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存量急剧上升,“垃圾围城”正日益成为困扰中国各大城市的难解之题。目前,我国各类固体废物累计堆存量约600亿至700亿吨,年产生量近100亿吨,且呈逐年增长态势。为破解这一难题,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发文提出建设“无废城市”,并选定“11 5”城作为首批试点。
“无废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固废处理,作为中国固废领域龙头企业的中国环境保护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环保”),肩负着重要使命和责任。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环保将如何落实国家部署,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如何通过创新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报道》记者对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节能”或“集团公司”)下属公司中国环保董事长郑朝晖进行了专访。
中国报道:作为以环境保护、固废处理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中国环保连续多年跻身“中国固废领域龙头企业”,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环保近年来的发展状况。
郑朝晖:中国环保是集团公司旗下专业从事地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全资平台子企业,聚焦城镇废物的综合治理、危险废物治理、农业生态修复和污染场地修复四大业务组合,其中垃圾焚烧发电是我们的主营业务。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环保已成为我国固废行业的领军企业。
2015年底,中国环保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处理能力约为4.3万吨/日,在全国固废处理领域处于第一阵营和第二阵营的接合部。经过3年多的赶超,截至目前,我们的固废处理能力已经达到9.3万吨/日,比2015年翻了一倍还多。预计到今年年底,我们的固废处理能力会超过10万吨/日,成为世界两大固体废弃物处理公司之一。从规模角度来讲,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从行业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从服务能力角度讲,我们几乎可以对城市产生的所有固废进行服务和治理,包括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土壤修复等等。特别是在垃圾发电、污泥、餐厨、病死畜禽处理方面,我们拥有自己成熟的核心技术,并建成了示范项目。2018年,中国节能被国家确定为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企业。中国环保积极落实集团公司长江大保护工作部署,围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发挥专业优势,针对长江大保护固废处理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固废处理的“两园一链”模式,解决了区域静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链条不完整、政策不配套、产业不系统等一系列问题,为一个城市、区域的静脉经济提供全方位的环境治理服务。
中国报道:今年4月,生态环境部公布了11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河北雄安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等5个地区参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一并推动。在京津冀固废处理方面,“两园一链”能否发挥相应的作用?
郑朝晖:“两园一链”是中国环保为长江大保护提出的方案,实际上可以在全国实施,京津冀地带应该是重点实施方向。在京津冀一带,中国环保的垃圾发电厂分布密集,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具备实施“两园一链”的条件。目前,我们已经在河北建设了近20个垃圾发电厂,今年上半年就增加了5个,像黄骅、东光、大成、行唐等,而且还在陆续开发。我们的固废处理能力于今年上半年增加的12000吨,有一半在京津冀地带。
中国报道:日前,上海启动了“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条例。在您看来,上海垃圾分类模式是否值得推广?垃圾分类将为固废处理带来哪些益处?
郑朝晖:我国推动垃圾分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北京市于2016年就被列为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但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投放的问题,它至少要经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4个环节。我们的垃圾分类没做好,主要原因就是这4个环节没有完全打通。要想做好垃圾分類,政府需要针对各个环节建立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进行教育、引导和宣传。
实际上,我国的垃圾分类不宜做得太复杂,上海的分类方式对于中小城市的老百姓来讲很难掌握。我更提倡三分法: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顶多再加设一个大件垃圾堆放点,这样更容易区分。况且我国有庞大的“垃圾回收大军”,可回收垃圾能被很快挑选出来。
干湿垃圾分开后,垃圾焚烧的稳定性将大大提高,垃圾处理的成本和环保排放的达标难度会大大降低。同时,可以建成集约式垃圾焚烧发电厂,辐射更远距离,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减少城市财政负担。仅就垃圾焚烧而言,就可以轻松节约百分之二三十的成本。干湿垃圾分开前,一个处理规模1000吨/日的垃圾发电厂要修500立方米的渗沥液池,每年的成本高达几百万至上千万。如果干湿垃圾分开,垃圾发电厂的效益就大大增加了。
“无废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固废处理,作为中国固废领域龙头企业的中国环境保护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环保”),肩负着重要使命和责任。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环保将如何落实国家部署,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如何通过创新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报道》记者对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节能”或“集团公司”)下属公司中国环保董事长郑朝晖进行了专访。
从追赶到引领,奋力争当一流环保企业
中国报道:作为以环境保护、固废处理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中国环保连续多年跻身“中国固废领域龙头企业”,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环保近年来的发展状况。
郑朝晖:中国环保是集团公司旗下专业从事地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全资平台子企业,聚焦城镇废物的综合治理、危险废物治理、农业生态修复和污染场地修复四大业务组合,其中垃圾焚烧发电是我们的主营业务。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环保已成为我国固废行业的领军企业。
2015年底,中国环保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处理能力约为4.3万吨/日,在全国固废处理领域处于第一阵营和第二阵营的接合部。经过3年多的赶超,截至目前,我们的固废处理能力已经达到9.3万吨/日,比2015年翻了一倍还多。预计到今年年底,我们的固废处理能力会超过10万吨/日,成为世界两大固体废弃物处理公司之一。从规模角度来讲,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从行业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从服务能力角度讲,我们几乎可以对城市产生的所有固废进行服务和治理,包括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土壤修复等等。特别是在垃圾发电、污泥、餐厨、病死畜禽处理方面,我们拥有自己成熟的核心技术,并建成了示范项目。2018年,中国节能被国家确定为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企业。中国环保积极落实集团公司长江大保护工作部署,围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发挥专业优势,针对长江大保护固废处理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固废处理的“两园一链”模式,解决了区域静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链条不完整、政策不配套、产业不系统等一系列问题,为一个城市、区域的静脉经济提供全方位的环境治理服务。
中国报道:今年4月,生态环境部公布了11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河北雄安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等5个地区参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一并推动。在京津冀固废处理方面,“两园一链”能否发挥相应的作用?
郑朝晖:“两园一链”是中国环保为长江大保护提出的方案,实际上可以在全国实施,京津冀地带应该是重点实施方向。在京津冀一带,中国环保的垃圾发电厂分布密集,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具备实施“两园一链”的条件。目前,我们已经在河北建设了近20个垃圾发电厂,今年上半年就增加了5个,像黄骅、东光、大成、行唐等,而且还在陆续开发。我们的固废处理能力于今年上半年增加的12000吨,有一半在京津冀地带。
中国报道:日前,上海启动了“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条例。在您看来,上海垃圾分类模式是否值得推广?垃圾分类将为固废处理带来哪些益处?
郑朝晖:我国推动垃圾分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北京市于2016年就被列为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但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投放的问题,它至少要经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4个环节。我们的垃圾分类没做好,主要原因就是这4个环节没有完全打通。要想做好垃圾分類,政府需要针对各个环节建立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进行教育、引导和宣传。
实际上,我国的垃圾分类不宜做得太复杂,上海的分类方式对于中小城市的老百姓来讲很难掌握。我更提倡三分法: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顶多再加设一个大件垃圾堆放点,这样更容易区分。况且我国有庞大的“垃圾回收大军”,可回收垃圾能被很快挑选出来。
干湿垃圾分开后,垃圾焚烧的稳定性将大大提高,垃圾处理的成本和环保排放的达标难度会大大降低。同时,可以建成集约式垃圾焚烧发电厂,辐射更远距离,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减少城市财政负担。仅就垃圾焚烧而言,就可以轻松节约百分之二三十的成本。干湿垃圾分开前,一个处理规模1000吨/日的垃圾发电厂要修500立方米的渗沥液池,每年的成本高达几百万至上千万。如果干湿垃圾分开,垃圾发电厂的效益就大大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