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仅是中国书法上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从艺术和文学的角度看,《兰亭集序》对后人都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本文将从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角度,分析孙大雨和耿亮的兩个译本,并从综合语与分析语、形合与意合、动态与静态三方面分析和鉴赏。
一、汉语属于分析型语言,英语属于综合型语言
综合语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分析语却用语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例如,《兰亭集序》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林”,这里的“山”“岭”“林”“竹”都没有单复数的形态变化,而译成英文后都加了s,变成 “mountains”“cliffs” “forests”“bamboo groves”,可見英文是综合型语言,具有形态的变化,而汉语没有。又如,“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一句,依照译者的理解,此句应该表示过去的时间,故此句译文用的是一般过去时,每个谓语动词都加了ed, 而原文中却没有这样的形式变化。再如,“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孙大雨在翻译时把“情随事迁”翻到了后面“as the result of the changed state of affairs”,可见汉英翻译中英译文的语序可作灵活处理。由此人们得出一结论,在做汉英翻译时,要搞清楚英译文所要的形态变化,包括单复数变化、时态的转换等。在必要时,适当调整译文与原文的语序,力求译文地道、通顺。
二、汉语重视意义上的完整,英语看重句子形式上的完整
连淑能在《英汉对比研究》中指出,形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文章开头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原文中一串四字结构表明游玩的时间、地点和游玩的内容。耿亮的译文把“岁在癸丑”处理成定语从句“which corresponded to the year Guichou” ,孙大雨则处理成时间状语从句“when the primordial signs of the calendar combine as Guichou”,不难看出两位译者都充分考虑到了汉语重意和英语重形合的特点,在英译文中把原文用连接词和从句连接起来;同时,两位译者的翻译都巧妙地采用了归化,清楚地向读者解释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农历年“癸丑”。这启示人们在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材料译成英文时,要充分考虑西方读者的理解能力,最好采用归化,才能把西方人陌生的中国特色清楚地呈现出来。又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流觞曲水”, 这一系列四字短语结构向读者展示了兰亭周围的景色,在音韵上具有节奏美,在结构上具有形式美,在内容上具有意象美,符合汉语的行文特征,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展现了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再看两位译者的译文,耿亮将原文的“崇山峻岭”和“茂林修竹”合成一个句子,采用被动语态和定语结构。“清流湍急,映带左右”也被译成了定语从句,合成了一句。孙大雨用了there be 句型和with 引导的伴随状语,将四个四字结构连成了一句话。由此人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做汉英翻译时,译者要吃透原文行文逻辑和结构,理清每句话之间的关系,把松散的汉语结构译成符合英文行文特征的译文。通观两个译本,两位译者都在必要的时候将汉语的意合译成了英语的形合句,符合英语行文特征,译文显得地道、流畅,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三、英语句子表现为静态结构,汉语则表现为动态结构
英语句子中名词偏多,表现为静态结构;汉语则动词偏多,表现为动态结构。例如,原文中的“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耿亮的译文把“觞”“咏”分别译成“one cup of wine”和“chanting”。孙大雨的译文中 “a mere drinking”和“the composition”充分表现出英语的静态特征。由此看出,汉语动词转化成英语的名词是翻译过程中动静转换的一种方式。又如,“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耿亮将动词“欣”“快然自足”“不知”分别译成了形容词短语和动宾结构,符合英文的表达方式。孙大雨的译文将原文几个动词也译成了形容词短语、现在分词结构和介词结构。再如,“信可乐也”,耿亮和孙大雨分别将其译为“It was indeed a great happiness”和“our heartfelt feelings”,典型的动词化为名词,笔者认为这句话也可以翻成“how happy it is”,把动词转化为形容词。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兰亭集序》两个译本分析不难看出,文言文译成英文比一般的现代汉语难度要大得多,其中的含义和承载的文化内涵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译古代汉语作品不仅要求译者吃透原文的意思,还要求作者整体把握原文的行文逻辑,在此基础上用地道的英文表达古汉语的意思。反之,翻译古汉语对提高人们的中文文字功底也有促进作用,在汉英互译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尽情欣赏古汉语的文字之美、形式之美和意象之美。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一、汉语属于分析型语言,英语属于综合型语言
综合语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分析语却用语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例如,《兰亭集序》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林”,这里的“山”“岭”“林”“竹”都没有单复数的形态变化,而译成英文后都加了s,变成 “mountains”“cliffs” “forests”“bamboo groves”,可見英文是综合型语言,具有形态的变化,而汉语没有。又如,“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一句,依照译者的理解,此句应该表示过去的时间,故此句译文用的是一般过去时,每个谓语动词都加了ed, 而原文中却没有这样的形式变化。再如,“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孙大雨在翻译时把“情随事迁”翻到了后面“as the result of the changed state of affairs”,可见汉英翻译中英译文的语序可作灵活处理。由此人们得出一结论,在做汉英翻译时,要搞清楚英译文所要的形态变化,包括单复数变化、时态的转换等。在必要时,适当调整译文与原文的语序,力求译文地道、通顺。
二、汉语重视意义上的完整,英语看重句子形式上的完整
连淑能在《英汉对比研究》中指出,形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文章开头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原文中一串四字结构表明游玩的时间、地点和游玩的内容。耿亮的译文把“岁在癸丑”处理成定语从句“which corresponded to the year Guichou” ,孙大雨则处理成时间状语从句“when the primordial signs of the calendar combine as Guichou”,不难看出两位译者都充分考虑到了汉语重意和英语重形合的特点,在英译文中把原文用连接词和从句连接起来;同时,两位译者的翻译都巧妙地采用了归化,清楚地向读者解释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农历年“癸丑”。这启示人们在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材料译成英文时,要充分考虑西方读者的理解能力,最好采用归化,才能把西方人陌生的中国特色清楚地呈现出来。又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流觞曲水”, 这一系列四字短语结构向读者展示了兰亭周围的景色,在音韵上具有节奏美,在结构上具有形式美,在内容上具有意象美,符合汉语的行文特征,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展现了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再看两位译者的译文,耿亮将原文的“崇山峻岭”和“茂林修竹”合成一个句子,采用被动语态和定语结构。“清流湍急,映带左右”也被译成了定语从句,合成了一句。孙大雨用了there be 句型和with 引导的伴随状语,将四个四字结构连成了一句话。由此人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做汉英翻译时,译者要吃透原文行文逻辑和结构,理清每句话之间的关系,把松散的汉语结构译成符合英文行文特征的译文。通观两个译本,两位译者都在必要的时候将汉语的意合译成了英语的形合句,符合英语行文特征,译文显得地道、流畅,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三、英语句子表现为静态结构,汉语则表现为动态结构
英语句子中名词偏多,表现为静态结构;汉语则动词偏多,表现为动态结构。例如,原文中的“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耿亮的译文把“觞”“咏”分别译成“one cup of wine”和“chanting”。孙大雨的译文中 “a mere drinking”和“the composition”充分表现出英语的静态特征。由此看出,汉语动词转化成英语的名词是翻译过程中动静转换的一种方式。又如,“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耿亮将动词“欣”“快然自足”“不知”分别译成了形容词短语和动宾结构,符合英文的表达方式。孙大雨的译文将原文几个动词也译成了形容词短语、现在分词结构和介词结构。再如,“信可乐也”,耿亮和孙大雨分别将其译为“It was indeed a great happiness”和“our heartfelt feelings”,典型的动词化为名词,笔者认为这句话也可以翻成“how happy it is”,把动词转化为形容词。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兰亭集序》两个译本分析不难看出,文言文译成英文比一般的现代汉语难度要大得多,其中的含义和承载的文化内涵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译古代汉语作品不仅要求译者吃透原文的意思,还要求作者整体把握原文的行文逻辑,在此基础上用地道的英文表达古汉语的意思。反之,翻译古汉语对提高人们的中文文字功底也有促进作用,在汉英互译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尽情欣赏古汉语的文字之美、形式之美和意象之美。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