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学中有很多的美育因子,教师如果能驾驭好这些美育因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那如何驾驭好这些美育因子呢?这是很多音乐老师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我和我校的一些音乐教师也在不断地尝试,下面简单地将我们在尝试的过程中获得的一些体会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借助唱游活动感受美
唱游活动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音乐活动,范畴比较广,包括音乐游戏、歌曲表演、听音乐做动作等,唱游活动不仅有着强烈的节奏感,而且有着非常美的韵律,能够用流动的音符反映一些活生生的音乐形象,继而更好地表现出唯美的形体艺术。学生随着音乐的音高、力度、节奏等的变化,学生的身体便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动起来,那种协调甚至连教师都是难以想象的,无论是音韵的和谐还是节奏的铿锵,都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如在教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动感拉丁舞”单元时,在教学“感受拉丁舞”这个环节时,我让学生首先欣赏《探戈舞曲》《夏夜桑巴舞曲》,让学生在欣赏中了解这些拉丁舞曲的节奏,能够区分哪些是探戈,哪些是桑巴?在欣赏中感受拉丁舞曲的独特魅力。然后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自己奏一奏拉丁舞曲,并跟着节奏舞起来。在敲击节奏、在跟节奏跳舞这些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拉丁舞。最后我还用视频播放了两段拉丁舞曲,让学生跟着视频里的舞曲和动作真正跳起来。在欢快的节奏中,通过对舞步的模仿,尽情地体验着拉丁美洲这种混合型的音乐文化,感受拉丁舞的魅力。同时也使学生开阔了视野,获得了美的享受。
二、借助歌曲学习认识美
学习唱曲依旧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主旋律,在歌曲的学唱中,学生能够领悟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体会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歌曲的学习中,歌曲的灵魂润物细无声地进入学生的心扉,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领略个中之美。如在教学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时,首先用课件边播放音乐边出示情境,画面再现的是在一个美丽恬静的夜晚,小主人公和妈妈相互依偎在庭院里,妈妈静静地讲着故事。歌词的叙事性非常强,“汗水流在……却吃着野菜和谷糠,冬天的风雪……穿着破烂的旧衣裳……”付出与收获的对比,贫民与地主的对比,新社会与旧社会生活的对比等,这些鲜明的对比无不凸显出新生活的美好。接着让学生分乐段学唱歌曲,此诗歌总共分三个乐段,第一和第三两个乐段内容相似,都是再现讲故事的温馨画面,第二乐段是回忆过去的困难生活,所以在教唱时要带着不同的情绪去唱,也要唱出不同的情感,第一乐段唱出那种宁静与和谐,第二乐段要能够表达那种哀怨和痛恨,第三乐段再次恢复到那种恬静的氛围中,并唱出那种满满的幸福感。最后我还进行了拓展,让学生观看了一段《半夜鸡叫》的影片,让学生明白那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仅被地主压迫,还面临日本帝国主义和其他列强的侵略,接着出示了一些抗日战争的片断,让学生见证那些骇人听闻的血腥惨案,同时告诉学生现在的日本公然篡改历史教科书,将侵略战争、南京大屠杀的责任都推给中国,然后追问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这些黑白颠倒的事情还能沉默吗?此刻教师伺机教育学生少年强则国强,勉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让祖国不再受其他国家的欺侮。在此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听、唱中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人生观、价值观都得到了升华,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辨别美丑,并领悟到做人的真谛。
三、借助音乐实践表现美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发现,音乐的一大特点就是表现作品的情感,音乐作品一般都是融艺术性和情感性为一体的,只是其中的一些感情因素和美育因素是隐性的,容易被一些音乐教师忽略,不能彰显出其中的美。所以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一般都是借助一些音乐实践活动来达成这个目标,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参与中获得审美愉悦感,然后更加勇于表现美。如教学《花季雨季》这首歌曲时,因为这是一首同名影片的主题曲,六年级的学生中有很多都已经接触过这首歌曲,通俗易懂的歌词,简单流畅的旋律,部分学生还能够进行简单哼唱,只是他们没有能够唱出其中的花季少年对美好青春的渴望,于是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回忆转眼即逝的六年小学生活,哪些地方留有自己的足迹?哪些事情让自己终生难忘?同时我也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于未来有哪些期待和憧憬?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在花季雨季要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排除万难,做生活的强者。再唱这首歌曲时,学生不再是盲目哼唱了,而是带着自豪之情、带着自信之心唱出心中对美好青春的向往。
音乐的教育效果异常明显,很直接也很有说服力,利用音乐教育中的美可以启智,可以育情,可以养德。音乐教师要善于挖掘音乐教材中各种美的因素,并充分利用它们,使学生自己去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去描绘自己的美丽人生。责任编辑:甘 甜
一、借助唱游活动感受美
唱游活动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音乐活动,范畴比较广,包括音乐游戏、歌曲表演、听音乐做动作等,唱游活动不仅有着强烈的节奏感,而且有着非常美的韵律,能够用流动的音符反映一些活生生的音乐形象,继而更好地表现出唯美的形体艺术。学生随着音乐的音高、力度、节奏等的变化,学生的身体便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动起来,那种协调甚至连教师都是难以想象的,无论是音韵的和谐还是节奏的铿锵,都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如在教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动感拉丁舞”单元时,在教学“感受拉丁舞”这个环节时,我让学生首先欣赏《探戈舞曲》《夏夜桑巴舞曲》,让学生在欣赏中了解这些拉丁舞曲的节奏,能够区分哪些是探戈,哪些是桑巴?在欣赏中感受拉丁舞曲的独特魅力。然后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自己奏一奏拉丁舞曲,并跟着节奏舞起来。在敲击节奏、在跟节奏跳舞这些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拉丁舞。最后我还用视频播放了两段拉丁舞曲,让学生跟着视频里的舞曲和动作真正跳起来。在欢快的节奏中,通过对舞步的模仿,尽情地体验着拉丁美洲这种混合型的音乐文化,感受拉丁舞的魅力。同时也使学生开阔了视野,获得了美的享受。
二、借助歌曲学习认识美
学习唱曲依旧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主旋律,在歌曲的学唱中,学生能够领悟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体会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在歌曲的学习中,歌曲的灵魂润物细无声地进入学生的心扉,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领略个中之美。如在教学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时,首先用课件边播放音乐边出示情境,画面再现的是在一个美丽恬静的夜晚,小主人公和妈妈相互依偎在庭院里,妈妈静静地讲着故事。歌词的叙事性非常强,“汗水流在……却吃着野菜和谷糠,冬天的风雪……穿着破烂的旧衣裳……”付出与收获的对比,贫民与地主的对比,新社会与旧社会生活的对比等,这些鲜明的对比无不凸显出新生活的美好。接着让学生分乐段学唱歌曲,此诗歌总共分三个乐段,第一和第三两个乐段内容相似,都是再现讲故事的温馨画面,第二乐段是回忆过去的困难生活,所以在教唱时要带着不同的情绪去唱,也要唱出不同的情感,第一乐段唱出那种宁静与和谐,第二乐段要能够表达那种哀怨和痛恨,第三乐段再次恢复到那种恬静的氛围中,并唱出那种满满的幸福感。最后我还进行了拓展,让学生观看了一段《半夜鸡叫》的影片,让学生明白那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仅被地主压迫,还面临日本帝国主义和其他列强的侵略,接着出示了一些抗日战争的片断,让学生见证那些骇人听闻的血腥惨案,同时告诉学生现在的日本公然篡改历史教科书,将侵略战争、南京大屠杀的责任都推给中国,然后追问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这些黑白颠倒的事情还能沉默吗?此刻教师伺机教育学生少年强则国强,勉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让祖国不再受其他国家的欺侮。在此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听、唱中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人生观、价值观都得到了升华,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辨别美丑,并领悟到做人的真谛。
三、借助音乐实践表现美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发现,音乐的一大特点就是表现作品的情感,音乐作品一般都是融艺术性和情感性为一体的,只是其中的一些感情因素和美育因素是隐性的,容易被一些音乐教师忽略,不能彰显出其中的美。所以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一般都是借助一些音乐实践活动来达成这个目标,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参与中获得审美愉悦感,然后更加勇于表现美。如教学《花季雨季》这首歌曲时,因为这是一首同名影片的主题曲,六年级的学生中有很多都已经接触过这首歌曲,通俗易懂的歌词,简单流畅的旋律,部分学生还能够进行简单哼唱,只是他们没有能够唱出其中的花季少年对美好青春的渴望,于是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回忆转眼即逝的六年小学生活,哪些地方留有自己的足迹?哪些事情让自己终生难忘?同时我也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于未来有哪些期待和憧憬?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在花季雨季要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排除万难,做生活的强者。再唱这首歌曲时,学生不再是盲目哼唱了,而是带着自豪之情、带着自信之心唱出心中对美好青春的向往。
音乐的教育效果异常明显,很直接也很有说服力,利用音乐教育中的美可以启智,可以育情,可以养德。音乐教师要善于挖掘音乐教材中各种美的因素,并充分利用它们,使学生自己去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去描绘自己的美丽人生。责任编辑:甘 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