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重头戏”一望即知:浓墨重彩做足“文化走出去”大文章。在《著名翻译家倾谈“文化走出去”》中,专家教授用深沉睿智的剖析,梳理中国文化对外推广传播的理念、路径、环节、方法。其文虽有“行”的探讨,似更倾向于“知”的层面。而在《杂技金牌何时变成真金白银——杂技艺术走出国门的践行与战略思考》中,上海杂技家赵力志用美国12年的杂技践行,让我们看到了文化输出的具体成果。其中不乏理性思考,但更倾向于“行”的层面。两篇重头文章一起推出,意在推行知行合一,也即理论与实践之有机结合。
分而说之。在“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探讨中,中国翻译家的声音显得比较微弱,直到前不久《红楼梦》英译本译者杨宪益先生辞世,才有专家发出“大师断层期”的忧叹。忧叹的背后,是对文化走出去的忧患。虽然有学者云:先有“软实力”,才有“走出去”,只要我们的文化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即便不推广,也会不胫而走,流向世界,挡也挡不住。此话有理,此乃“道”的范畴。但“道”之外,“术”也不可偏废;输出之术,翻译居首。你的东西再好,还是需要吆喝,还要懂得如何吆喝。如今这么多成就斐然的翻译家侃侃而谈娓娓而谈,谈的就是吆喝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科学与艺术地吆喝;是自个儿吆喝,还是和老外一起吆喝;何种吆喝才是高水平和高效益等等。这些有益的探讨,不啻一贴清醒剂和良药。
同时,作为“国家战略”,究竟实施何种“走出去”战术,还有决策者和执行者如何到位的问题。有一实例值得借鉴:法国驻华使馆新近在中国设立首届“傅雷”翻译奖,奖掖多位中国优秀的法国文学译者。而近年来,法国外交部更是资助了超过200本在中国翻译出版的法国小说和诗集——法国政府的这一战术,有效地推动了法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反观我国,是否亦能设立类似奖项,有效激励有志于推广中国文化的各国学人?如若决策者和执行者能够于操作上新意迭出,“中国文化走出去”之国家战略就不限于“知”的探讨,而是付诸“行”的实践了。知行合一,日后必有实绩。
“文化走出去”的形态各不相同。翻译,主要是文字形态;杂技,主要是肢体形态。肢体形态如何“舞”到最佳状态,学问高深。中国的杂技人才究竟是成为有尊严的文化使者,还是成为“海外文艺农民工”,其实是在考验我们的智慧。杂技的绝活特色有利于吸引眼球,但其“重技术、轻艺术”的弊端又削弱了它的含金量,削弱了它的可持续发展。当“挂着金牌去打工”变成一种普遍现象时,转眼之间,优势就变成劣势。在那样的文化生态下,杂技金牌不可能变成真金白银。故此,专家忧心忡忡献计:唯有把中国杂技艺术烹制成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而不是随手可弃的街边小食,其文化魅力、文化竞争力、文化生产力才能令人刮目相看。本期专访的杂技家赵力志在美国的践行多有可圈可点之笔,其“产业意识”明显走到了艺术同行的前面。本刊之所以邀请文化名家为赵力志“搭脉”,意在通过出谋划策,把这块从上海走出去的“海外蛋糕”做大做美,使之成为绚烂的上海名片和中国名片。
赵力志的海外践行结下了一些硕果,他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提供了鲜活的样本。未来,面对这些硕果,如何“互相搭车”,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作为海外民营化团体,既要立足生存发展,又要肩负文化使命,如何长袖善舞,借助外力,特别是借政府和资金之力,无疑是其心头之痛。而作为政府,若想做大海外文化产业,没有赵力志这种“吃水很深”的人才,会多付很多学费;借船出海,借力打力,不失为一条捷径。假如能够共赢,就不只是“产业”的斩获,更有“事业”的收获——“走出去”是国家战略的文化事业,假如既鼓了腰包,又获了名声,岂不喜上加喜?
光知不行,失之空谈;光行不知,失之粗劣。但愿本刊推动“文化走出去之知行合一”的努力,变成艺术家和政府的共识。于愿足矣。
本刊编辑部
分而说之。在“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探讨中,中国翻译家的声音显得比较微弱,直到前不久《红楼梦》英译本译者杨宪益先生辞世,才有专家发出“大师断层期”的忧叹。忧叹的背后,是对文化走出去的忧患。虽然有学者云:先有“软实力”,才有“走出去”,只要我们的文化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力量,即便不推广,也会不胫而走,流向世界,挡也挡不住。此话有理,此乃“道”的范畴。但“道”之外,“术”也不可偏废;输出之术,翻译居首。你的东西再好,还是需要吆喝,还要懂得如何吆喝。如今这么多成就斐然的翻译家侃侃而谈娓娓而谈,谈的就是吆喝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科学与艺术地吆喝;是自个儿吆喝,还是和老外一起吆喝;何种吆喝才是高水平和高效益等等。这些有益的探讨,不啻一贴清醒剂和良药。
同时,作为“国家战略”,究竟实施何种“走出去”战术,还有决策者和执行者如何到位的问题。有一实例值得借鉴:法国驻华使馆新近在中国设立首届“傅雷”翻译奖,奖掖多位中国优秀的法国文学译者。而近年来,法国外交部更是资助了超过200本在中国翻译出版的法国小说和诗集——法国政府的这一战术,有效地推动了法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反观我国,是否亦能设立类似奖项,有效激励有志于推广中国文化的各国学人?如若决策者和执行者能够于操作上新意迭出,“中国文化走出去”之国家战略就不限于“知”的探讨,而是付诸“行”的实践了。知行合一,日后必有实绩。
“文化走出去”的形态各不相同。翻译,主要是文字形态;杂技,主要是肢体形态。肢体形态如何“舞”到最佳状态,学问高深。中国的杂技人才究竟是成为有尊严的文化使者,还是成为“海外文艺农民工”,其实是在考验我们的智慧。杂技的绝活特色有利于吸引眼球,但其“重技术、轻艺术”的弊端又削弱了它的含金量,削弱了它的可持续发展。当“挂着金牌去打工”变成一种普遍现象时,转眼之间,优势就变成劣势。在那样的文化生态下,杂技金牌不可能变成真金白银。故此,专家忧心忡忡献计:唯有把中国杂技艺术烹制成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而不是随手可弃的街边小食,其文化魅力、文化竞争力、文化生产力才能令人刮目相看。本期专访的杂技家赵力志在美国的践行多有可圈可点之笔,其“产业意识”明显走到了艺术同行的前面。本刊之所以邀请文化名家为赵力志“搭脉”,意在通过出谋划策,把这块从上海走出去的“海外蛋糕”做大做美,使之成为绚烂的上海名片和中国名片。
赵力志的海外践行结下了一些硕果,他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提供了鲜活的样本。未来,面对这些硕果,如何“互相搭车”,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作为海外民营化团体,既要立足生存发展,又要肩负文化使命,如何长袖善舞,借助外力,特别是借政府和资金之力,无疑是其心头之痛。而作为政府,若想做大海外文化产业,没有赵力志这种“吃水很深”的人才,会多付很多学费;借船出海,借力打力,不失为一条捷径。假如能够共赢,就不只是“产业”的斩获,更有“事业”的收获——“走出去”是国家战略的文化事业,假如既鼓了腰包,又获了名声,岂不喜上加喜?
光知不行,失之空谈;光行不知,失之粗劣。但愿本刊推动“文化走出去之知行合一”的努力,变成艺术家和政府的共识。于愿足矣。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