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9月,北京市各大媒体纷纷刊登一则消息——《北京南中轴御道全线贯通》,文字间透露着振奋与鼓舞。中轴线申遗保护课题组听闻,立刻动身调研。
然而,我们看到的是一段尚在毛坯状态的御道,御道中是还未漆缝的地砖、锯齿状未收边的斜幔以及艰难生长的草皮,而御道以外的街道上,曝晒无林荫、行进有障碍、斑驳的围墙后线杆林立。虽然说御道条石是按传统规制铺设贯通,但整个街道空间中的车流人流、界面围墙、临时景观显得混杂无序,作为一条普通城市道路都不及格,更何况是北京的中轴线,北京老城格局的脊梁!
中轴御道曾是明清两代天子的专用道,皇帝祭天从这里走过,一路通往天坛。这条道自永定门经天桥、正阳桥,连着正阳门、天安门,直通故宫三大殿。御道在皇宫处徐徐升高,以最精美的云龙阶石,衬托皇帝的龙辇。
民国后,中轴道路上通了铛铛车,御道褪去了皇家身份,变成一条普通的城市道路。后来,又因为现代地铁建设而拆除了临街建筑,街道宽度陡增3倍,变成道路红线宽度80米的城市主干道。
其实,近年来随着历史文化保护理念的不断提升,中轴线上一些路段的御道价值已被重新重视。传统中轴线的南端点永定门城楼复建(2005年),带动了永定门广场的整体改造,御道作为历史景观重新铺设,一直通向天桥。珠市口以北的路段则保持了传统的街道宽度,摇身一变,成为繁华的前门大街商业步行街。只有从天桥到珠市口這短短的523米道路,在人们的遗忘中,成为中轴风貌价值难以显现的“黑 洞”。
那么,什么是中轴价值?
中轴线是特殊的遗产,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将线上的精美建筑群串联,同时在于它对城市格局的统领。我们看到北京老城的四重城廓、棋盘路网均依中轴对称展开。两侧空间的烘托,正体现中轴的意义所在。
所以,要让中轴价值重新体现,把地面的石头铺装连上只是第一步。中轴御道价值的更好呈现,则需要轴两侧的每一座建筑、每一个设施、每一条车道、每一棵树都互相协调,形成开阔、均衡、对称、焦点突出的整体遗产环境。
为了实现中轴价值,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我们首先调查了解了中轴线道路的现状。事实上,这段道路的遗产环境现状是价值不突出,地面设施最突出。
500多米的道路上,地铁出入口、风亭、冷却塔、市政电力箱一共40处,可以说是20步一道矮墙,50步一口深井。这不仅影响视廊景观通畅,还影响道路格局对称。
在我们与地铁设计方的不断沟通下,部分地面设施降低了高度、削弱了体量感,视廊风貌得到改善。
对于御道两侧的道路,现状则是车道两下一上不对称,东、西空地围墙缺乏呼应,人行道更受挤压,最窄处不足1.5米。经过对汽车、公交车、自行车道宽度与位置精细的布局,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对南北两端异形路口过街进行研究,我们找到了使交通组织优化、设施布局合理的建立对称型道路横断面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既能实现中轴线格局价值,又可发挥道路的交通功能。可见,遗产环境保护与必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立可以通过设计上的努力实现平衡与共赢。
我们发现,在遗产环境塑造上,除了风貌协调,用户体验也非常重要。
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七十华诞,居民很早就在御道上聚集等着看烟火。灿烂的烟火“点燃”夜空,也“点燃”了人们对御道所在的街道空间的畅想。
有人说,历史原貌最重要,两侧拆掉的临街建筑得重建,就像前门大街步行街那样,要有鳞次栉比的店面,要有原汁原味的热闹;有人说,过去的街道太窄,不能满足现代的交通需要和步行体验,御道应该重建成林荫大道。其实在我们看来,无论是建房子还是种树,御道应该成为当代城市生活的有机组成,在满足当代人的新需求、延续历史的同时也要有所变化。
为了营造更好的游览体验,我们规划了御道两侧的国槐树列,形成林荫御道,浓荫下游人自得其乐却也不妨碍开阔的视线。我们的规划策略是沿御道一侧保持大树阵列,呼应御道礼仪性、纪念性的氛围,而面向胡同的一侧则布置成活泼优美、贴近生活的小广场、小场景。同时,把胡同门脸亮出来,让胡同与御道通过一个系统化的步行体系相连,使御道带动提升周边公共空间的景观性、便捷性、舒适性。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将成为居民休闲、交流、健身的公共活力绿色空间,这可为两侧平房区弥补公共空间短板。
使用者开心了,遗产价值才有机会传播。所以,我们想要更进一步,延续前门大街的铛铛车,将轨道长度800米的景观小电车,变成3000米航道的时光列车,列车一路向南,沿线各个阶段的历史风景尽收眼底。通过景观列车的串联,将全长7.8千米的传统中轴线整体贯通,成为一条中轴线文化探访路。
如此一来,御道不仅能给游客带来奇遇,还可服务居民的日常。所以我们的规划设计也就需要从一条铺装,到一个“U”形街面,再到整个地区。在整个规划设计完成后,御道作为文化遗产,能够在当代继续传播文化价值,作为城市道路,则能够提供便捷、舒适与安全。这才是御道重生,这样,中轴价值才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其实,伴随这条路的,是我对“塑造传统文化下的当代城市生活”的理想与追求。历史文化定义了城市的性格、演化出城市的特色、给了普通的城市生活以厚度与深度。然而城市是活的,人的需求是多样的,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应该相辅相成。
面对复杂的群体和要素,规划师作为一个协调者、一个对话平台,在溯源的时候或许会有所妥协,如无法按原始宽度恢复街道,但也绝不会在面对其未来时任其生长而无节制,对中轴线街道的规划设计就是最好的例证。对于文化遗产来说,保护和发展是齐头并进的,要为每一处遗产找到适于它生存繁荣的途径。文化自信不仅自信于过去灿烂的遗产,更要自信于当代的智慧。
我们期待在不远的未来,中轴申遗成功,高效便捷、开放共享的城市能处处见历史、片片有故事。御道将重生,我们拭目以待!
然而,我们看到的是一段尚在毛坯状态的御道,御道中是还未漆缝的地砖、锯齿状未收边的斜幔以及艰难生长的草皮,而御道以外的街道上,曝晒无林荫、行进有障碍、斑驳的围墙后线杆林立。虽然说御道条石是按传统规制铺设贯通,但整个街道空间中的车流人流、界面围墙、临时景观显得混杂无序,作为一条普通城市道路都不及格,更何况是北京的中轴线,北京老城格局的脊梁!
中轴御道曾是明清两代天子的专用道,皇帝祭天从这里走过,一路通往天坛。这条道自永定门经天桥、正阳桥,连着正阳门、天安门,直通故宫三大殿。御道在皇宫处徐徐升高,以最精美的云龙阶石,衬托皇帝的龙辇。
民国后,中轴道路上通了铛铛车,御道褪去了皇家身份,变成一条普通的城市道路。后来,又因为现代地铁建设而拆除了临街建筑,街道宽度陡增3倍,变成道路红线宽度80米的城市主干道。
其实,近年来随着历史文化保护理念的不断提升,中轴线上一些路段的御道价值已被重新重视。传统中轴线的南端点永定门城楼复建(2005年),带动了永定门广场的整体改造,御道作为历史景观重新铺设,一直通向天桥。珠市口以北的路段则保持了传统的街道宽度,摇身一变,成为繁华的前门大街商业步行街。只有从天桥到珠市口這短短的523米道路,在人们的遗忘中,成为中轴风貌价值难以显现的“黑 洞”。
那么,什么是中轴价值?
中轴线是特殊的遗产,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将线上的精美建筑群串联,同时在于它对城市格局的统领。我们看到北京老城的四重城廓、棋盘路网均依中轴对称展开。两侧空间的烘托,正体现中轴的意义所在。
所以,要让中轴价值重新体现,把地面的石头铺装连上只是第一步。中轴御道价值的更好呈现,则需要轴两侧的每一座建筑、每一个设施、每一条车道、每一棵树都互相协调,形成开阔、均衡、对称、焦点突出的整体遗产环境。
为了实现中轴价值,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我们首先调查了解了中轴线道路的现状。事实上,这段道路的遗产环境现状是价值不突出,地面设施最突出。
500多米的道路上,地铁出入口、风亭、冷却塔、市政电力箱一共40处,可以说是20步一道矮墙,50步一口深井。这不仅影响视廊景观通畅,还影响道路格局对称。
在我们与地铁设计方的不断沟通下,部分地面设施降低了高度、削弱了体量感,视廊风貌得到改善。
对于御道两侧的道路,现状则是车道两下一上不对称,东、西空地围墙缺乏呼应,人行道更受挤压,最窄处不足1.5米。经过对汽车、公交车、自行车道宽度与位置精细的布局,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对南北两端异形路口过街进行研究,我们找到了使交通组织优化、设施布局合理的建立对称型道路横断面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既能实现中轴线格局价值,又可发挥道路的交通功能。可见,遗产环境保护与必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立可以通过设计上的努力实现平衡与共赢。
我们发现,在遗产环境塑造上,除了风貌协调,用户体验也非常重要。
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七十华诞,居民很早就在御道上聚集等着看烟火。灿烂的烟火“点燃”夜空,也“点燃”了人们对御道所在的街道空间的畅想。
有人说,历史原貌最重要,两侧拆掉的临街建筑得重建,就像前门大街步行街那样,要有鳞次栉比的店面,要有原汁原味的热闹;有人说,过去的街道太窄,不能满足现代的交通需要和步行体验,御道应该重建成林荫大道。其实在我们看来,无论是建房子还是种树,御道应该成为当代城市生活的有机组成,在满足当代人的新需求、延续历史的同时也要有所变化。
为了营造更好的游览体验,我们规划了御道两侧的国槐树列,形成林荫御道,浓荫下游人自得其乐却也不妨碍开阔的视线。我们的规划策略是沿御道一侧保持大树阵列,呼应御道礼仪性、纪念性的氛围,而面向胡同的一侧则布置成活泼优美、贴近生活的小广场、小场景。同时,把胡同门脸亮出来,让胡同与御道通过一个系统化的步行体系相连,使御道带动提升周边公共空间的景观性、便捷性、舒适性。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将成为居民休闲、交流、健身的公共活力绿色空间,这可为两侧平房区弥补公共空间短板。
使用者开心了,遗产价值才有机会传播。所以,我们想要更进一步,延续前门大街的铛铛车,将轨道长度800米的景观小电车,变成3000米航道的时光列车,列车一路向南,沿线各个阶段的历史风景尽收眼底。通过景观列车的串联,将全长7.8千米的传统中轴线整体贯通,成为一条中轴线文化探访路。
如此一来,御道不仅能给游客带来奇遇,还可服务居民的日常。所以我们的规划设计也就需要从一条铺装,到一个“U”形街面,再到整个地区。在整个规划设计完成后,御道作为文化遗产,能够在当代继续传播文化价值,作为城市道路,则能够提供便捷、舒适与安全。这才是御道重生,这样,中轴价值才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其实,伴随这条路的,是我对“塑造传统文化下的当代城市生活”的理想与追求。历史文化定义了城市的性格、演化出城市的特色、给了普通的城市生活以厚度与深度。然而城市是活的,人的需求是多样的,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应该相辅相成。
面对复杂的群体和要素,规划师作为一个协调者、一个对话平台,在溯源的时候或许会有所妥协,如无法按原始宽度恢复街道,但也绝不会在面对其未来时任其生长而无节制,对中轴线街道的规划设计就是最好的例证。对于文化遗产来说,保护和发展是齐头并进的,要为每一处遗产找到适于它生存繁荣的途径。文化自信不仅自信于过去灿烂的遗产,更要自信于当代的智慧。
我们期待在不远的未来,中轴申遗成功,高效便捷、开放共享的城市能处处见历史、片片有故事。御道将重生,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