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现实生活是英语学习的源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就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英语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英语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英语灵感。
关键词:生活英语 生活话题 寻找英语灵感 体验、摄取英语灵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英语就在身边,对英语产生亲切感。现实生活就是英语学习的源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就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英语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英语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英语灵感,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下面我就谈谈本人在平时的英语课堂如何与生活实际联系一起的。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现实世界是英语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英语应是生活中的英语,是“活”的英语,是学生“自己的英语”。课本中的英语是生活英语的一种影射、提取、概括和应用,课本无非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英语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座平台。任何“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贴近儿童生活的素材,都可以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容,学生在生活中能找到很多的英语灵感。如在5A《 Unit 5 A camping trip》时,围绕“camping trip”这个主题,我应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展开讨论。在谈论中让学生了解野营需要的物品:各种实物,开启罐头需要的tinopener,cooking时需要的pot和stove,睡觉时需要的tent和blankets,看星星时需要telescope等。我想这些新授的单词在师生交谈中自然地逐一呈现,并在展示物品的环节中呈现并使用新句型“I have…”,在逐渐积累、潜移默化的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词汇量不断增加,这也促进了学生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二、在课堂中选取生活话题
语言是人际的主要工具,因此要给机会让学生交流。教师和学生围绕生活话题展开讨论,在这样真切自然的语言氛围中,能调动学生英语思维的积极性,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大胆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轻快地掌握和运用语言。如我在课上,当教授了“hospital”这个单词,我就让学生模仿上医院看病的情景。一学生扮演医生,“病人”挨个排队就诊,每个“病人”说一句描述自己病情的句子。如:“I have a headache.I have a cold.I have a toothache.I hurt my back等等,学生对我在课上的补充内容显得饶有兴趣,并能积极主动投身于这项交际活动中去,通过观察、触摸、比较、交流等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地用英语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让英语生活化。
生活是英语知识的“源头活水”,所以学英语要联系生活实际,将抽象的英语问题建立在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英语知识。
三、从多彩的生活中寻找英语灵感
首先,生活材料是产生英语灵感的基础。生活中有许多材料就是我们的英语教学资源,如用过的生日贺卡、日历、购物单据等,都可以在“My Birthday”,“At a snack bar”等单元中一展身手。还有我们每天看到的天气预报,也是一个丰富的英语资源库,可围绕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展开话题;另外还涉及了问候、道歉、问路、打电话等许多生活用语,如果将这些话题巧妙融合在英语课堂中来,定会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学生乐学、爱学,也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初步交际的能力。
其次,在生活中体验英语。英语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英语。英语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基本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走进社会生活这个人生大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英语素材,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灵感,感受英语应用的广泛性。
譬如,在教牛津教材4B《Unit 6 Let’s go by taxi》第一课时,我以“介绍老师的朋友——接老师的朋友——与老师的朋友交流——邀请老师的朋友参观”四个步骤贯穿全课。学生大多具有“向师性”对老师的安排比较感兴奋,因此课堂上他们乐意与老师互动交流。教学中,我依次在屏幕上呈现了老师的朋友(即本人的朋友)的照片,播放乐曲《The wheels on the bus》,呈现机场画面,营造氛围,再配以轻快的音乐,把学生再次拉到了现实生活中,让学生离开座位,调查老师的朋友如何上班的。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学得更主动,更富有情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充满了欢乐。
再次,善于摄取生活中的英语。英语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发掘生活中的英语,感受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英语”的意识。怎样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中学的语言呢?我认为“随机”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一次英语课,我讲解有关“职业”的内容。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他们各自父母的相片,但我介绍完自己的教师职业后,学生便迫不及待地介绍自己父母的职业,一时间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我爸爸是店员。” “我妈妈是教师。” ……面对这样的情景,我脑子里一下子闪现了这样的想法:这不就是活生生的课堂资源吗?何不来个就地取材?
T:Hi,Wang Yingying.What’s your father’s job?
S:He’s a …a 公务员
T:Oh,your father is an office worker.
T:Is he/she a driver?
S:No.
T:Yes,he’s/she’s a singer(an actor/an actress).
T:How many actors/actresses do you know?
And who’s your favourite…?
S:自由回答。
……
面对学生的各种回答,教师应该灵活的调整教案,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列为学习内容。只有迎合学生的口味,学生才会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丰富的英语信息,从生活中捕捉英语信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学生学会了在生活中学英语,在生活中用英语,定会学得更轻松,更快乐。
关键词:生活英语 生活话题 寻找英语灵感 体验、摄取英语灵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英语就在身边,对英语产生亲切感。现实生活就是英语学习的源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就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英语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英语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英语灵感,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下面我就谈谈本人在平时的英语课堂如何与生活实际联系一起的。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现实世界是英语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英语应是生活中的英语,是“活”的英语,是学生“自己的英语”。课本中的英语是生活英语的一种影射、提取、概括和应用,课本无非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英语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座平台。任何“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贴近儿童生活的素材,都可以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容,学生在生活中能找到很多的英语灵感。如在5A《 Unit 5 A camping trip》时,围绕“camping trip”这个主题,我应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展开讨论。在谈论中让学生了解野营需要的物品:各种实物,开启罐头需要的tinopener,cooking时需要的pot和stove,睡觉时需要的tent和blankets,看星星时需要telescope等。我想这些新授的单词在师生交谈中自然地逐一呈现,并在展示物品的环节中呈现并使用新句型“I have…”,在逐渐积累、潜移默化的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词汇量不断增加,这也促进了学生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二、在课堂中选取生活话题
语言是人际的主要工具,因此要给机会让学生交流。教师和学生围绕生活话题展开讨论,在这样真切自然的语言氛围中,能调动学生英语思维的积极性,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大胆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轻快地掌握和运用语言。如我在课上,当教授了“hospital”这个单词,我就让学生模仿上医院看病的情景。一学生扮演医生,“病人”挨个排队就诊,每个“病人”说一句描述自己病情的句子。如:“I have a headache.I have a cold.I have a toothache.I hurt my back等等,学生对我在课上的补充内容显得饶有兴趣,并能积极主动投身于这项交际活动中去,通过观察、触摸、比较、交流等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地用英语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让英语生活化。
生活是英语知识的“源头活水”,所以学英语要联系生活实际,将抽象的英语问题建立在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英语知识。
三、从多彩的生活中寻找英语灵感
首先,生活材料是产生英语灵感的基础。生活中有许多材料就是我们的英语教学资源,如用过的生日贺卡、日历、购物单据等,都可以在“My Birthday”,“At a snack bar”等单元中一展身手。还有我们每天看到的天气预报,也是一个丰富的英语资源库,可围绕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展开话题;另外还涉及了问候、道歉、问路、打电话等许多生活用语,如果将这些话题巧妙融合在英语课堂中来,定会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学生乐学、爱学,也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初步交际的能力。
其次,在生活中体验英语。英语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英语。英语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基本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走进社会生活这个人生大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英语素材,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灵感,感受英语应用的广泛性。
譬如,在教牛津教材4B《Unit 6 Let’s go by taxi》第一课时,我以“介绍老师的朋友——接老师的朋友——与老师的朋友交流——邀请老师的朋友参观”四个步骤贯穿全课。学生大多具有“向师性”对老师的安排比较感兴奋,因此课堂上他们乐意与老师互动交流。教学中,我依次在屏幕上呈现了老师的朋友(即本人的朋友)的照片,播放乐曲《The wheels on the bus》,呈现机场画面,营造氛围,再配以轻快的音乐,把学生再次拉到了现实生活中,让学生离开座位,调查老师的朋友如何上班的。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学得更主动,更富有情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充满了欢乐。
再次,善于摄取生活中的英语。英语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发掘生活中的英语,感受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英语”的意识。怎样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中学的语言呢?我认为“随机”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一次英语课,我讲解有关“职业”的内容。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他们各自父母的相片,但我介绍完自己的教师职业后,学生便迫不及待地介绍自己父母的职业,一时间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我爸爸是店员。” “我妈妈是教师。” ……面对这样的情景,我脑子里一下子闪现了这样的想法:这不就是活生生的课堂资源吗?何不来个就地取材?
T:Hi,Wang Yingying.What’s your father’s job?
S:He’s a …a 公务员
T:Oh,your father is an office worker.
T:Is he/she a driver?
S:No.
T:Yes,he’s/she’s a singer(an actor/an actress).
T:How many actors/actresses do you know?
And who’s your favourite…?
S:自由回答。
……
面对学生的各种回答,教师应该灵活的调整教案,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列为学习内容。只有迎合学生的口味,学生才会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处处蕴含着丰富的英语信息,从生活中捕捉英语信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学生学会了在生活中学英语,在生活中用英语,定会学得更轻松,更快乐。