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灵捕手》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部由著名好莱坞影星马特·达蒙、已故演员罗宾·威廉姆斯主演的电影于1997年上映,一举摘下了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主角与最佳男配角。值得一提的是,剧本是由男主角马特·达蒙以及出演其戏中好友的本·阿弗莱克共同创作的。
  一个名叫威尔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清洁工,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辗转数个寄养家庭并长期遭受虐待,导致他内心叛逆,常打架斗殴、偷窃甚至袭警。但威尔热爱阅读,并在数学上有异于常人的天赋。一次学校数学教授公布了一道数学难题,这道题唯独被威尔解出。数学教授发现了威尔在数学方面的惊人天赋,邀请他参与数学研究,同时请求心理学教授、老友西恩来辅导这个数学天才的心理问题。最终威尔通过与西恩的交流重新认识了自我,并鼓起勇气找回了爱情,踏上了新的人生之路。
  从故事结构来看,这是好莱坞励志电影中很典型的模式—— 一个与众不同的主体,碰到另一个有引导意义的个体,前者如何被后者影响并做出积极的改变。比如《百万美元宝贝》(2004)、《国王的演讲》(2012)。在这种模式之下的人物,哪怕前者不是像《心灵捕手》里威尔一般的奇才,仅仅是再普通不过的平凡人,只要在身上被植入某種欲望并被银幕放大时,“普通”也会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特质”。而后者便是那个传递价值观、给出答案和方向的人。
  在《心灵捕手》中有一场戏,因袭警而被判入狱的威尔得到了数学教授的保释,前提条件是除了参加数学讨论,每周还必须看一次心理医生。威尔对于心理治疗提出拒绝,但教授说,那至少好过坐牢。镜头在这里切换,接下来便是在学校研究室威尔与教授兴致勃勃研讨数学的场景。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判断威尔不认为自己有任何心理问题,但为了避免坐牢而接受了教授的提议。不管威尔如何想,在我们思考“他是否有心理问题?该不该去看心理医生?”之前,就已经接受了“威尔有心理问题”这一信息,因为他将出现在心理医生面前。对于这一“事实”,在他之后越抵触治疗、越与心理医生恶作剧,观众越深信无疑。在教授拜托西恩的那场戏里,教授说:“他有点防御性,我需要有人突破他的心防。”可我们并不会怀疑教授的正当性,因为他是要威尔去研究数学、去走上“正道”,于是威尔所谓的“防御性”,就成了理所应当被突破的了。
  在几次失败的心理治疗之后,接下来西恩的出场就顺理成章了。对于罗宾·威廉姆斯朴实无华的演技,我们无法挑剔,也更容易相信——温柔、真诚、睿智的人是站在正确那一方的,而屡屡出言不逊的威尔是不对的,应当做出改变的。“不是你的错”,那场威尔崩溃抱着西恩痛哭的戏,我们很难不为此动容,可能现实中我们太难碰到像西恩这样不做“过分”要求的长者。可稍保持一点距离来看这场戏,结果威尔卸下了心墙,但抛开结果来说,西恩不断地重复“不是你的错”,并逐步逼近,是不是也可以从这个镜头看到某种“暴力性”?正如西恩在最开始给学生上课时的玩笑话——趁对方脆弱时下手。捕获威尔的心灵,这是不是捕手在技巧上的一种胜利呢?
  直到最后,威尔除了最开始在没有取得信任关系之前稍有抵抗,几乎是全盘接受了西恩的观点,单从影片中建立的患者和心理医生的关系来看,这多少也会让人产生些许恐惧。而从影片结尾,人人都做出了积极改变来看,恐怕我们从里面的人物关系中,更多找到的还是慰藉。
其他文献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打出这个疑问句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个提问太过宏大。看似应该是对少年的提问,但又有多少成年人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呢?而现在就有一本书引导着人们思考这个问题。  这本书里并没有长篇大论说一些心灵鸡汤,它借由一位十四岁的少年和他舅舅的对话,来给我们慢慢解释这些关于成长的问题。  从小到大,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学会面对考试,但好像重要的事却没人教我们,我们一夜之间变
期刊
一个叫歐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导演:汉内斯·赫尔姆  编剧: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汉内斯·赫尔姆  主演:罗夫·拉斯加德/巴哈·帕斯/托比亚斯·阿姆博瑞/菲利普·伯格  类型:剧情  上映日期:2015-12-25  片长:116分钟  在我们的平凡一生中,究竟是什么留下了隽永的回忆?我想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假如我们在面临死亡的时刻,人生跑马灯开始不断闪回,最宝贵的东西也会变得清晰。电影《一个叫
期刊
高三,晚自习,教学楼灯火通明,鸦雀无声。“啪”的一声,停电了,教学楼甚至整个学校都陷入一片黑暗,唯有星空明月仍温柔地陪伴着我们。  那一天的停电,就像行走在瓦尔登湖畔。  明明是摘下眼镜变瞎、戴上耳机变聋的时代,黑暗中人们的双眼却明亮得像那天雅礼穹顶上的夜空,有月亮,也有星星。  瓦尔登湖给梭罗注入新鲜的灵魂,而暂时的黑暗给人们全新的感官。没有空调,能触摸到晚风;没有电灯,抬头可以窥见星空;没有电
期刊
为了生存,生命能走多远?  东非塞伦盖蒂中央平原上的牛羚,年复一年地沿着一条环线迁徙,每年的迁徙距离长达3200千米。每年二月左右,百万牛羚一边迁徙,一边繁殖,不断寻找水源和食物以求生存。它们一路向北,在六月左右跨過异常危险的格鲁美地河和马拉河。在纪录片《大迁徙》中,牛羚簇拥在河岸边踌躇不前,而河中的鳄鱼伺机而动——它们牢牢记住了牛羚到来的时间。终于,牛羚相继奋力跳入河中并狂奔起来。在湍急的水流和
期刊
我听不见花开的声音,听不见鸟儿的啼鸣。  我只听见动物的惨叫,植物的哭泣。  ——题记  前一阵我看过一篇新闻报道,讲的是一头大象和一只猩猩。那头大象被人类用枷锁囚禁了十二年才被救出,被救出的当天,大象眼角居然流下了泪滴。那只猩猩今年二十九岁,二十年前便飘洋过海来到了动物园,环保组织正在为它申请回归大自然。  我感到非常震惊,同时也为动物感到痛心。  人类是怎样的呢?在炽热的阳光下看不见动物的生命
期刊
外公与外婆向来生活融洽,在乡下垦田种菜,好不快活。但只要一提求神拜佛那档子事,准吵得不可开交。逢年过节,外婆总催促着外公去庙里求签请符,而外公分毫不让,说什么也不去碰那“封建残余”。欢乐的节日,总以吵架与劝架收场。  这次外公大寿,大伙都陆续聚齐,觥筹交错,好不热闹。正其乐融融呢,外婆忽然笑吟吟地提出去庙里求个吉利,场面瞬间凝成冰碴,大家屏息凝神望着老两口子,一场战争似乎将要爆发。我暗叹:这次生日
期刊
在天气晴和的日子,辽阔的水面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一个孤独的小岛;打从汉奈斯和别卡记事的时候起,他们就总是对那个岛怀着永不减退的兴趣。岛上密密层层长着一片茂密的、异常高大的松林,因此小岛宛若一束绝妙的花束,插在一望无垠的大海花瓶里。它从早到晚一直沐浴在阳光之中。当太阳的巨轮在东方天际刚一露头,这一瞬间,阳光就已经在爱抚小岛与那些参天大树的树梢了;而当红日西沉的时候,它又仿佛依依惜别,用熊熊燃烧着的余晖
期刊
我在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身边的同事大多不是北京本地人:有的刚刚毕业,经过实习,通过校招进入公司;有的在多家互联网公司跳了数次槽,已是互联网老兵;也有曾在体制内工作十几年的人,因为不喜欢事业单位的条条框框,转而投身互联网大潮。  形形色色的人汇聚到这座城市,汇聚到五环内外,汇聚到西二旗。不同地方的口音,尽力转变成便于交流的普通话。大部分人为了上班方便,选择在公司附近租房。互联网人喜欢称自己所在的企业
期刊
在《浮生物语》中,老板娘开着一家甜品店,听来往的妖精们诉说各自的故事,再为他们沏上一壶叫浮生的茶。浮生极苦,苦过后却有甘甜,正如那些故事和那些悲喜交加的人生。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我们一路走来,在世界的海岸上留下自己的脚印,串成自己的故事。而我,愿做一个采集脚印的人、一个听故事的人。  初中时我常与闺蜜闲谈,甚至交换各自的日記。每到交换日记时,我的心就激动起来,拿到对方的日记,仿佛拿到一本
期刊
在她的葬礼上,我认识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她。在此之前,她是那个没有读过书,只知道宠我的奶奶。我从没想过,她会是村里人人敬重的何奶奶,从未试图了解,她是如何走过这八十四年。  爷爷过世后,我们把奶奶接到城里。她什么都不懂,在乡下种了一辈子地的她学不会这些的,我这么想着。可她硬是一点一点学会了各种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不仅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把我跟我爸妈照顾得很好,就像她在她熟悉的乡下。  那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