,xAB=3/4xAC由以上三式得到vB=v0/2,又vB=v0-at,vB=atBC解得 tBC=t。台下同学在讨论A的对错,我示意全班同学安静,来听她如何解释这种解法,没想到她镇定自若,对从A到B,B到C,及全程A到B的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判断,非常正确,用的是基本公式法。我对她的解法、板书作了点评,肯定了A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在我表扬了A同学之后,一位急性子爱表现的学生B等不住了,就举手在下面叫嚷,于是我让他上来,他在A的解法后面潇洒写下:xBC=atBC2/2,xAC=a(t+tBC)2/2,又xBC=xAC/4,由以上各式得tBC=t。并且非常大声的分析:物体向上匀减速冲上斜面,相当于向下匀加速滑下斜面。说完得意洋洋地走下去,全班响起雷鸣般地掌声。学生们为又获得一种新的解法而开心,这两种解法也是我备课的想法。
  看到这两位同学精彩的表现,看着学生的热情劲,我也抑制不住兴奋。前面两种解法刚讲完,下面就有同学在那嘀咕着好象在那讨论什么, 趁这股热情劲未褪,我马上问道:“同学们还有不同的解法吗?还有谁愿意上来。”
  这时我看见平常比较文静的一位学生C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知道他的思维比较活跃可能有不同的想法,于是我问了一下学生C,:“你是否愿意给大家讲讲你的解法?”C马上摇摇头说:“老师不要了”。我意识到C不好意思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我,便走到他的座位前说:“先让老师来看一下你的解法吧。”他的本子上写着“中间时刻速度法”。看了他的解法,我高兴地说:“很不错。”然后我对全班同学说:“刚才老师看了C同学的解法,他跟前面两位同学都不一样,怎么样?我们要不要请他上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教室里响起了热烈掌声。他上来了,边板演边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vAC=(v0+vt)/2=v0/2,又v02=2axAC,vB2=2axBC,xBC=xAC/4,由以上三式解得vB=V0/2,可以看成vB正好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因此B点是这段位移的中间时刻,因此有tBC=t。说完已是满脸通红急速回到座位上去,我表扬了C。
  同学们仍然非常热情,不用我问,就有同学D上来表演,并且马上分析:对于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比为1:3:5:7:------(2n-1),因为xBC:xBA=(xAC/4:3xAC/4)=1:3,而通过xBA的时间为t,所以通过xBC的时间为tBC=t。台下的同学可兴奋了,这种方法很简单,用在这样的填空题,解题速度很快,D同学在我与同学的掌声中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结果D刚坐下,E同学又跑上来,说“我这里还有,对于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相等的各段位移所用的时间比为:1:(-1):():()——(),现在将整个斜面分成相等的四段,AE、 ED 、DB、 BC,设通过BC的时间为tx,那么通过DB 、ED、AE的分别为(-1)tx、()tx、()tx,又tDB+tED+tAE=t,得 tx=t
  课堂象炸开了的油锅,这时再次站出来一位F同学,是我们的数学科代表,好象早做好准备,胸有成竹的上来了,教室里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声,接着在我的带动下,还没等他分析全班同学鼓起掌来。他说: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作出v-t图像,即如图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规律,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平方比,得,且,,所以,解得
  在学生F适当板书以上过程的时候,思维清晰表述流畅,全场鸦雀无声,个个都瞪大眼睛,认真听讲。
  “大家认为他分析的对不对?”下面人声鼎沸了,理解了的回过神大声的说:“对。”我觉得再重复解释亦是多余,应该留点空白让学生带回去思考。
  这节课,同学们热情的参与表演,让我目睹了同学们的风采,让我也学了不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学生需要“舞台”展示自我!这要求教师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意料不到的小插曲,譬如:对讲解本节习题的解法时学生E、F讲出了老师备课时没想到的解法,使这堂物理课更加的精彩!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教育教学新理念,调整教学策略,做到有效备课,给学生创设好环境,构建好舞台,本着“学生是主体,是教学的资源”的教学思想,真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能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和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教师用书.
  [3]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评价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为了增强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发挥正确的导向、管理和激励等功能,提倡在电大教师范围内进行改革,废除传统的投票方式,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教师的工作绩效进行测评。教师测评应遵循导向性、科学性、公正性等原则,其内容包括师德修养、教学绩效、科研成果等,并进行多元评价,以确保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关键词】电大教师评价 投票方式 测评指标体系 客观公正性  【中
期刊
在中国传统舞蹈这条渊源流淌的长河中,唐代舞蹈以它独特的审美意蕴焕发出耀眼光芒。唐代的舞蹈文化以自由为前提,包容贯彻其中,在接纳外来文化同时推崇本土文化,齐头并进融合发展,如此文化高度造就舞蹈高度。唐代舞蹈的美学价值在于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之美,以广泛的种类、出色的作品、卓越的舞者完美地诠释了唐代舞蹈“美在意象”。
  唐代“舞蹈意象”指的是通过唐代诗歌、史料等文字方面与唐代画作、剧目等图像方面所表达的双重“意象”,需同时满足“舞蹈”和“意象”两个条件。界定何为唐代舞蹈“意”与“象”、它们
清代作为我国传统社会的尾声,横跨了传统社会发展中最高峰的时刻和最没落的低谷,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瓷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海陆丝绸之路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景德镇作为天下瓷都,所产的青花瓷工艺精湛,行销海外,是中国传统陶瓷器物中的典型。
  本文对清代景德镇外销青花瓷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名品器物进行研究,根据国内外的政治、经济、人文社会状况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脉络,对外销瓷这一既是重要商品,又是文化载体的器物进行美学角度的分析。将国内清代瓷业分为恢复期、繁荣期、衰落期三
“清三代”曾是历史中瓷胎画珐琅的巅峰时期。以宫廷御制瓷胎画珐琅为代表的传统瓷胎珐琅是皇家尊贵的象征,是当时艺术的顶点,然而它却慢慢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中。虽后世仍有仿制品出现,却难以完美复制出其内在奥妙。世人见之亦是至1925年故宫博物院开放之后,人们才得以亲眼见它的光彩。当代(特别是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瓷胎画珐琅艺术家通过自己对珐琅彩的研究,不但复活了古典珐琅艺术,并将自己对哲学与生命的领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打破了传统的桎梏,形成了具有当代艺术思想的“新珐琅”,笔者将之命名为现代瓷胎珐琅。
政治符号是符号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在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政治主体在进行政治活动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政治符号来进行意思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代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民的需要已不再局限于对简单的物质产品的需要,而是升级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对政党和国家的要求更高,政治主体的行为也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而更加透明化,这都是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研究政治符号的历史性和共时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具
【摘要】目前对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情况的研究多集中于现状及政治学层面的理论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区分绩效优秀与一般大学生村官的胜任特征模型更是一项空缺。本文的调查范围为北京部分区县、江苏四市的大学生村官,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李克特量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探索性主成分因子分析、t检验等方法,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信度、结构和内容效度。最终的胜任特征模型包括积极动
期刊
【摘要】教育教学改革突飞猛进,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课程在肩负着美育这一重要任务的同时,德育任务越发艰巨。从美术的师者形象、学科特点、教材特征、课堂教学等多方面,来探讨德育教育的有机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熏陶。  【关键词】美术教学 德育渗透 德艺双馨  【中图分类号】G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1    我国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客观分析了目前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情况,得出:高校班主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在学生管理、班级学风建设方面的工作效果较好,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班主任 大学生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2  
期刊
【摘要】目前在很多大学的生物学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与21世纪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不适应,生物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基因组学》教学实践,讨论了如何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全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生物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学生 中心 《基因组学》 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
期刊
【摘要】关于《铁皮鼓》的主题思想,概括起来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认为小说主要揭露了小市民思想与纳粹的渊源,一种说法是小说主要表现了纳粹的暴行,而第三种观点则既批评了小市民的人性弱点,同时也揭露了纳粹的暴行。本文将从文本本身和德意志民族的性格特征入手,详细分析小说中所蕴涵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妖魔化 小市民 人性 弱点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