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21世纪,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艺术家开始学习西方新的数码摄影和影像技术,开始将新的媒体技术与独具中国悠久文化和独特风格的山水结合,并加入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和个人主张观点表达,从而区别于西方的艺术面貌。从为唤醒民众关注环境危机的姚璐、杨泳梁,到为寻找黄河之源独自朝圣的张克纯。中国传统的山水元素在中国当代摄影中从最初表面的构图、留白,到后来的意境、格调、气象的融入,无不体现了现今新形势下习近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观点和立场。我们要创立独有中国特色的摄影风格,就必须要向优秀的古老的中国传统绘画学习借鉴,以及从古老的中国哲学中汲取先人的智慧,这样才能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影语言体系。
关键词:新山水;画意;创新
一、姚璐的《新山水》
姚璐,生于 1967 年,2005年,在北京奥运会举办的前夕,艺术家姚璐所居住的望京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工程,伴随着钢筋铁骨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一堆堆的建筑垃圾也应运而生,为了防止垃圾中的尘土污染大气,工人们把一堆堆绿色的防尘布覆盖在砂石土堆以及垃圾堆上,从远处来看就好似一座座绿油油的小山。这些覆盖着防尘布的建筑渣土,在姚璐眼中很像中国传统山水画里面的高山,他萌生了利用这些垃圾重建当代中国风景的想法。经过大量的素材准备,克服了电脑技术上的困难,姚璐《中国景观》系列中的第一幅作品《行春古渡图》图诞生了,在他的作品《新山水》(2006 年-2009 年)中运用数码技术,将传统中国山水画中的山、雾和凉亭用垃圾堆、污染物、工厂来代替,组成了他眼中的“新山水”。
20世纪 90 年代开始对传统山水画进行重新诠释的潮流,在姚璐的摄影作品中我们能找到元代的倪瓒、黄公望,明代的沈周和仇英,以及清代王鉴风格的痕迹。但毋庸置疑,他的摄影画面主要还是受北宋山水画的影响,诸如燕文贵的《溪山楼观图》等作品。但是姚璐并没有直接复刻大师的作品,而是取材传统,并通过现在的方式重新演绎。最初,他只想拍摄那些荒山和瓦砾,通过沿袭中国山水画的古典艺术形式来创作,随后又决定与北京的城市变化建立联系,给作品赋予更加深刻的社会内涵,“新山水”系列因此诞生。姚璐认为这一矛盾是无可避免的,因为他知道北京城的变化是中国常规发展的一部分。这一矛盾通过垃圾和废物反映在他的创作中。他把这个现状还原出它以前具有的诗化或它的唯美,来表达对过去美好的怀念。因此,这一系列作品表面上看是对破坏山水和文化遗产的公然讽刺,但是用作家冯博一的话来说,却成了一种“凄美的视域”。姚璐认为,他作品中所暗含的更替与毁坏是一个过渡社会所特有的。所以,他的作品蕴含对中国当下情形的包容以及对未来中国社会的乐观态度。
二、张克纯的《北流活活》
张克纯,1980年生于四川。2014年7月12日凭借其作品《北流活活》获得了阿尔勒摄影节发现奖,并获得25000欧元的奖金,张克纯一夜之间火了,一时之间,媒体、杂志、网络、报纸都开始铺天盖地地报道他,采访他。初次看到他的作品,就被其中渗透着的忧伤的、浅淡的诗意给打动。他对于黄河流域的观看和獨特的视角,具有情绪化和诗情画意的都让人沉浸,虽然类似的表现手法在国内外显然也是不新鲜了,因为很多人拍过类似的题材,样貌和形式都不逊色,但是张克纯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新的“意境”。
2010年,受到张承志《北方的河》的启发,张克纯以黄河及其周边物、土、人、情为叙事线索展开长达三年的拍摄。这组作品远远超越了艺术家以相机为媒介对风景的社会性纪录,它是宁静、清淡的。“这片水土的人们原本就是这样繁衍生息,流水般向前。商业洪流的到来让人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但丰富的文化精神也受到了剧烈冲刷。”张克纯这样描述这组照片,但他更愿意相信这条河带给人们的希望,因此,他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北流活活”。
张克纯的艺术创作归类于反省性的艺术,但是他的艺术主旨与传统的中国山水画主张似乎不谋而和,但不同的是受文人画派的影响,中国传统山水画是去“政治化”的,彰显作者修养,是一种超越现实的、脱俗的艺术追求。相比之下,张克纯的作品中的,体现出了儒道结合的新特点,即外观上借助以庄学、玄学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山水画风格,体现的是对现实世界与芸芸众生的关怀。张克纯的作品骨子里就包含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气象”“格调”,他没有抓住古典山水画的形式。而是从中汲取出最重要的灵魂,虽然在画面中看不到明确的山水画的形式风格,但是每一张作品中所透露出的元素无一不带有着山水画的影子,所张克纯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平淡,但是平淡之下却不只是平凡。
三、创新的的发展
艺术贵在创新,没有创新就谈不上真正的艺术,但创新谈何容易时下有很多关于“创新”的解释,把“新奇”、“怪异”作为艺术创作中“创新”的代名词,以为只要不同于别人就可以叫“创新”,有的甚至搞得很“暴力”、“血腥”、“色情”所谓的艺术,失去了“人本”应有的道德感,打着“创新”的旗号,这些违背人本道德观念,实际上是过分鼓吹“自我表现”的结果。当然,张扬“自我表现”有其合理的成分,比如个性解放、人性自由等方面,但把“自我表现”夸大到心物二元的对立立场,就明显地违背了艺术的科学精神。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上明确指出我们的总体目标,那就是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把创造性和科学规律性结合起来,大胆引进与守住民族特色统一起来,处理各种矛盾,在深刻体会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上下功夫,才有勇气去直面东方与西方两种文化的碰撞与挑战,迎接挑战中贯通古今、融汇中西,找到发展自己的线索,创造完全属于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艺术,这样的艺术新体、新风格和新传统才是有意义的创新。
作者简介:
陈方斌(1993-),男,汉族,籍贯:山西运城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摄影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关键词:新山水;画意;创新
一、姚璐的《新山水》
姚璐,生于 1967 年,2005年,在北京奥运会举办的前夕,艺术家姚璐所居住的望京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工程,伴随着钢筋铁骨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一堆堆的建筑垃圾也应运而生,为了防止垃圾中的尘土污染大气,工人们把一堆堆绿色的防尘布覆盖在砂石土堆以及垃圾堆上,从远处来看就好似一座座绿油油的小山。这些覆盖着防尘布的建筑渣土,在姚璐眼中很像中国传统山水画里面的高山,他萌生了利用这些垃圾重建当代中国风景的想法。经过大量的素材准备,克服了电脑技术上的困难,姚璐《中国景观》系列中的第一幅作品《行春古渡图》图诞生了,在他的作品《新山水》(2006 年-2009 年)中运用数码技术,将传统中国山水画中的山、雾和凉亭用垃圾堆、污染物、工厂来代替,组成了他眼中的“新山水”。
20世纪 90 年代开始对传统山水画进行重新诠释的潮流,在姚璐的摄影作品中我们能找到元代的倪瓒、黄公望,明代的沈周和仇英,以及清代王鉴风格的痕迹。但毋庸置疑,他的摄影画面主要还是受北宋山水画的影响,诸如燕文贵的《溪山楼观图》等作品。但是姚璐并没有直接复刻大师的作品,而是取材传统,并通过现在的方式重新演绎。最初,他只想拍摄那些荒山和瓦砾,通过沿袭中国山水画的古典艺术形式来创作,随后又决定与北京的城市变化建立联系,给作品赋予更加深刻的社会内涵,“新山水”系列因此诞生。姚璐认为这一矛盾是无可避免的,因为他知道北京城的变化是中国常规发展的一部分。这一矛盾通过垃圾和废物反映在他的创作中。他把这个现状还原出它以前具有的诗化或它的唯美,来表达对过去美好的怀念。因此,这一系列作品表面上看是对破坏山水和文化遗产的公然讽刺,但是用作家冯博一的话来说,却成了一种“凄美的视域”。姚璐认为,他作品中所暗含的更替与毁坏是一个过渡社会所特有的。所以,他的作品蕴含对中国当下情形的包容以及对未来中国社会的乐观态度。
二、张克纯的《北流活活》
张克纯,1980年生于四川。2014年7月12日凭借其作品《北流活活》获得了阿尔勒摄影节发现奖,并获得25000欧元的奖金,张克纯一夜之间火了,一时之间,媒体、杂志、网络、报纸都开始铺天盖地地报道他,采访他。初次看到他的作品,就被其中渗透着的忧伤的、浅淡的诗意给打动。他对于黄河流域的观看和獨特的视角,具有情绪化和诗情画意的都让人沉浸,虽然类似的表现手法在国内外显然也是不新鲜了,因为很多人拍过类似的题材,样貌和形式都不逊色,但是张克纯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新的“意境”。
2010年,受到张承志《北方的河》的启发,张克纯以黄河及其周边物、土、人、情为叙事线索展开长达三年的拍摄。这组作品远远超越了艺术家以相机为媒介对风景的社会性纪录,它是宁静、清淡的。“这片水土的人们原本就是这样繁衍生息,流水般向前。商业洪流的到来让人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但丰富的文化精神也受到了剧烈冲刷。”张克纯这样描述这组照片,但他更愿意相信这条河带给人们的希望,因此,他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北流活活”。
张克纯的艺术创作归类于反省性的艺术,但是他的艺术主旨与传统的中国山水画主张似乎不谋而和,但不同的是受文人画派的影响,中国传统山水画是去“政治化”的,彰显作者修养,是一种超越现实的、脱俗的艺术追求。相比之下,张克纯的作品中的,体现出了儒道结合的新特点,即外观上借助以庄学、玄学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山水画风格,体现的是对现实世界与芸芸众生的关怀。张克纯的作品骨子里就包含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气象”“格调”,他没有抓住古典山水画的形式。而是从中汲取出最重要的灵魂,虽然在画面中看不到明确的山水画的形式风格,但是每一张作品中所透露出的元素无一不带有着山水画的影子,所张克纯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平淡,但是平淡之下却不只是平凡。
三、创新的的发展
艺术贵在创新,没有创新就谈不上真正的艺术,但创新谈何容易时下有很多关于“创新”的解释,把“新奇”、“怪异”作为艺术创作中“创新”的代名词,以为只要不同于别人就可以叫“创新”,有的甚至搞得很“暴力”、“血腥”、“色情”所谓的艺术,失去了“人本”应有的道德感,打着“创新”的旗号,这些违背人本道德观念,实际上是过分鼓吹“自我表现”的结果。当然,张扬“自我表现”有其合理的成分,比如个性解放、人性自由等方面,但把“自我表现”夸大到心物二元的对立立场,就明显地违背了艺术的科学精神。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上明确指出我们的总体目标,那就是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把创造性和科学规律性结合起来,大胆引进与守住民族特色统一起来,处理各种矛盾,在深刻体会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上下功夫,才有勇气去直面东方与西方两种文化的碰撞与挑战,迎接挑战中贯通古今、融汇中西,找到发展自己的线索,创造完全属于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艺术,这样的艺术新体、新风格和新传统才是有意义的创新。
作者简介:
陈方斌(1993-),男,汉族,籍贯:山西运城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摄影
(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