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以信息技术在我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为例进行研究,分析信息技术在高星级饭店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学生、对教师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职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教学
先前接到整理校史馆资料的工作,翻阅到1986年复校的宾馆服务专业课堂上在进行技能练习的照片,再联想到当下的高星级饭店专业课堂教学,深刻感到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给教学带来的是巨大变革。
一、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与作用
信息技术与高星级饭店专业课程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运用到高星级饭店专业课程教学当中。整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基于“整合”的理念,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型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来支持学习,不再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而是教学和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网络特性有利于培養学生的合作精神并实现协作学习,发展其高级认知能力;
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传统饭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高星级饭店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实一体是该专业基本的教学原则。但近年来专业课程教学存在一些困惑:
1.受客观因素限制,实训条件难以得到改善,实践工位少
近年来由于校园布局调整,专业实训室无法满足专业技能课的需求。以餐厅实训室为例,仅有5个工位,每位学生在课堂中的实践机会屈指可数。而且要修建一批功能实训室的资金成本非常高昂,且几年后就需更新,否则就落后于行业的发展。
2.原有的教学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对于学生发展性评价缺乏系统化依据
过去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多为结果性评价,往往通过学生参加人社部门的职业资格鉴定通过率来评价。就自2011级-2015级学生获证率来看,每届学生的获证率都在95%以上,但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有明显差异的。不同的学生个体在智能方面是有差异的,对学生评价的尺度应该是多元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只有在学生的活动中,在问题情境或实践操作中,才会有某种职业智能的体现。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要面对众多学生,凭一己之力要开展对每位学生多维度的发展性评价是有难度的。
3.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机会较少,实践效果差强人意
以我校高星级饭店专业课程教师团队为例,现有师资仅够满足正常的教学工作。教师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只能利用假期有限的时间去企业进行短期实践培训。每次实践中能遇到的真实工作案例数量也是有限的。所以这样的实践效果,说实话,是难以让人满意的。
三、整合运用信息技术变革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的专业教学
面对以上困惑,我认为在教学中通过整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探索和实践,加以解决或改善:
1.整合运用信息技术,打破学习上时空的限制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仿真技术能使人与虚拟环境之间进行多维信息的交互,可使人在虚拟环境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感性及理性认识,对某些概念进行深化。这两项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远低于实体兴建的成本,实现对饭店各职能部门的情境创设,实现浸润式情境教学。比如前文提到的实训条件问题,在开展宴会设计、前台接待排房的实训等均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来实现人人操作,有效解决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机会问题,通过虚拟仿真的反复操作实践,帮助学生巩固操作要点,实现技能的提升,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移动互联终端的普及使用,可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延伸课堂教学。比如利用微信群,来实现学习任务的发布、学习资料的推送、作业疑惑的上传等功能,打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2.软件运用实现客观评价,学生行为数据采集实现过程性评价。大数据分析建立学生成长曲线,为分层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专业学习软件能实现量化评价,量化评价逻辑性强,能对课程现象的因果关系做出精确分析,结论也更为客观、科学。软件的数据采集功能,能实现学习的过程评价。比如我们在餐饮服务课程中设计的交互学习平台能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薄弱点,形成动态评价表。
利用平台统计每位学生在每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数据,还可采集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比赛训练成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关注焦点等数据,形成每位学生专业学习数据档案。基于这些数据分析,可形成每位学生的学习成长曲线。直观反映每位学生在各职业能力范畴学习中所展现出来的长处和薄弱点,为后续开展分层教学提供依据,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形成每位学生的个人能力。这也可为学生未来就业选择最契合自己职业能力的岗位提供参考依据。
3.服务案例资源库的建设可有效创设贴近行业的工作情境,实现任务驱动教学。学习主体发生变化,教师作用发生转变
通过校企合作,收集大量工作案例。师生均可自由选取资源库的案例,灵活调整操作内容,设计或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资源库,为在短期内解决专业任课教师人数少,无法兼顾教学与深入进行企业实践培训的矛盾提供了一种可能。
整合运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利用信息技术的集成性、交互性等功能,开展自主学习,有利于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每位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进行针对性学习,使人人学有收获,能力有所提高。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教师将教学内容信息资源收集方法及途径介绍给学生。学生利用网络检索学习内容。在课堂中,教师指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信息选优除劣,从讲师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和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信息技术整合运用背景下的专业教学也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要求教师学会将传统的能力素养与信息素养、现代教育理念方法融合,倒逼着教师提升信息化技术素养,提高自己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专业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教师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冯玲玉.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走进新课程》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梁远远,屠海华,周彬. 论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和保障系统——以酒店专业师生培养为例 [ J ]. 电子商务,2014(9)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职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教学
先前接到整理校史馆资料的工作,翻阅到1986年复校的宾馆服务专业课堂上在进行技能练习的照片,再联想到当下的高星级饭店专业课堂教学,深刻感到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给教学带来的是巨大变革。
一、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与作用
信息技术与高星级饭店专业课程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运用到高星级饭店专业课程教学当中。整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基于“整合”的理念,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型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来支持学习,不再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而是教学和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网络特性有利于培養学生的合作精神并实现协作学习,发展其高级认知能力;
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传统饭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高星级饭店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理实一体是该专业基本的教学原则。但近年来专业课程教学存在一些困惑:
1.受客观因素限制,实训条件难以得到改善,实践工位少
近年来由于校园布局调整,专业实训室无法满足专业技能课的需求。以餐厅实训室为例,仅有5个工位,每位学生在课堂中的实践机会屈指可数。而且要修建一批功能实训室的资金成本非常高昂,且几年后就需更新,否则就落后于行业的发展。
2.原有的教学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对于学生发展性评价缺乏系统化依据
过去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多为结果性评价,往往通过学生参加人社部门的职业资格鉴定通过率来评价。就自2011级-2015级学生获证率来看,每届学生的获证率都在95%以上,但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有明显差异的。不同的学生个体在智能方面是有差异的,对学生评价的尺度应该是多元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只有在学生的活动中,在问题情境或实践操作中,才会有某种职业智能的体现。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要面对众多学生,凭一己之力要开展对每位学生多维度的发展性评价是有难度的。
3.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机会较少,实践效果差强人意
以我校高星级饭店专业课程教师团队为例,现有师资仅够满足正常的教学工作。教师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只能利用假期有限的时间去企业进行短期实践培训。每次实践中能遇到的真实工作案例数量也是有限的。所以这样的实践效果,说实话,是难以让人满意的。
三、整合运用信息技术变革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的专业教学
面对以上困惑,我认为在教学中通过整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探索和实践,加以解决或改善:
1.整合运用信息技术,打破学习上时空的限制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仿真技术能使人与虚拟环境之间进行多维信息的交互,可使人在虚拟环境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感性及理性认识,对某些概念进行深化。这两项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远低于实体兴建的成本,实现对饭店各职能部门的情境创设,实现浸润式情境教学。比如前文提到的实训条件问题,在开展宴会设计、前台接待排房的实训等均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来实现人人操作,有效解决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机会问题,通过虚拟仿真的反复操作实践,帮助学生巩固操作要点,实现技能的提升,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移动互联终端的普及使用,可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延伸课堂教学。比如利用微信群,来实现学习任务的发布、学习资料的推送、作业疑惑的上传等功能,打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2.软件运用实现客观评价,学生行为数据采集实现过程性评价。大数据分析建立学生成长曲线,为分层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专业学习软件能实现量化评价,量化评价逻辑性强,能对课程现象的因果关系做出精确分析,结论也更为客观、科学。软件的数据采集功能,能实现学习的过程评价。比如我们在餐饮服务课程中设计的交互学习平台能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薄弱点,形成动态评价表。
利用平台统计每位学生在每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数据,还可采集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比赛训练成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关注焦点等数据,形成每位学生专业学习数据档案。基于这些数据分析,可形成每位学生的学习成长曲线。直观反映每位学生在各职业能力范畴学习中所展现出来的长处和薄弱点,为后续开展分层教学提供依据,保证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形成每位学生的个人能力。这也可为学生未来就业选择最契合自己职业能力的岗位提供参考依据。
3.服务案例资源库的建设可有效创设贴近行业的工作情境,实现任务驱动教学。学习主体发生变化,教师作用发生转变
通过校企合作,收集大量工作案例。师生均可自由选取资源库的案例,灵活调整操作内容,设计或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资源库,为在短期内解决专业任课教师人数少,无法兼顾教学与深入进行企业实践培训的矛盾提供了一种可能。
整合运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利用信息技术的集成性、交互性等功能,开展自主学习,有利于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每位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进行针对性学习,使人人学有收获,能力有所提高。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教师将教学内容信息资源收集方法及途径介绍给学生。学生利用网络检索学习内容。在课堂中,教师指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信息选优除劣,从讲师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和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信息技术整合运用背景下的专业教学也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要求教师学会将传统的能力素养与信息素养、现代教育理念方法融合,倒逼着教师提升信息化技术素养,提高自己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专业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教师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冯玲玉.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走进新课程》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梁远远,屠海华,周彬. 论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和保障系统——以酒店专业师生培养为例 [ J ]. 电子商务,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