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词语联系起来。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三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
3.诵读词串,积累词语,体会农村夏夜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词串,趣味识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大幅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用我们想好的“记忆中的夏天”向大家作个简单的介绍。
生1:夏天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到街上去散步,霓红灯亮起来了,五彩缤纷的,很好看!
生2:夏天的晚上,我和妈妈去公园看到很多人在湖边乘凉,还有许多人在彩灯下跳舞。
生3:夏天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待在空调房间里,一边看电视,一边吃着大西瓜。
……
师:听你们交流真是一种享受,我就好像看到了你们一家人过夏夜的情景。你们知道吗?当我们在霓虹灯下散步时,当我们在公园里乘凉时,乡村的夜晚也特别美丽、安静,夏日炎炎似火,可夏天的夜晚却是人们无限向往的。天空湛蓝湛蓝的,巨大的夜空嵌满了钻石般的星星,星星仿佛离我们很近很近,就在头顶上。乡村的孩子们早早吃完晚饭,端来小板凳,拿把蒲扇,坐在院子里,听大人们讲那古老的神话故事……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到这样的夜晚去看一看呢?(师述同时播放优美动听的配乐,创设夏夜温馨宁静的情境。)
【点评:由于我把尊重孩子的生活经验放在首位,把教学活动与孩子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用他们喜欢的绘画手法表现出来。因此,孩子们的积极性特高,一个个踊跃登台,落落大方地介绍自己过夏夜的情景。】
二、创设情境,图文对照,理解词义。
师:(课件出示《乡村夏夜图》)你们瞧,这就是一幅《乡村夏夜图》,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爷爷奶奶在给小孙子讲故事,小孙子听得可认真了!
生:我看到他们旁边有许多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生:天上有许多许多的星星,好像在对我们眨眼睛。
生:我想爷爷也许在给小朋友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呢!
……
师:我们一下子认识了三个人,他们是?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1.我看到了爷爷,看到了?摇?摇?摇?摇,还看到了?摇?摇?摇?摇。
2.我看到了?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和?摇?摇?摇?摇。
3.?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和?摇?摇?摇?摇在院子里乘凉。
师:你还会这样说吗?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是不是觉得语文很有趣?想知道关于爷爷、奶奶、小丁丁三个人的故事吗?识字6的内容就和乡村的夏夜有关,让我们打开到《识字6》读一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轻声读读课文中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词儿连读。
(生自由读词语)
师:(课件出示课文)小朋友们词语读准了吗?谁来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哪些字音要特别注意?
生:“繁星”的“星”是后鼻音。(带读)
生:“亮晶晶”的“晶”是后鼻音,“亮”是边音。(带读)
生:“爷爷奶奶小丁丁”最后一个字都是轻声,“丁”是后鼻音。(带读)
生:“萤火虫”的“萤”是后鼻音。
师:小朋友们难点找得可真准,把词语连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同学们不仅将字音读准了,还读得津津有味!这样吧,你们最喜欢读哪一排词语,就再将那一排词语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在脑中放电影,待会儿读给全班同学听好不好?
(生自由练读)
【点评:在具体的操作中教会学生学会边想象边朗读的学习方法,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师:谁来汇报?听好老师的要求:先告诉大家你最喜欢那一排词语,再读给大家听听,最后说说你喜欢这一排的理由。(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时的句群意识)
生:我喜欢第一排词语(出示“夜晚、繁星、亮晶晶”),因为读完这排词语我仿佛看见了夜空中有许多许多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师:书上用了哪个词?(繁星)是啊,这么多的星星!谁能读好这个词?
生:我也喜欢这排词语,我看到了许多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在对我们眨眼睛呢!
师:书上用了哪个词?(亮晶晶)你们还知道什么东西是亮晶晶的啊?
生:妈妈戴的钻石戒指。
生:擦干净的玻璃是亮晶晶的。
生:我们的眼睛也是亮晶晶的。
……
【点评: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形象性地看图,引导学生想象理解词语。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则能将词语理解得更加透彻。】
师:说得真好,谁能读好这个词呢?
师:(课件出示闪烁的繁星图)你们看,湛蓝的夜空布满了闪烁的星星,真美啊!让我们再来把第一排词语美美地读一读。
生:我还喜欢第三排词语(出示“竹椅、蒲扇、萤火虫”),因为读着读着,我好像躺在舒适的竹椅上飞上了天,来到了星星的身边。
生:我也喜欢这排词语,因为夏天的夜晚摇起蒲扇我感到特别凉爽。
生:我想到了我小时候到农村去找萤火虫的情景,小小的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美丽。
生:我还知道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呢,从前……
生:我知道萤火虫依靠尾部的发光器发光的,人类还根据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日光灯还有电视机的荧光屏。 师:看来萤火虫这小东西不仅可爱还非常有用,谁来夸夸它?指导理解“竹椅、蒲扇”。
师:多美的一排词语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师:你们还喜欢哪一排词语呢?
生:我喜欢第二排词语(出示“爷爷、奶奶、小丁丁”),因为我想到了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情景:那时候我们住在农村,爷爷身体不好,奶奶要经常照顾他,我常陪伴在奶奶身边,现在爷爷去世了,我很想念他。
生:我的爷爷奶奶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看到小丁丁和他的爷爷奶奶在一起很幸福,我很羡慕他。
师:多么美好温馨的画面啊,你们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生:我喜欢最后一排词语(多媒体出示“牵牛、织女、北斗星”),我还知道关于牵牛和织女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相传……
生:其实这只是个神话故事而已,牵牛和织女之间有三万光年的距离,就是打电话还要很久才能接到呢!
师:(课件出示牵牛织女星图)你们看,这就是牵牛星,在它旁边的两颗小星就是他们的一双儿女,银河对面的就是织女星。
生:我见过北斗星,它共由七颗星组成,排列的形状就像一把勺子。
(师课件出示北斗星图。)
生:我知道在十万年前北斗星的形状并不是一把勺子,北斗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还带来了十万年后北斗星的组合形状图,你们看!
师:同学们,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你们都是从哪儿知道的啊?
生:我是通过上网查资料知道的。
师:多么浩瀚神秘的夜空啊,谁再来读读这排词语?
师:其实在着神秘的夜空中还藏了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呢,老师向你们推荐一本书《星座的奥秘》。
【点评: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激活语言文字内涵,使课堂充满活力。将课堂留白,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意识。】
师:刚才同学们每一排词语都读出了自己的感情,你们能将全文连起来读读吗?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生配乐有感情朗读)
师:(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夏天的夜晚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宁静。
生:迷人。
生:温馨。
生:神秘。
……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生再次配乐齐读。)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师:这节课你们的表现特别出色,字音读得准,课文读得美,老师相信大家生字也会学得很棒!
师:(出示生字“星、奶”)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字形,选一个你已经学会的教大家。
生1:我来教大家学星星的“星”,上边是红日的“日”,下边是小学生的“生”,大家跟我写笔顺。(书写)
生2:我也早就会写“星”字了,我觉得要注意的是“日、生”都要写得扁一点。
生3:“奶”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女字旁,右边第一笔叫横折折折钩。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教老师写吧!(生说笔顺,师在田字格里书写。)
师:在生活中,你知道这两个字有哪些好朋友?
(生踊跃给这两个字组词。)
打开习字本,先描红后写字。听轻音乐,开始描红。
【点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所以,不仅要创设情境识字,还要踏踏实实地进行写字训练。】
四、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师:最后,让我们听着轻音乐,诵读这些诗一样美的词串。
生:在音乐声中边读边想象画面。
师:这些词儿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呀!你们想在自己的画上添上一些词,读起来也像诗一般美吗?
(生略加思索,便争先恐后地发言。)
师:说得不错,小组合作在画上添词。
生1:我们小组添上的词是:
空调 冰箱 电风扇
冷饮 棒冰 大西瓜
生2:我们小组写的是:
散步 乘凉 数星星
夜景 闪烁 霓虹灯
【点评:似乎令人难以相信,一年级的孩子竟能这般妙语如珠,事实上,只要我们有心给孩子创设一个情境,为孩子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充满灵动的学习放飞孩子们的思维与想象,我们定将体验只有创造者才能体验的喜悦!】
附:课堂练习
1.照样子写词
写出几个像“亮晶晶”这样ABB式的词语。
2.量词填空
一(?摇?摇)星星?摇?摇一(?摇?摇)竹椅?摇?摇一(?摇?摇)蒲扇?摇?摇一(?摇?摇)萤火虫
分析: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式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给予孩子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孩子轻松上阵,畅所欲言,让他们有机会说,敢于说,甚至人人争着说,转变以前那种教师为主的“一堂言”所带来的有的孩子缺乏交流的兴趣而“甘于寂寞”;有的孩子怕答不好、答不全挨老师、同学的笑话而“金口难开”;有的孩子因得不到机会而产生失落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他们在阅读实践中放飞自由的心灵,张扬自己的个性是每个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而在此教学片断中,教师努力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读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品味出不同的思想内涵。学生在美妙的音乐的伴随下想象繁星点点的美丽画面及爷孙相聚时欢快温馨的情景,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碰撞出课堂教学的生命火花。
1.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词语联系起来。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三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
3.诵读词串,积累词语,体会农村夏夜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词串,趣味识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大幅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用我们想好的“记忆中的夏天”向大家作个简单的介绍。
生1:夏天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到街上去散步,霓红灯亮起来了,五彩缤纷的,很好看!
生2:夏天的晚上,我和妈妈去公园看到很多人在湖边乘凉,还有许多人在彩灯下跳舞。
生3:夏天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待在空调房间里,一边看电视,一边吃着大西瓜。
……
师:听你们交流真是一种享受,我就好像看到了你们一家人过夏夜的情景。你们知道吗?当我们在霓虹灯下散步时,当我们在公园里乘凉时,乡村的夜晚也特别美丽、安静,夏日炎炎似火,可夏天的夜晚却是人们无限向往的。天空湛蓝湛蓝的,巨大的夜空嵌满了钻石般的星星,星星仿佛离我们很近很近,就在头顶上。乡村的孩子们早早吃完晚饭,端来小板凳,拿把蒲扇,坐在院子里,听大人们讲那古老的神话故事……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到这样的夜晚去看一看呢?(师述同时播放优美动听的配乐,创设夏夜温馨宁静的情境。)
【点评:由于我把尊重孩子的生活经验放在首位,把教学活动与孩子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用他们喜欢的绘画手法表现出来。因此,孩子们的积极性特高,一个个踊跃登台,落落大方地介绍自己过夏夜的情景。】
二、创设情境,图文对照,理解词义。
师:(课件出示《乡村夏夜图》)你们瞧,这就是一幅《乡村夏夜图》,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爷爷奶奶在给小孙子讲故事,小孙子听得可认真了!
生:我看到他们旁边有许多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生:天上有许多许多的星星,好像在对我们眨眼睛。
生:我想爷爷也许在给小朋友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呢!
……
师:我们一下子认识了三个人,他们是?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1.我看到了爷爷,看到了?摇?摇?摇?摇,还看到了?摇?摇?摇?摇。
2.我看到了?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和?摇?摇?摇?摇。
3.?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和?摇?摇?摇?摇在院子里乘凉。
师:你还会这样说吗?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是不是觉得语文很有趣?想知道关于爷爷、奶奶、小丁丁三个人的故事吗?识字6的内容就和乡村的夏夜有关,让我们打开到《识字6》读一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轻声读读课文中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词儿连读。
(生自由读词语)
师:(课件出示课文)小朋友们词语读准了吗?谁来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哪些字音要特别注意?
生:“繁星”的“星”是后鼻音。(带读)
生:“亮晶晶”的“晶”是后鼻音,“亮”是边音。(带读)
生:“爷爷奶奶小丁丁”最后一个字都是轻声,“丁”是后鼻音。(带读)
生:“萤火虫”的“萤”是后鼻音。
师:小朋友们难点找得可真准,把词语连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同学们不仅将字音读准了,还读得津津有味!这样吧,你们最喜欢读哪一排词语,就再将那一排词语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在脑中放电影,待会儿读给全班同学听好不好?
(生自由练读)
【点评:在具体的操作中教会学生学会边想象边朗读的学习方法,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师:谁来汇报?听好老师的要求:先告诉大家你最喜欢那一排词语,再读给大家听听,最后说说你喜欢这一排的理由。(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时的句群意识)
生:我喜欢第一排词语(出示“夜晚、繁星、亮晶晶”),因为读完这排词语我仿佛看见了夜空中有许多许多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师:书上用了哪个词?(繁星)是啊,这么多的星星!谁能读好这个词?
生:我也喜欢这排词语,我看到了许多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在对我们眨眼睛呢!
师:书上用了哪个词?(亮晶晶)你们还知道什么东西是亮晶晶的啊?
生:妈妈戴的钻石戒指。
生:擦干净的玻璃是亮晶晶的。
生:我们的眼睛也是亮晶晶的。
……
【点评: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形象性地看图,引导学生想象理解词语。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则能将词语理解得更加透彻。】
师:说得真好,谁能读好这个词呢?
师:(课件出示闪烁的繁星图)你们看,湛蓝的夜空布满了闪烁的星星,真美啊!让我们再来把第一排词语美美地读一读。
生:我还喜欢第三排词语(出示“竹椅、蒲扇、萤火虫”),因为读着读着,我好像躺在舒适的竹椅上飞上了天,来到了星星的身边。
生:我也喜欢这排词语,因为夏天的夜晚摇起蒲扇我感到特别凉爽。
生:我想到了我小时候到农村去找萤火虫的情景,小小的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美丽。
生:我还知道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呢,从前……
生:我知道萤火虫依靠尾部的发光器发光的,人类还根据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日光灯还有电视机的荧光屏。 师:看来萤火虫这小东西不仅可爱还非常有用,谁来夸夸它?指导理解“竹椅、蒲扇”。
师:多美的一排词语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师:你们还喜欢哪一排词语呢?
生:我喜欢第二排词语(出示“爷爷、奶奶、小丁丁”),因为我想到了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情景:那时候我们住在农村,爷爷身体不好,奶奶要经常照顾他,我常陪伴在奶奶身边,现在爷爷去世了,我很想念他。
生:我的爷爷奶奶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看到小丁丁和他的爷爷奶奶在一起很幸福,我很羡慕他。
师:多么美好温馨的画面啊,你们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生:我喜欢最后一排词语(多媒体出示“牵牛、织女、北斗星”),我还知道关于牵牛和织女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相传……
生:其实这只是个神话故事而已,牵牛和织女之间有三万光年的距离,就是打电话还要很久才能接到呢!
师:(课件出示牵牛织女星图)你们看,这就是牵牛星,在它旁边的两颗小星就是他们的一双儿女,银河对面的就是织女星。
生:我见过北斗星,它共由七颗星组成,排列的形状就像一把勺子。
(师课件出示北斗星图。)
生:我知道在十万年前北斗星的形状并不是一把勺子,北斗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还带来了十万年后北斗星的组合形状图,你们看!
师:同学们,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你们都是从哪儿知道的啊?
生:我是通过上网查资料知道的。
师:多么浩瀚神秘的夜空啊,谁再来读读这排词语?
师:其实在着神秘的夜空中还藏了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呢,老师向你们推荐一本书《星座的奥秘》。
【点评: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激活语言文字内涵,使课堂充满活力。将课堂留白,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意识。】
师:刚才同学们每一排词语都读出了自己的感情,你们能将全文连起来读读吗?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生配乐有感情朗读)
师:(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夏天的夜晚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宁静。
生:迷人。
生:温馨。
生:神秘。
……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生再次配乐齐读。)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师:这节课你们的表现特别出色,字音读得准,课文读得美,老师相信大家生字也会学得很棒!
师:(出示生字“星、奶”)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字形,选一个你已经学会的教大家。
生1:我来教大家学星星的“星”,上边是红日的“日”,下边是小学生的“生”,大家跟我写笔顺。(书写)
生2:我也早就会写“星”字了,我觉得要注意的是“日、生”都要写得扁一点。
生3:“奶”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女字旁,右边第一笔叫横折折折钩。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教老师写吧!(生说笔顺,师在田字格里书写。)
师:在生活中,你知道这两个字有哪些好朋友?
(生踊跃给这两个字组词。)
打开习字本,先描红后写字。听轻音乐,开始描红。
【点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所以,不仅要创设情境识字,还要踏踏实实地进行写字训练。】
四、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师:最后,让我们听着轻音乐,诵读这些诗一样美的词串。
生:在音乐声中边读边想象画面。
师:这些词儿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呀!你们想在自己的画上添上一些词,读起来也像诗一般美吗?
(生略加思索,便争先恐后地发言。)
师:说得不错,小组合作在画上添词。
生1:我们小组添上的词是:
空调 冰箱 电风扇
冷饮 棒冰 大西瓜
生2:我们小组写的是:
散步 乘凉 数星星
夜景 闪烁 霓虹灯
【点评:似乎令人难以相信,一年级的孩子竟能这般妙语如珠,事实上,只要我们有心给孩子创设一个情境,为孩子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充满灵动的学习放飞孩子们的思维与想象,我们定将体验只有创造者才能体验的喜悦!】
附:课堂练习
1.照样子写词
写出几个像“亮晶晶”这样ABB式的词语。
2.量词填空
一(?摇?摇)星星?摇?摇一(?摇?摇)竹椅?摇?摇一(?摇?摇)蒲扇?摇?摇一(?摇?摇)萤火虫
分析: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式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给予孩子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孩子轻松上阵,畅所欲言,让他们有机会说,敢于说,甚至人人争着说,转变以前那种教师为主的“一堂言”所带来的有的孩子缺乏交流的兴趣而“甘于寂寞”;有的孩子怕答不好、答不全挨老师、同学的笑话而“金口难开”;有的孩子因得不到机会而产生失落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他们在阅读实践中放飞自由的心灵,张扬自己的个性是每个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而在此教学片断中,教师努力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读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品味出不同的思想内涵。学生在美妙的音乐的伴随下想象繁星点点的美丽画面及爷孙相聚时欢快温馨的情景,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碰撞出课堂教学的生命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