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客观存在,高校对重塑造大学生诚信责无旁贷。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可从多方面入手。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教育 教育机制
“诚信”曾一度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打造诚信中国”、“诚信是通行证”、“诚信是第二张身份证”、“诚信是资本”……这些振聋发聩的语言,无不体现了人们对“诚信”的热望和追求。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诚信不只是经济活动的需要,同样也是各行各业各种人群的需要,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因为在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中,到处都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当代大学生已经丧失了基本的诚信,大学生诚信的丧失俨然是一种铁定的事实。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考试作弊。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司空见惯,期末考试作弊、毕业考试作弊、各种资格考试作弊,无考不作弊。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甚至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的“枪手公司”。
2.学术抄袭。论文移花接木、东拼西凑,假想实验数据、编造实验过程,“天下文章一大抄”、“文章就是搜寻、拷贝和粘贴”。
3.简历注水。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个个都有一叠荣誉证书、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甚至出现了一个班级里出现十几个“学生会主席”的“怪事”。
4.投机取巧。评奖评优、入党、竞选干部等的时候,想法设法请客送礼、投机取巧拉关系。
5.骗贷逃贷。借了贷款不还,甚至压根就没打算还,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部分大学生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
6.拖欠学费。家里按时给了学费,结果学生拿去吃喝玩乐谈朋友,甚至做出赌博等违法行为,能拖就拖,能欠就欠,许多高校被拖欠的学费每年都在递增。
7.随意违约。就业的时候任意变更、撕毁就业合同,不少学生因为户口、待遇等问题解决不“如意”就不辞而别,给招聘单位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弄虚作假严重挫伤真正想学的学生的积极性,于是大家变得“麻木不仁”,一起“同流合污”,导致学生研究水平、工作能力下降,高等教育的素质受到严重威胁;信用的缺失导致真正的贫困大学生的大学之路越发艰难,导致高校不得不采取扣押毕业证书等“过激”行为来“督促”欠费的学生交费,导致不少用人单位明确表示“某高校的学生从此不再招用”。大学生诚信缺失影响的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及改进措施
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对其加强知荣辱、树诚信的道德建设意义深远。综上所述,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客观存在。究其原因,除了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外,还与目前高校对德育重视不足、约束和激励机制缺失、不良学术风气的负面影响有关。因此,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可从以下多方面入手:
1.要将道德教育提高到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应改变高校目前“重知识和技能传授、轻道德和素质教育”的跛行局面,对学生的德育建设,特别是对诚信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可借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之良机,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比如讲座、征文、团会等,在学生中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将其作为为人处世的第一准则。强调从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等小事做起,将诚实守信贯穿到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还可在试点推行“无人监考”等制度,以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2.配合地方征信及信用评估活动,在高校大力推动征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个人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应从学生入学开始,为其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使其了解到诚信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事实和行为记录大学生的诚信度,对其信用状况实行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充分利用信用记录,与银行、企业等展开合作,对学生拖欠贷款、工作违约等失信市场行为形成有效制约。
3.在高校建立有效的诚信约束和激励机制。一个人的诚信问题,自我意识固然重要,但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将德育建设列为对学生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不守信用的行为予以惩罚,比如取消其助学贷款和评优评奖资格等。有约束必有激励,可于每学期开展形式多样和主题丰富的大学生诚信评比活动,对优秀者给予表彰,树立诚信典范,进行大范围宣传、推广。
4.要严抓师德和学术诚信制度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甚大,为人师者的榜样作用不容低估。高校学术造价、学术腐败等投机行为时有发生,这些丑恶现象的负面效果往往比普通失信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会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负面影响。而加强教师学术道德建设,树立诚信为学的典范,对大学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功效。同时,可对损害学术道德的失信行为予以曝光和惩治,用诚信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综上,高校对重塑大学生诚信形象责无旁贷,应从实际行动上重视德育工作,改变以“成绩论英雄”和学习好就“一好百好”的做法,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强化对高校学生诚信的引导和评估,使大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真正培养出懂知识、讲诚信、有道德的合格的大学生,并使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钟念军.大学生诚信教育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
[2]刘俊英.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与重建[J].党史博采,2007.
关键词: 大学生 诚信教育 教育机制
“诚信”曾一度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打造诚信中国”、“诚信是通行证”、“诚信是第二张身份证”、“诚信是资本”……这些振聋发聩的语言,无不体现了人们对“诚信”的热望和追求。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诚信不只是经济活动的需要,同样也是各行各业各种人群的需要,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因为在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中,到处都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当代大学生已经丧失了基本的诚信,大学生诚信的丧失俨然是一种铁定的事实。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考试作弊。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司空见惯,期末考试作弊、毕业考试作弊、各种资格考试作弊,无考不作弊。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甚至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的“枪手公司”。
2.学术抄袭。论文移花接木、东拼西凑,假想实验数据、编造实验过程,“天下文章一大抄”、“文章就是搜寻、拷贝和粘贴”。
3.简历注水。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个个都有一叠荣誉证书、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甚至出现了一个班级里出现十几个“学生会主席”的“怪事”。
4.投机取巧。评奖评优、入党、竞选干部等的时候,想法设法请客送礼、投机取巧拉关系。
5.骗贷逃贷。借了贷款不还,甚至压根就没打算还,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部分大学生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
6.拖欠学费。家里按时给了学费,结果学生拿去吃喝玩乐谈朋友,甚至做出赌博等违法行为,能拖就拖,能欠就欠,许多高校被拖欠的学费每年都在递增。
7.随意违约。就业的时候任意变更、撕毁就业合同,不少学生因为户口、待遇等问题解决不“如意”就不辞而别,给招聘单位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弄虚作假严重挫伤真正想学的学生的积极性,于是大家变得“麻木不仁”,一起“同流合污”,导致学生研究水平、工作能力下降,高等教育的素质受到严重威胁;信用的缺失导致真正的贫困大学生的大学之路越发艰难,导致高校不得不采取扣押毕业证书等“过激”行为来“督促”欠费的学生交费,导致不少用人单位明确表示“某高校的学生从此不再招用”。大学生诚信缺失影响的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及改进措施
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对其加强知荣辱、树诚信的道德建设意义深远。综上所述,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客观存在。究其原因,除了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外,还与目前高校对德育重视不足、约束和激励机制缺失、不良学术风气的负面影响有关。因此,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可从以下多方面入手:
1.要将道德教育提高到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应改变高校目前“重知识和技能传授、轻道德和素质教育”的跛行局面,对学生的德育建设,特别是对诚信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可借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之良机,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比如讲座、征文、团会等,在学生中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将其作为为人处世的第一准则。强调从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等小事做起,将诚实守信贯穿到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还可在试点推行“无人监考”等制度,以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2.配合地方征信及信用评估活动,在高校大力推动征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个人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应从学生入学开始,为其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使其了解到诚信对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事实和行为记录大学生的诚信度,对其信用状况实行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充分利用信用记录,与银行、企业等展开合作,对学生拖欠贷款、工作违约等失信市场行为形成有效制约。
3.在高校建立有效的诚信约束和激励机制。一个人的诚信问题,自我意识固然重要,但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将德育建设列为对学生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不守信用的行为予以惩罚,比如取消其助学贷款和评优评奖资格等。有约束必有激励,可于每学期开展形式多样和主题丰富的大学生诚信评比活动,对优秀者给予表彰,树立诚信典范,进行大范围宣传、推广。
4.要严抓师德和学术诚信制度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甚大,为人师者的榜样作用不容低估。高校学术造价、学术腐败等投机行为时有发生,这些丑恶现象的负面效果往往比普通失信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会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负面影响。而加强教师学术道德建设,树立诚信为学的典范,对大学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功效。同时,可对损害学术道德的失信行为予以曝光和惩治,用诚信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综上,高校对重塑大学生诚信形象责无旁贷,应从实际行动上重视德育工作,改变以“成绩论英雄”和学习好就“一好百好”的做法,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强化对高校学生诚信的引导和评估,使大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真正培养出懂知识、讲诚信、有道德的合格的大学生,并使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钟念军.大学生诚信教育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
[2]刘俊英.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与重建[J].党史博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