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节决定成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堂精彩、高效的语文课同样取决于对细节的把握和落实。关注细节,推敲细节,欣赏细节,从细节入手,成功处理好课堂细节,常常能使一堂语文课魅力无穷。
一、一叶知秋——于细微处发现细节
当一片黄叶飘落,你不必去踏遍森林,就知道秋天来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同样需要“一叶知秋”的发现和感悟能力,也就是于细微处发现细节的能力。细节犹如竹笋,一层又一层,包藏着“鲜活”的知识,引导学生一层层剥下去,就会让语文课堂异彩纷呈。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把不同气候下的西湖以生动传神的笔墨呈现在短短二十八个字当中,丰姿绰约,美如西子。在教学这首美丽的古诗时,我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段西湖晴天时的美景,学生们很是喜欢,在欣赏西湖美景中不时啧啧称羡,都觉得晴朗天气下的西湖太美了!看完视频,再让学生们读诗,总觉得学生读得还不够美,没有把刚才在观看视频中的体会和感觉读出来。发现这个细节之后,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想,抓住了这个细节:“一定有很多同学到过西湖,在‘水光潋滟’的湖面上,你有什么新发现呢?”同学们的思维被调动起来,“有白天鹅”“有游船”“有水草”“有树和桥的倒影”……视频中的美景通过一个小细节与生活体验实现了相通,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这首古诗的距离,再读,感觉和韵味一下子就出来了。
有些课堂教学细节不是预设的,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去发现,随机应变,把一些有价值的细节巧妙处理,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管中窥豹——于关键处把握细节
在课堂教学中,细节无处不在,教学过程其实就是通过一个个细节来完成的,细节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因子。这就需要教师敏锐地捕捉细节,不断提升把握细节的能力,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课内与课外等环节,时时用心,处处留意,细节就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一夜的工作》是一篇文风朴实的文章,从文本的表面上来看,作者运用了第三视角,作为一个局外人,在描述自己看到的一切,文字非常平静。在这样一个平静的水面之下,不去细细品味,你就不会发现,平静之下内在的情感和波澜。其中,有两个细节,很值得我们推敲和把握,一个是总理的办公设施,“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另一个是总理的工作态度,“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然后让学生们反复地读,慢慢体会总理“一句句地审阅”,作者在这里反复用了几个“一句”,把总理严谨的工作态度展现了出来。从这两个小细节当中,一个勤俭朴实、一丝不苟、殚精竭虑的总理形象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解读文本,从细节入手,更便于把握整个文章。由小到大,见微知著,只有紧紧把握住闪光的细节,才能让一堂语文课细腻而生动,亮点纷呈。
三、庖丁解牛——于要害处解剖细节
教学细节具有临场性、随机性和偶发性等特征,有创意而精彩的教学细节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出现的,敏锐观察,及时把握,于要害处进行挖掘和解剖,才能彰显其价值。对教学细节的恰当处理,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拨云见日的效果,让语文课堂更生动更高效。
比如:在教学《一株紫丁香》时,有一位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怎么也找不到感觉。“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這样一段非常动情的句子,他却读得很响亮、很生硬,显然这个学生没能真正地进入文本,没能领会其中的情感。对于一堂语文课而言,不与文本产生隔膜和误读是最要害的地方,假如不能及时把握和解决,就会导致一堂语文课的失败。于是,我就紧紧抓住这段话的情感表现,进行深入细致的解剖。“夜深了。夜深了是一种什么情境呢?”“星星都困得睁不开眼睛了,老师却还在工作,老师累不累呢?”“你忍心大声说话吗?会不会打扰到老师呢?”“花香可以飘进梦里吗?”“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通过一番抽丝剥茧般的深入解读,学生们更真切地体会到了作者的用意和文章的情感,对文本理解得更透彻了。
一堂语文课中的细节有很多,只有用教师的智慧精准把握,合理处理,深入挖掘和解剖,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教学同样需要在细微处见功夫。用心关注细节,精心把握细节,巧妙处理细节,就会在对细节的不断打磨中,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小学语文同样充满诗意和灵动,焕发其应有的魅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镇安县米粮镇米粮小学
一、一叶知秋——于细微处发现细节
当一片黄叶飘落,你不必去踏遍森林,就知道秋天来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同样需要“一叶知秋”的发现和感悟能力,也就是于细微处发现细节的能力。细节犹如竹笋,一层又一层,包藏着“鲜活”的知识,引导学生一层层剥下去,就会让语文课堂异彩纷呈。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把不同气候下的西湖以生动传神的笔墨呈现在短短二十八个字当中,丰姿绰约,美如西子。在教学这首美丽的古诗时,我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段西湖晴天时的美景,学生们很是喜欢,在欣赏西湖美景中不时啧啧称羡,都觉得晴朗天气下的西湖太美了!看完视频,再让学生们读诗,总觉得学生读得还不够美,没有把刚才在观看视频中的体会和感觉读出来。发现这个细节之后,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想,抓住了这个细节:“一定有很多同学到过西湖,在‘水光潋滟’的湖面上,你有什么新发现呢?”同学们的思维被调动起来,“有白天鹅”“有游船”“有水草”“有树和桥的倒影”……视频中的美景通过一个小细节与生活体验实现了相通,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这首古诗的距离,再读,感觉和韵味一下子就出来了。
有些课堂教学细节不是预设的,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去发现,随机应变,把一些有价值的细节巧妙处理,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管中窥豹——于关键处把握细节
在课堂教学中,细节无处不在,教学过程其实就是通过一个个细节来完成的,细节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因子。这就需要教师敏锐地捕捉细节,不断提升把握细节的能力,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课内与课外等环节,时时用心,处处留意,细节就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一夜的工作》是一篇文风朴实的文章,从文本的表面上来看,作者运用了第三视角,作为一个局外人,在描述自己看到的一切,文字非常平静。在这样一个平静的水面之下,不去细细品味,你就不会发现,平静之下内在的情感和波澜。其中,有两个细节,很值得我们推敲和把握,一个是总理的办公设施,“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另一个是总理的工作态度,“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然后让学生们反复地读,慢慢体会总理“一句句地审阅”,作者在这里反复用了几个“一句”,把总理严谨的工作态度展现了出来。从这两个小细节当中,一个勤俭朴实、一丝不苟、殚精竭虑的总理形象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解读文本,从细节入手,更便于把握整个文章。由小到大,见微知著,只有紧紧把握住闪光的细节,才能让一堂语文课细腻而生动,亮点纷呈。
三、庖丁解牛——于要害处解剖细节
教学细节具有临场性、随机性和偶发性等特征,有创意而精彩的教学细节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出现的,敏锐观察,及时把握,于要害处进行挖掘和解剖,才能彰显其价值。对教学细节的恰当处理,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拨云见日的效果,让语文课堂更生动更高效。
比如:在教学《一株紫丁香》时,有一位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怎么也找不到感觉。“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這样一段非常动情的句子,他却读得很响亮、很生硬,显然这个学生没能真正地进入文本,没能领会其中的情感。对于一堂语文课而言,不与文本产生隔膜和误读是最要害的地方,假如不能及时把握和解决,就会导致一堂语文课的失败。于是,我就紧紧抓住这段话的情感表现,进行深入细致的解剖。“夜深了。夜深了是一种什么情境呢?”“星星都困得睁不开眼睛了,老师却还在工作,老师累不累呢?”“你忍心大声说话吗?会不会打扰到老师呢?”“花香可以飘进梦里吗?”“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通过一番抽丝剥茧般的深入解读,学生们更真切地体会到了作者的用意和文章的情感,对文本理解得更透彻了。
一堂语文课中的细节有很多,只有用教师的智慧精准把握,合理处理,深入挖掘和解剖,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教学同样需要在细微处见功夫。用心关注细节,精心把握细节,巧妙处理细节,就会在对细节的不断打磨中,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小学语文同样充满诗意和灵动,焕发其应有的魅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镇安县米粮镇米粮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