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之变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454208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08年网络热词一夜走红、瞬间流行至今,热潮此起彼伏。这些热词不仅遍布大大小小的中文网络论坛,并且逐步流行于社会,塑造了一道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敏锐的网友也许会发现,今年的网络热词开始向人们的心理层面延伸,或戏谑逗乐,或针砭讽喻,或智慧风趣,都折射出人们的一种情感,一种心态。由当初的一个热词包含一个故事,再到一个热词阐释一种现象,至今年的一个热词传递一种情感的走向中可以看出,代表一定语言符号的网络热词,承载着社会诉求,反映着时代变迁。如果哪一天你的朋友说出来一个新词,而你却不知其意,那么毫无疑问你已经“OUT”了。
  
  网络热词缘何流行: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涵
  
  通俗形象、朗朗上口,便于流传。网络的交互性特点要求其语言具有简洁性、明快性。网络热词正切合了这一特征,从而能够在网络中受到青睐,网上网下流传开来。如,“柜族”一词。由“柜子”的具体形象,人们不难想象在建的高档别墅或是商品楼群的荒地上,长年住在一些可以移动的集装箱里的“柜族”们的生活状态。热词“楼脆脆”、“躲猫猫”等,词组由词性不同的两种语素——“事物+性状”、“动作+事物”构成,具有较强的可模仿性。其词组中的后一语素以重叠式出现,不仅增添了韵律美,也附加出一定的情感色彩,整个词语显得更为活泼、有趣。其以儿童化、戏谑化的方式来表达对一件严肃事件的看法,蕴含了一种调侃、嘲讽的意味。
  一针见血,直指问题实质。网络热词中有很多是伴随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事件而走到媒体的聚光灯下,其以短小的形式直指事件背后的意义,一语中的,所以能够快速抓住读者,激起共鸣。如“骷髅死”、“冲凉死”、“洗脸死”等。这些网络热词把日常生活中简单不能再简单的琐事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其离奇的混搭直指其要害:匪夷所思的死亡方式背后一定隐含着难为人知的故事。热词质疑的是一桩桩草菅人命案,一起起人间惨剧下个别公务员的玩忽职守。凭一般人运用自己的常识确实难以想象,由此得到网友们的认同。在二次乃至多次传播中,这些词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使得热词利用的频率更高。
  时尚新潮,彰显智慧。网络热词,是在网络上产生,并依托网络这个平台使得其热度逐步升温的。据统计,中国网民中35岁以下的网民占到80%以上,也就是说年轻人占到了网民的大多数。网络热词在年轻人交流中的频繁使用,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新时尚,这就像上个世纪80年代年轻人以穿“喇叭裤”为时尚一样。交流中掺杂的几句网络热词,等于给年轻人带上了时尚的标签。网络热词的时尚、新颖极大地满足了现代年轻人在语言使用上的求新求异的心理,因此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并频现于各媒体和网络论坛中。另外,热词流行之后,网民的智慧和才华得到认可,这更激发其参与的热情,这也是网络热词不断产生、流行的原因之一。
  
  蕴涵社会诉求:真实再现大众心理
  
  语言不能脱离社会而流传,网络热词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在新时代条件下人们的表达意识和情感诉求。其内涵及嬗变过程真实再现了社会发展过程的社会大众心理。
  质疑官方解释,渴求事件真相。在面对一些关系到公众利益的问题及热点事件时,网友乃至民众往往借助网络载体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网络热词直指官方与民众之间分歧的关键点,其背后蕴含的是对事件真相的渴求。
  对生存状态的无奈,对社会现象的不满。相对之前较多地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和表达欲望,09年及之后出现的网络热词“蜗居”、“柜族”、“被增长”、“被就业”、“玉米疯”、“辣翻天”等,更多表达的是网友对当下中国一些社会现象的不满与自身生存状态的无奈。
  宣泄大众情感,折射社会心理。时下的网络热词,更真实折射出转型期社会人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如“嫁人就嫁灰太狼,做人就做懒羊羊”,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在婚恋上越来越倾向于务实的心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成天奔波忙碌于生计的都市人对于自身生活状态的不满:“每天疲惫不堪,怎样才是真实的生活?”
  
  热词未来还会走向何方
  
  网络热词带有极强的事件色彩与时代特征,它们会无可避免地同不断发生的新事件以及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发生关联,其变迁方向取决于人们的关注点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并记载着时代话语的变迁方向与刻度。
  源自网络,融入生活。网络热词产生之初,就像一种社会方言,有其特定的发源地和特定的使用人群,它由网络催生,并被网民大量使用。而如今,网络热词不仅被各大传统媒体争相转载,更日渐被除网民之外的不同阶层的人接受、使用,这反映出网络热词的一种发展趋势,即它由一种“社会方言”变成一种“社会共同语”。如,2010年世界杯的报道标题中,媒体对“杯具”二字偏爱有加,如相关报道标题“青春无杯具”、“五大才子成‘杯具’”。网络热词源自网络,且渐渐从网络的虚拟世界走向现实,应用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广告等其他媒体形式上。
  新词换旧词。具体到单个的网络热词,其出现往往与一定热点事件或社会现象相关,随着人们关注度的下降,由此产生的热词可能趋于消亡,当然一些词语也可能得以保存变为语言系统的一部分。如,源于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产生的网络热词“不法奶牛”、“结石宝宝”,在汶川地震中被热捧的“猪坚强”、“马一王十”等,在2010年的今天,已经很少人使用,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它们代表了什么意思。而一些热词在二次、多次传播中仍经久不衰,如“囧”“雷人”“山寨”等词语已经成为我们经常使用日常词汇,没人会考究它来源于何处,它们最终成为人们话语系统的一部分。
  网络热词是新的互联网时代下产生并与之相适应的一种崭新的语言方式和文化景观,它真实地折射出这个时代大众的社会诉求和心理,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其未来的发展轨迹,也必然与时代需求与发展走向相契合。(作者分别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研究生)
其他文献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 刘熙瑞:山东工商系统在深化行政执法改革过程中,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住了我国政府改革的大方向。  首先,他们紧紧抓住了我国政府改革的总目标,以强化工商系统的服务功能为主线,清晰地确立了工商系统的基本职责。他们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的理解,清楚认识到,工商部门应该是社会市场主体的扶植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设者、维护者。因为只有发展了社会市场的各个主体,才
期刊
师生状态最终取决于学校领导班子的状态。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郭永福:  近年来,我国各类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满足了国家尤其是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促进了教育公平。从浙江金华实验中学的实践来看,职业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抓学生状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是高考、中考的落榜生,普遍是低着头、板着脸,有挫
期刊
职业院校要营造一种“做自己发展的主人”的校园文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李春苗: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日益面临一种人才结构性失调的困境:一边是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企业技能人才缺乏。金华实验中学近年来探索出的一条超常规发展之路,对破解我国人才结构性失调困境有着典型的启示意义:  第一,办学要理念明确、定位清晰。职业教育只有瞄准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期刊
贫富分化陷阱  陷阱二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贫富分化陷阱是中国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一大诱因,共有2915人选择此项,占总44%,排在第2位。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目前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如此失衡,从人的角度来研究,反映了人权的某种缺失,特别是劳权的缺失。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王占阳: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其中一条就是行政开支太大,国富民穷的现象比较
期刊
当前迫切需要把职业教育扩展为一种学习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项贤明:   浙江金华实验中学坚持“全面育人,不限于技”,“联系社会,不限于校”,“管理育人,不限于书”,这三条可以说是抓住了职业教育根本的东西。  今天我们谈职业教育,很多时候要回过头去看。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黄炎培先生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其中很多经验现在看来仍有价值。他从两方面诠释职业教育:“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
期刊
吕民松先生所著《守望精神高地——漫谈机关干部修养》(以下简称《守望》),是一本关于提高思想修养的好书。在众多的同类书籍中,该书独具特色,别有洞天,值得一读。综观其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独辟蹊径,内容丰富。该书是专门围绕机关干部修养而写的书,虽如此但又不局限于此。举凡有关思想修养的诸多方面,该书均有涉及,可谓独辟蹊径,内容丰富。书中分为“人生修养篇”、“行为修养篇”、“文字修养篇”,共收文34篇。
期刊
做表面文章,搭花架子    在我国很多地方,宣传地方实力的标语牌十分醒目,生态城市、森林城市、休闲城市、宜业宜游宜居城市等,什么称号流行挂什么,也不管现实和口号有多大差距,或者那样的定位是不是符合地方实际。各个地方对于这样的名号都有特别的偏爱。为什么呢?因为别的地方有了,我们也不能落后,要不然在上级面前多没面子?  类似标语牌的沿路工程,虽然可能名不副实,但也不至于扰乱民众生活。沿路工程的发挥中,
期刊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引发了诸多方面的深刻变化,各种“风潮”让人目不暇接。从“国学热”、“选秀热”到“张悟本现象”,一浪高过一浪。  据人民论坛问卷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中国人跟风程度“非常严重”,表明随大流、跟风已成为一种普遍心态。  跟风有可能束缚思维、抑制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从而使我们在生活方式、文明习惯乃至人生境界等方面陷入流行化、浮躁化、庸俗化。如果说一个广告的跟风赌的只是一个企
期刊
由于风潮是由传播者和受众共同营造出来的,所以要想整治这种传者获利,百姓受损的现象,传者和受众就必须共同承担起社会责任    跟风与造风,这里的“风”专指因某个人物或某个事件突然间从默默无闻蹿至为一种潮流的社会现象。以所谓的神医、养生专家为例。一个个匆匆粉墨登场,又一个个昙花一现。但令人奇怪的是,此类人物所造成的风潮,竟能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呈现出生生不息的怪圈。剖析跟风与造风的辩证关系,剖析这类怪
期刊
编者按  7月1日,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公布了6月互联网十大热词,包括呜呜组啦、考神、李培根等在内的热词广受关注。网络语言不走常规路,就诞生了“热词”。从最初的“囧”“雷”的纯粹搞笑,到“躲猫猫”“俯卧撑”的关注和质疑,从“被”“杯具”的黑色幽默式控诉,再到“打酱油”的无奈,热词经历一番轮回,也简明扼要记录了当代历史。原本平凡无奇的词语组合起来,怎会产生睥睨世俗的穿透力?热词诞生,折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