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原腹地,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演习进入白热化阶段,在陆、海、空、二炮等各参演部队的中军帐中,一批佩戴军校校徽的人格外引人注目。近年来,他们的身影频频出现在一场场信息化背景下的重大军事演习现场。
他们就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的广大教员。在短短5年间,由一个培养图书档案通用人才的学历教育系,一跃成为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10多项成果开创了全军第一:创立首个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学科,完成首部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通用标准体系,研制首个军队政治工作信息也作战指挥教学模拟系统、编写首部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专著、编制首个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术语标准。
转型:开创政工信息化新领域
军事信息管理系的前身是图书档案系。学科建设在全国百余所大学同类专业领域里享有盛誉,情报语言学、信息组织与检索、档案管理与保护等专业是学院的特色品牌。从创立到现在,共获得国家级、军队级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0多项;拥有戴维民、张琪玉、谈正信、王兰成、张正强教授等一大批国内外计算机信息管理领域、档案标准化领域、文献机构管理领域的知名专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一直与辉煌同行的团队,却在近年来接二连三地遭遇尴尬。
2003年7月,王兰成、黄海鹰、郑晨阳、范韫4名教员到成都军区某部调研。这个部队正在组织一场以信息对抗为主要内容的实兵演练,站惯了讲台的他们第一次遇上这样的演习活动,都异常兴奋,主动向部队提出观摩演习的请求。当部队领导了解到他们是从事图书档案专业教学的教员后,委婉地拒绝了。军校教员进不了部队的演习场!调研归来,该系全体教员干部大会上,这件尴尬事成为大家痛苦反思的焦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一年的秋季,全军停止了图书档案专业本科生的招生,以此为教学任务主体的该系,顿时陷入了头顶光环却“没饭吃”的窘境。两个月后,全军第15次院校工作会议作出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型,通用学科向军事学科转型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久,该系被列入了裁撤的名单。
就在该系苦闷、徘徊、思考的同时,一场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大潮袭来。该系党委在一次次学习讨论中形成共识:要紧紧抓住新军事变革的历史机遇,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积极做好军事斗争政治工作准备,依托原有学科和人才队伍的优势,在信息化战场续写新的辉煌。转型!该系全体教员干部开始了一场刻骨铭心、脱胎换骨的“士兵突击”。
在总结近20年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他们撰写了5万多字的“军事信息管理学科构建”研究报告,提出将现代信息技术、军事信息管理学与军队政治工作学融合,推进图书馆学、档案学向军事信息管理、军队政工信息化等军事新学科转型,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
2005年,“军事信息管理”学科被正式列入军队院校第二轮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以政工信息化为主体的“军队政治工作信息管理”被总部批准为重点建设方向,标志着我军首个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学科正式确立。由“政工信息技术”、“政工信息管理”、“政工信息系统”等多个研究方向构成的学科框架体系,得到全军教学工作评价专家组的高度认可,称他们“开辟了政工信息化新领域,开创了一个新学科,填补了该领域空白”。
接着,该系成立了全军政治工作信息化研发中心、全军干部信息化研发培训中心、全军档案信息业务系统论证中心。同时,按照信息技术、信息管理和政治工作3个知识模块的集成要求,重新设置了信息资源管理、保密档案、计算机模拟与信息安全等新的教研室。综合优化配置了师资队伍,调整10多名教员向军事学科交叉,引进11名具有部队经历和信息专业技术的人才,并为所有教员逐个量身定制专业方向、教学课程、科研课题。分设若干教学小组,组织跨教研室甚至跨专业系开展政工信息化研究和教学。
研发:拓展政治工作作战功能
没有信息资源的标准化,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就无法实现互连互通互操作。这件事让该系领导深深感到,要发挥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必须加快政工信息化的标准化建设,而基本术语的标准化则是政工信息化标准化的基础。
2007年上半年,该系紧密结合军事斗争准备,着眼政治工作信息化特点要求和发展趋势,围绕政工信息化基本术语的编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联合攻关,收入了涵盖政治工作信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军队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条件下政治工作作战指挥等方面的相关术语,共250多条。他们组织专家对入选词条的内涵、外延及其表述方式进行阐释,撰写释义条目及英文对应词。
今年1月,这项成果顺利通过全军专家组的评审,并被批准为国家军用标准,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该标准规范了军队政工信息化基本用语,填补了国家军用标准体系中军队信息化术语的空白。
2007年5月,他们在部队调研时发现,一些部队苦于没有专门的模拟系统,以致政治工作作战网上模拟演练难以真正对抗起来。
部队的需求就是使命,战斗力生成一天也不能等。调研归来,由2名专家教授领衔,4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的课题小组马不停蹄地投入研发。经过两个多月的研究攻关,他们成功研制出一套“政治工作作战指挥教学模拟系统”。
研究课题必须对接部队实际,贴近战场需求,对这一条“钢规铁矩”,该系博士生王玉媛深有同感。2006年,国防科大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的王玉媛,考取了王松林教授的信息组织与检索方向博士生。在确定博士论文选题时,王玉媛将选题定在了自己熟悉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上,选题因与军队政工信息化建设贴的不紧,被王松林当即否决。王玉媛担心转换到新的研究领域,难以按时毕业。王松林看出她的畏难情绪,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就论文本身来说,我也可以让你通过,但我今天让你通过了,未来信息化战场上你却通不过。”
在王松林的指导下,王玉媛将论文题目聚焦于《基于语义网构想的军队政工网站建设研究》。课题好改,但研究过程却充满艰辛。因为语义网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军队政工语义网”更是军队研究领域的空白,这不仅对王玉媛是个极大的挑战,对王松林本人也是一个不小的困难。王松林指导王玉媛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还针对她的这篇论文专门开设了课程。由于课题研究难度很大,眼看毕业在即,论文撰写进度却一直很缓慢。早已完成论文的同学对王玉媛说:“你如果选择当初的课题,不但能按时戴上博士帽,也不会这么费心劳神了。”王玉媛回答:“能为我军下一代政工网的建设闯出一条路子,晚点毕业也值得!”
破解:着眼政工信息化难题
2004年暑假,黄海鹰副教授等到驻云南某边防团调研。这个边防团所属分队分 散在近千公里的边防线上,最远的一个分队离团部有300多公里。为提高部队信息化执勤能力,团里在两年前就建起了局域网,连通各分队。他们调研时,却发现了一桩怪事。当时,正值这个部队开展主题教育。半年时间里,该团宣传股的一名干事带着宣讲提纲,翻山越岭,足迹遍布所有执勤点,行程累计达上千公里。
手段已逐步迈向信息化,思维依然习惯机械化,怎么能行。第二天,黄海鹰等与该团领导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让团领导认识到,信息化条件下的政治工作,如果还是“粗放型”的运作模式,就会落后时代发展要求,陷于被动、掉队落伍,甚至丢掉阵地。黄海鹰等结合该团的实际情况,连夜起草了一份利用网络加强政治工作的方案。针对官兵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缺乏的问题,他们回院后还专门寄去一批教材。该团根据他们的建议,很快对网络进行了优化改造,网络阵地终于“活”起来,“火”起来了。
近年来,该系先后组织150多人次,深入全军部队和总部机关调研,及时解决部队政工信息化建设中的难点问题,推进部队政工信息化建设。
空军某部是上级表彰的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这个单位2002年就建成了局域网,并实现了网上办公。2008年3月,郑晨阳副教授到该部代职政治部副主任。一天。她发现机关各办公室电脑的网线都被拔了下来,连局域网也关闭了。经了解,原来是过几天上级要来总结他们连续20多年安全无事故的管理工作经验,为担心网络安全在这个节骨眼上“冒泡”,所以就将网络暂时停掉了。
“怎能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拒绝信息化,怎能为了怕出事就不干事。”次日,郑晨阳特意讲了一堂信息安全专题课,讲授了开展网络安全防范的技术和措施。课后,郑晨阳又分片逐个单位对每台电脑和移动存储设备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帮助整改。很快,网线重新插上了电脑,官兵们又可以尽情地在网上冲浪了。
随着部队“网民”呈几何倍数的增长,如何在纷繁的网络信息中掌握涉网官兵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为进行正确思想引导提供分析依据和决策支持,王兰成教授将目光瞄准了政工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撰写了《关于自主研发军队网络舆情分析决策系统的建议》研究报告,写进了国家军事学课题“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研究”专著,获得全军军事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除了为部队政工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外,该系还充分发挥学科资源和人才技术优势,研制了一系列开展政治工作的实用软件。
2004年,该系参与研发了“军队政治工作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平台”,这项全军军事科研十五计划课题,构建了国内第一个研究军队政治工作的数字化平台,制作了一个功能完备、使用便捷的应用软件,建立了一个综合反映军人个体和群体特征的指标体系,通过问卷生成、机上调查,数据存取与查询、统计分析等研究功能和手段,使军队政治工作的分析方法和研究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得到实现,既能测试军人的基本素质,又能反映军队的现实思想动态。他们对部队2000余名官兵进行实验性调查和数据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提升:锻造政工信息化英才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拥有一批先进的美式“霍克”防空导弹。美军闻讯后十分惊慌,专门制定了对付该导弹的作战计划。但实战中这些“霍克”防空导弹始终没有露面。事后才得知,伊军中竟无人懂得这种先进武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中这个常用的案例,让该系领导认识到,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人才,对打赢信息化战争至关重要。为此,他们创立了一套从博士、硕士到政治干部任职教育多层面教学的政工信息化教学体系。
——针对政工信息化人才信息素质差异大的问题,他们构建了“传授信息化知识、增强信息化能力、提高信息化品质”的“三位一体”人才素质模型。
——针对政工信息化人才岗位多元的问题,他们制定了“决策型、领导型、管理型、技术型”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教学内容多重复合、内容更新快的问题,他们建立了“精选基础、突出应用、注重创新、追踪前沿”的动态型教学内容体系。
——针对训练与应用脱节、理论与实际脱钩的问题,他们建立了“实战需要-课题研究-专题教学-反馈分析-服务部队”的一体化教学运行机制。
此外,该系编写了《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研究》、《军事信息素质基础教程》等一批政工信息化教材和讲义。开设了《军队政工信息化概论》、《军事信息安全》、《军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一批与政工信息化建设相同步、反映学科发展最前沿的课程和系列专题。
该系着眼政治干部的信息素质培养,在全军师旅团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军以上机关干事等任职教育各班次课程中,普遍开设了《军队信息化建设》、《政工信息化发展战略》等政工信息化专题课。
一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就广泛参与政工信息化重大课题研究,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迅速成长为部队政工信息化建设岗位的骨干。
[手记]
置身于新军事变革浪潮和信息化时代,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化严峻挑战为发展良机,实现了华美转身,再创新的事业。
作为当代革命军人,要牢固树立使命重于泰山、使命高于生命的强烈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把勇于担当使命、敢于献身使命、矢志不辱使命的顽强意志和坚强决心,内化为当代革命军人的价值理念和人生追求,转化为应对危机,谋划打赢,提高履行使命能力的实际行动。
责任编辑 罗尔文
他们就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的广大教员。在短短5年间,由一个培养图书档案通用人才的学历教育系,一跃成为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10多项成果开创了全军第一:创立首个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学科,完成首部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通用标准体系,研制首个军队政治工作信息也作战指挥教学模拟系统、编写首部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专著、编制首个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术语标准。
转型:开创政工信息化新领域
军事信息管理系的前身是图书档案系。学科建设在全国百余所大学同类专业领域里享有盛誉,情报语言学、信息组织与检索、档案管理与保护等专业是学院的特色品牌。从创立到现在,共获得国家级、军队级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0多项;拥有戴维民、张琪玉、谈正信、王兰成、张正强教授等一大批国内外计算机信息管理领域、档案标准化领域、文献机构管理领域的知名专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一直与辉煌同行的团队,却在近年来接二连三地遭遇尴尬。
2003年7月,王兰成、黄海鹰、郑晨阳、范韫4名教员到成都军区某部调研。这个部队正在组织一场以信息对抗为主要内容的实兵演练,站惯了讲台的他们第一次遇上这样的演习活动,都异常兴奋,主动向部队提出观摩演习的请求。当部队领导了解到他们是从事图书档案专业教学的教员后,委婉地拒绝了。军校教员进不了部队的演习场!调研归来,该系全体教员干部大会上,这件尴尬事成为大家痛苦反思的焦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一年的秋季,全军停止了图书档案专业本科生的招生,以此为教学任务主体的该系,顿时陷入了头顶光环却“没饭吃”的窘境。两个月后,全军第15次院校工作会议作出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型,通用学科向军事学科转型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久,该系被列入了裁撤的名单。
就在该系苦闷、徘徊、思考的同时,一场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大潮袭来。该系党委在一次次学习讨论中形成共识:要紧紧抓住新军事变革的历史机遇,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积极做好军事斗争政治工作准备,依托原有学科和人才队伍的优势,在信息化战场续写新的辉煌。转型!该系全体教员干部开始了一场刻骨铭心、脱胎换骨的“士兵突击”。
在总结近20年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他们撰写了5万多字的“军事信息管理学科构建”研究报告,提出将现代信息技术、军事信息管理学与军队政治工作学融合,推进图书馆学、档案学向军事信息管理、军队政工信息化等军事新学科转型,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
2005年,“军事信息管理”学科被正式列入军队院校第二轮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以政工信息化为主体的“军队政治工作信息管理”被总部批准为重点建设方向,标志着我军首个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学科正式确立。由“政工信息技术”、“政工信息管理”、“政工信息系统”等多个研究方向构成的学科框架体系,得到全军教学工作评价专家组的高度认可,称他们“开辟了政工信息化新领域,开创了一个新学科,填补了该领域空白”。
接着,该系成立了全军政治工作信息化研发中心、全军干部信息化研发培训中心、全军档案信息业务系统论证中心。同时,按照信息技术、信息管理和政治工作3个知识模块的集成要求,重新设置了信息资源管理、保密档案、计算机模拟与信息安全等新的教研室。综合优化配置了师资队伍,调整10多名教员向军事学科交叉,引进11名具有部队经历和信息专业技术的人才,并为所有教员逐个量身定制专业方向、教学课程、科研课题。分设若干教学小组,组织跨教研室甚至跨专业系开展政工信息化研究和教学。
研发:拓展政治工作作战功能
没有信息资源的标准化,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就无法实现互连互通互操作。这件事让该系领导深深感到,要发挥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必须加快政工信息化的标准化建设,而基本术语的标准化则是政工信息化标准化的基础。
2007年上半年,该系紧密结合军事斗争准备,着眼政治工作信息化特点要求和发展趋势,围绕政工信息化基本术语的编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联合攻关,收入了涵盖政治工作信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军队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条件下政治工作作战指挥等方面的相关术语,共250多条。他们组织专家对入选词条的内涵、外延及其表述方式进行阐释,撰写释义条目及英文对应词。
今年1月,这项成果顺利通过全军专家组的评审,并被批准为国家军用标准,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该标准规范了军队政工信息化基本用语,填补了国家军用标准体系中军队信息化术语的空白。
2007年5月,他们在部队调研时发现,一些部队苦于没有专门的模拟系统,以致政治工作作战网上模拟演练难以真正对抗起来。
部队的需求就是使命,战斗力生成一天也不能等。调研归来,由2名专家教授领衔,4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的课题小组马不停蹄地投入研发。经过两个多月的研究攻关,他们成功研制出一套“政治工作作战指挥教学模拟系统”。
研究课题必须对接部队实际,贴近战场需求,对这一条“钢规铁矩”,该系博士生王玉媛深有同感。2006年,国防科大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的王玉媛,考取了王松林教授的信息组织与检索方向博士生。在确定博士论文选题时,王玉媛将选题定在了自己熟悉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上,选题因与军队政工信息化建设贴的不紧,被王松林当即否决。王玉媛担心转换到新的研究领域,难以按时毕业。王松林看出她的畏难情绪,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就论文本身来说,我也可以让你通过,但我今天让你通过了,未来信息化战场上你却通不过。”
在王松林的指导下,王玉媛将论文题目聚焦于《基于语义网构想的军队政工网站建设研究》。课题好改,但研究过程却充满艰辛。因为语义网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军队政工语义网”更是军队研究领域的空白,这不仅对王玉媛是个极大的挑战,对王松林本人也是一个不小的困难。王松林指导王玉媛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还针对她的这篇论文专门开设了课程。由于课题研究难度很大,眼看毕业在即,论文撰写进度却一直很缓慢。早已完成论文的同学对王玉媛说:“你如果选择当初的课题,不但能按时戴上博士帽,也不会这么费心劳神了。”王玉媛回答:“能为我军下一代政工网的建设闯出一条路子,晚点毕业也值得!”
破解:着眼政工信息化难题
2004年暑假,黄海鹰副教授等到驻云南某边防团调研。这个边防团所属分队分 散在近千公里的边防线上,最远的一个分队离团部有300多公里。为提高部队信息化执勤能力,团里在两年前就建起了局域网,连通各分队。他们调研时,却发现了一桩怪事。当时,正值这个部队开展主题教育。半年时间里,该团宣传股的一名干事带着宣讲提纲,翻山越岭,足迹遍布所有执勤点,行程累计达上千公里。
手段已逐步迈向信息化,思维依然习惯机械化,怎么能行。第二天,黄海鹰等与该团领导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让团领导认识到,信息化条件下的政治工作,如果还是“粗放型”的运作模式,就会落后时代发展要求,陷于被动、掉队落伍,甚至丢掉阵地。黄海鹰等结合该团的实际情况,连夜起草了一份利用网络加强政治工作的方案。针对官兵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缺乏的问题,他们回院后还专门寄去一批教材。该团根据他们的建议,很快对网络进行了优化改造,网络阵地终于“活”起来,“火”起来了。
近年来,该系先后组织150多人次,深入全军部队和总部机关调研,及时解决部队政工信息化建设中的难点问题,推进部队政工信息化建设。
空军某部是上级表彰的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这个单位2002年就建成了局域网,并实现了网上办公。2008年3月,郑晨阳副教授到该部代职政治部副主任。一天。她发现机关各办公室电脑的网线都被拔了下来,连局域网也关闭了。经了解,原来是过几天上级要来总结他们连续20多年安全无事故的管理工作经验,为担心网络安全在这个节骨眼上“冒泡”,所以就将网络暂时停掉了。
“怎能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拒绝信息化,怎能为了怕出事就不干事。”次日,郑晨阳特意讲了一堂信息安全专题课,讲授了开展网络安全防范的技术和措施。课后,郑晨阳又分片逐个单位对每台电脑和移动存储设备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帮助整改。很快,网线重新插上了电脑,官兵们又可以尽情地在网上冲浪了。
随着部队“网民”呈几何倍数的增长,如何在纷繁的网络信息中掌握涉网官兵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为进行正确思想引导提供分析依据和决策支持,王兰成教授将目光瞄准了政工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撰写了《关于自主研发军队网络舆情分析决策系统的建议》研究报告,写进了国家军事学课题“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研究”专著,获得全军军事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除了为部队政工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外,该系还充分发挥学科资源和人才技术优势,研制了一系列开展政治工作的实用软件。
2004年,该系参与研发了“军队政治工作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平台”,这项全军军事科研十五计划课题,构建了国内第一个研究军队政治工作的数字化平台,制作了一个功能完备、使用便捷的应用软件,建立了一个综合反映军人个体和群体特征的指标体系,通过问卷生成、机上调查,数据存取与查询、统计分析等研究功能和手段,使军队政治工作的分析方法和研究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得到实现,既能测试军人的基本素质,又能反映军队的现实思想动态。他们对部队2000余名官兵进行实验性调查和数据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提升:锻造政工信息化英才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拥有一批先进的美式“霍克”防空导弹。美军闻讯后十分惊慌,专门制定了对付该导弹的作战计划。但实战中这些“霍克”防空导弹始终没有露面。事后才得知,伊军中竟无人懂得这种先进武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中这个常用的案例,让该系领导认识到,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人才,对打赢信息化战争至关重要。为此,他们创立了一套从博士、硕士到政治干部任职教育多层面教学的政工信息化教学体系。
——针对政工信息化人才信息素质差异大的问题,他们构建了“传授信息化知识、增强信息化能力、提高信息化品质”的“三位一体”人才素质模型。
——针对政工信息化人才岗位多元的问题,他们制定了“决策型、领导型、管理型、技术型”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教学内容多重复合、内容更新快的问题,他们建立了“精选基础、突出应用、注重创新、追踪前沿”的动态型教学内容体系。
——针对训练与应用脱节、理论与实际脱钩的问题,他们建立了“实战需要-课题研究-专题教学-反馈分析-服务部队”的一体化教学运行机制。
此外,该系编写了《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研究》、《军事信息素质基础教程》等一批政工信息化教材和讲义。开设了《军队政工信息化概论》、《军事信息安全》、《军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一批与政工信息化建设相同步、反映学科发展最前沿的课程和系列专题。
该系着眼政治干部的信息素质培养,在全军师旅团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军以上机关干事等任职教育各班次课程中,普遍开设了《军队信息化建设》、《政工信息化发展战略》等政工信息化专题课。
一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就广泛参与政工信息化重大课题研究,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迅速成长为部队政工信息化建设岗位的骨干。
[手记]
置身于新军事变革浪潮和信息化时代,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化严峻挑战为发展良机,实现了华美转身,再创新的事业。
作为当代革命军人,要牢固树立使命重于泰山、使命高于生命的强烈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把勇于担当使命、敢于献身使命、矢志不辱使命的顽强意志和坚强决心,内化为当代革命军人的价值理念和人生追求,转化为应对危机,谋划打赢,提高履行使命能力的实际行动。
责任编辑 罗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