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穷人的经济学家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j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他的办公室,简单的是里面的布置:两张桌子、两个书柜、四把椅子、一台电脑,不简单的是放置于上面的一摞摞与农业经济、人口经济、劳动经济相关的书籍。从几年前开始,人们谈起他总会想到他提出的现在正逐渐引起热议的我国已经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观点。他是我国经济学家中少有的把自己定位为研究穷人的经济学者的人。他,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
  专业选择源于农村体验
  1956年,蔡昉在北京出生。同那个时代的人一样,蔡昉也经历了我国特殊的时期,也是因为这才让蔡昉有机会体验到农村的生活,了解真实的农村是什么样子。
  “文革”中,蔡昉的父亲在山西某小镇一所著名中学教书。在小学的最后一年,蔡昉被送到了这里。农村中很多的事情他都不明白。蔡昉清晰记得一件事:在田野里,他看到一个相识的孩子赶着驴车得意扬扬地从同学们面前经过。于是蔡昉问周围的人,那是他家的驴?没想到引来哄然大笑。笑过后,有人告诉他:“那是生产队的驴,家里是不可能有驴的。”蔡昉说,这是他关于所有制的第一个概念。
  高中毕业之后蔡昉又插队到了北京顺义的一个村庄。经过了“上山下乡”运动的人,对社会的现实有最深刻的体会。蔡昉说:“对于当时的环境,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这种深刻的体会更有利于自己进行农村改革问题的研究。”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恢复招生。多年的高等教育断档,让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填报志愿。于是蔡昉请教了一位“文革”前大学毕业的中学老师苏国勋(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蔡昉说:“苏老师比较早地预见到今后的中国将进入一个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加快的时期,建议我报考这两个专业中的一个。当时我看到了农业经济学专业,就毫不犹豫地将它填在了志愿表中的第一志愿栏中。”
  那时最主要的课程仍是学习计划经济的知识,与市场经济有关的知识也只是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中有简单介绍。更多有关市场经济的知识,蔡昉都是后来自学的。而且当时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面积很小,教室也不够用,还要将校园的大部分分给军队使用。除了上课,有讨论活动时就是每人发一个小马扎,在院子里找一个阴凉的地方进行。就是这样的环境下,蔡昉完成了大学学业。
  用蔡昉的话说,因为自己不知道毕业之后要干什么所以就选择了考研。1982年,蔡昉成功进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继续他的农业经济学学习。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习期间,蔡昉曾到过山西、河北、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进行调研,广泛地了解了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状与问题。随着调研的深入,蔡昉开始认真思索我国的“三农”问题与农村发展的路径。
  好奇是他工作的不竭动力
  20多年来,蔡昉做了很多方面的研究,与“三农”有关的包括土地制度、农产品价格、农产品流通、粮食政策,等等;以及关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诸多领域。对于他来说,结束一个课题,交了一份答卷,同时他也知道了哪些东西是他没有弄明白或说清楚的,下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也就出来了。面对研究中的冷板凳、想不通、读不懂、查不到资料的痛苦,蔡昉有自己的看法。
  “越是想不明白的事情,越能激发我的兴趣,引起我的好奇,就像是哥德巴赫猜想,吸引了很多人,虽然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想明白,但是它让参与其中的人们体会到了中间的乐趣。当你为了解决一个问题穷尽各种办法的时候,不但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而且形成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另一种收获。”
  他的好奇心存在于所有的领域,虽然经常忙于研究和管理,但是他并不会在其他方面掉队。他常对周围的年轻人说:“我阅读的文献比你们多,做研究的时间比你们长,出的成果比你们多,但是我也敢说我读的各类文学作品也比你们多,看的大片不会比你们少,看的美术馆也许你们加起来都没有我多。”
  在蔡昉看来,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相通的,做研究之外的事情经常会给他的研究提供思路,这也是他愿意花费时间做这些事情的原因。比如对于很多人都不接受的抽象派艺术,他说:“抽象思维是人脑与照相机的最大区别,抽象的艺术正是人类这一能力的体现。理论也是抽象的,需要抽象能力来总结和提炼。在欣赏抽象派美术作品的时候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抽象能力,也拓宽了自己的审美幅度。审美幅度宽、好奇心广,自然就会触类旁通。”就是这样,蔡昉到任何地方包括外国,哪怕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只要能赶到当地的美术馆看看,他都不会放过。
  1998年,蔡昉成为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所长,繁忙的日常工作占用了他很多时间,但他并没有丢下一线研究。一有时间,蔡昉总是扎进他喜爱的课题研究中。虽然他实地考察的机会相对于以前来说少了,但是如果有机会去外地出差的话他都会和主办方协商,安排他到当地的企业去看看,同工人们聊一聊,或是去农村看看,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到企业没有到农村去看看,他就会感觉到和社会脱节了。也就是在这期间,他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观点,引起了我国经济学界的热议,社会现实的发展也在一步步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2009年2月8日,蔡昉与谭崇台、吴敬琏、刘遵义、姚洋、胡必亮等学者,获得了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肯定了他在发展经济学研究中的成就。
  一切只要快乐就好
  “越是研究越是发现自己真的适合做研究,也许让我从政经商,我的精神就会承受不起了。”这是蔡昉对自己的评价。不管是同事还是朋友,他们眼中的蔡昉总是很低调。“其实,我刚毕业工作的时候,大家给我起了一个绰号‘观点机器’,因为我总是会提出很多的观点。但是现在想来,并不是件好事。因为观点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学者的不同之处就是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科学的论据。不是我低调而是很多人太高调,一个理论家不应该指望人人都知道,我要做的就是坚持做扎实的研究,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某种观点、判断和预见。我觉得真正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应该是同行的判断,只要同行认为我做得还不错我就已经很满足了。而且我做到了别人没有做到的程度,得到了别人体会不到的快乐。”
  他说:“与有些同行不尽相同的是,我不把从事经济研究看做是致富手段,而是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工作时把经济研究作为职业,休息时把经济问题的思考作为休闲。经济学与所有的学问一样,博大精深,穷一生也难以知其一二。面对这种永远不可企及的目标,说乐在其中不尽恰当,但你尽可以在追求中或悲或喜,患得患失。”这就是蔡昉的人生,也是他想要的生活。
  对于教育孩子,蔡昉也是用简单的思想。他说:“女儿从上学开始,成绩或好或差,我们都不过分给她压力。她考上大学选择广告学,也是她自己的选择,后来要出国读书,我们也是支持。我们从来不会强迫她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想让她在很大的压力下成长。虽然她成绩不特别优秀,但是她过得很开心,心理和身体很健康,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圈子里,还是会有人对蔡昉的深居简出有怨言。蔡昉说:“这个我知道,因为我经常拒绝一些礼节性的会议和晚上的应酬。除了我的确需要时间做研究之外,还因为现在女儿出国读书了,就剩下我和老伴,如果我再不回家,空荡荡的房子就剩下老伴一人,她会感觉不舒服的,所以我都会尽量回避很多的应酬,做到至少晚上回家吃饭,除非是必须出席的会议和给学生上课。当然,大家的不满也都是表面的,很多人是理解的。”
  问他是否因为已经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所以才会有现在的豁达,蔡昉说:“不是这样的,我也有物质上艰苦的时候。”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蔡昉已经结婚了,他爱人是大学毕业,当时两个人都是几十块钱的收入,租的农民房,每个月下旬总有几天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如果还剩一个鸡蛋,我们会往里加淀粉加盐,力争把它摊得大一些。总不至于饿死。”虽然他自己也说如果自己规划好这百十块钱的收入,生活可能会过得更好些。但是他不喜欢在家务事上花费时间,也不在意这些外在的物质条件,只要能让自己做研究就好。
  蔡昉总是说他是一个没有额外期望的人,可是他做的每一件事又与喜爱的研究分不开。接下来的时间,他还是会继续自己对我国进入“刘易斯转折点”进行研究。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不仅要提出这样的观点,还要找出出现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探究在转折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当然,还有就是全社会都关心的收入差距和分配等民生问题。
  
  蔡昉简介
  1956年9月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曾在国外多所大学任访问学者。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1998年以来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兼任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始任博士生导师。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别获得“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出国留学人员杰出成就奖等表彰。2003年3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就“世界就业发展趋势和我国就业政策研究”进行了讲解。近年获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第四届中国发展百人奖;第四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被评选为“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之一。
  兼任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全球变化人文因素国际项目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副会长、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等一些省市区顾问。《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刊物编委,《中国人口科学》杂志主编;国内外多家著名杂志审稿人。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曾先后多次担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项目顾问。担任美国科学院项目顾问、2009年《人类发展报告》顾问委员会成员、世界经济论坛人口理事会成员、英国皇家学会人与地球工作组成员、国际经济学会第16届世界大会筹委会委员、分会主持人。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三农”问题的理论与政策、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等领域。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未来5至10年我国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老年化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世界银行项目《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和经济转型:经济危机下中国的就业规则及调整》、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委托项目《非正规性、贫困与增长:中国和印度发展进程中就业问题研究》、国家发改委委托项目《十二五时期劳动力市场状况与城市化预测》等。
  2005年以来出版著述或主编中文专著25部,个人文集5部,英文著作4部。发表中文论文约200篇,英文论文41篇。包括:专著《科学发展观与增长可持续性》、《中国经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与转型》、《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等,主编《中国经济转型30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系列专著等。
其他文献
北京海淀行知实验学校校长 易本耀    我到北京十多年了,今年是行知小学成立第十六年。  我现在的身份是一所民办学校的校长,但是却从来没有脱离过农民工这个群体。因为身处在农民工集散和流动的“城中村”中,与农民工朝夕相处,使我更深切地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处境,也深感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紧迫和势在必行。  随着城市化的兴起,农民工务工潮成为大趋势。但是在城市和农村的进退之间,农民工子女的去留也成为一个新问
期刊
针对近期国内食用油价格的上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强民近日表示,目前国内食用油供应充足,当前食用油价格的上涨主要是与国际市场联动所致。从2010年年初以来的“豆你玩”、“蒜你很”,到年中的“姜你军”,再到最近的“糖高宗”、食用油价格上涨,目前中国的物价从日常物品到基础产品,已经全面开始上涨。国家统计局21日公布数据显示,9月份PPI同比上涨4.3%,环比上涨0.6%;9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3.
期刊
由联盟新能源研究中心协助中国再生资源利用协会开发的《中国区域资源循环利用评价模型》研发项目日前完成了预科研分析,正式进入前期规划过程。有望在2011年1月底前完成前期规划和可行性论证,从2011年2月份开始前期筹备工作。  《中国区域资源循环利用评价模型》是一个用于进行资源循环利用程度和能力评估的专业评价工具,专门针对中小区域、工业园区和大中型建设项目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区域内资源生产供应、资源耗费
期刊
出口导向模式对于就业与收入分配的影响  (一)出口品生产对就业的影响  最终需求中出口、最终消费支出和固定资本形成,带来的就业增长存在差异(参见表1)。由于劳动力资料的限制,我们假定2002年各部门就业系数保持不变。  结果表明,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的就业量最大,固定资本形成与出口两者的就业拉动能力在2002年比较接近,而其他年份里出口的拉动能力要大于固定资本形成的拉动能力。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出口虽然
期刊
经济亮点: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民工工资水平明显上升,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  存在问题:2010年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总体上弱于上年,存在着财政对农业投入弱化、地区之间政策执行情况不平衡、一些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等问题。  对策建议: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转变生产指导和市场调控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编者按2010
期刊
作为镶嵌在渤海湾的一颗璀璨明珠,河北省秦皇岛开发区的发展不得不让人赞叹。作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建区27年来,秦皇岛开发区凭借“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发展理念和扎实的建设步伐,谱写了一篇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创业史、腾飞史。  过去的五年,特别是自2008年始,秦皇岛开发区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以及国内经济环境重大变化的考验,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以开发拓
期刊
“中国2010企业创新年会暨低碳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召开    2010年11月11日,为了深入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广泛传播“低碳减排”发展理念,探索符合“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青年报社和经济杂志社共同发起的“中国2010企业创新年会暨低碳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京伦饭店召开。  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原副主任叶如棠、环保部总量司司长赵华林、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伴随着快速的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9年的46%。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快速建设并迅速完善,另一方面公共服务设施也在加速向农村地区覆盖,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势头正猛,覆盖范围越来越大。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不仅表现为管理从城到乡的延伸,而且已经步入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大城市近郊。这势必就带来了
期刊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大家好!  去年,中国销售了1300多万辆汽车,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而今年的销量预计将超过1700万辆。伴随着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汽车的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毋庸置疑,汽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驾车出行成为人们上下班、购物、交际等诸多活动的主要出行手段。与空调、飞机一样,虽然汽车的出现,带来了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但我们不可能因
期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企业代表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珍奥集团董事长陈玉松先生,以及集团两万多名员工,对大会组委会将“科技创新奖”颁发给珍奥,表示衷心的感谢!这个奖项将给珍奥人带来莫大的鼓励,在“立足生命科学,造福人类健康”的道路上,科技创新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其次,今天有幸作为科技创新的企业代表,向诸位汇报珍奥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点滴收获,我感到非常高兴,这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