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概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指标以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定义,并探讨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指标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
【关键词】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森林可持续经营
一、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
标准是用于评价可持续森林经营的条件或过程的类目。它是由一系列定期监测以评价变化的相关指标所表示的特征。指标是对标准某个方面的度量,是可测定或描述的定量或定性的变量,并可定期观测其变化趋势。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已被公认是定义、界定、评估、监测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最佳手段和方法。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定义了“用于判定森林经营的可持续性的本质要素或原则,必须综合考虑森林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性、保护性和社会性角色。每一项标准都由质和量的指标加以定义,衡量和监测这些指标的办法通常是通过对森林经营活动的效果进行确定”。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按国家层面和森林经营单位层面进行制定。国家层面的标准和指标可以在决策者们制定支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全国性政策、规范和法规时起指导、参考作用,最终目的是促进和改善以往的森林经营实践。森林经营单位层面的标准和指标的发展和实施又将极大地补充和完善国家层面的标准和指标,为各国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宏观上可以监控,微观上可以操作的完整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体系。
目前,全球范围公认的有7个国家层面的标准。但是,对于这些标准并没有全球公认统一的指标体系,因为指标受各国国情影响很大,必须与各国的生态、经济、社会和研究状况、需求相适应。这7个国家层面的标准表现在如下方面:(1)森林资源的状况;(2)生物多样性;(3)森林的健康与活力;(4)森林的生产性功能;(5)森林的保护性功能;(6)社会经济效益及需求;(7)法律、政策和制度框架。
二、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森林可持续经营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对于可持续发展,目前一个多数人赞同的定义是:“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把森林可持续经营定义为:“可持续经营意味着对森林、林地的经营和利用时,以某种方式、一定的速度在现在和将来保持其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更新能力、活力和实现自我恢复的潜力;在地区、国家和全球水平上保护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不损害其它生态系统。”可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不再单纯指木材及木制品的持续利用,而是广泛地涵盖了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多种因素。总之,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是森林可持续经营,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的是获得森林可持续发展,二者互为因果。
三、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指标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是评价国家、地区、经营单位森林经营状况的依据,森林可持续经营必须保持森林的生产、保护环境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平衡,并且需要在适当的立法和坚强的机构支撑下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就要涉及到森林的生产、环境、文化等多种功能和与实现多种功能相协调一致的政策法规及产生的社会功能。
要达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首先要知道它的标准有哪些,是怎样表达的,标准是衡量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需要,森林发展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国际上普遍认为,标准还有作为重要政策和信息的工具作用。标准是一种用智慧和克制来支持人类所需要的变化趋势,是影响决策者行动信息和指导思想。标准具有反映事物本身特征的真实性;要有明确的涵义和可度量性;要成一个体系,即各项指标构成一个标准,几个标准构成一个整体衡量的体系;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即任何标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目标下采用的。这就是要求在必要时要作为趋势来估量。因此,标准的指标变化的动态监测是国家水平评价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的基础。另外,选用什么标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随着当时的实际情况而变化。因此,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是评价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条件或依据。
参 考 文 献
[1]亢新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中国林业出版社
[2]陆文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及期国际进展[J]
[3]毕英杰,赵大军.谈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含义与标准[J].林业科技.
2004(11)
[4]刘滨凡等.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的发展与建立意义[J]
[5]郑小贤等.森林经营单位级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6)
[6]黄清麟.森林可持续经营综述[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9,19(3):
282~285
【关键词】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森林可持续经营
一、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
标准是用于评价可持续森林经营的条件或过程的类目。它是由一系列定期监测以评价变化的相关指标所表示的特征。指标是对标准某个方面的度量,是可测定或描述的定量或定性的变量,并可定期观测其变化趋势。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已被公认是定义、界定、评估、监测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最佳手段和方法。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定义了“用于判定森林经营的可持续性的本质要素或原则,必须综合考虑森林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性、保护性和社会性角色。每一项标准都由质和量的指标加以定义,衡量和监测这些指标的办法通常是通过对森林经营活动的效果进行确定”。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按国家层面和森林经营单位层面进行制定。国家层面的标准和指标可以在决策者们制定支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全国性政策、规范和法规时起指导、参考作用,最终目的是促进和改善以往的森林经营实践。森林经营单位层面的标准和指标的发展和实施又将极大地补充和完善国家层面的标准和指标,为各国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宏观上可以监控,微观上可以操作的完整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体系。
目前,全球范围公认的有7个国家层面的标准。但是,对于这些标准并没有全球公认统一的指标体系,因为指标受各国国情影响很大,必须与各国的生态、经济、社会和研究状况、需求相适应。这7个国家层面的标准表现在如下方面:(1)森林资源的状况;(2)生物多样性;(3)森林的健康与活力;(4)森林的生产性功能;(5)森林的保护性功能;(6)社会经济效益及需求;(7)法律、政策和制度框架。
二、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森林可持续经营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对于可持续发展,目前一个多数人赞同的定义是:“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把森林可持续经营定义为:“可持续经营意味着对森林、林地的经营和利用时,以某种方式、一定的速度在现在和将来保持其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更新能力、活力和实现自我恢复的潜力;在地区、国家和全球水平上保护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不损害其它生态系统。”可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不再单纯指木材及木制品的持续利用,而是广泛地涵盖了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多种因素。总之,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是森林可持续经营,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的是获得森林可持续发展,二者互为因果。
三、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指标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是评价国家、地区、经营单位森林经营状况的依据,森林可持续经营必须保持森林的生产、保护环境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平衡,并且需要在适当的立法和坚强的机构支撑下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就要涉及到森林的生产、环境、文化等多种功能和与实现多种功能相协调一致的政策法规及产生的社会功能。
要达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首先要知道它的标准有哪些,是怎样表达的,标准是衡量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需要,森林发展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国际上普遍认为,标准还有作为重要政策和信息的工具作用。标准是一种用智慧和克制来支持人类所需要的变化趋势,是影响决策者行动信息和指导思想。标准具有反映事物本身特征的真实性;要有明确的涵义和可度量性;要成一个体系,即各项指标构成一个标准,几个标准构成一个整体衡量的体系;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即任何标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目标下采用的。这就是要求在必要时要作为趋势来估量。因此,标准的指标变化的动态监测是国家水平评价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的基础。另外,选用什么标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随着当时的实际情况而变化。因此,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是评价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条件或依据。
参 考 文 献
[1]亢新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中国林业出版社
[2]陆文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及期国际进展[J]
[3]毕英杰,赵大军.谈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含义与标准[J].林业科技.
2004(11)
[4]刘滨凡等.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的发展与建立意义[J]
[5]郑小贤等.森林经营单位级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6)
[6]黄清麟.森林可持续经营综述[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9,19(3):
28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