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部由著名好莱坞影星马特·达蒙、已故演员罗宾·威廉姆斯主演的电影于1997年上映,一举摘下了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主角与最佳男配角。值得一提的是,剧本是由男主角马特·达蒙以及出演其戏中好友的本·阿弗莱克共同创作的。
一个名叫威尔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清洁工,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辗转数个寄养家庭并长期遭受虐待,导致他内心叛逆,常打架斗殴、偷窃甚至袭警。但威尔热爱阅读,并在数学上有异于常人的天赋。一次学校数学教授公布了一道数学难题,这道题唯独被威尔解出。数学教授发现了威尔在数学方面的惊人天赋,邀请他参与数学研究,同时请求心理学教授、老友西恩来辅导这个数学天才的心理问题。最终威尔通过与西恩的交流重新认识了自我,并鼓起勇气找回了爱情,踏上了新的人生之路。
从故事结构来看,这是好莱坞励志电影中很典型的模式—— 一个与众不同的主体,碰到另一个有引导意义的个体,前者如何被后者影响并做出积极的改变。比如《百万美元宝贝》(2004)、《国王的演讲》(2012)。在这种模式之下的人物,哪怕前者不是像《心灵捕手》里威尔一般的奇才,仅仅是再普通不过的平凡人,只要在身上被植入某種欲望并被银幕放大时,“普通”也会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特质”。而后者便是那个传递价值观、给出答案和方向的人。
在《心灵捕手》中有一场戏,因袭警而被判入狱的威尔得到了数学教授的保释,前提条件是除了参加数学讨论,每周还必须看一次心理医生。威尔对于心理治疗提出拒绝,但教授说,那至少好过坐牢。镜头在这里切换,接下来便是在学校研究室威尔与教授兴致勃勃研讨数学的场景。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判断威尔不认为自己有任何心理问题,但为了避免坐牢而接受了教授的提议。不管威尔如何想,在我们思考“他是否有心理问题?该不该去看心理医生?”之前,就已经接受了“威尔有心理问题”这一信息,因为他将出现在心理医生面前。对于这一“事实”,在他之后越抵触治疗、越与心理医生恶作剧,观众越深信无疑。在教授拜托西恩的那场戏里,教授说:“他有点防御性,我需要有人突破他的心防。”可我们并不会怀疑教授的正当性,因为他是要威尔去研究数学、去走上“正道”,于是威尔所谓的“防御性”,就成了理所应当被突破的了。
在几次失败的心理治疗之后,接下来西恩的出场就顺理成章了。对于罗宾·威廉姆斯朴实无华的演技,我们无法挑剔,也更容易相信——温柔、真诚、睿智的人是站在正确那一方的,而屡屡出言不逊的威尔是不对的,应当做出改变的。“不是你的错”,那场威尔崩溃抱着西恩痛哭的戏,我们很难不为此动容,可能现实中我们太难碰到像西恩这样不做“过分”要求的长者。可稍保持一点距离来看这场戏,结果威尔卸下了心墙,但抛开结果来说,西恩不断地重复“不是你的错”,并逐步逼近,是不是也可以从这个镜头看到某种“暴力性”?正如西恩在最开始给学生上课时的玩笑话——趁对方脆弱时下手。捕获威尔的心灵,这是不是捕手在技巧上的一种胜利呢?
直到最后,威尔除了最开始在没有取得信任关系之前稍有抵抗,几乎是全盘接受了西恩的观点,单从影片中建立的患者和心理医生的关系来看,这多少也会让人产生些许恐惧。而从影片结尾,人人都做出了积极改变来看,恐怕我们从里面的人物关系中,更多找到的还是慰藉。
一个名叫威尔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清洁工,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辗转数个寄养家庭并长期遭受虐待,导致他内心叛逆,常打架斗殴、偷窃甚至袭警。但威尔热爱阅读,并在数学上有异于常人的天赋。一次学校数学教授公布了一道数学难题,这道题唯独被威尔解出。数学教授发现了威尔在数学方面的惊人天赋,邀请他参与数学研究,同时请求心理学教授、老友西恩来辅导这个数学天才的心理问题。最终威尔通过与西恩的交流重新认识了自我,并鼓起勇气找回了爱情,踏上了新的人生之路。
从故事结构来看,这是好莱坞励志电影中很典型的模式—— 一个与众不同的主体,碰到另一个有引导意义的个体,前者如何被后者影响并做出积极的改变。比如《百万美元宝贝》(2004)、《国王的演讲》(2012)。在这种模式之下的人物,哪怕前者不是像《心灵捕手》里威尔一般的奇才,仅仅是再普通不过的平凡人,只要在身上被植入某種欲望并被银幕放大时,“普通”也会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特质”。而后者便是那个传递价值观、给出答案和方向的人。
在《心灵捕手》中有一场戏,因袭警而被判入狱的威尔得到了数学教授的保释,前提条件是除了参加数学讨论,每周还必须看一次心理医生。威尔对于心理治疗提出拒绝,但教授说,那至少好过坐牢。镜头在这里切换,接下来便是在学校研究室威尔与教授兴致勃勃研讨数学的场景。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判断威尔不认为自己有任何心理问题,但为了避免坐牢而接受了教授的提议。不管威尔如何想,在我们思考“他是否有心理问题?该不该去看心理医生?”之前,就已经接受了“威尔有心理问题”这一信息,因为他将出现在心理医生面前。对于这一“事实”,在他之后越抵触治疗、越与心理医生恶作剧,观众越深信无疑。在教授拜托西恩的那场戏里,教授说:“他有点防御性,我需要有人突破他的心防。”可我们并不会怀疑教授的正当性,因为他是要威尔去研究数学、去走上“正道”,于是威尔所谓的“防御性”,就成了理所应当被突破的了。
在几次失败的心理治疗之后,接下来西恩的出场就顺理成章了。对于罗宾·威廉姆斯朴实无华的演技,我们无法挑剔,也更容易相信——温柔、真诚、睿智的人是站在正确那一方的,而屡屡出言不逊的威尔是不对的,应当做出改变的。“不是你的错”,那场威尔崩溃抱着西恩痛哭的戏,我们很难不为此动容,可能现实中我们太难碰到像西恩这样不做“过分”要求的长者。可稍保持一点距离来看这场戏,结果威尔卸下了心墙,但抛开结果来说,西恩不断地重复“不是你的错”,并逐步逼近,是不是也可以从这个镜头看到某种“暴力性”?正如西恩在最开始给学生上课时的玩笑话——趁对方脆弱时下手。捕获威尔的心灵,这是不是捕手在技巧上的一种胜利呢?
直到最后,威尔除了最开始在没有取得信任关系之前稍有抵抗,几乎是全盘接受了西恩的观点,单从影片中建立的患者和心理医生的关系来看,这多少也会让人产生些许恐惧。而从影片结尾,人人都做出了积极改变来看,恐怕我们从里面的人物关系中,更多找到的还是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