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初中历史教学20多年,我有过欢笑,也流过泪水,而最让我感到伤心和难过的是部分学生厌学,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为了应付考试,只会死记硬背,充满魅力的历史学习变成了苦不堪言的记忆负担,学生学习成绩日趋下降……遍访得知,这是普遍现象,初中历史教学的前景在哪里?
我发现,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中设置了历史活动课,并明确指出,设置历史活动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大量资料也证明,历史活动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更加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要求,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良药。看来,要改变现状,我们必须搭乘这辆列车。
然而,现实不容乐观。我发现许多老师上历史活动课与平时的课堂教学没有本质的区别,没有体现出活动课的特点来,还有许多老师怕上,不愿意上这种课。新课程设置的活动课成为摆设,或者活动课的开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辆本应该载着学生快速到达目的地的列车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慢车,对此我们必须有所行动。通过调查,我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老师们不知道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既缺乏经验,又缺乏理论指导,更缺乏勇气。于是,我和同事们积极开展了“初中历史活动课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取得一定实效,现就有效开展初中历史活动课策略谈几点思考。
一、确定历史活动课的课题
确定历史活动课的课题是开展历史活动课的第一步。首先确定选题思想,这是活动课的灵魂,它将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其次确定活动内容。一是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内容应首选教材中的活动课,教材中的活动课类型丰富,有演讲类、实践探索类,还有知识竞赛、故事会等。教材附有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要求、活动提示以及参考资料,有很强的指导性。二是教师也可根据学习教材的需要自己设计活动内容,要求课题必须源于教材,为教材服务。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人教版八年级实验教材下册的第8课《改革开放的展开》时,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就设计了一节活动课“家乡的今天和昨天”,有效地拓展了教学内容。三是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历史活动课。我主持研究的课题“初中历史活动课策略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挖掘我市现有历史资源,研究开展乡土历史活动课的策略。事实证明,开展乡土历史活动课可以培养教师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的思想。此外,乡土历史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共鸣,淡化学生对历史的神秘感。例如,我的家乡蒙自的历史资源非常丰富,这里有云南省第一个海关、第一条民营铁路、第一个邮政局、第一个电报局,曾召开过云南省的第一次党代会……学生从小就对这些历史有所耳闻,些许片段留在心中。我就以此为切入点,确定了一个乡土历史活动课的课题“走进蒙自历史”,并在活动课结束之后让学生自编了一本小册子—《蒙自历史珠帘》。四是不要凭教师的好恶选择活动内容,要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课内容。最后,选择课题还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主题不要太大,要具体可行;二是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要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活动的要求。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好课题的确定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历史活动课的设计
开展活动课,成败在此一举。设计历史活动课首先要明确活动目标,这是整个活动的纲,活动中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活动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次要确定活动方式。活动方式是开展活动的载体。活动方式与活动课类型有直接关系。表演类的活动自然就要采取表演方式;实践探索类主要采取外出调查探究方式;辩论类主要采取设擂台辩论方式等。当然,有的综合性强的活动要联合采用多种方式。活动地点根据活动方式进行室内或室外的变换。再次是活动流程的设计。这是活动课的重点,所设计的每一个流程都要紧紧围绕着活动目标的实现,要做到全、细、实,便于操作。最后是活动评价与总结。这是开展活动课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在整个活动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激励效应,教师需要适时推进评价程序,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公开评价,不能在活动结束后才集中进行,或暗箱操作。
三、开展历史活动课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跟踪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案例1:教师甲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活动课“家庭老照片的收集”。教师首先在课堂上布置学生回家收集老照片,要求同学们在两周后的历史课带来展示,并进行介绍。两周后,活动课开始了,全班只有两名同学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这节活动课根本无法开展,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案例2:教师乙组织学生开展的活动课是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历史活动课。第一步,学生独立写剧本。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批阅,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作为表演的脚本。第二步,学生根据脚本进行编排。教师对学生每一个不到位的动作进行纠正,指导学生领悟剧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的内涵。第三步,教师和学生一起自制演出道具。一个月后,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成功上演了。
目睹两个案例,我清楚地认识到,教师是活动课成败的关键。有的教师认为,学生是活动课的主角,在活动中发挥主动性,教师只要关注结果就可以了。事实上,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代表教师可以放手不管。要使活动课成功开展,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协调者。两个案例就是最好的说明。
2.通过抓龙头学生来带动其他学生
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对活动课的认识程度也各不相同,要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活动是很困难的。教师要通过与学生充分的交流,了解学情,找出在班上有号召力、有能力的学生,对其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紧紧抓住龙头学生来带动其他学生开展活动。教师乙组织学生开展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时就是安排在班上有号召力的龙导天同学担任唐太宗的角色,由此带动班上30多名学生参加到活动中。 3.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①设计活动课、写出活动课教案。②开展活动课前动员。活动课的主角是学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课的积极性、自觉性关键在于教师课前动员工作做了没有,效果如何。我组织开展活动课“家乡的今天和昨天”时,用了一节课时间做课前动员,通过寻找和对比家乡的旧貌和新颜,感受30多年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来判断我国改革开放决策的伟大意义。这个动员很有诱惑性,非常符合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意识。课前动员工作激发了学生的内在需求,统一了学生思想,端正了学生态度,为活动的顺利开展作好了铺垫。③建立激励机制。俗话说,先定规则后打球。活动课开展前,教师要建立激励机制。切记,教师不要过分地强调活动成果水平,不要把奖励标准定得太高,只要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并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就应该受到奖励,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④调动其他力量,如班主任、家长参与活动课的准备,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教师乙组织的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就是得到了多方力量的支持。班主任负责协调活动时间和地点,家长参与准备道具,这家拿来一件披肩,那家拿来一顶帽子,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牵手走进历史活动课。
4.活动课结束后必须进行反思
活动课不管成功与否,都应进行反思。例如,我成功开展了活动课“家乡的今天和昨天”后,又组织学生认真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师生总结出的经验是“活动课的成功来自教师的把关、指导”,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导致前松后紧”“学生活动资料收集不全面”等。如果让我再次组织这个活动课,反思将使之更加完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信反思会使历史活动课得到大的推进。
历史活动课是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课型,它不仅可激活历史教育,赋予历史教育生机活力,更主要的是它本身固有的教学特点受到学生青睐,它们就像调色板一样,使灰暗的历史人物变得鲜活,使枯燥的历史教学充满魅力,学生会因为有历史而富有思想,会因为有历史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如果我们有效选择与新课改理念相适应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历史活动课的教学策略,相信历史活动课这辆学习的列车将会大大提速,载着学生快乐前进。
汪茜,女,48岁,汉族,大学本科学历,历史专业,中学高级教师,历任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第二中学政教处主任、党支部书记、校长,现任蒙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初中历史教学,有较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长期坚持进行历史教法、学法的研究和实践,积极进行有效课堂探索,迄今为止,有1篇论文获国家级奖励,10篇论文获省级奖励,7篇论文获州级奖励,1篇论文发表在州级刊物上,2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主持研究了1个州课题,1个省级重点子课题取得较好成果。
我发现,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中设置了历史活动课,并明确指出,设置历史活动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大量资料也证明,历史活动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更加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要求,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良药。看来,要改变现状,我们必须搭乘这辆列车。
然而,现实不容乐观。我发现许多老师上历史活动课与平时的课堂教学没有本质的区别,没有体现出活动课的特点来,还有许多老师怕上,不愿意上这种课。新课程设置的活动课成为摆设,或者活动课的开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辆本应该载着学生快速到达目的地的列车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慢车,对此我们必须有所行动。通过调查,我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老师们不知道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既缺乏经验,又缺乏理论指导,更缺乏勇气。于是,我和同事们积极开展了“初中历史活动课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取得一定实效,现就有效开展初中历史活动课策略谈几点思考。
一、确定历史活动课的课题
确定历史活动课的课题是开展历史活动课的第一步。首先确定选题思想,这是活动课的灵魂,它将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其次确定活动内容。一是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内容应首选教材中的活动课,教材中的活动课类型丰富,有演讲类、实践探索类,还有知识竞赛、故事会等。教材附有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要求、活动提示以及参考资料,有很强的指导性。二是教师也可根据学习教材的需要自己设计活动内容,要求课题必须源于教材,为教材服务。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人教版八年级实验教材下册的第8课《改革开放的展开》时,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就设计了一节活动课“家乡的今天和昨天”,有效地拓展了教学内容。三是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历史活动课。我主持研究的课题“初中历史活动课策略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挖掘我市现有历史资源,研究开展乡土历史活动课的策略。事实证明,开展乡土历史活动课可以培养教师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的思想。此外,乡土历史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共鸣,淡化学生对历史的神秘感。例如,我的家乡蒙自的历史资源非常丰富,这里有云南省第一个海关、第一条民营铁路、第一个邮政局、第一个电报局,曾召开过云南省的第一次党代会……学生从小就对这些历史有所耳闻,些许片段留在心中。我就以此为切入点,确定了一个乡土历史活动课的课题“走进蒙自历史”,并在活动课结束之后让学生自编了一本小册子—《蒙自历史珠帘》。四是不要凭教师的好恶选择活动内容,要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课内容。最后,选择课题还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主题不要太大,要具体可行;二是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要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活动的要求。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好课题的确定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历史活动课的设计
开展活动课,成败在此一举。设计历史活动课首先要明确活动目标,这是整个活动的纲,活动中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活动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次要确定活动方式。活动方式是开展活动的载体。活动方式与活动课类型有直接关系。表演类的活动自然就要采取表演方式;实践探索类主要采取外出调查探究方式;辩论类主要采取设擂台辩论方式等。当然,有的综合性强的活动要联合采用多种方式。活动地点根据活动方式进行室内或室外的变换。再次是活动流程的设计。这是活动课的重点,所设计的每一个流程都要紧紧围绕着活动目标的实现,要做到全、细、实,便于操作。最后是活动评价与总结。这是开展活动课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在整个活动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激励效应,教师需要适时推进评价程序,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公开评价,不能在活动结束后才集中进行,或暗箱操作。
三、开展历史活动课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跟踪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案例1:教师甲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活动课“家庭老照片的收集”。教师首先在课堂上布置学生回家收集老照片,要求同学们在两周后的历史课带来展示,并进行介绍。两周后,活动课开始了,全班只有两名同学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这节活动课根本无法开展,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案例2:教师乙组织学生开展的活动课是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历史活动课。第一步,学生独立写剧本。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批阅,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作为表演的脚本。第二步,学生根据脚本进行编排。教师对学生每一个不到位的动作进行纠正,指导学生领悟剧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的内涵。第三步,教师和学生一起自制演出道具。一个月后,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成功上演了。
目睹两个案例,我清楚地认识到,教师是活动课成败的关键。有的教师认为,学生是活动课的主角,在活动中发挥主动性,教师只要关注结果就可以了。事实上,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代表教师可以放手不管。要使活动课成功开展,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协调者。两个案例就是最好的说明。
2.通过抓龙头学生来带动其他学生
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对活动课的认识程度也各不相同,要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活动是很困难的。教师要通过与学生充分的交流,了解学情,找出在班上有号召力、有能力的学生,对其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紧紧抓住龙头学生来带动其他学生开展活动。教师乙组织学生开展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时就是安排在班上有号召力的龙导天同学担任唐太宗的角色,由此带动班上30多名学生参加到活动中。 3.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①设计活动课、写出活动课教案。②开展活动课前动员。活动课的主角是学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课的积极性、自觉性关键在于教师课前动员工作做了没有,效果如何。我组织开展活动课“家乡的今天和昨天”时,用了一节课时间做课前动员,通过寻找和对比家乡的旧貌和新颜,感受30多年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来判断我国改革开放决策的伟大意义。这个动员很有诱惑性,非常符合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意识。课前动员工作激发了学生的内在需求,统一了学生思想,端正了学生态度,为活动的顺利开展作好了铺垫。③建立激励机制。俗话说,先定规则后打球。活动课开展前,教师要建立激励机制。切记,教师不要过分地强调活动成果水平,不要把奖励标准定得太高,只要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并在活动中有所收获,就应该受到奖励,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④调动其他力量,如班主任、家长参与活动课的准备,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教师乙组织的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就是得到了多方力量的支持。班主任负责协调活动时间和地点,家长参与准备道具,这家拿来一件披肩,那家拿来一顶帽子,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牵手走进历史活动课。
4.活动课结束后必须进行反思
活动课不管成功与否,都应进行反思。例如,我成功开展了活动课“家乡的今天和昨天”后,又组织学生认真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师生总结出的经验是“活动课的成功来自教师的把关、指导”,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导致前松后紧”“学生活动资料收集不全面”等。如果让我再次组织这个活动课,反思将使之更加完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信反思会使历史活动课得到大的推进。
历史活动课是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课型,它不仅可激活历史教育,赋予历史教育生机活力,更主要的是它本身固有的教学特点受到学生青睐,它们就像调色板一样,使灰暗的历史人物变得鲜活,使枯燥的历史教学充满魅力,学生会因为有历史而富有思想,会因为有历史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如果我们有效选择与新课改理念相适应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历史活动课的教学策略,相信历史活动课这辆学习的列车将会大大提速,载着学生快乐前进。
汪茜,女,48岁,汉族,大学本科学历,历史专业,中学高级教师,历任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第二中学政教处主任、党支部书记、校长,现任蒙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初中历史教学,有较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长期坚持进行历史教法、学法的研究和实践,积极进行有效课堂探索,迄今为止,有1篇论文获国家级奖励,10篇论文获省级奖励,7篇论文获州级奖励,1篇论文发表在州级刊物上,2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主持研究了1个州课题,1个省级重点子课题取得较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