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由南派三叔创作的连载小说《盗墓笔记》在网络上风靡,后著书出版发行。而由《盗墓笔记》衍生出来的网络剧、网络游戏也网罗了众多粉丝。《盗墓笔记》从第一卷到第八卷,依然有众多读者追捧。前有《鬼吹灯》后有《盗墓笔记》,这些以盗墓寻宝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一度引发了考古热。
在严谨的考古人看来,考古发掘跟盗墓是有本质区别的,在发现的过程中,考古没有盗墓小说的“心跳感”,考古人是怀着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淡定从容地慢慢发掘。文物可以有价,但在考古人眼里文物反映的史料无价。考古人探索得出的有关出土文物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支撑,这也为当下各种盗墓题材、时空穿越剧提供了素材,而郑同修则是严谨考古队伍中的一员。
郑同修,现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研究馆员,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从事考古工作34年,郑同修收获最多的是故事。每件古物都有一个故事,而每个考古人都是这个故事的发掘者、讲述者,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郑同修发掘故事的故事。
走在考古路上,心越来越敏感
岁月匆匆,细数时间,郑同修从事考古工作已有34年了。今天,当被问及如何走上考古之路,郑同修呵呵一笑说:“歪打正着。”
人生很多时候有自己的选择,但也会有别人的助推,郑同修对此深有感触。1980年,郑同修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选择历史系是因为山东大学以文史哲见长,“当时报志愿不像现在能报专业,我们当时只能报到系,入学后才开始分专业。”郑同修回忆说,“上了半年大课后开始分专业,历史系又分中国史、世界史、考古三个专业,这才知道有考古专业,当时我们历史系123个人,考古专业要20个人。同宿舍同学去报名时,随口问了我一句‘我也给你填个名吧’,我说‘填吧’,就这样报的专业。”
与其说是郑同修选择了考古,不如说是考古选择了郑同修。现实生活有的时候就是那么戏剧化,当时80个人报名,最终郑同修选上了,而同宿舍帮他报名的同学却没能学考古专业。入了考古的门,郑同修便一发不可收拾,所有的思维开关被启动,考古学带他走进了一个广阔而神秘的世界。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与各种盗墓小说或者电影中的紧张、刺激有所不同,真正的考古发掘更多的是从容淡定。“考古工作是艰苦的,但只有在考古一线才真正体会到。”郑同修一边捻烟头一边说。遗址大都在偏远地区,在广阔的天地间,郑同修与日落花开一同呼吸,聆听虫蚁鸟兽的欢喜与悲伤。曾几何时,也想让白云、春风把自己的思念捎给远方的亲人。
穿梭在实地勘探中,一块古老的石头,一片破碎的瓦片都能令郑同修不停的去思索。它们穿越时空幸存至今,它的制作者、使用者虽已化为尘土,但他们独特的生命痕迹遗留在这些遗物遗迹上。虽然不能回到当时的年代,但这些古物,这些遗迹,牵引着郑同修想要去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从已知推测历史,而后从史料中、田野间收集更多的线索,尽可能的还原历史。历史虽已远逝,但旧闻使它们的发生地在郑同修看来有了不一样的韵味。在考古的日子里,郑同修感触最多的是这些无声的古物也有千言万语……郑同修平静的心越来越敏感了。
俯身寻踪觅径,心越来越精致
郑同修的考古工作从未停歇,他对考古的灵性从1997年主持发掘章丘西河遗址时便显现出来,该项目获得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怀着对考古的敬畏之心,郑同修从容淡定地在考古发掘一线工作着。
考古自然绕不开古墓,如果说学习考古学,让郑同修打开了思维开关,那么2001年,费县西毕城墓地的发掘则为郑同修打开了一扇门,一扇通往考古殿堂的门,这一年于郑同修来说是一个转折年。
2001年,由郑同修主持发掘费县西毕城墓地。当年4~12月对墓地进行了第一次发掘,郑同修回忆说:“当年就发掘古墓葬1660余座,且全部保存完好。之后又陆续进行发掘,总共发掘2000余座,出土大量珍贵文物,仅陶器约4000件左右,铜镜230余面,玉器100余件,另有大量的钱币、铁器、石质文物等。”据了解,西毕城墓地是迄今山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发掘。回顾34年的考古发掘,当被问及对哪个发掘项目最难忘,哪件文物最珍贵时,郑同修满眼欢喜的说:“每个发掘项目都历历在目,我评不出哪件文物最珍贵,在我眼里个个都是宝。”
在现代考古中,墓葬基本采用全面揭露的方式,遗物的提取都必须严格遵循作业规程,有条不紊地进行,这需要足够的耐心跟韧性。“考古就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每天每时都在变化,甚至每分每秒都有变化,”郑同修意味深长地说。“发掘过程中露出一个口,经验判断,这可能是个杯子,但未必就是杯子,它是残破的还是完整的?这只有通过一点一点的工作逐渐地发现才能看到全貌。发现后你会想这个杯子为什么会在这里?它是干什么用的?和它共处的还有其他东西吗?为什么与其它东西共处?这一件文物的故事可以无限拓展,这就是探索的过程,这就是考古的发现与探索的魅力。”这种魅力对郑同修一牵引就是34年。
“还原历史,来不得半点虚假。”郑同修的话掷地有声。西毕城墓地南边不远即为费县故城,经过两次发掘,这批墓葬为研究鲁东南地区的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也为此地区汉代物质资料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对费县故城布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费县西毕城墓地第一次发掘工作结束后至2004年,郑同修先后主持发掘了日照海曲汉代墓地、臨沂洗砚池晋墓、青州西辛大型战国墓,这些发掘项目连续4年入选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其中,日照海曲汉代墓地、临沂洗砚池晋墓分别获得2002年、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时间来到2009年,这一年由他主持发掘的高青陈庄遗址发掘项目在中国科学院举办的考古论坛上入选年度六大考古新发现,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优秀田野考古工地二等奖。面对这些成绩,郑同修说:“我觉得我生来就是干考古的。”这种超然于物外的心境让郑同修敏感的心越来越细腻。
柔软的心最有力量 翻看郑同修的简历,你会发现自从他分配至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院前身),就没离开过这里。
“填干部报表的时候,我的个人简历最简单了,从大学毕业至今,就没换过单位。”郑同修半开玩笑地说。入职山东省考古研究所,郑同修从普通职工开始干起,经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到现在的院长,郑同修一直从事考古工作。“从毕业分到这个单位,这一辈子就不会离开这个单位。”郑同修的考古心始终坚定。
打开郑同修的老照片,更多的是他在发掘项目现场的工作照,照片里的他专心致志地工作着。今天,昔日青涩的少年两鬓有了白发,老花镜、放大镜成了工作的標配。但郑同修说:“考古无止境,活到老考古到老。”大有将考古干到底的决心和气魄。
在郑同修潘姓好友眼里,“他就像是个学者,没有领导的架子”。从事考古三十多年,郑同修的科研成果硕果累累,论文《山东汉代墓葬出土陶器的初步研究》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参加编辑出版的《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临淄齐国故城汉代镜范的考古学研究》和《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山东卷》分别被评为2007年、2008年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和全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等。郑同修以扎实的研究功底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入选了第二批“齐鲁文化英才”。同时,他还是二级研究馆员,而山东文博界在职人员中只有两名二级研究馆员,郑同修便是其中一员,他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如果说文物是历史遗留的珍珠,那郑同修的科研成果就是串起这些珍珠的线。
在工作中,郑同修同样有一条线,这条线横向把部门与部门串起来,纵向把不同技术水平的人才串起来。“在大环境下,山东考古人才比较缺乏,这是山东考古的短板,近年来,省委、省府高度重视,首先从编制上给予大力支持。即便这样,基于山东考古的工作量,考古人才还是相对缺乏。”眉心微皱,郑同修若有所思地说。
寻踪觅径的路上,郑同修在探幽考古的岁月里怒放,而他以及他同事、同学的孩子们也接过了考古的接力棒。“同事、同学的孩子很多都选择了考古,有的从事考古教学工作,有的是考古学硕士在读,准备报考志愿的也把考古专业作为重点选择专业。”一批新时代的“考二代”也茁壮成长起来了。郑同修心里多了一份踏实感。
从事考古工作34年,郑同修的一颗心,不仅能包容生活的油盐酱醋茶,也能包容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咸,郑同修精致的心越来越柔软,而柔软的心最有力量。
(编辑/吴洁)
在严谨的考古人看来,考古发掘跟盗墓是有本质区别的,在发现的过程中,考古没有盗墓小说的“心跳感”,考古人是怀着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淡定从容地慢慢发掘。文物可以有价,但在考古人眼里文物反映的史料无价。考古人探索得出的有关出土文物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支撑,这也为当下各种盗墓题材、时空穿越剧提供了素材,而郑同修则是严谨考古队伍中的一员。
郑同修,现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研究馆员,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从事考古工作34年,郑同修收获最多的是故事。每件古物都有一个故事,而每个考古人都是这个故事的发掘者、讲述者,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郑同修发掘故事的故事。
走在考古路上,心越来越敏感
岁月匆匆,细数时间,郑同修从事考古工作已有34年了。今天,当被问及如何走上考古之路,郑同修呵呵一笑说:“歪打正着。”
人生很多时候有自己的选择,但也会有别人的助推,郑同修对此深有感触。1980年,郑同修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选择历史系是因为山东大学以文史哲见长,“当时报志愿不像现在能报专业,我们当时只能报到系,入学后才开始分专业。”郑同修回忆说,“上了半年大课后开始分专业,历史系又分中国史、世界史、考古三个专业,这才知道有考古专业,当时我们历史系123个人,考古专业要20个人。同宿舍同学去报名时,随口问了我一句‘我也给你填个名吧’,我说‘填吧’,就这样报的专业。”
与其说是郑同修选择了考古,不如说是考古选择了郑同修。现实生活有的时候就是那么戏剧化,当时80个人报名,最终郑同修选上了,而同宿舍帮他报名的同学却没能学考古专业。入了考古的门,郑同修便一发不可收拾,所有的思维开关被启动,考古学带他走进了一个广阔而神秘的世界。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与各种盗墓小说或者电影中的紧张、刺激有所不同,真正的考古发掘更多的是从容淡定。“考古工作是艰苦的,但只有在考古一线才真正体会到。”郑同修一边捻烟头一边说。遗址大都在偏远地区,在广阔的天地间,郑同修与日落花开一同呼吸,聆听虫蚁鸟兽的欢喜与悲伤。曾几何时,也想让白云、春风把自己的思念捎给远方的亲人。
穿梭在实地勘探中,一块古老的石头,一片破碎的瓦片都能令郑同修不停的去思索。它们穿越时空幸存至今,它的制作者、使用者虽已化为尘土,但他们独特的生命痕迹遗留在这些遗物遗迹上。虽然不能回到当时的年代,但这些古物,这些遗迹,牵引着郑同修想要去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从已知推测历史,而后从史料中、田野间收集更多的线索,尽可能的还原历史。历史虽已远逝,但旧闻使它们的发生地在郑同修看来有了不一样的韵味。在考古的日子里,郑同修感触最多的是这些无声的古物也有千言万语……郑同修平静的心越来越敏感了。
俯身寻踪觅径,心越来越精致
郑同修的考古工作从未停歇,他对考古的灵性从1997年主持发掘章丘西河遗址时便显现出来,该项目获得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怀着对考古的敬畏之心,郑同修从容淡定地在考古发掘一线工作着。
考古自然绕不开古墓,如果说学习考古学,让郑同修打开了思维开关,那么2001年,费县西毕城墓地的发掘则为郑同修打开了一扇门,一扇通往考古殿堂的门,这一年于郑同修来说是一个转折年。
2001年,由郑同修主持发掘费县西毕城墓地。当年4~12月对墓地进行了第一次发掘,郑同修回忆说:“当年就发掘古墓葬1660余座,且全部保存完好。之后又陆续进行发掘,总共发掘2000余座,出土大量珍贵文物,仅陶器约4000件左右,铜镜230余面,玉器100余件,另有大量的钱币、铁器、石质文物等。”据了解,西毕城墓地是迄今山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发掘。回顾34年的考古发掘,当被问及对哪个发掘项目最难忘,哪件文物最珍贵时,郑同修满眼欢喜的说:“每个发掘项目都历历在目,我评不出哪件文物最珍贵,在我眼里个个都是宝。”
在现代考古中,墓葬基本采用全面揭露的方式,遗物的提取都必须严格遵循作业规程,有条不紊地进行,这需要足够的耐心跟韧性。“考古就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每天每时都在变化,甚至每分每秒都有变化,”郑同修意味深长地说。“发掘过程中露出一个口,经验判断,这可能是个杯子,但未必就是杯子,它是残破的还是完整的?这只有通过一点一点的工作逐渐地发现才能看到全貌。发现后你会想这个杯子为什么会在这里?它是干什么用的?和它共处的还有其他东西吗?为什么与其它东西共处?这一件文物的故事可以无限拓展,这就是探索的过程,这就是考古的发现与探索的魅力。”这种魅力对郑同修一牵引就是34年。
“还原历史,来不得半点虚假。”郑同修的话掷地有声。西毕城墓地南边不远即为费县故城,经过两次发掘,这批墓葬为研究鲁东南地区的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也为此地区汉代物质资料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同时对费县故城布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费县西毕城墓地第一次发掘工作结束后至2004年,郑同修先后主持发掘了日照海曲汉代墓地、臨沂洗砚池晋墓、青州西辛大型战国墓,这些发掘项目连续4年入选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其中,日照海曲汉代墓地、临沂洗砚池晋墓分别获得2002年、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时间来到2009年,这一年由他主持发掘的高青陈庄遗址发掘项目在中国科学院举办的考古论坛上入选年度六大考古新发现,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优秀田野考古工地二等奖。面对这些成绩,郑同修说:“我觉得我生来就是干考古的。”这种超然于物外的心境让郑同修敏感的心越来越细腻。
柔软的心最有力量 翻看郑同修的简历,你会发现自从他分配至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院前身),就没离开过这里。
“填干部报表的时候,我的个人简历最简单了,从大学毕业至今,就没换过单位。”郑同修半开玩笑地说。入职山东省考古研究所,郑同修从普通职工开始干起,经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到现在的院长,郑同修一直从事考古工作。“从毕业分到这个单位,这一辈子就不会离开这个单位。”郑同修的考古心始终坚定。
打开郑同修的老照片,更多的是他在发掘项目现场的工作照,照片里的他专心致志地工作着。今天,昔日青涩的少年两鬓有了白发,老花镜、放大镜成了工作的標配。但郑同修说:“考古无止境,活到老考古到老。”大有将考古干到底的决心和气魄。
在郑同修潘姓好友眼里,“他就像是个学者,没有领导的架子”。从事考古三十多年,郑同修的科研成果硕果累累,论文《山东汉代墓葬出土陶器的初步研究》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参加编辑出版的《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临淄齐国故城汉代镜范的考古学研究》和《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山东卷》分别被评为2007年、2008年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和全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等。郑同修以扎实的研究功底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入选了第二批“齐鲁文化英才”。同时,他还是二级研究馆员,而山东文博界在职人员中只有两名二级研究馆员,郑同修便是其中一员,他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如果说文物是历史遗留的珍珠,那郑同修的科研成果就是串起这些珍珠的线。
在工作中,郑同修同样有一条线,这条线横向把部门与部门串起来,纵向把不同技术水平的人才串起来。“在大环境下,山东考古人才比较缺乏,这是山东考古的短板,近年来,省委、省府高度重视,首先从编制上给予大力支持。即便这样,基于山东考古的工作量,考古人才还是相对缺乏。”眉心微皱,郑同修若有所思地说。
寻踪觅径的路上,郑同修在探幽考古的岁月里怒放,而他以及他同事、同学的孩子们也接过了考古的接力棒。“同事、同学的孩子很多都选择了考古,有的从事考古教学工作,有的是考古学硕士在读,准备报考志愿的也把考古专业作为重点选择专业。”一批新时代的“考二代”也茁壮成长起来了。郑同修心里多了一份踏实感。
从事考古工作34年,郑同修的一颗心,不仅能包容生活的油盐酱醋茶,也能包容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咸,郑同修精致的心越来越柔软,而柔软的心最有力量。
(编辑/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